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吸管漸成南昌餐飲業「新寵」

2020-12-25 瀟湘晨報

有南昌版「限塑令」之稱的《南昌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2020年底,南昌市的所有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這意味著一次性塑料吸管等塑料製品「大限」將至。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南昌多家飲品店和餐飲店,發現已有部分商鋪換上了紙吸管。

原本生產塑料吸管的廠家為了生存和發展,紛紛轉型升級,但由於「限塑令」尚未落地,目前紙吸管的銷量不是很理想。

▲相比塑料吸管,紙吸管稍重一些,拿在手上質感不錯。

現狀

南昌不少奶茶店已改用紙吸管

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這一規定被餐飲行業稱為「禁管令」。隨著12月份的結束,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將正式退出餐飲行業的歷史舞臺。近日,記者走訪南昌多家飲品店和餐飲店,了解吸管的使用情況。

南昌市紅谷灘萬達廣場有著多家奶茶店鋪,記者來到一家名為「COCO」的奶茶店,發現店鋪內使用的大口徑粗吸管已經由之前的塑料材質換成了紙質。「紙質吸管使用起來會比較費力,所以在戳開的時候需要用大一點的力氣。」面對前來購買奶茶的顧客,工作人員解釋道。

記者注意到,與塑料吸管相比,紙吸管要稍微重一點,拿在手上質感不錯,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實用。

「我覺得換成紙吸管很環保。」前來購買奶茶的顧客小熊告訴記者,她非常喜歡喝奶茶,上周來購買時,店裡提供的還是塑料吸管,沒想到現在已經換成了紙吸管。

隨後,記者前往其他幾家奶茶店進行走訪。在「古茗」奶茶店,放吸管的容器內,小吸管仍然是塑料材質的,但大吸管已換成了紙質的。在「娃哈哈」奶茶店,放吸管的區域分別標註了「紙吸管」和「塑料吸管」的字樣。

通過走訪,記者發現,一些連鎖經營的奶茶店基本上都已經使用了紙吸管,其他規模較小的店鋪大多使用的仍是塑料吸管。

使用吸管的「大戶」除了奶茶店,還有餐飲店。在銅鑼灣購物廣場一家名為「春記」的餐飲店內,服務員給記者端上一杯飲料,所提供的吸管仍然是塑料吸管。

調查

紙吸管成本約為塑料吸管的3倍

為了落實國家的規定,記者注意到,很多知名餐飲品牌都發布了「官宣」。

如必勝客中國宣布,2020年底,中國內地所有必勝客餐廳將停止使用塑料吸管。同時,36個城市的必勝客餐廳將把現有包裝更換為紙袋或生物降解塑膠袋,預計一年可節省約9000萬個塑膠袋和7000萬支塑料吸管,相當於每年減少1000多噸不可降解塑料用量。

肯德基中國也表示,中國內地6600餘家餐廳將用紙吸管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297個城市約89%餐廳的塑料叉勺將更換為木質叉勺,36個城市約70%餐廳的普通塑膠袋將被替換為生物可降解塑膠袋或紙袋。

記者從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旗下肯德基品牌、必勝客品牌相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江西的餐廳都在陸續進行切換,2021年1月1日之前一定會更換到位。

對於使用吸管較多的餐飲企業,更換紙質吸管直接面臨的就是成本的增加。記者通過電商平臺查詢了解到,100支獨立包裝的塑料吸管價格不到6元,而差不多規格的100支獨立包裝的紙吸管價格為16元多,紙吸管的價格為塑料吸管的3倍左右。對於使用量特別大的奶茶店來說,改用紙吸管代表銷售成本的增加。「雖然成本上漲了,但我們不可能把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如果產品因為更換吸管漲價,那麼,我們將會流失一部分客戶。」一家奶茶連鎖店的工作人員說道。

廠家

「限塑令」下果斷轉型生產紙吸管

對於餐飲行業來說,更換紙質吸管只是成本的上漲;而對於專門生產塑料吸管的廠家來說,「限塑令」就是一場生存挑戰。

此前,南昌市綠旺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大部分產品都是塑料吸管,日產量達到30萬支。「我們公司現在已經轉型了,改做紙吸管。」該公司負責人熊愛南告訴記者,公司位於南昌縣,由於生產時間比較久,業務比較廣泛,生產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由於「限塑令」的關係,本月起,公司已停掉了塑料吸管的生產線,轉而投產紙吸管。

「還是有很多人接受不了(紙吸管),我們現在一天的紙吸管產量有10來萬支。」熊愛南說,紙吸管的生產成本約為塑料吸管的3倍,利潤雖然和塑料吸管差不多,但銷售量大大降低了,主要是很多客戶短時間內還未適應。

難點

塑料製品的流通成監管難題

就「限塑令」一事,記者採訪了南昌市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處。工作人員表示,隨著「限塑令」的到來,南昌已經召開了多次會議。對於目前掌握到的生產塑料製品的廠家,相關部門已經展開了約談,但是,有許多「小作坊」式的廠家並沒有納入監管,所以,對從這些地方流出去的塑料製品難以監管。

