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手術時,患者要脫光衣服?護士長說出實情:只有六種手術需要

2021-01-18 健康七月談

全麻手術時,患者要脫光衣服?護士長說出實情:只有六種手術需要

我們每個人都會生病,而生病的時候也都會吃藥看醫生,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病情能夠快速消失,避免身體承受更多的不適,而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接受教育的程度在不斷提高,對於各種知識的儲備也越來越豐富,當然也包括一些醫學常識,比如感冒或者發燒應該吃什麼藥,應該注意哪些生活細節等等,但是所謂隔行如隔山,每一個行業都具備一些比較高深的知識,尤其是在醫學方面,平常人能夠了解到的也只是最表面的東西,所以這也導致很多人經常對醫生的治療手段產生誤解。

在所有的治療方式中,最複雜的應該就是手術,因為它需要精密的儀器,高超的操作技術以及完美的醫護配合,而且對於一些比較特殊的手術,還會有一些比較不尋常的要求,而其中最讓人們尷尬也不太理解的就是全麻手術,因為在手術過程中不允許穿衣服,這讓很多患者難以接受,其實這七種有很多的講究,這樣要求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

需要脫光的手術

常見普外手術

現在手術的操作技術越來越成熟,所以我們身體遇到的大部分棘手問題都能夠得到妥善解決,比如常見的闌尾手術,腹部腫物切除手術以及剖腹檢查手術等都屬於普通外科手術,雖然操作過程並不複雜,但是也需要進行麻醉,而且手術過程中也需要脫掉衣服。

泌尿外科手術

我們身體每天都在進行著水分循環,喝進體內的大部分水分都要經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而小便中除了水以外,還可能有各種細菌以及病毒,,所以泌尿系統手術也很常見,比如膀胱腫物切除手術以及輸尿管結石手術等等,而這些手術也需要脫光衣服。

肝膽手術

肝膽是兩個相互依賴的部位,肝臟對食物中的毒素進行篩查,而膽負責消化食物,所以它們也很容易出現問題,常見的膽囊炎手術以及肝部腫瘤切除手術過程中,都需要將衣服脫掉。

腦科手術

大腦是我們身體的總指揮,每天都處於高效率的運行中,可是它對新鮮血液以及氧氣的需求也比較嚴格,一旦出現問題,就很可能需要進行腦內血管手術以及腫塊清除手術,而這類手術過程中,也是不允許穿衣服的。

婦科手術

女性因為身體構造比較特殊,所以平時經常會受到各種婦科炎症的困擾,再加上子宮具有生育的能力,所以平時的剖腹產手術以及子宮腫物清除手術都需要脫掉衣物。

胸外科手術

胸部生長著我們很多重要器官,比如心臟以及肺部等等,心臟雖然是血液循環的發動機,但也很容易因為不良習慣出現問題,所以像心臟搭橋,肺葉切除手術都需要脫衣服配合。

手術脫衣服的目的

減輕手術複雜性

不管什麼手術,都具有一定的風險,需要時刻監測患者的各種體徵,所以身上需要插多種一儀器,而且操作的過程也比較複雜,必須爭取每分每秒,而穿著衣服很可能會增加醫生的操作難度,增加手術的複雜性,所以只有脫掉衣服才能夠擺脫所有後顧之憂。

避免細菌感染

我們每天生活的環境中充滿了各種細菌以及病毒,而且身體還會產生大量分泌物附著在衣服上,而在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在我們身體表面製造一定的傷口,若穿著衣服,就很可能會導致細菌交叉感染,降低手術的成功率,甚至還可能增加後遺症的出現概率,所以脫掉衣服最安全。

