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從「國學大師」到「中國管理學之父」,高人還是忽悠?

2021-01-18 劉宅宅哦

不管是否願意承認,事實上,對岸的經濟和文化,都曾比我們大陸,要早熟個十年二十年。

俱往矣的人物

也因此,當大陸經濟騰飛,文化上急於尋找傳統之根時,對岸的聰穎之士,是早佔先機,作為我們的「老師」集體登陸的。這裡的「老師」,五行八作各行各業,有林青霞、鄧麗君,有李敖、余光中,有富士康電信詐騙,當然還有作為企業導師的陳安之,還有曾仕強老先生。

這裡面,三十年過去了,俱往矣,惟故去未久的曾仕強先生,依然是「炙手可熱」的人物,擁躉遍布四海,凜凜猶生。你要腹誹幾句不怎麼好聽的實話,都不免被株連牽扯,得到很多「聖人之徒」贈送「鏟倫常」、「滅文化」、「禽獸行」之類的惡名。

曾先生講課場面

但他也確實一路走來走回,都受到很多非議,騙子、神棍什麼的指責,至今不絕於口,是毀譽參半式的人物。且無論正反,如何評說,都不免墮入是非,陷進口角,也落了下乘,理性的討論也極易演化為無端的口水爭吵。

只是,在我們這裡,想昂頭挺胸說幾句真心話,如今還是難事。好像有遠古文化殘餘的中庸習性,總有無數的人,要強迫著你跟著磕頭碰腦如搗蒜才放心。

曾仕強,1934-2018,祖籍福建漳州

社會得讓各種言說去爭鳴,讓各類人去暢所欲言。作為一個典型的中年油膩男,為搬弄八卦抱歉之餘,也得說這風氣挺不好的。

1,作為「國學大師」:正經學院研究學者,與江湖文化術士的分歧?

曾先生如今的文化身份,是作為「國學大師」示現的。

但是他的這個徽號,主要是來自民間認證,而非學院學者們的印可。甚至可以說,說他是騙子、神棍等流言,主要也來自學界中人。

「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中華道統傳承班」

曾先生是緊隨所謂「國學復興」的時代潮而崛起民間的。他自1990年首次到大陸開講,至2016年因病入院,在大陸講學近27年,開辦講座千餘場,寫的書籍近百部,其名號幾乎婦孺皆知,但是他確實從未曾靠過硬的學術著作在大陸學界佔有一席之地。雖然講的是「國學」,但他在學界,給人的觀感,和饒宗頤等先生是不一樣的,而更近南懷瑾先生一路,是為文化界「江湖術士」。

比如,他的名言, 「人一輩子能賺多少錢是定數」、「你的小孩來你們家投胎,要麼就是報仇來的,要麼就是報恩來的」、「人死了以後,魂是歸在家裡的神主牌,而魄是埋葬在墳墓裡面,魄它是一陣子它就沒有了,當身體腐爛了以後,魄就不見了」等等,不衫不履,非道非佛,亦儒家亦神漢,學院的教授確實是不會這樣「神神叨叨」的。

並無一本國學學術專著的「國學大師」

比如,他的著作,從《人力自動化》、到《胡雪巖的啟示》,再到《易經的奧秘》,多至數百本,涉及的學科也五花八門,銷量是匪夷所思的龐大,但他所寫的這些,確實有不曾為海內外文史研究學界所承認過,文史學科論文若引用他恐怕會被視為離奇;就連他本人,據說早年也在臺師大兼職過,也到過各名校給學生作演講,但是正經的學界論壇也不大會邀請他親蒞。

曾先生講的這些,不是說他不好,而是說從學術規範來講,是不嚴謹的,是缺乏深度的,是忽視學術譜系的,大概也因此,學界中人不會看重他的東西,甚至嗤之以鼻,覺得難等大雅之堂。而他本身的言說對象,近20年來,也確實主要針對電視機前的百姓大眾、企事業幹部、商業總裁等等。所以,有人就說,曾先生所講,其實就是披著「國學」外套的「成功學」。

連他登臺過的最具公信力的「百家講壇」節目,說白了也並非嚴肅的學術平臺,只是啟蒙的平臺,聽眾均是普通大眾,內容也相對淺顯易懂,論易也好,講論語也好,談管理也好,說胡雪巖也好,解釋的主觀性都極強,甚至偏雞湯。

