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亂象多?海基會前顧問:不少人說藍綠若不行讓大陸來

2021-02-25 兩岸視點

蔡英文執政至今兩岸關係無改善跡象,臺灣海基會前顧問兼董事長特別助理朱甌接受訪問表示;蔡英文千萬別錯判形勢,以為搞「教育臺獨」、「文化臺獨」、「隱性臺獨」行得通,民意如流水,他聽到不少臺灣人都說「藍、綠」都不行,乾脆讓「紅」的來。如果臺灣內部政治經濟亂象叢生,大家喪失希望,相信會有相當多的人會產生這種想法。

中美高峰會議4月將在美國登場,外界憂心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會將臺灣視為「談判籌碼」,當做「棄子」。朱甌表示,美國歷任總統都是從國家利益看問題,對全世界都一樣,對中國亦復如此。

他分析,最近不只朝鮮有問題,東海、南海都是問題,美國要維持在亞太地區的利益,當然就會要圍堵、防止中國大陸崛起。所以美國最基本的考慮是把臺灣當做阻擋中國大陸的「籌碼」;可是有些地方美國又必須要依賴中國大陸,當美國依賴中國大陸愈多,大陸愈來愈強盛,美國會不會在讓步過程中,改變對臺灣態度,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他指出,美國必然會將臺灣視為中美關係的「一張牌」;其實就整個大格局來看,只有「中美問題」,沒有「臺灣問題」,臺灣只不過是「中美問題」中的「非主要因素」。所以臺灣不管押寶哪邊,對中美沒有直接大影響。

他說,蔡英文想「親美日抗陸」,中國大陸是可忍,熟不可忍,不願外國勢力介入臺灣。就實質面來看,一旦美國需要中國大陸協助,就絕不會如蔡英文所想的,強而有力支持臺灣。至於會有什麼狀況,得看當時形勢轉變。

他表示,李登輝時期也有推過「南向政策」,如果能成功早就成功了,還需要蔡英文搞「新南向」?蔡一下說要TPP不成,改說要「多邊雙邊協議」,甚至說「雞蛋別放一個籃子裡」等類似的話,其實就是想搞臺灣經濟「獨立」,與中國大陸切割。蔡不認為臺灣的經濟要靠大陸才能起飛。

他分析,蔡英文切割兩岸關係非常利害,手段遠超過李登輝與陳水扁。李扁時期是直接衝撞,例如「兩國論」、「一邊一國」,這種方式看得見,容易解決,蔡在李扁時期都參與過政策,看到了危險,於是改用包裝方式來處理。

他說,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但承認「九二會談」的事實,讓人有「她也不是那麼硬」的假想,有慢慢靠近「九二共識」的意思;蔡又說「不挑釁」、「沒有意外」、「善意不變」,看起來非常柔軟,其實蔡是進行「教育臺獨」、「文化臺獨」、「隱性臺獨」,臺灣「主體論」、「臺灣史觀」,「去中國化」,而且民進黨全臺從南到北都在做。

他指出,蔡英文被質疑「借殼上市」,借「中華民國」的殼來實行「兩國論」與「一邊一國」的基本實質概念。

他表示,大陸不會坐視臺灣形勢轉變後再處理,也不會讓蔡英文做為得逞,這樣對臺灣很危險。蔡挾民意自重,指臺灣民調主張要與大陸合併的人愈來愈少。大陸「武統論」興起,兩岸衝突因而提升,要擔心的是如果有一天衝突點一爆發,會弄得不可收拾。

【內容源自中國臺灣網】

編輯:燊燊


 

