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何佔豪聽了本群孩子馬成的演奏,不禁熱淚盈眶……

2021-02-11 CMG音樂聯盟


馬成出場

琴童家長或音樂老師可微信添加「873070822」加入《中國琴童家長群》

(中國琴童家長群現有18個群6000人,遍及全球17個國家,為華語最大微信琴童家長群;線下音樂嘉年華演奏會分別在洛杉磯、莫斯科、新加坡及國內各大城市舉行,因其定位純粹也被稱為「史上最乾淨的群」。)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作曲之一欣賞韶琴版《梁祝》

何佔豪聽了孩子本群馬成的演奏,不禁熱淚盈眶……

中國琴童家長群 馬一鳴 (上海)/文


編者按:上海大劇院和中國琴童家長群、琴童家長聯盟主辦的「上海大劇院公益音樂嘉年華"啟動報名之後,收到了一位來自上海盲校學生的材料,他的名字叫馬成,編者聯繫了他的爸爸馬一鳴先生,聽他講講馬成學琴的故事。

編輯此文時,我忍不住上網找到小馬演奏的一首《二泉映月》,驚異的是小小年紀,不僅可以深刻地用琴聲表現阿炳一生的辛酸苦痛,不平與怨憤,還超乎他年齡地傳遞出一種豁達和淡然,看他的運弓揉弦,沒有張揚,也沒有肢體的誇張,我第二遍聽時沒有看視頻,用心聽了,深深為孩子的音樂所感動。大家不妨一試。

他拉琴,比常人更困難,但也比常人更用心,因為旋律只從他的心田流淌出來,別無他處。/鞠健夫

馬成用韶琴(二胡)演奏《二泉映月》

三口之家

馬成爸爸----

琴行遇上啟蒙人

我給他買了很多光碟給他聽,如《成語故事》《中外童話故事》《十萬個為什麼》《動物世界》,四大名著等等,都是由著名播音員主講的。為馬成的標準普通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5歲時,可以用標準的普通話,繪聲繪色地講一個多小時的故事。6歲時,我送他去南京盲校上學前班,我見他無聊,就給他買了只葫蘆絲,二盤葫蘆絲曲子的光碟,二周後居然可以吹《月光下的鳳尾竹》,又買了一把口琴給他,一周後就可以吹歌,我很高興,就經常帶他去琴行玩,一次他去"樂博琴行"玩,敲了一會兒揚琴,敲出一首歌,琴行的老師撫摸著他的頭,高興地對我說:"這孩子有靈性,我想免費上門教他二胡",從那之後,周老師就成了馬成的二胡啟蒙老師。


我先學譜子

馬成是一個盲童,在學琴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他學習新曲子都是先自習,通過聽把譜子記下來,以前學習的曲子都是簡譜,有些聽不清楚的音,我報給他聽。有一次,學習《第一二胡狂想曲》是五線譜,我不會,沒法幫他,有些地方反覆聽了好多遍,都聽不清楚,他急得雙手捶頭和眼睛,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五線譜,幾天後,我終於認識了五線譜上的音符,在我的提示下,他學習新曲子,變得輕鬆多了。

馬成與爸爸

   

媽媽不要哭

馬成從小就很懂事,3歲時,我們帶他去鎮上最大的幼兒園,報名上學,當園長知道馬成看不見,不管馬成媽媽怎麼懇求,園長就是不肯收他。沒辦法,我又把他們帶回家。我泡了三桶方便麵,他媽媽坐在沙發上哭,不知道什麼時候,馬成從桌子上捧起一桶方便麵,小心翼翼地走到他媽媽面前,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要哭了,我不去上學,來吃麵"。他媽媽一手接過面,一手把他摟到懷裡⋯⋯這才3歲呀

