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神共憤的江國慶案
但最不祥的是,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芬一月一號開年的大早,在臺北建國南路上被車撞死了;另一個生在十月十號武昌起義日,故叫江國慶的空軍兵,現在發現十五年前他被冤枉殺掉了。真是極大的諷刺。 江案是發生在1996年9月,臺灣空軍作戰司令部有一五歲小女孩,被性侵死亡,輿論一致要求軍方應迅速破案,在強大的壓力下,空軍總部查說是士兵江國慶幹的,但疑點甚多,空軍卻把江在來年處死。
-
江國慶枉死 全島震動
原先在空軍服役的士兵許榮洲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已被羈押,被當作「兇犯」執行槍決的江國慶確定冤死。真相大白1996年9月12日,5歲謝姓幼女,被人發現陳屍在臺灣空軍作戰司令部福利餐廳廁所外水溝旁。屍檢結果顯示,女童先被悶死後被性侵。10月4日,空軍負責此案調查的部門以士兵江國慶認罪宣告破案。然而11月5日初審,江當庭翻供,聲稱承認犯案是因為被刑訊逼供。
-
面對冤假錯案,是以暴易暴,還是以直報怨
可每當案情到了緊要關頭或發現重要證據,總是被對手掐斷,關鍵證人連續失蹤或死亡,最終陳離職而去,朱偉被處分到警官學校進修,江也深陷囹圄並重病纏身,出獄不久查出肺癌中晚期。無疑,侯、江、朱以及專案組組長嚴良,他們是一類人。他們富有正義感,勇敢堅定,是致良知、知而行、行而一的那類人。所謂,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正如他們所言,能夠沉冤遭雪,就是此生最大的價值。他們是識得心中的良知,憑著本能的正義感指引,篤行之、慎終之,幾乎可謂之聖人。
-
初戀教會我們的那些事
初戀教會我們的那些事初戀也許是每個人愛情裡最美的回憶了,那個時候的自己並不懂得什麼是愛情,就是覺得說只要兩個人在一起就會感到很快樂。那時候的喜歡不摻雜任何其他原因,就是覺得想要跟對方在一起,所以兩個人才走到一起。初戀的愛情很純粹,最令人著迷的也是那份純粹。
-
愛情教會我們的事
人生第一步,是父母在身邊教會的。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從第一步開始,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就悄然開啟篇章。而人生的第二步,是自己從原生家庭走出。離開原生家庭後,很多新的生活習慣、新的待人處事方式、講話風格甚至人生觀等,都開始受到外界影響。
-
江國慶冤死案涉案人再獲不起訴 江母提請再議
江國慶冤死案涉案人再獲不起訴 江母提請再議 2012年09月06日 16:2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父母愛情》江國慶後來自己改名為江衛國,其實劇中早有暗示
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已經十四五歲的受到對代氛圍的影響,加之王海洋的戲弄,江國慶未經父母同意,居然自己給自己改名了,叫江衛國,連帶著給自己的兩個弟弟也改了名。改名這麼大的事,江國慶跟父母商量都沒商量自己就自己做主,先斬後奏了。這也歸結於火熱的年代,少年一顆火熱的心,江德福也是無奈,欲言又止,在安傑打圓場下,他也就默認了。
-
以正義的名義——《冤假錯案何以發生》帶來的思考
關一扇窗戶,打開一扇門 《冤假錯案何以發生》一改美國司法的美好形象:冤假錯案、刑訊逼供、偽證陷害這些廣為詬病的司法頑疾顯露無疑。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全美冤假錯案率的估算雖在25%至0.5%之間波動,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冤假錯案客觀存在!
-
臺灣原空軍「副司令」陳肇敏被證實幹預司法造「江國慶冤案」
臺灣軍方專案偵辦小組速偵速審,認定20周歲的臺灣空軍士兵江國慶有罪,並於9個月後(1997年8月13日)執行槍決。江國慶在法院審理時曾一度翻供,稱是受到刑訊逼供才認罪,但翻供未被理會。1997年5月,與江國慶曾在同一單位服役的許榮洲,在臺中市連續犯下兩起女童誘殺案而被捕。他在被審訊過程中曾承認自己才是「1996年臺北姦殺女童案」的兇手。
-
臺軍江國慶冤案 過失人陳肇敏等判賠近6000萬臺幣
臺軍江國慶冤案 過失人陳肇敏等判賠近6000萬臺幣 2014-05-30 09:51:03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
當遇到棘手的事時,想一想這件事教會我們什麼!
