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約翰福音》思考:耶穌的到來意味著什麼?

2020-12-21 基督教資訊平臺

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約翰福音 1:11 和合本)

約翰福音的特別之處就在於,約翰把自己對耶穌的敘述放在上帝創世的視角之上,他是從上帝的高度來看待耶穌的整個人生,而不是站在世人的世俗角度,把耶穌當做一個普通的人來敘述。約翰把耶穌的到來放到上帝整個拯救計劃之內,因此,在約翰筆下的耶穌就不僅是一個人,還是一個上帝計劃的參與者與擔綱者。

約翰福音開頭就寫到:道成肉身,這道就是上帝創世的道。接著說道耶穌到世界上來,是到自己的地方的去。為什麼這裡要強調「自己的地方」呢?這個「自己的地方」在約翰福音乃至整個新約中,都至關重要,這關係到耶穌與世界的關係,關係到世界是一神的還是二元的,關係到惡是不是一個實體等重大問題。

在耶穌那個時代,耶穌生活的中東地區,因為羅馬帝國對宗教比較寬容的政策,可以說是宗教林立,各種宗教都爭先恐後地擴大自己的地盤。羅馬帝國交通發達,因為帝國的統一,打破了各個國家之間的界限,人們可以自由穿梭在羅馬境內的道路上,因此,各種宗教也能得到廣泛的傳播,也產生了激烈的競爭。在現在拍攝的關於耶穌時代的電影中,可以看到在羅馬帝國內各種廟宇與各種衣著的宗教人員。

這其中影響最大的算是諾斯替主義的二元論宗教。這個宗教為苦難中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方便的歷史解釋框架。

我們都知道二元論宗教的基本教義。存在兩個神,一個是光明之神,一個是邪惡之神。人本來是生活在光明之神的國度中,後來因為邪惡之神與光明之神為了爭奪地盤而大戰,作為戰士的人就成為邪惡王國的俘虜。邪惡王國為了控制屬於光明國度的人,就用物質轄制了人,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狀態,物質就是肉體以及肉體的欲望,而靈魂就是邪惡王國的俘虜。但是,邪惡王國卻不能消滅這些被他們俘虜的靈魂。後來光明之神派遣他的兒子來到世界上,企圖拯救人脫離邪惡王國,但是最終失敗,被邪惡王國處死。

這種二元論的模式很方便地解釋了現世的苦難。我們為什麼會有苦難,為什麼羅馬帝國會殖民我們,因為他們是邪惡的勢力,因為這個世界是邪惡的國度,因此我們遭遇這麼多苦難,邪惡王國企圖用苦難來打垮我們。因此,人要脫離這些苦難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回到光明世界之中,因此在這種拯救模式下,出現了兩種生活態度,一種是與世界分別,因為邪惡之神用物質來轄制我們,因此我們要通過禁慾的方式來制止肉體的欲望,那就要遠離世界,與世界保持距離;還有一種消極混世的態度,既然我們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肉體只能捆綁靈魂,不能讓靈魂消滅,那麼我們就隨波逐流,混吃等死,享受這個世界的物質,滿足我們的欲望,因為這些物質欲望也不能汙染我們屬於光明世界的靈魂。

約翰福音顯然是出於回應這種說法。因此耶穌的到來不是諾斯替二元意義上的上帝之子,而是道成肉身,並且到自己的地方來,說明世界不是另一個神創造的。約翰福音顯然是要強調一元論。因為上帝創造的世界,就是我們當下的世界,因此,耶穌道成肉身到世界來,就是到自己的地方來。

「自己的地方」再次強調了上帝創造世界的一元性,以及世界與伊甸園的延續性。今天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上帝當初創造的世界。

那麼耶穌到自己的地方來,結果怎樣呢?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不僅世界是自己的地方,世界上的人也是自己的人。「自己」這個詞再一次強調了上帝創世到耶穌道成肉身的延續性,再次強調了上帝掌管一切的主權和大能。

同時,這句話也說出了世界惡的起源。世界的惡不是因為存在一個惡的神,而是因為不認識上帝,不知道自己怎麼來的,將來到哪裡去,當下存在的意義。正是因為不認識耶穌,不認識那創造我們的創造主,才會發生自以為王,自以為神的事情,也才會最終把道成肉身的耶穌頂上十字架。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耶穌教導的內容,或者耶穌來到世界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大家認識上帝,讓大家重新回到上帝那裡,他不遺餘力地告訴大家上帝是什麼樣的神,上帝溫柔的性格、寬容的心懷、慈祥的態度、公義的心靈。當認識了上帝的這些特性,我們也就隨之改變。因此世界惡的消失,就是隨著我們的轉向,由面向世界轉向面對上帝,面對上帝創世的道和真理。

所以這個世界並不是魔鬼控制的世界,今天有些傳統教會認為世界是魔鬼的世界,因此要與世界分別為聖,這是落入了諾斯替二元論宗教中去了,與耶穌的理念相差甚遠。

是不是我們認識了耶穌,世界就變得好了呢?顯然這裡的認識,不是平常我們說的認識某一個人,知道她的長相和住址,這種認識只是外表識別,並不是真的認識,真的認識就是按照真理行事,用心靈和誠實追隨上帝的道,並把它們作為生命的主宰。

