《視與聽》奉俊昊訪談:靈感與虛構【譯】

2020-10-12 csh

作者:Tony Rayns (Sight & Sound)

譯者:csh

校對:Issac

譯文首發於《虹膜》

奉俊昊(1969年生)於1994年畢業於韓國電影藝術學院,他的畢業作品至今仍被認為是該校學生創作的最詼諧、最具原創性的短片之一。這部作品名為《支離滅裂》(28分鐘),它是分為四章的社會諷刺影片,結尾顯得鋒芒畢露。後來,奉俊昊擔任了樸起鏞那部《仙人掌旅館》(1997)的聯合編劇與導演助理,他也參與編劇了閔丙天的驚悚片《幽靈號潛艇》(1999)。

他自己的處女作長片則是《綁架門口狗》(2000),這是一部著名的原創喜劇,主人公包括愛狗之人、恨狗之人和吃狗之人。這確立了奉俊昊獨特的風格:巧妙地平衡同理心和冷靜的視點,並以社會不平等的議題作為敏銳的落點。(就這部影片而言,奉俊昊更偏愛的英文片名是《高等動物》[A Higher Animal]而不是現在使用的《會叫的狗不咬人》[Barking Dogs Never Bite]。)這部影片在電影節上舉行了巡迴展映,而且也獲得了一些獎項,但它在韓國不是很受歡迎。

自《殺人回憶》在電影市場與評論界取得成功以來,奉俊昊還製作了兩部數字短片。《沉浮》(2003,7分鐘)是一部為第三代手機設計的短片,這是為了慶祝韓國電影學院成立二十周年而拍攝的。《潮流自殺》(2004,30分鐘)則是一個完全通過監控影像講述的悲劇故事,參與了全州國際電影節的年度數字影像項目。這兩部短片都非常精彩。目前,他正在籌備自己的第三部故事片,這部作品的核心,將是類似傳說中尼斯湖水怪的奇異生物。

這次訪談是於2003年12月在首爾進行的,奉俊昊主要說的是英語,這裡也要感謝權在賢偶爾提供的翻譯支持。

記者:為什麼要拍攝一部謀殺故事?

奉俊昊:在韓國電影中,犯罪片代表著一種古老的傳統,它與情節導向的好萊塢驚悚片非常不同。我想製作一些這樣的電影。老式的韓國電影本質上是人性化的、情緒化的——這就是我喜歡它們的原因。我一直很喜歡犯罪故事,中學時代也讀了很多。我喜歡觀察人們捲入犯罪時的反應。我的第一部長片也與狗的連環殺手有關。

記者:這部電影是根據1986年的一系列真實謀殺案改編的。影片對事實的忠實度有多高?

奉俊昊:這是韓國第一起真實的連環謀殺案,我記得它轟動一時。它發生在距離首爾不遠的一個鄉村小鎮及其周邊地帶,總共有十起左右的謀殺案,時間跨度為六年。這些謀殺不存在金錢或復仇層面的動機,都是非常純粹的、明目張胆的姦殺。

一旦我決定拍攝這部電影,我就開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我開始沉迷於案件的內容。我瀏覽了所有報紙的報導,然後開始採訪參與其中的人:記者、偵探、當時的鎮民。

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一位曾經參與此案的前警察。我們談話時,他幾度失聲痛哭。這讓我進退兩難——我從來都不喜歡警察,可能是因為我在學生時期一直在和他們戰鬥,但與這個人的談話,讓我得以重新思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抓捕罪犯的強烈渴望。

在撰寫劇本的時候,我把時間跨度縮短到了一到兩年,也減少了受害者的數量。大多數非常可怕的細節,都可以在官方的記錄中讀到。例如,兇手對於女學生的謀殺,以及最殘酷、最真實的虐殺——不過,我還補充了創可貼的細節。其實,這個細節是從庫布裡克的《洛麗塔》那裡偷來的。

記者:那麼,你的角色是虛構的嗎?

