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住房明顯過剩,人民卻沒錢買?國家老幹部給了「解決方案」

2020-12-23 選調生

我國住房市場發展非常迅速,有專家說,我們幾乎只用了二三十年時間,基本上走過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路。但大家也知道,一個14億人口大國,對住房的需求也非其他國家所能比擬的。那麼,問題就來了,中國現有住房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夠不夠住?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看似非常之難,難點在於我們找不到官方的數據,不能得出一個清晰的結論,即便大家看到的「亮燈率」,也僅僅是局部的,抑或是暫未入駐等因素。正是這種「神秘」,也讓一些專業的機構孜孜不倦地對此展開研究:

1.早在2015年,中國房地產報與其他機構聯合發布一份住房市場報告認為,全國1-4線城市住房空置率在22-26%之間;而中財辦楊偉民則通過用電量數據算出,城市空置率在11.9-13.9%之間,當然,由於我們的住房在不停建,但人口增長已放緩,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房子只多不少;連續多年從事住房空置率調查的西南財大中國家庭金融中心,則給出了2011年到2017年期間的一連串空置率數據,從2011年18.4%增長到2017年的21.4%。

2.如果說前面所說的空置數據大都為民間機構研究,那麼還有一個比較權威的單位—央行,前不久給出的調查數據則比較直觀,報告認為,城鎮家庭戶均住房套數為1.5套。

從以上兩組數據可得出兩點結論:1.國際上的合理住房空置率為5-10%,而民間機構調查的數據無一例外地都超出合理上限;2.家庭戶均住房套數遠高於國際1.1套均值。總結成一句話即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總住房已經明顯過剩了。

一邊是住房過剩,另一邊是沒錢買。

需要說明的是,前面得出的住房過剩結論,僅是指總量方面的,因為我們還知道,事實上很多人「被平均了」,A居民沒有房子,B居民有3套房子,二者平均就是1.5套,當然,這還僅僅是身邊人的差距,還有不少潛在的隱形「土豪」,手上握有大量的房產,而且一些企業手中也持有不少住宅,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企業為了避免退市,甩幾套房子就足以實現扭虧,足見其「富餘」程度。

買房算過帳的人都知道,對於一個工薪族而言,大城市工資就算有7、8千,對於動輒三四百萬的房子,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即便能還上月供,但上百萬的首付款也沒那麼容易湊齊。而小城市房子總價雖然要低不少,但就業機會、收入也比大城市少很多,3-4千元收入基本上也只能夠家庭的日常開銷,即便有首付款,月供壓力也相當地大。當然,更別指望農村人來接盤,因為數據顯示,近6億的月入千元收入者,大部分都在農村。

由此看來,是不是意味著低收入群體和普通工薪群體就不能擁有自己的住房呢?答案是明確的,這幾年,國家對樓市調控的基本原則就是:房住不炒,而且官媒不止一次的表態,要實現住有所居,換言之,人人有房住,這也是中國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針對這一問題,曾任職住建部副部長、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的國家老幹部仇保興提出過「解決方案」。其一是徵收空置稅,在他看來,這種措施可以精準遏制投機,從經驗看,徵收空置稅的國家,其空置率在5%左右。

比如法國實行的漸進懲罰式空置稅,房屋空置第一年按房產價值徵收10%,第二年增加到12.5%,第三年則為15%,說實話,這種狀態下,誰還敢把住房長期空置呢?像我們一套300萬的房子,一年就是30-50萬稅。還比如荷蘭規定,房屋空置時間超過1年,其他無房居民可以申請入住,政策的目的就是讓房屋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也抑制了樓市泡沫,讓市場沒有炒作的空間。在仇保興看來,與空置稅一道,包括消費稅、流轉稅,建議先行,這對於「保持居民消費能力、財富存量很有好處」。

當然,對於空置稅徵收肯定有一個過程,不會說徵就徵,但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講,結婚、生孩子的事是人生大事,住房的事情不能等,而仇保興給出的另一個「解決方案」則非常具有現實意義,那就是把低收入家庭納入共有產權住房體系。

什麼是共有產權住房?說白了,就是對經濟能力不足的家庭實行「專項」住房供應,舉個例子,比如你所在城市買一套商品房需要150萬,你需要付3成首付即45萬,而你只有15萬,顯然,你很可能與商品房無緣了,而共有產權房則解決了這一問題。首先,同樣地段、面積的房子,其總價可能只有7折(原因在於是政府專供地,取得的成本低),即105萬,那麼3成首付款31.5萬,此時政府與你各分擔一半,你只需要出15.75萬,這基本與你的購買力持平了,買下共有產權房後,產權各佔一半。

