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日本浮世繪藝術

2020-12-25 騰訊網

鬼冢丸和巨鯉,1861年

Utagawa Kuniyoshi

Japanese, 1797–1861

歌川國義Biography ——

絲綢染技師的兒子對浮世繪藝術家Utagawa Kuniyoshi的早年知之甚少,儘管據說他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才華。14歲那年,他被Utagawa Toyokuni I錄取,研究木版印刷,並將成為他最成功的學生之一。與弘茂和北齋在1830年代和40年代發表的對風景優美的日本的和平看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國芳所擁抱的浮世繪的兇猛,令人恐懼和夢幻般的味道得到了普及。1814年,他離開豐國工作室去從事獨立藝術家的職業。最初,他收效甚微,出售榻榻米以維持生計。1827年,他的戲劇性系列改變了他的命運108名Suikoden英雄,從那時起,他以著名武士和傳奇英雄的肖像而聞名。國芳還曾在其他列印類型,生產的風景和美麗的女人的照片。

演員漫畫,1827- 1830年

Earth Spider的地精在Raiko的保留者圍棋遊戲中嶄露頭角,長約 1844年

天狗營救的Minamoto no Tametomo ,1861年

朝日奈戰鬥兩個鱷魚,1861年

歌舞uki場景,1861年

Takiyasha和骷髏幽靈在廢墟宮索瑪 1844年

Tametomo捉箭。1847年

紋身的水iko傳英雄九紋身龍史進。1847年

Kido Maru從天狗學習魔術,約。1843年

Takamaru Sadamasa從一棵松樹上窺探敵人,1858年

穆羅·烏卡雷姆 1845年

Makibashira:Saginoike Heikuro與巨蟒戰鬥,1855年

Ushiwaka丸和弁慶的五條橋 1840年

Kokusenpu Riki(Iron Ox),1827- 1830年

相關焦點

  • 藝術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早在17世紀時,荷蘭東印度公司沒辦法從中國買到最受歡迎的瓷器,只能轉去日本進口有田瓷。這樣,極為廉價的、被平民百姓閱後即扔的浮世繪,就順手拿來像報紙一樣承擔貨物的包裝、填充。可以說「包裝紙」成了日本文化在歐洲大陸的啟蒙之始。
  • 日本浮世繪來「嘉」
    原標題:日本浮世繪來「嘉」   1月16日,一場日本浮世繪特展將在嘉興博物館開展。   說起日本浮世繪,哪怕沒見過,也不會陌生。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獨特鮮明,可說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畫,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至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特別是西方透視技法傳入日本後,風景畫(又稱「名所繪」)成為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兩者歷史淵源深厚、製作工藝相近,又各具藝術風格與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裡大放異彩、相映成趣。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 日本江戶時代盛行的美術——浮世繪的前世今生
    浮世繪鮮活地表現了當時的民俗風景和普通百姓難得見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與春宮魅惑,包羅萬象,堪稱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浮世」意即日本佛教概念中相對於淨土的充滿憂慮的「現世」,指生死輪迴和人世虛無縹渺。「浮世」不僅反映出當時流行的人生觀,而且還有著某種色情意味。因此,「浮世繪」又有入世行樂、人生如過眼煙雲之意。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是藝術史學家徐小虎(Joan Stanley-Baker)對於「浮世繪」的見解,節選自她的新書《日本美術史》。 01 浮世繪的起源與製作 自從 16 世紀初以來,浮世繪便在日本新興的中產階級中盛行。這類作品經常以當時流行的娛樂和休閒活動為題材。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我們所熟知的浮世繪三傑,其作品也基本包括了這些題材,但還是各自有特點,像吸收西方透視、構圖技法的「畫狂人」葛飾北齋、專畫「紅塵風月」的喜多川歌麿,和偏好風景的「旅行博主」歌川廣重。浮世繪是如何席捲全球的呢?實際上最開始,它是以包裝紙的身份進入歐洲的。早在17世紀時,荷蘭東印度公司沒辦法從中國買到最受歡迎的瓷器,只能轉去日本進口有田瓷。
  • 【福利】國內最大規模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
    ,並將對日本浮世繪文化有更形象的認知,從而真正地看懂浮世繪。即使對浮世繪文化懵懵懂懂的人,也能從浮世繪紛繁複雜的歷史長河中、栩栩如生的作品中、靈動的文字中攫取到浮世繪藝術的精髓。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是一種非常適合大眾欣賞的藝術形式。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但由於浮世繪與木版年畫在社會功能、藝術傳統方面的差異,又讓兩者呈現出不同的藝術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裡大放異彩、相映成趣。中國的木版年畫於宋代開始出現,發展於明代,輝煌在清代。木版年畫的高光時刻,是在三大年畫生產地崛起之後,三地的作品,共同代表了清代木版年畫的最高水平。