相關焦點

  • 在醫院做全麻手術時,為什麼要脫光衣服?醫生一文詳細說出了答案
    隔行如隔山,很多不在醫療系統工作的人對於醫院的很多工作流程都不甚了解,最近就有個朋友諮詢,「過段時間要去醫院做足部脂肪瘤手術,聽說在手術過程中要脫光衣服,但是面對著眾多醫生、護士,會不會感覺極度尷尬?是不是全麻手術都要脫光衣服?」
  • 為啥不管做什麼手術之前,都禁止吃東西和喝水?護士長道出實情
    其實在醫院,只要病人需要第二天做手術,不管是什麼手術,醫生都會親自來到病床前叮囑禁止吃東西,喝水也不行,這是什麼原因?護士長說出了實情。因為只要進行手術,特別是比較大的手術,為了緩解病人的痛苦,一定會在手術前使用麻藥。
  • 麻醉手術會出現後遺症?提醒:這2點就是全麻手術的不良影響
    麻醉藥是一個讓我們既愛又恨的東西,在臨床上,使用麻醉藥可以在患者手術時為患者大大減輕痛苦,對患者和醫生都好。相信有部分做過麻醉手術的人就會發現,手術後會出現一些不正常的症狀,比如記憶力衰退,食慾下降,甚至身體免疫力降低等問題,出現這些情況時,很可能是全麻手術後的後遺症。
  • 為什麼全麻手術時要導尿?插尿管痛嗎?
    準確來說並不是全麻手術要導尿,也不是所有的手術都要導尿,導尿不導尿取決於手術和患者的具體情況。插導尿管痛不痛也不是絕對的,有很多影響因素。什麼情況下需要導尿?手術時間長:如果預計手術時間比較長,這個時候是需要術前進行導尿的。
  • 手術中的局麻、半麻、全麻,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我們在求醫問診的過程中有時候需要進行一些醫療操作,比如傷口縫合、智齒拔除……此時,少不了的就是麻醉。那麼局麻、半麻、全麻這些麻醉有什麼區別?今天小薇就來聊聊麻醉這回事麻醉可以分為3種麻醉的分類有很多種,按照大眾容易理解的方式,可以根據麻醉範圍的大小,分為:局麻就是將麻醉藥給藥到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或區域,使相應的神經(神經末梢、神經叢等)的傳導功能被阻隔,從而讓
  • 市一院幫扶西營衛生院完成首例全麻手術
    日前,市一院幫扶西營衛生院圓滿完成近年來首例全麻下甲狀腺手術。該手術由市一院幫扶專家胡嘯海主刀,在麻醉科主任柴永健和西營衛生院的醫護人員緊密配合下完成。該手術填補了西營衛生院近年來全麻手術的空白,今後市一院將繼續加強對西營衛生院的幫扶,為患者在當地提供安全的診療服務。
  • 並非所有手術都要插導尿管,但這四種少不了,拔出後的隱患別大意
    而在所有的治療手段中,手術是最為複雜的一種,因為它不僅需要醫生精湛的技術,還要使用各種高精尖的儀器,同時整個手術的過程中需要整個團隊的人密切配合,這樣才能夠保證正常手術的順利成功。手術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最簡單直接的解決健康問題,小到割除闌尾,大到心臟搭橋,都可以通過手術完成,而手術的類型不同,需要患者的配合方式也不同,比如有些手術為了避免細菌感染,必須讓患者脫光衣服,而相比來說,插導尿管更是手術中比較常見的情況,這也是為了保證整個手術過程的順利以及患者的安全。
  • 真菌性鼻竇炎需要手術嗎?
    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往往就診時不適症狀已較長時間,建議儘快手術解決問題。慢性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當然是需要儘快手術。急性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需儘快多科會診,綜合治療。部分患者對手術有顧慮,拖的時間過長,即使是非侵襲性的真菌球型鼻竇炎放任不管病變也會逐步擴大,並破壞鼻腔鼻竇的正常結構,到頭來還是需要手術。而且延誤治療時機,鼻腔結構破壞大,恢復時間更慢,康復後功能影響更大。部分患者疼痛時用抗生素治療「有效」,便覺得自己的疾病完全康復而不選擇手術,這是不科學的,抗生素治療的是細菌感染。
  • 心臟病患者做手術全麻有哪些危險 ?術前預防做好這四點
    在心臟病患者疾病未得到根治的情況下,患者在針對其他器官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身體出現的應激反應和手術帶來的創傷非常容易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在針對此類患者進行手術麻醉的過程中,麻醉醫師往往要承擔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對於全麻患者來說,風險更大。
  • 如何向患者解釋:急性闌尾炎手術可以選擇的幾種麻醉方法
    您先不要擔心,不要有心理壓力,只要你好好配合我們治療就沒有問題,這是常規手術。血常規呢兩項指標不太正常,是正常闌尾炎的表現。B超也沒有多大問題,闌尾粗大屬於正常現象,手術切除後這些現象都會恢復正常的。我是你手術的麻醉醫生xx,下面由我來給你講解一下手術麻醉方法都有哪幾種選擇。
  • 「全麻」和「半麻」有啥區別?為何流產用全麻,剖腹產卻是半麻?