奉俊昊:1996年,金光林寫了一部關於連環謀殺案的戲劇,它叫做《來看看我》。當我看到這部劇的時候,我正在做導演助理。後來,我借用了這部戲劇裡的一些想法:三個主要嫌疑人的鉤連、謀殺案之間的聯繫,以及用電臺節目播放一首歌曲。

在現實中,許多偵探都會從首爾趕來調查,戲劇作品則強化了他們和當地警方的緊張關係——他們相互獨立地追查線索。而我覺得,如果他們必須一起工作、互換角色,那會更有意思。

我的製片人車勝宰不願費心購買這部戲劇的版權,因為整個案件都是基於事實的。但我還是喜歡戲劇中的某些方面,所以我還是堅持購買了。不過,這些人物本身都是我自己發明的。

記者:警察局裡的第一場戲就消除了犯罪「類型」的概念,而到了高潮戲的時候,我們依然不知道罪犯能夠找到。

奉俊昊:或許它的主線恰恰在於犯罪的匿名性。實際上,這些謀殺從未被偵破過。我越是研究這個案子,越會思考那個時代的特質:與那個殺手本身一樣,當時的社會政治局勢,也是釀成這些謀殺的罪魁禍首。我自己也不知道,第三個嫌疑犯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兇手。

記者:考慮到韓國社會的變化速度,想要重現1980年代中期的社會,一定是一項困難的任務。

奉俊昊:非常、非常難。那段時期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東西,就算是農村時期也是如此。

我和美術指導踏遍了整個城南市,才終於找到了我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努力突出1960年代、1970年代的道具與建築,以此放大過去的感覺。我們利用鐵路,將實際上相隔數英裡的地方統一起來。影片的高潮之所以出現在鐵路隧道旁邊,就是基於這個策略。我本來已經決定拍攝方案了,但一位導演助理發現了那個地點,於是我就使用了。

我想強調的主要是時間而不是地點,但我也不想做得太具體——所以我放棄了那個在電視上展示全鬥煥總統的做法。當然,很多在韓國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有關於那個時期的一手記憶。

記者:和《綁架門口狗》一樣,在這部電影裡,你也引入了迷信的元素,但你沒有太當真。

奉俊昊:現實比電影中的任何東西都更有趣、更離奇。一位巫師建議警察在海邊脫光衣服,向一碗聖水鞠躬,結果這位警長真的這麼做了。當他們這麼做的時候,被誤認為是朝鮮間諜,所以便不得不逃跑。我決定不使用這個方案:我痴迷於臉上能夠看出來的東西,所以我堅持使用主演的特寫。

記者:這部影片的選角很難嗎?

奉俊昊:當我寫這部劇本的時候,我的腦海裡已經有三個主角了。飾演樸探員的宋康昊告訴我,他有興趣和我合作。飾演當地警察局局長的邊熙峰曾在《綁架門口狗》裡飾演過看門人。我還「發現」了飾演第三位嫌疑犯的樸海日——那是在他主演樸燦玉的《嫉妒是我的力量》之前好久的事情了。

直到我在洪常秀的《生活的發現》中「發現」了金相慶,我才意識到他可以出演首爾警察的角色。在那部影片裡,他呈現了一種與電視劇中完全不同的自我。洪常秀將他介紹給了我,事實證明他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記者:當你和《綁架門口狗》一起參加倫敦電影節的時候,我給了你一本阿蘭·摩爾的漫畫《來自地獄》,你在許多韓國訪談時提及了它,說這對《殺人回憶》很重要,為什麼呢?

奉俊昊:在我來倫敦之前,我就已經對開膛手傑克很感興趣了。這是懸而未決的重大連環謀殺案之一,它也顯然是韓國那起案件的先例,儘管兩者的背景截然不同。

我很想知道,英國作家如何能夠處理一個世紀以前的未解之謎。我很高興地在倫敦的一家書店到了一個「開膛手傑克專區」:小說、散文、對於案件的推測,應有盡有。在你給我那本《來自地獄》的前一天,我購買了《開膛手傑克:最後的方案》,最後證明,那本書是艾倫·摩爾創作的主要依據。