馬成與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二胡學會會長宋飛教授


難忘的比賽

2015年8月,我帶著馬成去北京,參加兩場比賽,一場是代表上海市盲校,參加在北京市盲人圖書館(南二環),舉辦的全國盲校古詩詞朗誦大賽。一場是在中央民族樂團(北四環),舉辦的上年全國考級優秀選手器樂大賽的二胡分賽。正巧兩場決賽都在同一天下午,馬成朗誦比賽抽籤第一個參賽,二胡我們就沒有抽籤,我和組委會說明情況,我們留到最後比。朗誦比賽一結束,我們就往回趕,打的不能保證時間,我們選擇了乘地鐵,中途需要轉車,一著急,站名看錯了,以為乘過了,趕忙到對面乘,當到對面地鐵上一看,原來還沒到中轉站,已經回乘了兩站,又到對面乘,馬成都急得哭了起來。當我們氣喘籲籲趕到二胡比賽現場時,已經是最後一位,組委會一位老師對我說:"評委老師一致同意,只要你們乘的是地鐵,再晚都等"。我們趕到現場後,評委們沒有要求馬成立即參賽,而是讓他先休息5分鐘,陳耀星評委見馬成心情還沒有平靜,又讓他朗誦了一段參賽的古詩詞,一片掌聲過後,才開始了比賽。我悄悄地走到角落,想想組委會成員和評委們對馬成的關愛,想想孩子今天的辛苦,當二胡響起的時候,我再也控制不住淚水⋯⋯

馬成和爸爸與著名指揮家王永吉(右)

馬成口述---

我的二胡成長經歷

小時候,我在一家琴行玩,被琴行老師看中,他免費上門教我二胡,從此,我被周老師領進了二胡的世界。

經朋友介紹,我爸爸帶我認識了王永德教授、陳春園教授、高韶青教授和李梁老師,在他們的精心指點下,我認真學習,終於取得了一點成績。

在這些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我爸爸媽媽對我的支持和鼓勵,他們放下了自己的事業,來照顧我,幫助我克服了學習中遇到的一個又一個困難,為我專心、輕鬆學習二胡,創造了好的條件。

我最大的夢想,是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成為新一代的二胡大師。

2015年8月,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在中央民族樂團舉辦的第二屆「明日之星」全國社會藝術水平等級,優秀考生二胡展演期間,我複賽(第一二胡狂想曲)一結束,楊光熊評委(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就跟了出來,他找到我爸爸,讓他留下號碼,並關切的對我爸爸說:「馬成很優秀,他應該接受專業教育。」在晚會的大師課上,楊光熊教授高興地說:「我好多年沒聽過這麼純淨的琴聲了,再過3至4年,這你之中,將會有阿炳或孫文明式的人才出現。」

2015年12月,在浙江杭州舉辦的「長三角」民族樂團的展演舞臺上,我用韶琴演奏的小提琴版《梁祝》,作者何佔豪評委聽後,起身鼓掌並流下眼淚。

馬成與《梁祝》的作曲之一何佔豪教授

2016年8月,在「敦煌杯」二胡大賽閉幕式上,趙寒陽評委(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深情地說:「我們這一組有位盲童選手,他在用心拉琴,他拉的曲子《寶玉哭靈》是從心裡流淌出來的,我們評委一致公認,他是金獎第一名。」閉幕式演出結束,宋飛評委(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會長)來到後臺,找到我,對我親切地說:「他們在下面都誇你拉得好,你真棒!你拉的曲子《二泉映月》有我的味道,又有朱老師的味道。」(朱昌耀是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音樂家協會主席)

