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佔豪把這個字讀錯了40年?

2021-02-19 潮人談

潮 流

人 氣

談 資

6月9日,何佔豪作品專場音樂會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何佔豪自己指揮了幾首曲子,另一位指揮家指揮了幾首曲子。網友發來了現場圖。

音樂會的第一首樂曲是《胡騰舞曲》,寫的是一千多年前的舞曲。

何佔豪在曲子前會拿起話筒介紹樂曲。在介紹《胡騰舞曲》時,他說這是他創作於40年前的作品。他繼而說,樂曲展示的是中國周圍友好國家帶來的舞蹈,他們有一種舞蹈,叫「龜gui茲zi舞,胡騰舞是龜gui茲zi舞的一種」。

一位熱心的網友給我們提供了現場拍攝的視頻。缺乏耐心的朋友可以直接拖到1分23秒處。

據了解,龜茲舞來自古代的龜茲國,讀音是qiū『cí。一種給何佔豪先生帶來靈感的古代舞曲,一共才三個字,何先生讀錯了兩個。

當然,人非聖賢孰能不過,潮人談在過去也鬧了很多笑話,在今後也會鬧很多笑話。好在熱心的網友總會在推送下方留言指出我們的錯誤,我們才得以進步。

但是讓我們詫異的是,如果何佔豪的這部作品寫於40年前,那他介紹作品來歷也有40年的歷史,面向過無數的專業人士和聽眾。40年間,難道沒有人向何佔豪指出他的讀音錯誤,甚至是反覆指出嗎?