閱讀《來自地獄》讓我受益匪淺:摩爾敦促我少去思考真正的兇手,多去思考釀成謀殺的時代精神。摩爾最終將責任歸咎於時代本身。

相關焦點

  • 《視與聽》金綺泳特輯:奉俊昊、斯科塞斯、託尼·瑞恩斯談《下女》【譯】
    在這篇訪談中,奉俊昊談及了他發現這部作品的源起,它如今被廣泛認為是韓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金綺泳1960年的電影《下女》是對《寄生蟲》影響至深的一部作品。這部電影聚焦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其成員們渴望成為上流階級。當一名女僕(下女)來到這個家庭時,我們看到了他們面臨的恐懼。
  • 奉俊昊出任第78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評委會主席
    奉俊昊表示很高興自己被加入了威尼斯美麗的電影傳統之中,以評委會主席和長年影迷的身份,他已「懷著希望和激動」準備好去欣賞本屆入選影片。奉俊昊前作《寄生蟲》先後為韓國斬獲影史首座坎城金棕櫚獎以及首次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據悉,奉俊昊目前已完成了韓語新片劇本的初稿,故事靈感來源於奉俊昊20年前的經歷。該片將講述一個發生在首爾市中心的恐怖故事,題材類似於「災難恐怖片」。
  • 揭秘韓國導演奉俊昊心目中的TOP30片單
    《X聖治》奉俊昊在2012年的《視與聽》採訪中,將黑澤清1997年拍的犯罪電影《X聖治》列為有史以來最好的電影之一,直呼這是對他導演生涯「影響最大」的電影之一實際上,奉俊昊確實非常喜歡這對電影搭檔。他把《冰血暴》列入了他給《視與聽》列出的10部最大電影名單中。該片在1996年獲得了評論界和商業上的雙重成功,以700萬美元的預算獲得了60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一舉拿下7項奧斯卡獎。TOP9.
  • 《寄生蟲》奉俊昊導演最喜歡的30部電影清單
    這部1960年的心理恐怖電影,是他在拍攝《寄生蟲》之前作為靈感看過的電影之一。「他總是給我非常奇怪的靈感,我重新看了《驚魂記》,因為貝茨家的結構很有趣。」 奉俊昊說:這是一部犯罪情節劇,靈感來自金在報紙上看到的真實事件。這是一部犯罪情節劇,講述了女性的性慾和當時韓國社會以及不斷變化的社會階層。它很好地描述了這一點。
  • 看完這30部電影,你就是下一個奉俊昊
    《X聖治》奉俊昊在2012年的《視與聽》採訪中,將黑澤清1997年拍的犯罪電影《X聖治》列為有史以來最好的電影之一,直呼這是對他導演生涯「影響最大」的電影之一。該片圍繞著一名偵探調查一系列神秘謀殺案展開,兇手對自己的罪行都毫無印象。奉俊昊表示:「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種恐懼感會沿著你的脊椎順流而下。」
  • 回顧創作生涯,奉俊昊51歲生快
    值此奉俊昊首次客座《視與聽》編輯之際,湯尼·雷恩(Tony Rayns)——亞洲電影專家,同時也是奉俊昊作品從最初的擁護者,將與奉俊昊一起探討那些曾點燃他對電影熱愛的痴迷與影響,回顧他的創作生涯。譯者徐俠客末班車上的影迷編輯蘇打味來源:英國《視與聽》雜誌2020年3月號壹奉俊昊的生涯撇開才華不談,奉俊昊將成功更多歸於他是希區柯克式的導演。
  • 奉俊昊最愛的三十部電影
    早在金球獎頒獎禮上,奉俊昊就說過,「一旦你克服了一英寸高的字幕障礙,你將接觸到多得多的出色電影。」那麼,奉俊昊的封神道路究竟是如何修煉的呢?下面這份「奉俊昊最愛的30部電影」大名單,也許能給你一個清晰的答案。
  • 英國電影《紀念品》登頂《視與聽》年度最佳
    英國電影學院旗下的著名電影雜誌《視與聽》(Sight and Sound)日前公布2019年年度最佳影片名單。
  • 奉俊昊選出20名影響電影未來導演 他看好中國導演畢贛
    半島記者 黃靖斐奧斯卡新晉最佳導演奉俊昊,最近在英國電影雜誌《視與聽》擔任客座編輯時,選出20名新興導演,認為他們將在未來20年間發揮關鍵作用。  奉俊昊的導演生涯從2000年的《綁架門口狗》開始,到今年剛好是20年。他在《視與聽》發出的一段文字中說,「今年是2020年,這個數字本身就屬於科幻電影。
  • 英《視與聽》評選影史十大佳片 《迷魂記》登頂
