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的粵語歌竟改編自日本歌曲?上世紀末日本影視文化的輸出

2020-09-05 美貌阻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和中國香港經濟繁榮發展,香港成為亞洲繼日本後的發達地區,與其他三個地區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 當人們的物質生活一旦得到滿足,就會開始有了精神上的追求,這時候,偶像影視娛樂產業也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
  • 打個比方,戰火紛飛的年代,有幾個人會想著去拍電影,就算拍了也很少有人看,大家的溫飽和安全問題都沒有解決,何談精神上的享受?
  • 在上世紀末,大多數人對香港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錢,提起香港,想到的就是陪伴和影響了幾代人的香港電影、粵語歌曲以及那些風華絕代的港星們。
  • 日本和香港同為亞洲經濟較為繁榮的地區,在經濟和文化上的交流自然不會少。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上世紀末日本影視娛樂文化對中國香港影視娛樂文化的影響。

  1. 許多你知道的膾炙人口的粵語歌其實是改編自日本歌手和作曲家的歌曲作品。著名的有陳慧嫻的《千千闕歌》改編自日本歌手近藤真彥的《夕焼けの歌》,這首歌可以說是一首很經典的粵語歌。是多少人對香港的記憶啊!

一些改編自日語歌曲的中文歌

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中的這個經典場景配樂,名字為《Here We Are Again》,是96年日劇《悠長假期》的插曲。


2.日本偶像明星對中國明星的影響

上世紀日本有一個歌姬很火,她就是中森明菜,她是20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最具代表的流行女歌手之一,被日本人稱為「元祖歌姬」。

中森明菜外表柔弱讓人有想要保護的欲望,是當時很多男人的夢中情人

就連哥哥張國榮在91年雜誌訪談中就表示「中森明菜,我喜歡倔強的女孩子,我對她有幻想,有一次聽聞中森明菜來香港,可惜沒有人給我『通水』,要不然我去的士高撞她」

徐克版的《倩女幽魂》聶小倩一角導演中意的女主一開始並不是王祖賢,而是中森明菜。因為中森明菜身上清冷倔強的氣質非常符合小倩這個角色,劇中聶小倩洗頭的那張畫像就是照著她畫的

不過後來中森明菜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演,才有了王祖賢版本的聶小倩。

也是在那個時代,日本出現了一個國寶級男神——木村拓哉

木村拓哉的經典長發造型曾是很多明星模仿的對象

大S徐熙媛就是他的粉絲,為了他學日語,年輕的時候還想過去日本發展,在綜藝節目上看到木村特地為自己錄的視頻還激動到流眼淚

羅志祥等了20年跟木村拓哉的合照,現場非常的激動興奮

周星馳曾說木村是日本最好的男演員

臺灣知名歌手陳綺貞還創作了一首歌曲《我喜歡木村拓哉》來對木村表白。


客觀地說,上世紀末日本經濟文化一片欣欣向榮,是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輸出地之一,包括至今仍有不小的影響力。