    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說到麻醉,很多人都知道有全麻、半麻和局麻的分類,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麻醉多少對人體的神經有影響,所以會對它本身產生一些恐懼心理。在面對流產手術的全麻和剖腹產的半麻時,就會更加疑惑,照理說危險係數越大的手術麻醉劑應該打的更多,所以出現這兩種完全不同的麻醉方式是為什麼呢?
  • 護士陪手術小患兒看動畫片
    在手術室,護士陪伴一位正在手術的小患兒聚精會神看著動畫片,網友直呼「這一幕滿滿都是愛!」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輾轉找到了照片裡的「主角」,她是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手術室26歲的護士潘子為,當時她正陪伴著的,是一位正在手術的小患者歡歡(化名)。照片中,歡歡乖乖躺在床上,眼睛則盯著斜上方的手機屏幕,看得入神。
  • 3歲娃長個針眼,要做全麻手術?醫生:拖久了,可能「破相」
    孩子還那麼小,就要上手術臺,想想都心疼。而且,我們還有個擔心:JOJO才3歲,做全麻手術後會不會變傻?但是,我們又怕錯過最佳手術時機,讓他的眼病加重。醫生說過,有些孩子拖得太久,耽誤了治療,眼皮破潰後耷拉下來,破了相!那幾天,我們全家都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找人打聽。
  • 患者開顱手術時唱歌 醫生根據歌音效卡頓避開語言區
    「我們根據患者的反應判斷切除部位是否影響語言功能區——如果切除中歌聲突然出現卡頓等變化,就說明碰到了功能區,要避開。」10月10日,該院神經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樓林告訴澎湃新聞,患者術後恢復良好,未出現語言障礙,11日就可出院。9月,小王因突發顏面、身體抽搐,並發口齒不清,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就診。經檢查,他大腦靠近語言中樞的位置長了一個直徑約3釐米的腫瘤。
  • 患者全身麻醉後被告知手術取消,主刀醫生:是我個人原因……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患者全麻後,主刀醫生取消手術。怎麼回事?012021年1月14日,杭州趙先生找到記者,希望曝光他姐夫的遭遇,向某醫院索賠。但有些事有錢也沒用,家人帶王先生跑了不少醫院,許多醫生看了都表示沒法手術。2021年1月初,浙江省中醫院打電話給趙先生,稱有醫生能幫王先生手術了。手術的日子訂在了1月7日,可當天全麻後,王先生在手術室等了2個小時,醫院卻通知手術取消。家屬對此十分不解。
  • 6個月男寶寶吞了姐姐一根頭髮 結果要全麻做手術……
    最後,只好安排全麻手術,把頭髮絲綁死的小小部分切除。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本周接診了這一罕見病例,連做過幾千臺手術的耳鼻喉科專家都感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根頭髮絲綁的結,外科醫生都很難打出來!所幸綁住的部位只有米粒大小,寶寶手術中沒有出血,手術當天下午就出院回家了。
  • 鼻中隔偏曲是否需要手術?
    只有當鼻中隔偏曲引起臨床症狀時,才診斷為該病,單純體檢發現可不做處理。01鼻中隔偏曲有什麼症狀?體檢、鼻內鏡或CT檢查發現鼻中隔不一定需要手術治療,90%以上的正常人都有生理性的鼻中隔偏曲。如果沒有引起明顯的症狀,單純結構偏曲不能診斷為鼻中隔偏曲這個病,僅當日常生活明顯受此影響時才需行鼻中隔偏曲手術矯正。
  • 腹腔鏡手術要多長時間?杭州宮腔粘連手術?
    核心提示:腹腔鏡手術要多長時間?杭州宮腔粘連手術?宮外孕腹腔鏡手術是一種新時代裡發展起來的微創方法,甚至可以說它是未來手術方法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在婦科疾病類型中,宮腔粘連並不罕見,通常指患者子宮內膜因外力破壞因素而出現損傷情況,會導致子宮肌壁間部分粘連或完全粘連,直接影響在於患者月經量減少,發生早產或流產的概率更高,甚至影響到患者正常受孕。
  • 早飯吞假牙 開胸大手術
    吃早飯時把假牙吞下去了,更讓人驚心的是,假牙的金屬鉤掛在了食管壁上,用 " 吃韭菜 " 的土辦法也沒能讓假牙滑入消化道,到醫院用胃鏡也沒能把假牙取出來。中國醫大一院胸外科醫生為患者做開胸手術,切開食管後才取出惹禍的假牙。
  • 為百歲老人做骨折手術
    □記者 劉坤    劉老先生高壽104歲,身體還不錯,近日在一次晨練時不慎摔傷,當即疼痛不已,無法走路。120救護車將他送入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一區。  該院骨科主任李慧英告訴記者,如果保守治療,老人少說也要臥床兩個月,而高齡老人最怕臥床不起。醫務人員進行專題病案討論,最終決定儘快為老人手術,爭取治療的最佳時機。  在李慧英主任、王韜、孟東方醫生及麻醉科方潔主任、呂志峰醫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對劉老的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骨折部位進行了內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