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薩杜爾說: 「電影的偉大就在於它是很多藝術的綜合。」這些藝術中當然也包含文學。3月15日(周五),文景攜手復旦大學團委學生藝術團邀請各位小夥伴去復旦觀看電影《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原著同名詩集已在2018年由世紀文景引進出版。
此次活動,我們邀請到首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得主王佔黑和作家、《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譯者匡匡做客復旦公共藝術課堂,以寫作者的身份與大家共同觀影和討論。
觀影會信息
時間:3月15日(周五)18:30—21:30
地點:光華樓13樓多功能廳
地鐵10號線3號口出。復旦最高的「雙子塔」即為光華樓。
電影:《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
嘉賓:王佔黑、匡匡
活動形式:觀影會(觀影+嘉賓對談)
■ 導演: 石井裕也
編劇: 石井裕也 / 最果夕日
主演: 石橋靜河 / 池松壯亮 / 松田龍平
日間是醫院護士,見盡生死,晚間兼職酒吧,對生活意興闌珊。慎二在地盤打散工,左眼失明,只看見世界的一半。在分崩離析的現代都市,兩個半邊人,是否就能湊成一個整體?渴望愛的同時不相信愛,死亡陰影總是揮之不去,就算天空再深藍,抬頭只見密雲,什麼都有預感,怕回頭已是百年身。
■ 《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劇照
你,能想像這部電影的劇本改編自一本小小的詩集嗎?
■ 《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
[日]最果夕日 著,匡匡 譯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戀愛的女孩最討厭」,最果夕日在詩中這樣寫道。但是電影和詩集中卻處處散發出戀愛的「酸腐氣」,這就像最果夕日本人一樣矛盾得很可愛。
詩人透露著「孤僻」的名字——最果:世界的終結,宇宙最偏遠之境;夕日:夕陽與朝日相遇,死而復生——和她的詩中處處流露出的「討厭」、「去死」等看似很喪的詩句,卻又傳達出一種「做你自己,暴擊孤獨」的力量。
■ 最果夕日的詩是都市的詩,她的眼和筆始終關注著都市人。
每一個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大抵都有本雅明所謂「都市遊蕩者」的影子,城市對於我們來說是故鄉,也是他鄉。在這裡,我們經歷著各種相遇和別離,體驗著欣喜和撕裂,既迷茫又憧憬,同時,也被這個巨大的空間異化。「都市遊蕩者」逐漸變得冷漠、孤獨、缺愛,卻不自知。
最果夕日用極具個人化的表達風格,吶喊、嘶吼著告訴他們:「你要幸福!」以此來激起生命的原動力,讓他們漸漸停滯的熱血重新湧動。詩集中每首短詩都充滿韻律,字裡行間充斥著尖銳冷峻,卻又不失陽光、爽利。既直指虛偽,又稱頌溫柔。
掃碼即可報名本場活動
報名成功的讀者會在活動開始前1—2天收到簡訊
請憑簡訊籤到入場
嘉賓簡介
王佔黑
青年作家。已出版小說集《空響炮》《街道江湖》,2018年獲首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
匡匡
作家、譯者,著有小說集《七曜日》,專欄集《許多美好的仗,仍需從頭打過》等。譯有最果夕日《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小泉八雲《怪談·奇譚》、乙一《胚胎奇譚》、髙畑勳《一幅畫開啟的世界》、是枝裕和《再次由這裡開始》等。
記得點擊「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