馬成簡歷

馬成,2004年出生,江蘇泰州人,就讀於上海市盲童學校。2014年9月以優秀的成績,榮獲了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頒發的,社會藝術水平10級證書。2014年10月榮獲了由上海音樂學院頒發的社會藝術水平10級證書,並在賀綠汀音樂廳展演《三門峽暢想曲》。2015年8月在北京參加了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舉辦的第二屆「明日之星」二胡大賽上,榮獲金獎,並在頒獎晚會上展演《第一二胡狂想曲》。三天後在廣西南寧「第五屆國際青少年音樂節」,榮獲兒童B組金獎,並在頒獎晚會上展演《第二二胡狂想曲》。 2015年12月,在浙江舉辦的第十一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上,馬成以嘉賓的身份,獨奏了一首《梁祝》片段,得到了著名作曲家何佔豪教授的肯定。2016年5月,在上海奉賢首屆「言子杯」孫文明二胡大賽上,榮獲非專業少年B組第三名,並在閉幕式上合奏《空山鳥語》《賽馬》。2016年8月,在「敦煌杯」二胡大賽上,榮獲非專業少年A組金獎,並在閉幕式晚會上,演奏了一首《二泉映月》。


右下角「寫留言」可發表評論


歡迎賜稿:qtjzlm@sina.com   版權歸本公號所有

江蘇新空間集團為《琴童家長聯盟》欄目公益音樂活動支持單位。集團具有國家幕牆材料生產資質企業、建築裝飾工程施工一級資質企業。集團崇尚品質文化,成立有江蘇新空間民族管弦樂團,由曹建國總裁(上海民樂愛好者協會副主席)任民樂團指揮、藝術總監。

 音樂改變生活,琴童改變家長

---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獨家首發,謝絕抄襲)

歡迎點右上角轉發到朋友圈。長按識別二維碼可關注本公號:

     