目前,國家在北京、上海、成都、淮安等多個城市試點共有產權房,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紀念住房改革20周年會上表示,共有產權住房比例要擴大,以滿足新就業、新市民的住房需求。同時,隨著試點的深入,共有產權房的制度也在不斷完善調整,不僅可以讓你在有經濟能力後,可買下政府持有的另一半產權,還可以在取得不動產證後滿5年上市,比如廣州南沙區採取內循環和外循環兩種方式將其房屋轉讓出去。這樣做的好處即是,一方面周期較長,限制了投機炒作空間,炒房客會避而遠之,另一方面,也給了共有產權購房者要置換或者變現的機會

總結一下:這兩種「解決方案」,之所以受到剛需們歡迎,一方面,空置稅可以增加多套房群體的持有成本,把這些閒置的房源逼出來,其實這也是為避免重複建設,資源浪費。同時,有利於抑制樓市泡沫,真正實現房住不炒。

另一方面,共有產權房的設計,其實是相當於政府讓渡了土地出讓收益,給低收入群體提供的保障住房,可以解決經濟能力暫時不足家庭的購房需求。

總體看來,「方案」不僅解決了剛需們的住房問題,還可以減少住房市場發展過程的風險,有利於房地產的長期平穩健康發展,年輕人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都是一件良性循環的幸事。當然,一項制度的設計和建立都需要通盤考慮,需要穩妥進行,對此,你如何看呢?