此外,塑料製品的流通並不僅限於南昌,餐飲企業可以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購買塑料吸管等塑料製品。「限塑令」對塑料製品的限制使用,是一個長期的方案,對於違反「限塑令」的企業或者單位,執法部門將展開相關的調查。

延伸

商超和集貿市場有了「限塑」時間表

記者注意到,《南昌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單位食堂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建成區範圍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5年底,建成區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鼓勵城鄉接合部、鄉鎮和農村地區集市等場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記者走訪了南昌多家農貿市場,發現攤販們大多使用的仍是一次性塑膠袋,塑膠袋還有各種顏色。記者就「限塑令」隨機採訪了幾名攤販,年輕一點的表示有所耳聞,而大多數年紀稍長的則表示不清楚。「農貿市場完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目前來看不大現實。」一名農貿市場管理人員說。

記者還對南昌多家超市進行了走訪,發現有不少超市都提供了可降解的塑膠袋,這些塑膠袋需付費使用,不少消費者都是自備環保袋前來購物。記者在外賣平臺上點單,發現部分商家已經將快遞外包裝換成了紙袋。

「限塑令」的提出到正式落地再到實施,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對於違反「限塑令」的行為,一些城市已經納入誠信系統,南昌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舉措出臺,令人期待。

編輯∶林河水

【來源:江西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紙吸管漸成南昌餐飲業「新寵」
    有南昌版「限塑令」之稱的《南昌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2020年底,南昌市的所有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這意味著一次性塑料吸管等塑料製品「大限」將至。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南昌多家飲品店和餐飲店,發現已有部分商鋪換上了紙吸管。
  • 禁用塑料吸管 紙吸管準備好了嗎?
    消費者不僅可以選擇飲品,還能選擇吸管種類,紙吸管與塑料吸管一起被放在服務臺上供消費者選擇,不少人因為好奇選擇了紙吸管。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7月,《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印發,要求各省於8月中旬前出臺省級實施方案,明確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 「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飲品、乳品企業離「紙吸管」還遠嗎?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指出到今年年底,重點城市的商場、超市、餐飲外賣等區域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重點城市餐飲堂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國餐飲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這,被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
  • 餐飲業將告別一次性塑料吸管……
    「紙吸管比較環保」,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它的體驗感真的太差了。 「是什麼讓我如此快速的喝完一杯奶茶?當然是一會兒就泡爛的紙吸管。」 「有種啃紙箱子的感覺,我覺得我快把奶茶戒了。」 「我盡力了,這已經是第二根吸管了。」
  • 塑料吸管年底將禁用,紙吸管市場陸續啟動
    另外,據市場數據顯示,塑料吸管產量在3萬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業內專家表示,塑料吸管的使用時間只有幾分鐘,但降解的時間可能長達500年。紙吸管以出口為主,受海外疫情因素影響,外貿出口受阻,禁塑令出臺後,市場或陸續啟動。
  • 塑料吸管變身環保紙吸管 消費者:還需提升使用感受
    一些大型品牌開始紛紛採取行動,將原來的塑料吸管換成了更環保、更綠色的紙質吸管。8月25日,奈雪的茶在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在9月初,環保紙吸管將陸續在全國門店;8月17日,此前已在杭州提供紙吸管選擇的喜茶,與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達成合作,從門店限塑實施方案入手,首先完成塑料吸管的替換;同樣在8月17日,蜜雪冰城公眾號逐步停用塑料紅吸管,更換為紙質吸管。
  • 塑料「禁管令」倒計時,紙吸管必入!
    而在環保吸管的眾多選項中,成本最優、目前最適合作為塑料吸管替代品的可降解紙吸管的售價平均在0.1-0.15元/支(量大還有一定下調空間),成本比原有的塑料吸管略高。 同時,有些品質欠佳的可降解的紙吸管存在硬度和熱飲耐水性問題以及伴有滯澀感,對使用感受的評判帶來直接影響。所以基於成本和顧客體驗因素的考慮,有些茶飲商家對於「禁管令」之下該何去何從還在觀望。