相關焦點

  • 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原來都改編自這位日本女歌手!
    在上世紀90年代末,港臺流行音樂席捲大陸,誕生了一個個超人氣的偶像歌手。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在神州大地廣泛傳唱,音樂作為快節奏的消費產品成為了當時人們娛樂消遣最多的選擇。這其中也不乏一些曾經廣為傳唱的經典曲目,很多歌手在購買歌曲版權時將目光盯向了鄰國日本。在日本一位知名女歌手的歌曲成了廣大港臺歌手選擇的對象她就是——中島美雪。在日本中島美雪的身份眾多,女歌唱家、音樂創作人,廣播主持人、作家、演員這些都可以寫在她的履歷表上。從她1975年出道至今,留下了無數首讓人耳熟能詳的歌曲代表作品有 銀龍、惡女、時代、離別之歌、天空與你之間、地上之星。
  • 原來這些唱紅歌王天后的經典歌曲,全都改編自日本歌曲!
    中國流行歌曲最早流行於上世紀70年代的港臺地區,而日本在50年代就有了較為成型的娛樂圈。70、80年代港臺地區很多藝人都到日本學習和發展,像鄧麗君,羅文、beyond樂隊等都去過日本。所以回來以後大量有翻唱的,或是有日本製作人為他們製作的中日雙語的版本歌曲,而很多港臺藝人也在日本拜師。
  • 原來這些唱紅歌王天后的經典歌曲,全都改編自日本歌曲
    中國流行歌曲最早流行於上世紀70年代的港臺地區,而日本在50年代就有了較為成型的娛樂圈。70、80年代港臺地區很多藝人都到日本學習和發展,像鄧麗君,羅文、beyond樂隊等都去過日本。所以回來以後大量有翻唱的,或是有日本製作人為他們製作的中日雙語的版本歌曲,而很多港臺藝人也在日本拜師。
  • 五首非常熟悉的中文歌曲,居然都是改編自日本歌曲
    中國的歌曲在於歌詞,而日本的歌曲更注重旋律。為什麼這麼說呢,本期就來給大家盤點那些非常熟悉的日本歌曲,看完你就明白了《後來》劉若英這首由劉若英演唱的《後來》,相信小夥伴們都聽過,「初聽不識曲中意,在聽已是曲中人」說的就是這首歌了。
  •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歌,居然都是日本的 壹讀百科
    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其實叫《What's your name》,由一個日本少年組合首唱;《紅蜻蜓》的原唱其實是一個1956年出生的日本搖滾大叔。王菲在1992年的成名之作《容易受傷的女人》,翻唱自一首日本老歌,這首歌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有了。張學友的《一路上有你》《祝福》《每天愛你多一些》……統統是日本人先唱的。
  • 韓國日本紛紛翻拍中國劇,中國人的文化輸出終於到來了
    在電影方面諸如《十二公民》《證人》《瘋狂的石頭》等票房和口碑都大熱的電影,也都是翻自歐美等國的著名電影。可以說,在中國的影視文娛產業起步的階段,因為各種人才的短缺,華語影視行業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受到其他國家優秀影視的作品影響,讓整個行業得以向上不斷的發展。
  • 日本歌曲改變了華語樂壇?這些經典的中文歌曲全部由日本歌曲改編
    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改編/翻唱歌曲成為推動香港音樂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一些流傳至今的經典歌曲,如《酒紅色的心》(譚詠麟)、《風繼續吹》(張國榮)、《情已逝》(張學友)、《千千闕歌》(陳慧嫻)等,都是改編/翻唱自日本歌曲。不僅僅是香港樂壇,臺灣樂壇和大陸樂壇都有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改編自日本歌曲。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近幾十年都有哪些經典歌曲改編自日本歌曲?
  • 日本文化輸出有那猛?
    風靡全球的好萊塢電影中,但凡有長刀長劍這類冷兵器出場,基本都是日本刀或是以日本刀為原型的現代日本刀。比如美劇《殺死比爾》中烏瑪·瑟曼手持日本刀大殺四方的經典場景;《黑客帝國》中墨菲斯拿日本刀砍汽車的經典場景;以及標誌性背著兩把日本刀的死侍。但是除去用歐洲小說改編的題材外,基本看不到歐系的長劍,難道說真的是日本的文化輸出厲害到排擠美國白人文化本源的冷兵器了嗎?
  • 這些紅歌都是從日本改編來的你知道嗎?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風格的歌曲,有些歌曲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這些歌曲往往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演奏。而本期就來跟大家說一下在我們國家裡那些從國外改編且爆火的歌曲,看看你聽過幾首?《千千闕歌》這是由陳慧嫻演唱的一首歌,發行於1989年,歌曲的旋律其實是來自於日本歌手近藤真彥的歌《夕陽之歌》,當時大家認為,這首歌雖然沒有過於激揚的旋律,卻在平淡中透著憂傷,與此次陳慧嫻離別的主題十分吻合。於是香港填詞人林振強將這首歌重新進行了作詞。1989年,該曲獲得年度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第十二屆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獎。
