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各位考生離開高三地獄模式,來到成人世界!這將是你們十八年來最輕鬆的一個暑假,也會是你們人生中最愉快最悠長的假期,當然前提是考得還可以不必再復讀。
《少年的你》看片時,有兩處覺得特別真實,一個是高三時人緊張到發木的氣氛,一個是懊熱。
有沒有發現,青春片校園劇留給我們最深的印象就是:學生是活在夏天裡的。從《奮鬥》、《藍色大門》、《老房有喜》、《紅蘋果樂園》、《十七歲不哭》、《我在墾丁天氣晴》、《海洋館的約會》,劇中人都是穿著T恤吊帶,有些甚至乾脆用夏天來命名:《夏日裡的春天》、《北京夏天》、《夏至未至》、《忽爾今夏》,連犯罪題材的《隱秘的角落》都感覺好熱好熱。
只要不是跨度好多年,必須展現四季,或是情節需要,青春劇裡的主角們永遠會生活在夏天,他們沒有別的季節,這其中當然有奧妙。
通常我們把青春劇分為兩種,以十八歲為界,中學時代統稱校園劇,國內最早是1989年的《十六歲花季》,背景取自於一群上海中學生,他們出生於70年代中期,其中最有名的演員吉雪萍後來是東方衛視主持人。
大學生活被認為是青春偶像劇,因為可以正大光明談戀愛了,鼻祖應該是1998年的《將愛情進行到底》,李亞鵬、徐靜蕾的成名作,雖然是一群北方人拍的,但取景在同濟大學。青春劇受日劇影響很深,所以選址要麼是洋氣的上海,要麼選有韻味的城市,例如廈門、青島,海濱城市肯定夏天是最美的。
只有在夏天,才能開展與青春有關的活動。《將愛情進行到底》裡面有多個重場戲關於跑步、大雨中跑步、雨後追公交車,每當《等你愛我》的宏大前奏一響,配上幾張掛滿雨水的堅定臉龐,特別來勁,如果在其他季節拍,這沒完沒了的人工降雨,演員絕對病倒了。
《流星花園》裡道明寺約會杉菜,杉菜在糾結中晚去了幾個鐘頭,道明寺傻乎乎在大雨中等了幾個小時,又被關在樓梯間一夜,終於凍感冒了。如果天冷時拍攝,演員生病是會影響進度的,不過臺灣大部分時間都很暖和,他們拍偶像劇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後來言承旭和賈玲在綜藝上重演了這一幕,言承旭委屈得大吼「很冷誒你滋不滋道?」賈玲試探著提出:「那我請你……哈啤酒?」也是,在臺灣淋一場雨喝瓶啤酒就能暖和過來。
《將愛》有特別經典的一場戲是李亞鵬舉著手機,讓徐靜蕾聽海的聲音,現在看著傻,那時太嚮往了,好希望也有這麼一個人用這麼含蓄的方式表白。這要是冬天的海邊舉著手機,不是浪漫是腦子有泡。
編劇在構思情節的時候就已經假定只能在夏天發生,《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有個女孩在戶外洗頭的鏡頭很美。這只能在夏天實現,否則男孩呆呆望著的就不是女孩熱氣騰騰的溼發了,而是滿頭冰碴子。還一些只屬於夏天的運動,特別具有美感,適合鏡頭表現。還記得裡馬小軍被米蘭迷住時,她穿的是什麼服裝嗎?對,是大紅色泳衣。
我去過《芳華》的拍攝場地,最火的網紅景點是遊泳池,雖然沒有水,但依然會回想起那些天藍、檸檬黃和正紅的泳衣和令人眩暈的透明池水,還有池邊飄揚的白色床單,是美工出身的導演強迫症似的安排。
如果故事發生在臺灣或東南亞,遊泳還可以改成衝浪、潛水,你會想起《夏日麼麼茶》,男主角黝黑健康滿滿活力。李亞鵬和周迅也拍過一部以海灘護衛隊為題材的《海灘》。《獨家記憶》男女主角確認戀愛關係沒多久就放了寒假,但編劇安排他們去美麗的仙本那潛水,在湛藍的海水裡追尋大海龜的蹤跡。