  • 紙吸管被「吐槽」上熱搜,貴陽多家奶茶店換成了PLA吸管
    店裡的吸管紙吸管,想說愛你不容易2021年1月,最嚴限塑令落地以來,市場上的奶茶店幾乎在一夜之間,將原來的普通吸管換成了更環保的紙吸管。可沒想到,紙吸管橫空出世2個多月來,卻成功地激起了飲料愛好者的「民憤」。
  • 紙吸管了解一下
    記者了解到,部分商家已經探索「換裝」,使用紙吸管、設計新杯蓋。也有市民開始購買可重複使用的吸管備用。當喝飲料沒了吸管,你還習慣嗎?部分商家探索「換裝」 使用紙吸管與設計新杯蓋近日,記者在深圳喜茶、麥當勞、星巴克等餐飲店走訪時發現,上述店鋪已採取「減塑」行動。
  • ...到一半吸管化了?頻頻被吐槽的紙吸管好用不?小時新聞記者做了實驗
    但是,「初出江湖」的紙吸管,卻頻繁因為被吐槽而登上熱搜。有的說,紙吸管的口感非常差,像吃衛生紙,而且會被泡軟。有的說,因為紙吸管很脆弱,有的時候會和甜品融為一體。還有的網友說,感謝紙吸管,讓她戒掉了奶茶,也戒掉了咬吸管的毛病。那麼,紙吸管真的和網友說的一樣不堪一擊嗎?今天(1月14日),小時新聞記者也嘗試做了幾個實驗。
  • 麥當勞紙吸管兩頭遭批評,要實現吸管「可回收」為啥這麼難
    今天上午的朋友圈被一篇質疑麥當勞紙吸管的文章刷屏了。文章主要講的是,麥當勞為了減塑而使用的紙吸管,既被抱怨並不好用,又被抨擊並沒有實現回收。國外網友吐槽紙吸管不好用對於用戶體驗沒有發言權,但從環保的角度講,用紙吸管至少減少了流入自然界後危及海洋生物健康甚至生命的風險。畢竟進入自然界後,紙的分解和降解都很快。
  • 熱議 | 有多少奶茶人,被紙吸管弄瘋了?
    點擊喜歡的口紅色號
  • 紙吸管,就是環保智商稅|大象公會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紙都可以回收。紙的回收再利用本質上是一個「等而下之」的過程,再生紙的質量一定比原生紙差。像廁紙這樣原本質量就不高的紙,無論有沒有沾染汙物,都屬於不可回收垃圾。用作塑料替代品的環保紙杯,雖然看上去品質很高,卻也是基本不可回收的紙類。
  • 「特寫」紙吸管更環保是不是一個謊言?
    如今行業內不斷在尋找塑料製品的更多解決方案,替代品類也涵蓋了紙吸管、紙包裝盒、紙餐盒等等,限塑令又將替代速度推了一把。不過紙吸管和PLA吸管各有利弊,但都不是塑料吸管的完美替代方案。而限塑令之下,雖然從政策、供應商到商家都在努力減少塑料的使用,但最終的成效還是由消費所決定的。
  • 年底禁用塑料吸管 環保老闆歡呼:植物吸管的春天要來了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文圖今年底,塑料吸管將退出餐飲業。近日,微信公號「央視財經」發布消息稱,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一次性塑料吸管將全面禁用 餐飲行業準備好了嗎
    根據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如今,「禁令」期限已經進入倒計時,東陽市塑料吸管是否已限制使用?24日,記者走訪部分餐飲業進行了解。世貿君瀾大酒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相關要求,五星級酒店禁止提供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所以酒店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如果顧客有需求,工作人員會和顧客做好相關解釋。寶悅君亭酒店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酒店都是堂食桌餐,幾乎用不到塑料吸管,因而也不提供吸管。少使用吸管或使用免吸管飲料杯,是為了降低「白色汙染」,積極樹立並養成綠色、環保的消費新觀念。
  • 「禁塑」再加碼,紙吸管賣斷貨,原材料價格翻番
    8月1日起,蜜雪冰城在全國上萬家門店陸續啟動更換紙吸管,年底前完成。 8月25日,奈雪在官微上廣而告之:9月初,環保紙吸管將陸續提供全國門店;無料飲料,也可通過直飲口暢飲。 「最近很忙,我們的吸管賣瘋了!」這是台州富嶺國內營銷總監徐誠的最直接感受。 台州富嶺是國內目前數一數二的環保吸管先進生產廠家。他們最新研發的一款全降解紙吸管,目前已取得歐盟、美國、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降解證書、食品級認證。該公司的全降解紙吸管(PLA+專業吸管紙)還獲得了德國DIN安全認證證書。
  • 塑料吸管2020年底禁用 你會選擇使用環保紙吸管嗎?
    塑料吸管2020年底禁用 你會選擇使用環保紙吸管嗎?大多數消費者對禁用塑料吸管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仍然有消費者表示停用之後有些不便。考慮到消費習慣,特別是對吸管使用依賴程度較高的奶茶店、飲品店來說,尋找可以替代塑料吸管的製品,並引導消費者使用,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 塑料吸管年底將禁用,可降解環保紙吸管將佔優勢?你怎麼看
    2、不會選擇塑料一次性吸管,而選擇其他可降解的吸管。3、生產塑料吸管的廠家會轉向生產可降解的吸管。4、需要吸管的商家為解決消費者怎麼「吸」這個問題,會改變包裝或者改變成可降解的吸管。5、這一禁止出來後,會使吸管成本增加,從而有可能面臨漲價。
  • 自從用了紙吸管、木勺子,乾飯人的食慾大大降低
    最近的紙吸管,以及木勺子,因此在吃貨圈中引發了不小的波瀾。吐槽聲此起彼伏,中間也夾雜著我們矯情等反向指責:「直接喝不就好了」「也沒有那麼難用吧」……其實,這些埋怨並非矯情,只是希望生活中那些常常被忽視的細節設計,能夠被注意到,商家在用戶體驗上,可以更加用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