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塑料姐妹花」這個詞兒突然莫名其妙地火了。
塑料姐妹花:意指女生之間勾心鬥角,虛與委蛇的面子社交,特別虛假不走心。
大家不由得紛紛感慨:果然女生之間的友情就是這麼脆弱、這麼不堪一擊啊。
真是這樣嗎?恐怕未必。
01友情的秘密
與其說女生的友情比男生的友情更為虛假和脆弱,倒不如說女生的友情比男生的友情更加張揚和外露。女生是感性動物,而男生是理性動物;女生喜歡把感情釋放出來讓人看到,而男生喜歡把感情放在心裡自己知道。
女生有了朋友、閨蜜,不但會搞得人盡皆知,而且還會經常在朋友圈曬出自己和朋友們的親密合照。而一個男生有了朋友或者兄弟,一般除了他自己就幾乎沒有別人知道了,更不用說會在朋友圈發合照。
而且即便是發了合照,男生的畫風跟女生也是完全不一樣。女生們往往會特別親密地湊在一起,或是笑容燦爛、或是嘟嘴賣萌,看上去總是一副其樂融融、歲月靜好的樣子,讓人不由自主地以為她們彼此的關係十分親密融洽。而男生就不一樣了,男生們合照不但基本上都會保持一個「拒絕曖昧」的距離,而且每個人差不多都會露出一副「被迫營業」的神情,實在很難讓人產生友誼的聯想。
結果就是,一旦女生的友情出現危機或者裂痕,當初她們友情的見證者也就成了她們關係破裂的見證者。今夕關係一對比,於是便有了「塑料姐妹花」的傳說。而男生友情的變質或者終結則多半是隱秘而寂靜的,哪怕他們背地裡幹了一架之後從此分道揚鑣,也少有人知道。即便知道,也不會覺得太過驚異和不適。畢竟之前都沒表現得十分親密過,就算散了,也不見得有什麼大不了。不像女生,明明昨兒還在一起笑語喧譁,誰料今兒就狹路相逢視而不見,你讓吃瓜群眾情何以堪?
事實上,無論男生女生,在友情上都難免會遭遇危機和考驗。若論二者區別,大概就在於看到和沒被看到了吧。
那麼對於女生之間「塑料姐妹花」的這種說法,邏輯上是否真的成立呢?
02阿秋和小雅的故事
阿秋和小雅是十幾年的閨蜜了。但近些年兩人的關係卻變得有些微妙。
五年前,阿秋回到家鄉三四線的小縣城嫁了人,婚後買了一套三居室的新房,開著一家火鍋店,日子過得挺滋潤。而此時小雅卻在省城拿著微薄的工資,租著將近一千的房子,每月過得青黃不接。於是阿秋對小雅說:「要不你也回來得了,在我家火鍋店邊上擺個小吃攤子,咱倆也好做個伴。」小雅笑了笑沒說話,心裡卻想:你啥時候發現我有賣小吃的天賦了?明明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就為了襯託你,我就得千裡迢迢跑回去支個小吃攤?搞笑呢。
一晃幾年過去了,期間阿秋和小雅兩人也都各自忙著自己的生活少有聯絡。前不久,阿秋準備去小雅所在的省城辦事,於是才想起來給小雅打電話。結果電話接通後,阿秋才知道小雅才剛剛去了某一線城市,據說發展得不錯。
又過了一段時間,小雅覺得有些奇怪:阿秋最近怎麼突然跟自己熱絡起來了,老是不停地給自己打電話發信息?她倆不都是沒事兒不愛瞎聊的人麼?小雅正尋思阿秋是不是有什麼事要她幫忙,阿秋就極其含蓄地向她透露了「十一」打算帶孩子去她那裡玩的想法。可是小雅才剛剛訂好了出國的行程,只好如實相告。阿秋在電話裡遺憾地感慨了半天,然後又問小雅十一月有沒有安排,沒有的話就提前給她定個時間,剛好她老早就想帶兒子去那邊的遊樂場了,正好小雅在那邊,就不愁沒人接待了。
掛斷電話,小雅在陽臺上發了會兒呆,心想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和阿秋的關係變得這麼……這麼「功利」了呢?想到阿秋最近又是讓自己幫忙捎東西,又是讓自己幫她的熟人辦事,現在乾脆還要帶著兒子過來小住,真是有點不「物盡其用」就不甘心的意思。小雅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心說:這年頭要沒點利用價值,真是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然後她慢慢地似乎有點兒明白阿秋對於自己是一種什麼樣的「閨蜜」之情了:要麼過得令她羨慕,以便可以提供幫助;要麼過得比她不如,但又不能差得太多。
於是阿秋又迷茫了:果真女生之間的友情就是這麼靠不住嗎?自己和阿秋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塑料姐妹花」?
03「塑料姐妹花」靠譜嗎?
事實上,男生之間的友情、男生與女生之間的友情,都會有面臨崩塌的時候,並非女生之間的友情是個特例。
至於「塑料姐妹花」這種說法,嚴格地說其實在邏輯上並不成立。既然是「塑料(虛假)」,哪裡又稱得上是「姐妹花(友情)」?既然是「姐妹花(友情)」,又談何「塑料(虛假)」?
所謂「塑料姐妹花」,其本身是一種「第三人稱」的視角,來源於旁觀者的看法和感受。然而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來說,旁觀者的看法和感受顯然是靠不住的。
俗話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是不是朋友、是不是閨蜜、是不是「姐妹花」,別人各自心中自有定論,而並非由外人僅憑片面的所見所聞就能夠越俎代庖地作出判斷。你以為的「姐妹花」,或許對於別人來說只不過是普通的「社交」,而並非「友情」;你以為的「塑料」,只不過是別人的正常社交轉移。
至於小雅和阿秋,彼此十多年的陪伴,終有曾經真誠相待的美好時光。至於她們眼下出現的問題,則不過是友情面臨的一次考驗,最壞的結局,無非是隨著友情的變質而「友盡」,與「塑料(虛假)」無關。
小雅的困惑,在於友情變得「功利」。但或許即使在「友情」這樣親密的關係裡,所謂「趨利避害」也不過是人之常情。然而我們也不必因此而悲觀喪氣,畢竟人類之所以發展到今天,依靠的終究不是本能的「人性」,而是後天「文明」的養成。所以我們仍然有理由對人類友情超越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抱有期待和信心。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山流水遇知音」,依然是很多友情的真實寫照。
而在友情的關係裡,跟愛情關係一樣,彼此勢均力敵、旗鼓相當永遠是最好的狀態。若非如此,只要彼此之間真心相待、真誠地相互關懷,懂得彼此給予並時刻為對方著想,這樣的友情,依然不失為人生中難得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