只有上帝的道被世人認識,並且按照道來行事,那麼世界就會回到上帝創世之初的樣子,這就是拯救。

相關焦點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作者為什麼要以施洗約翰引出耶穌
    從標題我們可以看出,在馬可福音裡,不介紹耶穌什麼家譜,也不介紹他父母是誰(6:3有寫他是馬利亞的兒子)、家住哪裡、他出生時和小時候經歷過什麼,一開場就由施洗約翰傳道直接引出已經長大成人的耶穌。耶穌出道的時候多大,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都沒有介紹,只有路加福音3:23說: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三十歲。
  • 讀經默想丨《路加福音》:唯有耶穌是醫治的主
    疫情中人可以宅在家裡,但靈魂卻要像使徒約翰所說的「興盛」一樣(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像大衛所作的見證「寬廣」一樣(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寬廣)。路加是保羅重要的同工之一,他是個醫生,這是疫情中我們很自然去讀「路加前後書」的一個原因。疫情中這些勇敢的醫生在奮鬥、拼命,願神保守他們,賜力量給他們!聖經中路加醫生因信仍在對我們當代的人說話,給我們一些時代的信息。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約翰福音00導論
    約翰是屬於第三階段,他是從內裡來看耶穌的,耶穌有什麼特質,他真正的身分及其屬靈的隱秘處有什麼?  有人說,馬可適合傳教士用,因為它對耶穌一生的事跡有簡明清楚的記載;馬太適合教師用,因為它對耶穌的教訓記錄得很有系統;路加適合教區的牧師或神父用,因為它充溢著同情,它描寫耶穌是眾人的朋友;但約翰則是一本供人靈修、在子裡與父交通、享受恩典和真理的福音書。
  • 「約翰」「耶穌」這兩個名字是什麼意思?
    天使沒有跪拜馬利亞,也沒有說她「滿有恩典」,而是稱呼馬利亞「蒙大恩的女子」,她是一個蒙受上帝恩典的人。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該祈求馬利亞,給我們恩典。恩典的源頭在神的寶座,只有神那裡有恩典,人沒有恩典。馬利亞沒有,彼得沒有,保羅也沒有。  這就是我們的態度:除了主,我們不祈求任何人的恩典。  天使向馬利亞問安說「主和你同在了」。
  • 《約翰福音》中耶穌所行七個神跡及其啟示的真理
    《約翰福音》對耶穌行神跡的記載是跟宣講相互配合的,因為在使徒約翰看來,耶穌行神跡並不僅僅在於顯現耶穌的權能,神跡本身也不是什麼真理,而是通過行神跡,然後配合宣講才具有啟示的意義,啟示的意義才是真理。約翰記載的七個神跡都是宣揚了耶穌的道,分別對應。第一個神跡是變水為酒,那天的宴會耶穌和門徒都被邀請參加,因為耶穌的布道,現在他是一個還算受歡迎的人。
  • 被主深愛的孩子——《耶穌生平-約翰福音》影評
    影片開篇獨白就是這幾節經文,向我們闡述了萬物的由來:萬物都是神造的,他是全宇宙的主,他是萬物的主宰,他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道就是神,道成肉身就是耶穌基督,住在我們中間,主耶穌也是那真光,跟從他的,就不在黑暗裡,約翰來也是為主耶穌做見證,就是讓我們來認識神的兒子耶穌,讓我們信他,這就是約翰福音整個影片,整章經文的目的,【約20:31】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
  • 基督教刊|神子耶穌的神跡及宣道(約翰福音五至七章)
    約翰繼續有系統地介紹主的神性:藉介紹他治癒一個患病三十八年的人,宣告他是赦罪之主,是病者的良醫,他也是審判之主,將來要審判世人(五章)。藉記載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男丁的數目,婦人小孩不計在內)的神跡,介紹神子乃量的主宰,是使無變有的神。主在海上行走,如履平地,表明他是超越大自然的主宰。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馬可福音作者是誰 他眼中的耶穌是什麼人
    還有一種說法,說馬可就是耶穌的門徒約翰。因為使徒行傳12:2說約翰的哥哥雅各被希律殺害,接著12:12、25就提到「那稱呼馬可的約翰」(使徒行傳後面再單獨提到約翰是指施洗約翰),說這是約翰為防止被害而改名。不過這樣說的話,馬可福音實際上就是約翰福音,豈不與後面的約翰福音重到了嗎。好笑好笑,好玩好玩。
  • 約翰福音講義「第29講」猶大有選擇嗎?
    此人就是猶大,最關鍵的時刻就要到來,耶穌最後一次發出了悔改的呼喚,然而,猶大再次拒絕了。讓我們看看約翰福音就猶大賣主給出的記載:13:18 我這話不是指著你們眾人說的,我知道我所揀選的是誰。現在要應驗經上的話,說:『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13:19 如今事情還沒有成就,我要先告訴你們,叫你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可以信我是基督。
  • 約翰福音第一講
