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已屆滿10周年,臺灣漁業界大佬、臺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同業公會理事長雷祖綱接受專訪時指出,臺灣秋刀魚每年產值近百億元(新臺幣,下同),過半產量需外銷大陸,一旦失去ECFA臺灣每年將多出12%約新臺幣6億元進口稅。過去10年來,臺灣秋刀魚產業已在ECFA架構下享受近60億元的免關稅優惠。
雷祖綱
大陸給臺灣的ECFA早收清單共539項,雷祖綱認為,秋刀魚僅是其中一項,若臺灣每項都得損失個幾億,全部加總將是一筆很大數字,部分產業甚至可能因此活不下去。他說,希望執政當局能多以民生為念,不要真以為臺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雷祖綱過去曾隨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參加過幾次海峽論壇,對於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即將代表國民黨參與表示肯定。雷認為,最起碼大家希望兩岸之間能維持一個「最起碼的溝通」。現在的海基會、海協會已不能溝通,陸委會與國臺辦也斷了管道,不論如何兩岸總是要有溝通的機制存在,或許當前兩岸彼此不欣賞、不信任並切斷管道,但他相信這不是老百姓樂意見到的。
對於ECFA與臺灣秋刀魚產業的影響?
雷祖綱表示,過去這10年來臺灣秋刀魚產業大約發展至90艘遠洋漁船至北太平洋作業,依過去臺灣在NPFC(北太平洋漁業組織)裡的紀錄配額,每年可捕18萬噸秋刀魚,若一公斤以50元計價,18萬噸就是100億產值。臺灣秋刀魚需求量每年約6至8萬噸,換言之有近10萬噸秋刀魚必須仰賴外銷。
雷祖綱說,今天ECFA萬一終止,代表臺灣外銷到大陸的秋刀魚須繳交12%的進口稅,大約每年要付出6億元的關稅。相對於日本、韓國秋刀魚賣到大陸以零關稅計算,臺灣若回到沒有ECFA架構之前,每年12%的進口稅對產業就是壓力。代表臺灣秋刀魚售價沒法跟日韓競爭,除非臺灣產業界自己吸收,但全部靠自己吸收或分散到這些漁船上,每艘秋刀魚捕撈船每年就得承受近千萬的支出。
雷祖綱說,過去10年來,臺灣秋刀魚產業已在ECFA架構下享受近60億元的免關稅優惠,對產業真的不無小補,去掉了會是損失。況且秋刀魚不過是ECFA早收清單中的其一,若臺灣每項產業將來都損失個幾億,對臺灣總體收入的影響還是很大,這是大家會憂心的
雷祖綱指出,百姓的日子過不下去一定會揭竿起義,不要以為臺灣真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老百姓要的是「平平靜靜的過日子、健健康康的活下去」。
談到兩岸關係,雷祖綱說,不論臺灣現在在大陸生活的是100萬或300萬人,至少臺灣百萬家庭需要這些臺商、臺幹在大陸賺錢,把錢匯回臺灣吧。臺灣難道要因意識形態放棄這十分之一公民?除非這個政府不負責任,連百分之十的公民都不顧了。
來源: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