    最大驚喜  《迷魂記》壓倒《公民凱恩》  日前,《視與聽》雜誌2012年的影史十大評選結果出爐,本次票選集結846位影評人和358位導演,在參與人數上也是最空前的一次。《視與聽》於1952年首次評選,當時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位居第一,從1962年至2002年連續5屆排名第一的都是《公民凱恩》。《迷魂記》首次出現在榜單上是1982年,當時排名第七,此後一路攀升,1992年排名第四,2002年排名第二,到了2012年終於位居第一了,這能算驚喜嗎?
  • 萬字長文回顧創作生涯,奉俊昊51歲生快!
    值此奉俊昊首次客座《視與聽》編輯之際,湯尼·雷恩(Tony Rayns)——亞洲電影專家,同時也是奉俊昊作品從最初的擁護者,將與奉俊昊一起探討那些曾點燃他對電影熱愛的痴迷與影響,回顧他的創作生涯。 30年前我學習電影的時候,我曾讀了很多《視與聽》雜誌,常是和我的電影協會成員一起讀,有時我們甚至會去弄非法拷貝的版本來看。 有時奉的靈感直接來自個人。他曾描述過,《綁架看門狗》作為「我最私人的電影」,原本想叫《高等動物》,但被宣發代理否決了。他說:「我認為我的目標是保持和展示個性。」這部電影並不是自傳體,但卻充滿著自我隱喻。
  • 「倖存者」奉俊昊
    然而,當奉俊昊回到韓國時,本土影視已顯露疲態。以漫威系列為代表,好萊塢的工業化生產和商業運作進入一個更高的維度,這讓韓國電影抵抗乏力。 2013年,韓國票房前10名中僅有《鋼鐵俠3》1部引進片,其餘皆為本土的類型片,涉及歷史、罪案等多種題材;而到了2018年,《蟻人2》、《復聯3》為代表的好萊塢電影佔據了6強席位,漫改電影《與神同行》佔據2席,《完美的他人》改編自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安市城》則為虛構歷史題材——現實主義類型片已不見蹤影。
  • 【訪談】當樸贊鬱、金知雲、奉俊昊、韓在林遇見宋康昊
    當樸贊鬱、金知雲、奉俊昊、韓在林遇見宋康昊 ——CIne21創刊20周年特別訪談譯/暖晴Kr原文連結:http://www.cine21.com/news/view/mag_id/79630內容非常非常有趣,字數也很多慢慢看吧。只想跟Cine21說:把現場視頻交出來!
  • 「倖存者」奉俊昊
    然而,當奉俊昊回到韓國時,本土影視已顯露疲態。以漫威系列為代表,好萊塢的工業化生產和商業運作進入一個更高的維度,這讓韓國電影抵抗乏力。 2013年,韓國票房前10名中僅有《鋼鐵俠3》1部引進片,其餘皆為本土的類型片,涉及歷史、罪案等多種題材;而到了2018年,《蟻人2》、《復聯3》為代表的好萊塢電影佔據了6強席位,漫改電影《與神同行》佔據2席,《完美的他人》改編自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安市城》則為虛構歷史題材——現實主義類型片已不見蹤影。
  • 《視與聽》重磅專題譯介 | 關於《歲月的童話》
    作者:Alex Dudok翻譯:拆機⑨號校對:屠龍俠912編輯:塔塔君本文原載於英國著名電影雜誌《視與聽
  • 《羅馬》問鼎《視與聽》年度佳片
    《羅馬》問鼎《視與聽》年度佳片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編譯 2018-12-11 16:35 來源:澎湃新聞
  • 控訴人,奉俊昊
    ;這是韓國電影,也是亞洲電影第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全世界開始認識韓國電影,認識導演奉俊昊。 1969年,奉俊昊出生於韓國傳統的教育文化城市大邱,他父親是位畫家、設計師,他的外公是韓國著名的小說家,他們都是某種藝術的表達者,奉俊昊身上也天然攜帶著藝術基因。 他喜歡觀察,尤其喜歡觀察人。人和人關係的微妙變化,經常會吸引他的注意力。這些都成為日後他電影作品裡的素材。
  • 《視與聽》選最佳影片 「公民凱恩」首失冠軍
    《視與聽》選最佳影片 「公民凱恩」首失冠軍 希區柯克的頭像赫然印在本期《視與聽》雜誌上
  • 導演奉俊昊與《寄生蟲》
    黑色幽默與無法預測的悲喜劇 奉俊昊電影參雜著很多黑色幽默,讓人覺得荒謬而搞笑,又能不拖泥帶水的建立危機感,營造緊張氛圍。對於自身風格的解釋,他更視為一種悲喜劇的手法:」即使你不是壞人,壞事一樣會發生,這就是為什麼悲喜劇難以預料的原因。」奉俊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