相關焦點

  • 專訪何佔豪 | 「小梁祝」如何破繭成蝶
    由作曲家何佔豪創作並親自演奏,又被稱為「小梁祝」。遺憾的是,這首被稱為中國最早的弦樂四重奏作品卻塵封了許久。時至今日,當我們再度聆聽這首樂曲,該如何以當下的視野解讀?工作室特邀何佔豪教授的學生,來自上海京劇院的青年作曲家宋藝馳老師帶領樂迷們,跟隨作曲家何佔豪探尋「小梁祝」背後的故事。上海京劇院青年作曲。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
  • 何佔豪做客大湖之約 :《梁祝》是中西合璧的典範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千古傳頌生生愛,山伯永戀祝英臺……」昨日下午,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以下簡稱《梁祝》)的創作者之一,著名作曲家、指揮何佔豪做客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主辦的「大湖之約——藝術名家大講堂」(第七十期),為觀眾主講《梁祝》的創作背景與作品賞析。
  • 作曲家何佔豪、「燈光詩人」周正平紹興收徒
    浙江省紹劇藝術研究院優秀青年演奏員阮偉惠,拜師作曲家何佔豪;優秀青年舞美設計師蔣一帆,拜師舞美燈光設計家周正平。何佔豪:著名作曲家,中國傑出音樂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中國第一部小提琴協奏曲、民族音樂瑰寶《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主創者。
  • 聚焦 何佔豪 《梁祝》的中華韻律與民族風度
    主持人問及他對流行樂壇「超女」的看法時,何教授幽默回答:「我想人們自有耳朵和眼睛,我作為長輩去評頭論足,不太禮貌吧。」何佔豪的一番話,令聽眾報以會心的笑聲與掌聲。 81歲的何教授,看上去也就六七十歲,兩個多小時的演講,他始終站立,沒有喝一口水。他注意到觀眾有些好奇,就說:「除了工作,我平時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鍛鍊。
  • 「梁祝之父」何佔豪來了!
    何佔豪 作曲家兼指揮,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歷任多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多次受聘任全國金唱片獎評委、金鐘獎古箏專業評委會主任。主要大型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合作)、交響詩《龍華塔》、弦樂四重奏《烈士日記》、二胡協奏曲《別亦難》、《亂世情》、《英雄淚》,二胡與樂隊《莫愁女幻想曲》。
  • 人物 | 何佔豪 我的人生不只有《梁祝》
    何佔豪從一開始工作就住在這裡,一個月30多元房租,上世紀末福利分房的時候,何佔豪用現在看來便宜到不可思議的價錢買了下來,再沒有搬過家。房子不大,但離音樂學院近,出入方便。靠北的一小間做了工作室,放了一架鋼琴、一個書桌、一架桌上型電腦,如果同時有兩三個學生來,就很侷促。但學生們最喜歡聽著何佔豪用「浙普」一邊講笑話一邊授課,很多人走上工作崗位後,還會回來請教,「因為何老師實戰經驗豐富」。
  • 相見時難別亦難—何佔豪的二胡協奏曲《別亦難》析
    本文作者潘方聖先生與何佔豪先生2019年5月11日在杭州會面。何佔豪的二胡協奏曲《別亦難》是作者有感於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愛情詩之一的意境,而創作的一首優美動人的樂曲。當然,也是作曲家著眼於詩人當時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那種心底的綿邈深情,令人痛惜的無望,前途的渺茫,情感的洶湧波瀾全部被壓縮到了個人「別亦難」的無限情思之中。而後,樂隊高昂地全奏《別亦難》整曲後,再現了前面的主題段落。最後,獨奏二胡的弱奏將聽眾的思緒,帶入到了惆悵、纏綿的遠處……。作曲家何佔豪曾寫作過膾炙人口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不愧為是創作旋律的高手。
  • 著名作曲家何佔豪將做客「大湖之約」
    本期邀請的主講嘉賓是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歷任多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多次受聘任全國金唱片獎評委、金鐘獎古箏專業評委會主任、中國傑出的音樂家何佔豪。屆時,他將為觀眾主講《梁祝》的創作背景與作品賞析。
  • 12月31日,去西施大劇院聽新年音樂會!何佔豪領銜
    12月31日晚7點半,何佔豪及上海漢城交響樂團將共同帶來「盛載華韻·樂啟新章」2021新年音樂會,在辭舊迎新之際於西施大劇院奏響。何佔豪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中國音樂家,一名有著6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始終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以謳歌紅色情懷與革命精神為己任,創作出了大批深受世界認可、群眾喜愛的音樂作品。
  • 何佔豪把這個字讀錯了40年?
    潮 流人 氣談 資6月9日,何佔豪作品專場音樂會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
  • 87歲何佔豪攜吳正瑜、珠海民族管弦樂團再現經典!
    信息,從這裡觸達民歌圈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由著名作曲家何佔豪、陳鋼聯袂創作,是中國最著名的小提琴曲更令人驚喜的是,當時擔任指揮的正是《梁祝》的創作者之一——著名作曲家何佔豪。視頻:87歲何佔豪領銜指揮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儘管已是87歲高齡,但舞臺上的何佔豪依然精神抖擻,看起來狀態不錯,開場前還為樂團的年輕人們加油打氣。
  • 望江談22期 何佔豪:《梁祝》光芒太盛 掩蓋其它好作品_騰訊·大成網
    何佔豪:流行樂和交響樂都是音樂,它有高低之分,無貴賤之分。所謂高低,是針對藝術價值、表現內容、技術含量而言。交響樂的技術性更高,同時它能表達社會本質,比如黃河大合唱中表現了民族鬥爭、民主願望;梁祝裡對封建勢力與戀愛自由衝突的刻畫。通俗音樂通常表達的是單一主題,比如我想你、我愛你,在表現層次上不夠豐富。
  • 10首小提琴經典作品,學音樂的孩子必聽!
    小提琴在器樂中佔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它音色明亮細膩,音域寬廣,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與鋼琴、古典吉他並稱為世界三大樂器。
  • 名家演奏《梁祝》,小提琴、鋼琴、古箏三個版本,太美了!
    點擊上方「民歌中國」可以訂閱哦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由我國著名作曲家陳鋼與何佔豪
  • 何佔豪:60年了,《梁祝》還那麼紅,其實我並不開心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劉麗娜)何佔豪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主創者之一。近日他接受記者採訪,談了自己對當前中國音樂教育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