學習房產知識,關注本號。

作者/來源:專聊房君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住房已過剩,為何老百姓還買不起房?國家老幹部提出「解決辦法」
    住房已過剩,為何老百姓還買不起房?國家老幹部提出「解決辦法」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如果你想判斷房子多還是少,其實可以通過幾個指標來判斷,其中一個就是空置率。國際上,一個國家的空置率分為幾個等級,比如以5%-10%之間的空置率為合理區間;如果空置率在10%-20%之間,那就是危險區間;如果空置率達到20%以上,就是嚴重積壓。目前我國官方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數據,但是我國很多機構都對空置率有統計,比如比如騰訊和西南財經大學。根據騰訊2015年發布的調查報告,2015年中國住房空置率約為22%至26%。
  • 國家智囊提出解決方案
    根據央行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城鎮居民住房擁有率為96%,人均住房約1.5套,此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城鎮人均住房面積約39平方米,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人均住房面積約33平方米,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已經不缺房子了,如果再將小產權房、社會保障房等住房形式加進來,我們甚至已經出現房屋過剩的現象。
  • 國內商品房已經過剩,為何老百姓還是買不起房?官方給出解決方案
    雖然龐大的人口對國家的經濟有著巨大的壓力,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卻能夠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畢竟14億人口,換個角度來看就是14億人的消費總量。直白地說不管任何東西,只要和生活相關,14億人口都能帶來龐大的市場。所以在現在社會,雖然我國的經濟不如美國,不是發達國家,但是卻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就算強如蘋果,也不敢小覷中國市場,憑藉的就是14億人口帶來的消費能力。
  • 如何「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建部給出了標準答案
    中央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那麼,這個是「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的對症下藥嗎?住建部作為中央直屬的管理房地產市場的最直接職能部門,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三天後坐堂會診,拿出了藥方。
  • 著力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近日,經濟日報記者就市場關心的一系列問題採訪了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  記者: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中關於房地產的表述,釋放了什麼樣的信號?
  • 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2020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2020年,經濟增速與住房開發投資保持同步變動態勢,對於穩投資、促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考慮到房地產業與建材、家具、金融等產業關聯性高,帶動性強,住房開發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實際貢獻可能還要更大。租賃市場受疫情衝擊較大且恢復緩慢,疫情衝擊下全國住房租賃市場整體遇冷,不同層級城市間「冷熱不均」,分化明顯。房價空間分化總體有所減弱。總體房價降溫明顯,空間演變趨緩。
  • 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 2020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2020年,經濟增速與住房開發投資保持同步變動態勢,對於穩投資、促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考慮到房地產業與建材、家具、金融等產業關聯性高,帶動性強,住房開發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實際貢獻可能還要更大。租賃市場受疫情衝擊較大且恢復緩慢,疫情衝擊下全國住房租賃市場整體遇冷,不同層級城市間「冷熱不均」,分化明顯。  房價空間分化總體有所減弱。總體房價降溫明顯,空間演變趨緩。
  • 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2020-2021):2020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十四五」時期,住房拐點將來臨,結構性潛力巨大。總體上看,長時期住房市場總體過剩,結構性過剩將較為嚴重,但結構性潛力依然存在。時間上看,原來預估的在2025年出現住房絕對拐點即住房銷售額絕對量下降的拐點可能會提前來臨。雖然總量可能下降,但是基數較大,住房需求、供給和投資的總量仍然較大。
  • 《人民的名義》老幹部飆戲 豪宅奢華裝修尺度太大
    最近小編被刷屏的神劇《人民的名義》給洗腦了!雖然名字又紅又專,可是尺度卻大得驚人,冰箱裡都藏錢,不管是清官還是貪官,家居內部被眼尖的網友扒了個沒完,還有新晉網紅達康書記的24K艱苦樸素住處,今天合肥裝一網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扒扒人民的名義貪官豪宅奢華的裝修吧。合肥裝一網小編今日提的就是最近刷屏的神劇《人民的名義》,號稱最短而又最拗口的電視劇名稱,沒有之一。
  • 深圳住建局為了解決房屋空置允許商辦公用房改建租賃住房
    為加強租賃住房建設,切實增加租賃住房供應,截至目前,我市尚未出臺有關「商改租」的指引性文件,有必要加快推進本《通知》的制定出臺,以落實國家、省、市的政策要求。  (二)是優化城市空間資源配置,提升商業辦公用房使用效率的要求。
  • 【權威發布】如何看待中國2016年化解鋼鐵過剩產能?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作為落實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當事者,不同意這些說法和看法,尤其其失實及觀點和結論的錯誤,必須談談我們的看法。鋼鐵工業必須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工作鋼鐵作為基礎原材料,支撐著經濟平穩發展和下遊用鋼行業消費需求。
  • 全國住建工作會議: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要求,2021年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一是全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二是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三是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四是加大城市治理力度,推進韌性城市建設;五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升鄉村建設水平;六是加快發展「中國建造」,推動建築產業轉型升級;七是持續推進改革創新,加強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八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打造高素質幹部隊伍
  • 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關鍵是這個字
    宋丁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明年的八項重點任務,其中第七點是關於房地產的闡述,這次中央並沒有全面展開論述,而是特別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 著力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記者: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中關於房地產的表述,釋放了什麼樣的信號?劉洪玉:我認為釋放了兩個主要信號。一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有效防範房地產市場風險的工作目標不動搖,國家將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穩妥實施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並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和完善政策工具箱。
  • 專家的解決方案讓人佩服
    如果從供求關係的角度來看的話,中國才14億人,但房子夠34億人住,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理應房價應該很便宜,但現實卻是相反的,房價高到讓人望而卻步的地步,普通人想要買一套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都需要掏空幾代人的積蓄,並且還要成為房奴。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的現象呢?
  • 中國綠色物流發展的路徑與解決方案(上) - 中國郵政報
    我國綠色物流發展起步較晚,對於物流企業如何推進這一工作還缺乏具體的措施和解決方案。物流行業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領域,綠色物流已經成為美國、日本以及歐盟諸國等發達國家的現代物流發展方向。借鑑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結合中國國情,研究中國物流綠色化發展的路徑與解決方案,是擺在我們物流人面前的重要任務。
  • 中央明確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買不買房都要注意
    關於樓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如下: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黃奇帆:要建立房屋租賃長效機制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 國家明確,明年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特別指出要關注好租賃住房問題,重點將從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租賃性住房土地供應和降低租賃性住房稅費三個方面著手。
  • 國家又給福利了,住房統一規劃全面實施在即
    加快城鎮化發展,縮小農村和城市之間的距離,是中國躋身發達國家的關鍵環節。因此,國家已經出臺一系列扶貧政策,並加大了農村經濟投入力度。今年,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這樣全國人民看到了國家統一規劃安排住房的行動。
  •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完善好房屋租賃市場!房子還有買的必要嗎?
    大家好,我是愛嘮叨的房產小軒; 不知道今天大家有沒有關注到最新的新聞呢,《完善房屋租賃市場,解決好大城市的住房問題》 黃奇帆:要建立房屋租賃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