  • 日本人曾經嫌棄的浮世繪,是怎麼火起來的?
    那則刷屏的《後浪》視頻貢獻了很多金句,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有人說它不懂年輕人,反映的只是前浪眼中的後浪。其實在奔湧的過程中,關鍵點不應該是簡單劃分年齡的不同,而是生命力。北齋在音樂界收割的「頭號迷弟」是作曲家德彪西,在看到《神奈川沖浪裏》後,他表示靈魂受到了強烈衝擊,於是以此為靈感創作了印象樂派最具代表的交響樂之一——《大海》
  • 展日本風情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滬開幕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7日電(徐明睿)「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 日本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在湖北首展
    新華社武漢1月15日電(記者喻珮)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15日在武漢開展。包括葛飾北齋的「巨浪」、《凱風快晴》等一套46件作品集中呈現了日本江戶時代的世俗生活百態。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以木刻版畫為主。其中,在葛飾北齋名作《神奈川沖浪裏》中,作者仿佛將自己置身於風浪中的船上,迎難而上,畫面充滿力量。這幅畫作也使得「巨浪」成了日本的流行文化,鞏固了浮世繪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以及其日本最著名、最典型的美術樣式。
  • 看展覽|從浮世繪到寫真,日本視覺文明的開化
    正在日本江戶東京博物館舉行的「從浮世繪到照片——視覺的文明開化」(浮世絵から寫真へ視覚の文明開化)特展中以浮世繪繪畫和幕末(德川幕府統治末期)作為舶來品的照片為載體,介紹了幕末到明治時期多彩紛呈的藝術表現和日本文化近代化的變革。 展覽海報在江戶這一新興都市建立初期,繪有隅田川或寺廟風景的大幅屏風畫是主流。
  • 淺談《怪化貓》:將日本浮世繪與動漫結合,碰撞「異次元」的藝術
    而什麼是浮世繪?浮世繪的由來在宮竹正《浮世繪的故事》中寫道「所謂浮世繪是由日本江戶時代以描寫風景,和百姓風俗為主題的彩色版畫。浮世,源自佛教用語,意指繁華放任、卻又虛無短暫的塵世。因為版畫內容所表現出的多是歌舞伎與茶社的生活場景,處處流露出『人生苦短,需及時行樂』的思想,故此被稱為浮世繪」。我們也就可以簡稱為「浮世繪——繪日本浮世之像」。
  •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能火遍全球?
    它在19世紀風靡歐洲,讓莫奈、梵谷和眾多印象派大師為之傾倒,競相效仿。在這400多年裡,葛飾北齋、喜多川歌麿、歌川廣重、鈴木春信、東洲齋寫樂等大師們也留下了眾多江戶時代的日本夢。日本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火?如果把大師們化作一個團體,冠以浮世繪之名,誰是你心中的C位大師呢?一起來「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現場一探究竟吧!
  • @北京 |【橋舍·浮世繪】日本最大浮世繪流派——歌川派
    歌川國貞(1786-1864)歌川國貞是主導幕末晚期浮世繪界的歌川派最主要畫師,他出生江戶本所的經營渡船場之家,十多歲時就拜歌川豐國為師,成為其入門弟子,二十餘歲始發表美人畫、小說插圖及演員畫像等浮世繪版畫。他一生製作量極為龐大,據統計,大約留下了逾萬幅作品,且多為單幅美人畫和歌舞伎演員像。今天的日本浮世繪學界一般將其稱為「三代豐國」。
  • 展覽 | 12月全球浮世繪展訊
    時間:2019.11.19-2020.01.19展館:江戶東京博物館地址:東京都墨田區橫網1-4-1人們往往認為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特有的文化,但其實在明治時代末期到20世紀初,依然有人製作浮世繪版畫,其藝術價值在今天沒有受到太高的評價,因此很少有美術館對它們加以介紹。
  • 當大衛·鮑伊遇上日本浮世繪
    ▲ 在Bowie離世後的第二天Burberry AW2016向其致敬當鮑伊遇上浮世繪時至今日,柏林、紐約、倫敦,在這些鮑伊生活過的城市中,關於他的藝術壁畫和公共藝術層出不窮。但殊不知鮑伊和日本文化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 凡·高為何鍾情於浮世繪
    興起於日本江戶時期的浮世繪藝術是以市井為舞臺,以民生百態為題材的風俗描繪。浮世繪——可以解讀為「虛浮世界的繪畫」。誰能想到若干年後,這神秘而新鮮的東方藝術,漂洋過海席捲了歐美藝術界,更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們。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在江戶時代流行開來的古老繪畫在現在看來也毫不違和,豐富的配色與畫法更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比如下面這張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作者最為著名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