相關焦點

  • 臺灣海基會前顧問談「武統」:大陸要迅速拿下臺灣不容易
    臺灣海基會前顧問兼董事長特別助理、中華民族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朱甌接受專訪時表示,中美衝突與對抗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但這不是軍事衝突或打仗,而是雙方在利益上有所衝突。近期中美在臺海周邊軍事較勁,其實只是在測試彼此容忍度,如果大陸對臺動武,無法迅速拿下臺灣,美國就會採取局部軍事動作,但不會派子弟兵幫助臺灣。他指出,中國大陸目前仍難與美國軍事對抗,不會主動挑起戰端,但美國也知道大陸並非一般國家,所以也不敢真正動武,雙方在臺海周邊軍事較勁,其實只是在測試彼此容忍度。
  • 快訊 | 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病逝
    據臺媒12月10日報導,現年86歲的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8日晚在臺北市中山區晶華酒店餐廳與友人聚會時,突然昏迷,意識不清,被送往臺北馬偕醫院急救。報導稱,今天晚間,江丙坤加護病房門口聚集多人,江太太在旁人攙扶下抵達醫院。晚間6時18分有人出來告知中油前董事長林聖忠,江丙坤病況不佳,正在拔管。同時院方也證實江丙坤正在拔管中,但細節待院方宣布。
  • 海基會前董事長:臺海「擦槍走火」的可能性極小
    @銳看臺灣報導 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近日在臺灣媒體發表評論文章表示,未來美中關係是戰略競爭格局,這是民主黨與共和兩黨的普遍共識,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是奠基在此一戰略共識上進行,只是會把戰場導回國際多邊體系中。
  • 從三立的「北京腔」看臺灣媒體亂象
    過去一周臺灣政壇藍綠對「陳同佳案」各自攻防,號稱「自由民主」的社會結果也不過如此,民進黨當局為了「2020選舉」毫無底線抹黑大陸、攻擊政敵。日前,臺內務部門負責人徐國勇接受《中國時報》記者的提問時,直指記者要客氣點。
  • 臺灣漁界大佬:因ECFA,秋刀魚外銷大陸十年省60億新臺幣關稅
    針對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已屆滿10周年,臺灣漁業界大佬、臺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同業公會理事長雷祖綱接受專訪時指出,臺灣秋刀魚每年產值近百億元(新臺幣,下同),過半產量需外銷大陸,一旦失去ECFA臺灣每年將多出12%約新臺幣6億元進口稅。過去10年來,臺灣秋刀魚產業已在ECFA架構下享受近60億元的免關稅優惠。
  • 美國猛打臺灣牌?大陸頻軍演,網友:睜眼看美國會不會幫臺灣
    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訪臺期間,大陸持續對臺軍演施壓,連續三天都在臺海進行實戰演練,共計派出39軍機多方位逼近臺灣西南空域。對此,臺灣海基會前副秘書長李慶平接則說,「現在是中美關係主導一切,美國加強對臺關係有三件事千萬不能做。」
  • 臺灣人在大陸申請健保核退必須知道的事情!
    根據臺灣地區健保局統計,2014年因緊急傷病在臺灣以外就醫的核退(核實退費)案件中,來自大陸的件數已高達七成。
  • 如何辦理臺灣人在大陸地區親生子女 , 返臺戶籍登記..
    女方在結婚前懷孕:先在大陸涉臺公證處辦理女方在結婚前之婚姻狀況公證書,經海基會驗證完成後,連同醫院開立之出生證明向戶政事務所申報。子女在大陸出生1.母親在懷孕時與他人有婚姻關係除依上開所需之文件外,若母親在懷孕時之配偶是大陸人民時,另應備大陸法院是否認親子關係訴訟確定之判決書公證書、確定證明公證書或母親在懷孕時配偶是否認親子關係之聲明公證書,若母親在懷孕時之配偶為臺藉時,男方應向臺灣法院提起否認親子關係之訴。
  • 臺灣政界大佬揭批「反滲透法」:蔡英文不顧臺灣人民死活!
    洪秀柱說,蔡英文炒作大陸介入臺灣大選,卻拿不出證據,相反,美國卻堂而皇之地幹預臺灣選舉,日本也「大大方方」向臺灣滲透,而香港亂七八糟的「鬼小孩」有沒有來臺灣?蔡英文怎不說這都是境外勢力,怎麼不去抓,「簡言之就是跟民進黨『同國』同陣線的都沒事。」
  • 臺灣人和大陸人結婚全攻略
    最近收到了一些朋友的詢問關於臺灣人和大陸人結婚流程的問題,由於對兩岸有關的結婚規定及辦理流程都不清楚,導致婚期推遲,感到十分苦惱。為此小編整理一份臺灣人與大陸人結婚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③ 印章   ④ 中國(大陸)結婚對象居民身份證複印件    臺灣配偶若曾離婚,應先向戶政事務所申領離婚協議書或者法院離婚判決書及判決確定證明書;若是喪偶,則申領除戶藤本;  2、公證人會主動將公證書副本寄交海基會,由海基會寄到宣誓人指定之中國(大陸)省、市、自治區司法局的公證員協會,以便於核對公證書的真偽。
  • 大陸人和臺灣人結婚真不容易
    從準備材料到遞交、臺灣辦理手續、入境問詢再體檢各種,每一步都飽含大陸新娘的血淚。這還沒完,你辦好結婚手續第二年依親居留過期了還得繼續辦,沒完沒了提醒你你的另一半來自臺灣。結婚這麼不容易,就別輕易離婚啦,暫時也給不出攻略。廢話不多說,和臺灣人結婚全攻略奉上。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後的結局。
  • 臺灣2020選舉亂象怎麼看?怎麼辦?
