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月考,小學生59分,識字少?

2020-12-27 老洪聊教育

上周學校進行了月考,一年級語文的月考測試題難度不大,以課本為主,囊括了本冊所學課文的重難點知識。

從測試後的結果來看,全班學生整體情況良好,不少孩子,寫字水平已經很優秀了,讀寫背誦都可以。不過,班裡還有幾位後進生同學,在這次測試當中,成績不盡如人意。

像下圖這位小學生,月考只考了59分。

這個成績,相信家長看到後也會很著急,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又要如何補救呢?

(文末附空白卷)

從這位小同學整體的卷面來看,基礎的掌握存在著大問題。

一年級語文,剛開始學習漢語拼音和寫字,必須牢固掌握所學的內容。看這位小同學,他的第一大題第3小題讀一讀,6道就錯了5道,足以說明他的拼讀能力是不過關的。

這一點如何在後面改進呢?

最好能把漢語拼音重新學一遍,重點練習拼讀。一旦發現拼讀有錯誤,及時糾正。如果孩子興趣不夠濃厚,可以找一些比較好的拼音讀物,像繪本之類,有故事性,孩子愛讀,就會自己嘗試拼讀,在這種實踐當中,拼讀能力一定能夠得到進步。

再看上圖的答卷情況。

不光是拼讀差,這孩子對於詞語的掌握、用法,也都存在著困難。

從這一點來看,他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老師所講的內容,沒能聽到心裡去。對於這樣的問題,就 要觀察他的傾聽是否合格。如何改進呢?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教會他上課認真聽講,吸收老師所講的新知識。家長不要給孩子零花錢,不要讓孩子把玩具帶到學校,以免影響他的注意力。同時呢,最好能參考一些好的方法,訓練一下孩子的注意力,讓他能夠專心去做一件事情,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口語交際是一年級語文的重點。

看上圖第6小題。

這類題目旨在訓練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但是呢,如果字詞不過關,肯定是說不清楚一句話的。從卷面來看,這位小同學連一句話都說不清楚,這要從組詞造句開始訓練,慢慢來,有個過程。