一想到這個,不禁讓我們倒吸一口冷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No. 1 3 0 6

相關焦點

  • 「梁祝之父」何佔豪來了!
    何佔豪 作曲家兼指揮,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歷任多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多次受聘任全國金唱片獎評委、金鐘獎古箏專業評委會主任。主要大型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合作)、交響詩《龍華塔》、弦樂四重奏《烈士日記》、二胡協奏曲《別亦難》、《亂世情》、《英雄淚》,二胡與樂隊《莫愁女幻想曲》。
  • 人物 | 何佔豪 我的人生不只有《梁祝》
    《梁祝》的成功讓何佔豪自信將民族的內容,民族的音樂語言,特別是民族風格的旋律與西方的形式結合,能夠走出中國交響樂自己的路。何佔豪堅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傳承不代表固步自封。他曾經用3年時間研究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南音,寫出交響南音《陳三五娘》。
  • 專訪何佔豪 | 「小梁祝」如何破繭成蝶
    聽說這首曲子是我國第一部弦樂四重奏的作品,那為什麼其他的作曲家沒涉足這個室內樂的領域?何佔豪:1958年,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寫的。也許弦樂四重奏是比較難寫的,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業餘寫作沒有壓力,何況那個時候有個口號「打破迷信,解放思想」,為了滿足農民朋友們的需要,我是憑感覺寫了這個作品的。
  • 何佔豪做客大湖之約 :《梁祝》是中西合璧的典範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千古傳頌生生愛,山伯永戀祝英臺……」昨日下午,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以下簡稱《梁祝》)的創作者之一,著名作曲家、指揮何佔豪做客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主辦的「大湖之約——藝術名家大講堂」(第七十期),為觀眾主講《梁祝》的創作背景與作品賞析。
  • 作曲家何佔豪、「燈光詩人」周正平紹興收徒
    浙江省紹劇藝術研究院優秀青年演奏員阮偉惠,拜師作曲家何佔豪;優秀青年舞美設計師蔣一帆,拜師舞美燈光設計家周正平。何佔豪:著名作曲家,中國傑出音樂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中國第一部小提琴協奏曲、民族音樂瑰寶《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主創者。
  • 何佔豪:60年了,《梁祝》還那麼紅,其實我並不開心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劉麗娜)何佔豪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主創者之一。近日他接受記者採訪,談了自己對當前中國音樂教育的看法。
  • 聚焦 何佔豪 《梁祝》的中華韻律與民族風度
    採訪手記:2014年9月15日 成都 9月15日下午兩點半,成都嬌子音樂廳座無虛席,「金沙講壇」迎來了一位重量級人物—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作者何佔豪教授,他用《梁祝情、民族魂:一代大家何佔豪的創作心路》的講座,給成都市民上了一堂獨具音樂情懷的大課。
  • 著名作曲家何佔豪將做客「大湖之約」
    由合肥市委宣傳部、市文聯主辦,「大湖之約—藝術名家大講堂」(第七十期)將於2019年5月23日下午14:00在合肥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本期邀請的主講嘉賓是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歷任多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多次受聘任全國金唱片獎評委、金鐘獎古箏專業評委會主任、中國傑出的音樂家何佔豪。
  • 何佔豪領銜
    12月31日晚7點半,何佔豪及上海漢城交響樂團將共同帶來「盛載華韻·樂啟新章」2021新年音樂會,在辭舊迎新之際於西施大劇院奏響。何佔豪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中國音樂家,一名有著6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始終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以謳歌紅色情懷與革命精神為己任,創作出了大批深受世界認可、群眾喜愛的音樂作品。
  • 87歲何佔豪攜吳正瑜、珠海民族管弦樂團再現經典!
    信息,從這裡觸達民歌圈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由著名作曲家何佔豪、陳鋼聯袂創作,是中國最著名的小提琴曲自1959年首演至今,《梁祝》始終都是各大舞臺上的熱門曲目,每每響起,都令人久久回味。2020年1月1日晚,在廣東珠海大劇院,小提琴演奏家吳正瑜攜手年輕的珠海民族管弦樂團,再次奏響了這曲經典。更令人驚喜的是,當時擔任指揮的正是《梁祝》的創作者之一——著名作曲家何佔豪。
  • 大部分人讀錯,餘秋雨讀錯一個字被批評
    文丨開史說漢語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即使是我們中國人,有時候也會遇到許多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甚至對於有些字的讀音我們都會讀錯,而且有時候還會在一些簡單的字上栽跟鬥。比如「仁者樂山」這四個非常簡單的字,就連我們的文學家餘秋雨都讀錯了。
  • 電影《你好,李煥英》中那些讀錯的字
    電影中的女主角賈曉玲來到了1981年,看到掛曆上寫著「辛酉」,她的說是「...辛(xīn)酉(xī)」。其實,「酉」的正確讀音是「yǒu」,比如重慶市酉(yǒu)陽縣,酉(yǒu)時等。這個字屬於略生僻字,和「西」看上去挺像,平時不注意確實容易讀錯成「西(xī)」。
  • 相見時難別亦難—何佔豪的二胡協奏曲《別亦難》析
    本文作者潘方聖先生與何佔豪先生2019年5月11日在杭州會面。何佔豪的二胡協奏曲《別亦難》是作者有感於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愛情詩之一的意境,而創作的一首優美動人的樂曲。當然,作曲家為了歌曲結構上的需要,重複了第四句最後的三個字,且用感嘆詞「啊」來加以引申發揮,使情感顯得分外的深沉和纏綿。下面先錄整首歌曲:
  • 望江談22期 何佔豪:《梁祝》光芒太盛 掩蓋其它好作品_騰訊·大成網
    何佔豪:流行樂和交響樂都是音樂,它有高低之分,無貴賤之分。所謂高低,是針對藝術價值、表現內容、技術含量而言。交響樂的技術性更高,同時它能表達社會本質,比如黃河大合唱中表現了民族鬥爭、民主願望;梁祝裡對封建勢力與戀愛自由衝突的刻畫。通俗音樂通常表達的是單一主題,比如我想你、我愛你,在表現層次上不夠豐富。
  • 佔豪的成功轉型之路
    兩三年前讀過佔豪的文章,以為那就是個經常打著哎鍋的旗號、忽悠那些頭腦簡單、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國人的小丑而已,這種自媒體挺多,當時並未給予特別的關注。從今年開始又陸續讀到幾篇別人轉發的佔豪的文章,這才發現這個佔豪不簡單、有來頭:一是隨便一篇並不高明的忽悠人的文章都有特別大的閱讀量;二是每篇文章的步調都跟官方的聲音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這不太符合民間自媒體的風格。
  • 魑魅魍魎中容易讀錯的字
    在這個成語中,容易把「魑魅」讀作(li wei),原因可能是把「離 未」作聲旁,認為是讀「離、未」的音。究竟為什麼讀「chī mèi 」二不讀「li wei」?,還要從漢字讀音來源說起。漢字的讀音是為了完善漢字的意義,多數字的音源是來源於自然界的擬聲,少部分是借音,就是借用其它字的聲音,用其字義來完善該字的意義。也就是造字法中的「借音補義」。下面先說下「魑魅」的讀音來歷。
  • 珠海民族管弦樂團演繹《英雄淚》為特區40周年獻禮
    8月26日晚,由著名作曲家、指揮,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何佔豪領銜,著名指揮家彭菲執棒珠海演藝集團旗下的民族管弦樂團,在珠海大劇院上演了一場激昂奮進的大型民樂組曲《英雄淚》,獻禮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何佔豪是享譽世界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創作者之一。此次上演的《英雄淚》,則是他在87歲高齡重新提筆,為珠海民族管弦樂團創作的大型民樂協奏曲。
  • 作曲家何佔豪聽了本群孩子馬成的演奏,不禁熱淚盈眶……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作曲之一欣賞韶琴版《梁祝》何佔豪聽了孩子本群馬成的演奏,不禁熱淚盈眶……中國琴童家長群 馬一鳴 (上海)/文編者按:上海大劇院和中國琴童家長群、琴童家長聯盟主辦的「上海大劇院公益音樂嘉年華"啟動報名之後
  • 佔豪丨華為後又傳3重磅消息,川普正給美種4大嚴重果!
    佔豪是忙了一整天一直到當天晚上10點後才有時間細看採訪全部內容。一共兩萬多字,一口氣讀完全部內容,之後佔豪就決定調整計劃選題,專門為任總專訪寫一篇解析。因為,看完全文後,發現這篇群訪內容太豐富,裡邊不僅是解惑本次美國的封殺華為的事件,更多的是任正非的大格局、高站位,能帶來很多啟發,特別是對於想創業的年輕人、正在創業想把企業做大的企業家及想了解華為為何能發展到今天的公眾,是個很好的窗口由於內容太多,佔豪知道這個活一口氣幹下來是真的辛苦,但分享價值最重要。一口氣爬格子七八個小時一萬多字,一直到早上七點都才推送,又審核了一陣子才發出來。
  • 何佔豪 講述國粹經典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與經典背後的故事/講座實況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創作動機源自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卑感/何佔豪講座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