1 當遇到棘手的事時,想一想這件事教會我們什麼,這樣轉變觀念,你會發現身邊的一切都改變了,它引領你朝著積極的一面去發展。你開始學會用積極的暗示指引自己去為人和處事。2 我們普通的人,大部分時候,遇到自認為難辦的事情時,總會哀嘆:「這種事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於是自己便會發牢騷,開始埋怨這埋怨那,一切都會朝著消極的壞的一面去想,越想事情越是變得棘手,到最後自己便無能為力了。本來一個很簡單的事,只要自己靜來來去思考,是可以想到解決辦法的。
-
父母的愛情教會我們的事
現實生活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相信命中注定的緣分,我也想不出你們各自是如何判定此刻走到你世界中的這一份感情究竟是不是你所期待或者想像的那種緣分。我認為,緣分或許並不是天註定的,而是你自己的選擇,你是否能夠堅持。
-
江國慶案後續 臺軍方向六名前高官各求償一千餘萬
江國慶案後續 臺軍方向六名前高官各求償一千餘萬 2012年04月12日 14:4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糾正重大冤假錯案23起
十八大後,冤假錯案的糾正速度大大加快。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根據公開報導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5日呼格吉勒圖昭雪,十八大後全國各地糾正了重大冤假錯案23起。
-
這些年,"康熙"教會我們的事 (內含滿是回憶的gif圖)
康熙教會我們,主持人可以這麼好色原來主持人可以不正襟危坐,可以調戲男嘉賓,坐大腿、摸胸肌,馬英九也逃不過,原來主持人可以不都是一個模樣。康熙教會我們,大明星也有赤裸的一面緋聞、內褲款式、性生活…晨冰可以聊性事,謝霆鋒可以被問「王菲柏芝誰身材更好」。
-
首部反映平反冤假錯案電視劇開播 源於真實案件
首部反映平反冤假錯案電視劇《因法之名》昨晚開播 編劇趙冬苓深入司法機關「取經」以保證真實與嚴謹 沒有抹黑與頌揚 《因法之名》還原真相 李幼斌、李小冉、張豐毅領銜主演的45集法治題材的電視劇《因法之名》4月14日晚登陸北京衛視黃金檔。該劇是中國第一部反映平反冤假錯案的電視連續劇,根據真實案件改編。
-
電影《不一樣的焰火》定檔10.12 糾正冤假錯案
電影《不一樣的焰火》定檔10.12 糾正冤假錯案 《不一樣的焰火》舉辦全國院線定檔新聞發布會9月9日,反映糾正冤假錯案的電影《不一樣的焰火》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辦全國院線定檔新聞發布會。
-
冤假錯案:扭曲的司法訴訟結出的毒果——觀電影《以父之名》有感
相關閱讀最高檢檢察長曹建明列舉十大重大冤錯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糾正冤假錯案讓正義不缺席我們應當如何防範冤假錯案冤假錯案:扭曲的司法訴訟結出的毒果——觀電影《然而,我們必須深究「為什么正義會遲到?誰該為正義的遲到負責?」因為換取遲來的正義的代價太大了,其代價不光是冤假錯案受害者的自由、權利,甚至生命在囹圄內無辜消耗。而生命喪失的代價是任何救濟都無法彌補的。(一)曾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美國電影《以父之名》就為我們探究「遲來的正義」這一問題提供了真實且悲壯的影像實例。
-
今年糾正12起重大冤假錯案:糾錯平均需10年,少見追責
澎湃新聞記者 李坤 圖 2014年保持了十八大以來加速糾正冤假錯案的勢頭,這一趨勢在年末經由呼格吉勒圖沉冤昭雪推向高潮。 澎湃新聞根據公開報導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2014年有12起冤假錯案得到糾正。 司法機關和冤假錯案的當事人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