如果孩子在一年級出現了問題,那麼一定要引起重視。

因為孩子往往會在小學一、二年級,體現出弱項,需要家長密切關注,進行改進。如果不引起重視,問題越拖越大,到了小學高年級,越來越趕不上,到那裡,再著急就無濟於事了。

最後,附上本次測試的空白卷,希望對您有用。

相關焦點

  • 識字10《升國旗》一年級語文,這樣學習不怕基礎不紮實
    《升國旗》是部編版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識字10的課文,該文通過淺顯的語言凝練地表達了關於國旗的知識、升旗的莊重,表達了小學生尊敬國旗、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造句:掰字的中間是分。識字9《日月明》小學一年級語文,這樣學簡單高效
  • 識字9《日月明》小學一年級語文,這樣學簡單高效
    《日月明》是統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課文,該文是一篇識字課文,以兒歌的形式學習識字。圓圓的太陽前面的識字課第四課已經學習過「日月水火土」,看到太陽和月亮的圖片,孩子們一定認識它們,先複習「日」字和「月」字的寫法,再將兩個字合起來,讓同學們猜一猜它讀作什麼。
  • 小學語文教材:讓一年級小學生識字一個月後再學拼音,引爭議
    這次的新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調整了小學一年級學習拼音和識字的順序:識字一個月後再學拼音。很多人覺得這樣的順序降低了學習的效率,畢竟拼音是識字的最好工具。專家解釋,第一個單元安排識字也體現了教科書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而漢語拼音只是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閱讀的「拐棍」,學生獲得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後是要丟掉這個「拐棍」的。2018年2月6日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開學全國統一使用新教材,一年級語文先識字後學拼音,意義何在
    部編新教材在我省發行之前,省教育廳曾組織我們一線教師和部編教材的編者進行過研討會,小徐老師作為語文教師代表曾參加過部編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研討會。會上,新語文教材的編者首先介紹了語文教材的新變化,又介紹的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以及語文考試的新方向等,其中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材變化最大,主要表現在:教材編寫順序,從先認讀拼音改變先識字。加大語文教材的閱讀量,增加傳統文化的滲透。加大識字量,減少書寫漢字難度等。
  • 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分之三月考考試試卷(附答案)
    漢語拼音是學生開啟知識大門的一把鑰匙,是識字學習的重要工具,是閱讀的前提,更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漢語拼音作為輔助漢字學習的工具,在學習中,肯定會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很多學生基本上是學過之後就忘記了,有的甚至一些易錯的題再次出現,還是會出錯,這也是一年級新生遇到的學習上的重點和難點。
  • 一年級語文教材採用部編版 先識字後學拼音名師解讀新變化
    昨天,孩子們正式開學,中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已全部採用部編版教材。對於一年級孩子而言,語文的變化尤其重要。昨天,本報記者採訪了資深語文教師、邗江區實驗學校高年青老師,就一年級語文變化進行了解讀。高年青表示,通過部編版和蘇教版的比較可以看出,先識字後拼音是部編教材的一大亮點,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先識字遠比學拼音要容易得多、有趣得多。一方面,孩子在入學前通過家庭教育、閱讀圖書、識記街頭廣告等方式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漢字,他們對一些結構簡單的漢字並不陌生。
  •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題型簡單,難度適中,附答案
    一年級語文上冊,共有十篇識字課,十三篇漢語拼音,十四篇課文,八個語文園地。目前,已經學到了第八單元後半部分,可以說接近尾聲了。那麼,這一冊語文,有哪些重難點和知識點呢,在閱讀的學習中,又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識字8《小書包》,一年級語文上冊預習筆記+課後小練習
    識字8《小書包》《小書包》是部編版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文,該篇課文分為詞語和兒歌兩部分。識字8《小書包》認識部首:包字頭(勹):句、勾、匆、勺。第6課《畫》一年級語文上冊,一線老師說這樣預習效果更好
  • 一年級語文考試題這麼難?難哭了學生,愁壞了家長
    一年級語文考試題這麼難?難哭了學生,愁壞了家長,我們知道一年級的語文學習的內容不多,但是對於從零開始的小學生來說,必須從頭開始學習拼音、單詞、造詞,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壓力也很大,在以前的幼兒園裡,稍微學會了一些字,也有了拼音的基礎。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答案,語文一年級重點抓這個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答案,語文一年級重點抓這個這是一份一年級的上冊語文期末卷,基礎卷,面對大多數孩子,有時間的孩子可以刷一刷,下面先分享答案: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年級上冊語文到底重點抓什麼
  •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變化1先學識字再學拼音打開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首先看到的是「我上學了」的欄目,在「我上學了」之後先編排了一個識字單元,之後才是拼音教學。這是統編《語文》教材的重要變化,即編排順序是先識字再學拼音。這麼多年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為什麼統編《語文》教材要改變慣例?
  • 幼升小:一年級教材變臉,先識字再學拼音,你覺得這樣編排好嗎?
    聽聞部編版一年級教材大變臉,先識字後學拼音,作為教書多年的教師,我頗感興趣的同時也十分疑惑:自教書以來都是先學拼音,後識漢字,部編版教材為何要做這麼大的改動呢?部編版教材把識字編排放在拼音學習的前面,關注到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從最熟悉的學起,先易後難,放緩坡度,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二、樹立自信:感受樂趣從幼兒園到小學,對兒童來說是成長中的一次跨越。他們來到新的環境,從此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小學生。
  • 一年級數學第一次月考,86分,老師:太馬虎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次月考,主要考察小學生對於前面所學的「認識圖形」、「20以內退位減法」這兩個單元,可以說非常簡單,沒有什麼難點。而在第一次月考當中,不出意外,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學,都考了90分以上。一年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如果踏實認真,滿分居多。但是,如果沒養成仔細聽老師讀題的好習慣,或者答題太快,就會造成不應該的丟分現象。
  • 小學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難不難
    近期,網上關於「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統編教材比較難」的觀點引發了大眾的關注和討論。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小學語文一年級統編教材到底難不難?針對這一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兒童閱讀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李虹教授,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以及內蒙古林西縣王秀梅和河北省平山縣秦韶華兩名農村學校一線語文教師,聽聽他們怎麼說。
  • 用上語文新課本 小學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圖)
    一年級的同學們用上了新版語文課本。  根據教育部要求,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小學生將統一使用統編語文教材,而這也意味著「一綱多本」的時代將會逐漸終結,語文教材將走向「大一統」。  小學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  28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島大學路小學,看到一年級學生已開始上課。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今年使用的語文教材是教育部的統編教材,新教材外形上比老教材大了一圈,封面設計也比較活潑。「相比原來的蘇教版教材,統編教材在編排上更加合理實用。 」青島大學路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董文靜介紹。以往一年級新生入學後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
  • 語文老師讓上學前就把拼音都學完,一年級才能跟得上,真是這樣嗎
    看著家裡那個沒上過銜接班的孩子,家長很擔心,老師這麼問是不是已經給開學後的語文學習做好了鋪墊呢?孩子沒去學拼音,開學就跟不上了嗎?一年級的準新生們,到底要學習多少語文內容,才能在入學後跟得上語文學習的節奏?或者得到老師的青睞呢?同作為語文老師,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老師這樣問?對於學齡前兒童學習拼音,我有一些想法。
  • 一年級語文下冊:多音字、形近字辨析歸類+練習,考試再也不丟分
    一年級語文下冊:多音字、形近字辨析歸類+練習,考試再也不丟分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講,語文難度集中在多音字和形近字。同一個讀音,不同的字,以及字形相近的字,是考試中最容易出錯的地方。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打好識字基礎,閱讀和寫作才能相對輕鬆,並且語文生字貫穿了語文各個階段的學習。包括初中語文和高中語文都對生字識字量有所要求。那麼,一年級的語文難點既然集中在多音字和形近字中,家長們就要好好輔導一年級孩子的多音字和形近字。
  • 小學一年級語文試卷考99.5分,當看到扣分題目後,媽媽感動落淚
    一年級是幼兒園結束後正式步入小學的開始,也會學習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妮妮就是一名剛步入小學的孩子,每天學習都十分認真,前不久妮妮也迎來了她的一年級畢業考試,並且語文還獲得了99.5的好成績,當妮妮媽媽看到妮妮試卷最後的扣分題目時,不僅沒有對妮妮進行責怪,反而被感動落淚。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2]識字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統編語文教材(以下簡稱教材)在課文中對生字詞的數量並沒有明確的限制,字詞的梯度比較大,主要強調教學識字方法和學生自主識字。本文希望通過梳理統編語文教材識字的編排,為「三區三州」語文教師有效進行識字教學提供支撐。統編語文教材強調漢字的根本地位和重要性,重視識字方法的訓練,強調學生自主識字以及在生活中的積累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