露天電影、舞會都是男女主角擦出火花的最佳場所,它們也是屬於夏天的。斯佳麗只有在夏季舞會才能穿上她心愛的白底綠花裙子,然後在悶熱的午睡時間逃到書房,被白瑞德發現她的秘密。這個情節放在其他季節會難以成立。
學生時代有兩個時間節點最重要,一是大學開學季,無數校園愛情都是入學那天萌芽的,《夏日裡的春天》裡面馬蘇開學時遇見了幾位帥哥。
開學當天也是最適合把主角未來的人際網一一交代清楚的一天,《致青春》裡鄭薇在這一天遇到了很多同學。《一起同過窗》的第一場戲就是所有主角在報到時登場。《想見你》的黃雨萱大二開學時見到了王詮勝,陳韻如則是暑假打工時認識了李子維。
對,暑假就是第二個重要節點。學生生活平時是很單調的,寒假太短,春節必須和家人團聚又佔了一半時間,只有暑假漫長又作業少,足夠從戀愛到失戀,或者來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如果不是暑假那麼長,朱朝陽哪有功夫處理那麼多雜事?《北京夏天》裡的大學生們哪能慢悠悠地排練話劇。
暑假之前的高考季是所有人都能共情的人生階段,可能有人一輩子沒找過工作沒考過研沒打過架,但很少有人沒高考過,高考就像失戀一樣,能喚起無盡的思緒,那個揮汗如雨的夏天,那個最瘦的夏天,那個一直缺覺的夏天。所以高考也是校園劇繞不過的母題,高考前的緊張感戲劇化非常適合影視表現。校園劇有一個很經典的場景就是高考結束後,學生們一邊歡呼一邊把教材試卷撕成雪片一樣紛紛落下,《銀河補習班》裡就有這麼一場戲,雪片下若隱若現是教導主任鐵青的臉,作為學生的心情只有倆字:過癮!
夏天的服裝也是最靚麗的,像我們都覺得《奮鬥》裡馬伊俐搭配土氣,但那些小背心也凸顯了她的平肩。《將愛》是香港造型師做的,放在今天照樣時髦,徐靜蕾的頭巾、雙馬尾,配上各種青春洋溢的T恤,讓人好想模仿。
▲《奮鬥》劇照
▲《將愛情進行到底》劇照
她十幾年後演的同名電影穿著名牌職業裝,卻讓人失去了追隨的欲望,青春才是最好的衣裳,而夏天又是展現這衣裳的最佳時節。也有喜歡冬景的導演,《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很多溜冰戲,演員們穿著軍大衣,在冰上笨重地一跤接一跤,哈氣和雷鋒帽把小臉遮得分不清誰是誰,表情也打了折扣。
夏天的色彩是最豐富的,從鏡頭角度講也美觀,哪怕土也是鮮豔的土。《青春出動》裡李冰冰、範冰冰她們的打扮現在看有點小鎮青年,但深深淺淺是很有層次感的。《流星花園》火了後,內地緊接著拍了一部《紅蘋果樂園》,比F4還多產出了一個帥哥,組合叫A5。現在回頭看這5個男孩也沒那麼好看,而且毫無演技。但青春就是最好的濾鏡,讓你無視了他們非主流的髮型和七彩葫蘆娃般的的衣服。
十幾年前,人們春秋冬三季最常穿的風衣、茄克、大衣,基本上還是黑、灰、駝三色,白衣都罕見。不信你回想一下《北京深秋的故事》、《黑洞》、《無證之罪》這種背景在秋冬的劇,是不是色調只有兩個:昏黃和暗青,也是罪案劇的基礎色調。實際夏天罪案率更高,但冬天給人壓迫、悲傷的暗示,沉重劇情更傾向設置在秋冬。
另一個不為人知的是行業規則,劇組開機旺季有三個時間:3月、6月和10月。演員習慣在春節期間看劇本,然後進組。除了六月,春秋拍戲肯定是最舒服的。一部電視劇拍攝時間差不多三個月,前面說過大部分青春劇在南方取景,四月起南方就可以穿夏裝了,所以三月、六月乃至十月剛開機時拍戲都會穿夏裝,因此青春劇給人的感覺似乎都在夏天。
不僅青春劇,連選秀大多都會選夏天,你總會聽到主持人反覆說:這個難忘的夏天。超女主題曲有一首許飛演唱的就叫《那年夏天》,毛不易在《明日之子》結束時一曲《盛夏》唱哭了所有人。《樂隊的夏天》也只能在夏天,不然穿著秋衣秋褲誰還蹦得起來?