  • 歌神張學友10大經典粵語歌曲,你聽過哪些?這首至今無人超越
    第九首:只想一生跟你走這首歌獲得1993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金曲金獎」,廣為傳唱,流行至今,也是KTV點唱率超高的一首粵語歌曲。這首歌旋律優美動人,歌詞朗朗上口,即便不會粵語,聽過都會哼上兩句:「但求你未淡忘往日舊情,我願默然帶著淚流,很想一生跟你走」。
  • 原來這些粵語歌都是翻唱自日語歌的??我驚呆了…
    這首歌成為第一首在英國BBC電臺播放的中文歌曲,在當時名震一時,也最受大家對粵語歌起源的認同。隨後,許冠傑、溫拿樂隊等早期開創者們,引領著粵語歌走上了流行之路。而經過七十年代的積累後,香港流行音樂已經初具規模,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黃金時代來了。
  • 粵語歌友情推薦,聆聽粵語歌的魅力,看看你聽過多少勵志粵語歌
    許多人都有聽歌的習慣,動聽的「歌曲」可以排解我們內心的「不好情緒」。而且很多歌曲尤其是「粵語歌」不但好聽,而且有很多是比較「勵志的」。下面列舉幾個歌手唱的粵語歌,看看你聽過多少勵志粵語歌。說到「粵語歌」,很多人會想起「beyond樂隊和黃家駒」的歌。
  • 原來我們都是聽著日本歌曲長大的,這些歌都是翻唱自日本歌
    部分翻唱歌曲中國流行歌曲最早流行於上世紀70年代的港臺地區,而日本在50年代就有了較為成型的娛樂圈。70、80年代港臺地區很多藝人都到日本學習和發展,像鄧麗君,羅文、beyond樂隊(緬懷黃家駒)等都去過日本。所以回來以後大量有翻唱的,或是有日本製作人為他們製作的中日雙語的版本歌曲,比如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之類的,而很多港臺藝人也在日本拜師。也許有些人並不太了解哪些歌曲是改變的,小編搜查了很多的資料,也聽了很多老歌。我們就來看一看到底哪些被我們一直傳唱的歌曲是日語改編歌曲呢。
  • 它開啟了粵語歌的黃金時代,並將粵語歌帶入幾代人的記憶中
    上面說到上世紀許冠傑劃出了香港粵語歌時代,並成為第一代歌神後,那麼粵語歌曲的一個新時代,就是由譚詠麟劃出來的。1982年,譚詠麟第三張專輯《忘不了你》,不再採用英文歌旋律,而改用適合港人口味的日語歌旋律。在他的帶動下,當時香港很多歌手紛紛改編日語歌曲,成為一種時尚潮流。
  • 網飛改編《水滸傳》電影版,這是中國文化輸出?其實錯了
    除此之外,日前最燒的話題,應該是Netflix宣布將改編中國古典文學經典《水滸傳》,日本名導佐藤信介接任導演工作。這也是今年Netflix繼宣布改編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之後,再度挑戰改編的中國文學作品。
  • 昔日播放《霍元甲》萬人空巷,今天你還會看香港影視,唱粵語歌嗎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開始,香港的影視、歌曲開始風靡內地,但進入2000年以後,這種影響力開始消退,近十年以來更是每況愈下,到了現在香港的娛樂圈似乎已經淡出內地人的視野,變得無足輕重了。我記得自己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還特意買了一本精美的筆記本專門用來抄自己喜歡的歌曲。每每課餘時間,總喜歡吭上幾句,為自己緊張的學業增添了無窮樂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無疑是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代,創造出了一個個奇蹟。那時的人們誰沒看過TVB電視劇?誰不懂唱一兩句粵語歌曲?
  • 網劇《棋魂》受日本網友追捧 本土改編輸出海外成案例
    由愛奇藝出品,厚海文化、小糖人傳媒聯合出品,小糖人傳媒承制,戴瑩、朱振華、趙文竹擔任總製片人,劉暢執導,胡先煦、張超、郝富申、趙浩閎、韓沐伯、翟冠華、孫燦、吳芊盈、紀李等主演的少年熱血「棋幻」劇《棋魂》正在熱播。本劇改編自日本集英社同名漫畫作品《棋魂》。
  • 阿細:用粵語歌傳承廣州文化
    阿細:用粵語歌傳承廣州文化金羊網  作者:胡廣欣  2020-05-04 「我從小在廣州長大,我選擇用音樂傳承這座城市的文化。」
  • 這幾首粵語歌曲你一首沒聽過算我輸
    人人都聽過音樂,簡簡單單卻最容易唱出人的心聲,人的情感。而音樂圈卻有這麼一個奇特的存在——粵語歌曲,相信你們都聽過,可能你們有些雖然不會說粵語,但總能哼幾句粵語歌,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幾首經典粵語歌曲,看看你聽過幾首?
  • 肖戰的文化輸出太驚人,11家官微推薦一首歌,品牌方的細節很暖心
    張公子侃影視,每日安利一則肖戰語錄。肖戰值得等待!導語:9月的開始,肖戰就傳來好消息,重慶網絡安全宣傳季,肖戰作為重慶人被選為宣傳大使。經受了很大委屈的肖戰,被選為網絡安全的宣傳者,瞬間打臉「黑粉」。隨後,肖戰的一首歌曲竟被至少11家公檢法官微推薦。01肖戰強大的文化輸出肖戰登上外國熱搜的消息,已經被報導多次,《誅仙》在日本上映大火,就是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