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之父來到中國」暨「須見洋行博士教您認識真正的納豆激酶報告會」於7月5日下午14點在北京希爾頓逸林酒店成功舉行。應河南農開基金的邀請,在業界享有「納豆之父」美譽的須見洋行博士近5年來首次從日本來到中國,針對納豆激酶的發現及研究成果、最新測定方法等問題進行了精彩獨到的專業演講,與會嘉賓有來自國家衛生部、質監局、工商局、河南農開基金和其他部門的相關領導。
邀請方農開基金是由中信集團和河南省政府聯手打造的中國第一支農業產業投資基金,以產業化統領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全局為原則,面向我國農業第一大省河南,旨在提升糧食生產和加工能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和經濟增長。除了邀請須見洋行博士帶來日本最新的技術以外,雙方還將就共同設置實驗室等項目展開深入合作。
納豆激酶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顯著作用
納豆是以大豆為原料,經納豆芽孢桿菌發酵後的大豆深加工製品,在日本已經有超過1000年以上的食用歷史。1980年,須見洋行博士發現了納豆中含有可以溶解血栓的酵素,並將他命名為,納豆激酶。經過種種工序,提煉出的納豆激酶是由275個胺基酸組成的絲氨酸酵素,構造中不可有任何一個排流錯誤,是可作為食品經口服用的天然酵素。這個發現引起了日本乃至全世界的納豆風潮;因為,納豆激酶對預防和改善心腦血管疾病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須見洋行博士也因此被人尊稱為「納豆激酶之父」、「納豆博士」等稱號。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死於冠心病,120萬人死於腦梗塞和腦溢血,形勢嚴峻。臨床醫學實驗證明,80%的心腦血管疾病,是由血管中形成血栓而導致的。而且,患者發病前往往有一個「隱形血栓」病變過程,即血栓已形成,但尚未導致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如果及早幹預「隱形血栓」,將能夠大大降低疾病的分生率。大量的試驗研究表明,經常食用高含量納豆激酶的產品正是預防「隱形血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納豆激酶最新的測定方法:合成基質反應法(IU)
如今,納豆激酶的益處已經被廣泛認知,但一直以來,世界各國的學者及業界人士都被一個問題所困擾,那就是納豆激酶的試驗活性結果總是不一致。現在流行的單位是FU,是為了方便測量而用的單位。可是,它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辨別測定物質究竟是不是納豆激酶,另外,它還有著了測定時間很長,且結果不一致等缺陷,這給生產廠家和消費者製造了很大的誤區。
在本次報告會中,須見洋行博士表示,為了讓生產廠家能夠正確測定納豆激酶,同時可以給消費者安心的產品,他一直致力於研究這個課題,終於在去年找到了納豆激酶的特性,並就此提出了真正的測定方法:合成基質反應法(國際單位是IU)。這個方法不但結果穩定,測定時間短,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區分出真正的納豆激酶與其他類似的酵素。
IU在日本解決了因為沒有穩定性測量方式的問題,得到了日本食品分析中心的高度評價和認可。目前,日本最大的試藥廠家和光純藥已經採用了這個分析方法,並開始銷售納豆激酶的標準品。在美國,臺灣等地區,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也開始使用IU這一標準。
須見博士的「中國維權行」
如今,納豆產品在中國市場上正逐漸開始被消費者接受。當被問及在國內是否有認證產品時,須見洋行博士對目前國內的混亂市場進行了澄清:
「目前,我發現有些中國的公司大量使用量我的肖像和名字,甚至以我的名義出版我的書籍。在這裡,我想說明的是,我沒有在中國發行過任何書籍,連翻譯版都沒有,與這些公司也不存在任何關係。肯定地說這些公司的納豆產品與我無關,我當然也不會對他們的產品有任何推薦和保證了。目前,我正與我的律師進行協商,對那些盜用和侵犯我名字及肖像權的不良公司,我保留追究他們法律責任的權力。
我非常尊重中國的消費者,也希望他們能夠用到真正的高含量納豆激酶產品。目前,我唯一檢測過的產品就是日本生產的清和雪納豆。這支產品使用的原料是日本的標準品,也是我在研究納豆激酶使用的唯一原料,它還使用了我最新研究和經過認證的IU結果來證明其效果。除此以外,我對其他在中國銷售的納豆激酶產品沒有任何的了解,希望廣大消費者不要被一些廠家利用,上當受騙。」
在會議的最後,須見洋行博士誠懇地表示,納豆的遠祖來自中國,他一直希望可以通過最新的測試方法幫助生產廠家為消費者提供真正高質量的產品;以及通過對授權產品的澄清給消費者帶來更加安心的購買環境;然後充分利用中國的大豆資源,讓更多的人因此收益,使納豆真正回歸到中國。
(責任編輯: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