    點擊上方可關注↑↑↑↑↑↑↑    一直以來,致力於寫讀經文章和弟兄姊妹一起分享了,但很多老年弟兄姊妹並不擅長閱讀,一直想能夠直接講直接聽就好了,我也思考了很久,再怎麼思考也覺得是神通過弟兄姊妹的口告訴我的。
  • 耶穌基督的福音
    首先,它忽略了一件事,在第一世紀是沒有「馬太福音」、「馬可福音」等等,我們的四本福音書分別稱為「根據馬太所載的福音」、「根據馬可所載的福音」等等。 換言之,只有一個福音,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根據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的記載而成。
  • 《約翰福音》1.14
    約翰福音第三章26節記載,約翰的門徒去告訴約翰說「從前同你在約但河外、你所見證的那位,現在施洗,眾人都往他那裡去了。」而約翰的回答是:「我這喜樂滿足了。」這樣的回答有三個理由。理由一3:27「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什麼。」同樣有機會的人,成就不同。基督徒在事奉中成就也有不同。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聖靈生成的耶穌也需要受洗和悔罪嗎(下)
    這段話說明新枝派跟法利寒人和撒都該人都是敵對關係,馬太福音的作者對此耿耿於懷。不過他這段話跟前面第2句是矛盾的,既然前面說召人悔改,又何必分什麼派別,什麼敵對派只要來悔改,應該都要舉手歡迎才是嘛。第11-12句在馬太福音裡,既是預言耶穌的到來,又是繼續恐嚇前面說的法利寒人和撒都該人,說以後耶穌在用聖靈和火來幫他們施洗,他要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意思就是說,義人他會用聖靈幫他們施洗,會像麥子一樣收在倉裡,惡人就要用火來施洗,把他們像燒糠一樣燒盡。
  • 施洗約翰丨耶穌基督為什麼受洗
    馬太福音3章13-14節,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約翰想要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嗎?馬可福音1章4節,照這話,約翰來了,在曠野施洗,傳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路加福音24章47節 ,並且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羅馬書1章3-4節,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
  • 約翰福音15:永不滅亡(含樂清話)
    經文:約翰福音10:22-42
  • 晚間靈修 |《約翰福音》12:1-8
    內容摘要主題:馬利亞用香膏抹主這段經文裡我們看到七個點:第一,在什麼地方?第二,有人接待耶穌;第三,馬大伺候耶穌;第四,拉撒路也在其中;第五,馬利亞膏主;第六,猶大的發言;第七,耶穌的回應。第一,在什麼地方?
  • 基督教刊|道成肉身的神子耶穌(約翰福音一至四章)
    約翰福音是一卷獨特的福音書,與「對觀福音」(即其他三卷)不同,它主要是從神的角度去看主基督。主要內容以七個神跡貫穿著,其中有五個神跡是在其他福音書中完全找不到的。它開始時並不是介紹耶穌基督的出生或家譜,因約翰知道神子是永恆的,在他的序言(一 1-18)中,十分清楚闡述了神子的身份:1. 神子與時間的關係:太初(尚未有時間以先)已有了道。2. 神子與神的關係:他就是神,但同時也是與神同在的另一個體。3. 神子與世界的關係:萬物是藉著他造的。4.
  • 【新約聖經導讀】《約翰福音》第一章
    3、作神羔羊的耶穌,帶著仿佛鴿子的聖靈,將信徒作成石頭,為著以人子建造神的家 19~51b、耶穌被介紹為帶著鴿子的羔羊 29~34問:在29和32節裡,主耶穌被介紹為帶著鴿子的羔羊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本章思路】:本章是約翰福音的引言,開始於生命,(4)結束於建造(42,512,3)─神的家。因此,這是生命與建造的引言。在已過的永遠裡那是神的話,就是基督,經過創造來作生命與光,為要借著我們的接受,就是信入這奇妙的一位而成為神的兒女,有分於神的生命與性情,作神的擴大與團體彰顯(1~13)。有一天,這位基督,成了肉體給我們享受。
  • 約翰福音18:奉主名來的王
    對觀福音告訴我們,耶穌打發兩個門徒徵用了一匹驢駒子,鋪上衣服,耶穌騎在其上。約翰福音指出這是應驗了撒迦利亞先知的預言。當時門徒不明白,耶穌得了榮耀以後是指耶穌死裡復活之後,門徒才明白這是指著耶穌寫的。通過舊約預言的應驗,讓我們更加確信耶穌就是神所預言的彌賽亞。亞9:9-11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
  • 如何理解耶穌的神跡
    福音書記載神跡的目的是要指出曾經發生過什麼,但也有其宗教目的。透過認識耶穌是誰和祂的作為,我們被邀請將我們的信心放在祂裡面。約翰把這個目的表達得最清楚: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跡,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 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