    昨天(4月23日),臺灣島內的高人氣政治人物、高雄市長韓國瑜發表了五點聲明,國民黨即刻進行正式回應,被稱為「藍皮綠谷」的王金平也很快發表了四點聲明。近期,圍繞臺灣2020領導人的大選,島內徹底亂了套。對於島內的(此次)選舉亂象,到底該怎麼看?又該怎麼辦?谷哥奉上最新觀察。
  • 【忠言逆耳】臺灣藍綠妖孽們,請注意了:順時者昌,逆勢者亡!
    魯迅,說: 在大眾沉睡的年代,總有一些孤獨的清醒者;他們,不屑於向骯髒和汙穢低頭。於是,隨時會招來愚蠢之人,無情的:謾罵、嘲笑、侮辱、謠言、誹謗和恐嚇。他們,看上去是多麼的與眾不同,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頭腦。就像,一束強光,刺痛了那一雙雙,看慣了黑暗與無恥的賊眼。有的人,把他們視為這個黑暗時代的一絲良知與希望。
  • 江啟臣促民進黨當局,增加航點供大陸臺商春節返鄉
    針對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臺灣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今天建議,兩岸應設法解決臺商往來的困難,適度開放綠色通道,增加航點、航班一事,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中常會上回應說,目前兩岸間只有四個客運航點,無法充分滿足民眾返鄉的需求,希望民進黨當局能善加運用擴增後的貨運航點,
  • 蔡英文不希望中斷ECFA,高孔廉:臺灣商品外銷大陸十年省67億美元
    臺灣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高孔廉接受訪問時表示,2010年兩岸籤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至2020年2月止,臺灣出口大陸產品享受的免關稅金額達67.41億美元,而大陸出口臺灣產品的免關稅金額為6.52億美元,因為有成效,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及民進黨官員紛紛表示不希望中斷
  • 細看臺灣原住民的「政治觀」 統一意願度僅次外省人
    支持國民黨的比例在下降「其實在臺灣,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以及外省人這四大族群,外省人是最向心於大陸,僅次於外省人的就是原住民,因為原住民接受國民黨的照顧很多。」 臺「總統府國策顧問」、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前主委華加志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臺灣光復前,原住民小孩都沒有鞋子穿,衣服也嚴重不足,我七八歲還在穿羊皮。」
  • 董座才確定 顧問就辭職 兩岸「冰封」 海基會一邊涼快
    「義不容辭承擔這一職務」的田弘茂,雀屏中選後的受訪雖謹慎未多談,但寥寥話語間已經顯現躍躍欲試的心態,「希望兩岸能把『九二共識』的結打開,期待中國大陸的高層對這一次的任命能有善意的回應。」 孰料,這一任命才公布,尚未走上正式日程,就已經遭到來自海基會內部的杯葛!
  • 從庶民階級、藍綠屬性看臺灣選票變動真相
    選後,不少學者以「庶民起義」與「庶民勝利」形容這次選舉結果,認為是基層或中下層選民因對高雄現實生活不滿,將票投給了有庶民風格及關心庶民群體的韓國瑜。從此「庶民」一詞成為近兩年來島內與大陸涉臺學界廣泛使用與討論的一個熱詞。在2020年大選中,韓國瑜繼續訴諸庶民議題,強調「世上還是苦人多」,但卻輸了選舉,接著又被綠營罷免,失去高雄市長寶座。
  • 美國國安顧問大放厥詞,竟然建議臺灣變成「軍事豪豬」對抗大陸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當地時間周三向中國大陸發出警告,聲稱反對任何以武力奪回臺灣的企圖,他還威脅道,對於美國將如何回應大陸對臺灣的攻擊,也還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地方。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因為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相隔160公裡,而且臺灣地區鮮有適合於登陸的海灘。所以(兩棲登陸)它不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而且關於美國將如何應對中國大陸對臺灣地區的「攻擊」,也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此外,奧布萊恩還在發言中重申了希望臺灣地區增加自身防務開支,並進行軍事改革。
  • 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
    她驚訝發現,當年書中被她質疑「你為什麼不生氣」的臺灣人,已變成「為什麼永遠在生氣」。她感慨,這十年來,深刻安靜的東西冒不出來,「所有的語言都是激烈的語言,處處充滿激流與漩渦」。龍應臺觀察,臺灣社會目前陷入一種濫情的歇斯底裡,非常危險,需要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什麼是我們該自豪的事情,什麼需要自我反省,特別是在政權轉換的關鍵時刻,臺灣人應該要想想我們是否有能力從狹窄的「藍綠統獨」鴻溝中跳出來,用全球的眼光看兩岸關係與中國大陸。龍應臺新書《傾聽》書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