在人們的記憶裡,青春期總是和盛夏相關的。你覺得它長得無邊無際,總要考試總在失戀總有爸媽嘮嘮叨叨,但它似乎「咻」地一下就過去了。當人生進入秋天,會格外想念逝去的那些夏天,那些扎雙馬尾不被說裝嫩的日子,但是它再也回不去了。
18歲是中學到大學的交界點,大多數人升入大學時剛好年滿18歲,是從少年邁入成年的歷史性一刻,也是他們一生中最輕鬆的一個暑假,於是在這個夏天會發生很多故事,這些故事會成為最珍存的寶貝,在我們白髮蒼蒼的時候,取出來反覆摩挲。正如寶格麗為最美好年齡的你準備的成人禮。
寶格麗攜手青年導演麥子溫情定製微電影《花開那年》,為十八歲的女孩子拍攝了一組微電影,用光影記錄下她們青春的臉龐。這些臉是稚嫩的,但也是堅毅的,有力量的,眼神直指人心的。所謂的「青春逼人」,逼人的不是年輕,而是想要自由,想要勇敢,想要打破定義的無畏。
18歲的女孩熱愛幻想,生活中每個瞬間都有可能迸發靈感火花,擦肩而過的男孩也許不知道,短短幾秒鐘的接觸,他已經在女孩的腦海裡陪伴她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浪漫的愛情戲。
18歲的女孩享受孤獨,前十幾年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大,如今正式踏入成年人的世界,迫不及待想要學著大人立派的樣子,不依賴任何人,獨立生活。
18歲的女孩不怕失敗,擁有挑戰一切的勇氣,哪怕一次次摔倒,最終也會爬起來,追上前方的夥伴,向著黎明駛去,不停下自己的腳步。
18歲,是每個人都無法忘卻的轉變的時刻,它標誌著從青澀走向成熟,忘掉依賴、習慣獨立,頭一次按照自己的心意描繪未來的人生。告別了陳舊的過去,才能迎接嶄新的未來。如果挑選一樣物品作為18歲女孩的成人季禮物,陪伴她完成人生道路上第一個轉變,清單上出現的第一個名字一定是寶格麗。
寶格麗Divas』 Dream系列成人禮特別款,靈感來源於古羅馬卡拉卡拉大浴場的扇形地磚。18K玫瑰金,鑲嵌白色珍珠母貝和鑽石,純淨的珍珠母貝,曲線纖細精美的扇形,令寶石和女人的動人魅力交相輝映,見證女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每一個值得紀念的瞬間:
情竇初開時,第一次去約會的女孩應該為自己挑選這樣一款簡約的項鍊,讓含蓄的風情不經意間在鎖骨間搖曳。
獨自打拼時,一個人也要活得萬丈光芒。掛掉父母關切的電話,讓寶石的光彩成為一座小小的燈塔,照亮自己獨行的勇氣。
尋找自我價值時,迷茫中不要忘記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其中包括真正的自己。讓珍珠的溫潤光澤成為你的底色,目光柔和、內心堅定。
花開那年,青春綻放。作為「前浪」,我們也許不能替她們遮擋所有風雨,但至少可以對她們的未來保持好奇,陪伴她們成長、成熟,見證她們綻放的那一刻。
如果女孩子的世界不可避免總是充滿了冒險,乾脆就讓這場冒險來得更華麗一些吧。生如夏花,努力去盛開,花開之時,要比寶石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