門外漢勞累之餘,聽一聽,增長見聞,好處多多,那些歸納出來的處世智慧,妥妥都是乾貨,完全滿足了大家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可在學院的學術精英們看來,曾先生講述的這些,不免曲解原意、誤解經典,有些人對他貶斥,也就很好理解了。

「國學圈」的帶貨大佬

這個分歧,從大的層面講,實是文化的差異、教養的差異、觀念的差異導致的,很難明辨是非曲折。但是,若說曾先生能影響到的人,主要是喜聞樂見的大眾百姓,而非中國的文化精英,大概也是無誤的。

2,作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紙上談兵的面面俱到,與實踐上的屠龍之技?

曾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更大的名頭,號稱是「中國式管理之父」。

中國畢竟是個文化之邦,娛樂圈搞個什麼「搖滾教父」之類的也就算了,但是在文化行業以「之父」名世的,他確實可能獨一無二無與爭鋒。你要當所有中國人的「父親」,自然也得忍受億萬「兒孫們」的索債,理所當然地,外界的很多批評也就來了。

商業與謀略

據我所了解到的資料,曾先生首度揭櫫「中國式管理」這一旗幟是在1979年。當年,他到新加坡,一次演講中,他提到了這一概念。他說,中國的人文習俗與西方有極大的差異,不能一味地追隨和仿效西方的管理模式,而應採用中國人自身的方法來化解中國人自己的問題,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而他往後受到的指責,大概也是在於說,他講企業管理口若懸河,實際從未參與過一天的企業事務,是紙上談兵的「屠龍之技」。這些人會認為,企業管理最重的是「實踐出真知」,有實踐才有話語權,那些問題是需要通過親身參與才能證明是否可行。

而曾先生理論倒是一套接一套的,但實踐全無,這種宣講就是假把式,聽著豁然開朗,但根本就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也不合很多企業實際情況,所謂「中國式管理之父」實是一個「大忽悠之父」。普通人聽著樂樂就好,真的搞實業的人,信奉那一套,別說掙錢,只會關門大吉。

而且,還會有很多抱有現代價值立場的人,會非常反感他,認為他所謂的「管理之術」,實際是「管人之術」,講的東西是觀念和文明的倒退。比如,他的中心主旨,即所謂「天地人企業管理思維」,本質上就是儒家三綱五常的那一套,講論語也好,易經也好,醉翁之意不在酒;

比如,他的核心觀點,即所提倡「圓通式」的人際關係,教導人們如何在中國文化社會背景中遊刃有餘,不至於流於缺失道德底線的圓滑,實際是在變著法子專門教唆人如何掩飾自己,如何猜透別人,如何當主子,如何當奴才,在儒釋道等高大上明目下掩蓋的是非常陰暗的傳統厚黑學。

點名的各種成功學

曾先生反感「西方管理學」,覺得西方人就事論事、黑白分明、講究規則是很淺薄的、不解人性的職業化弊端,故而要抬起「中國式智慧」的大旗。但是他搞得這些東西,再想想,其實都是過去三教九流的東西,都是我們拋棄的暗黑的什物,雖然他也說了「動機要純正」,但是動機這東西如何可以讓商業人士始終「純正」,確實又是他拿不出藥方的。

可以說,圓滑世故的「傳統智慧」,並沒有讓中國誕生出現代文明,中國人恰缺的是明辨是非,而不是「圓融通吃」。說白了,他的這些東西,百姓聽個樂乎,屌絲免費取點發財麻醉劑,而一些精明的企業家會樂此不疲,無非是覺得拿錢去泡夜總會,還不如聽這個老頭聊幾句文化,特別是順便還能結實一票有錢人,連個人脈。

中國企業家最喜歡見到的幾位大師

要我說,曾先生是不是「神棍」,不必要亂貼標籤,見仁見智,各取所需就好,他又沒騙你錢財對不對?但是,「中國式管理之父」這個名號,他確實不該樂乎乎攬著。

以孔夫子之聖名,生前也只敢以「師」行世,萬不敢弄個「之父」的大名頭出來。

3,作為「易學大家」:是真才實學,還是徒負虛名的爭議?

如今大陸,「國學」是熱了,連《周易》這種高難度的古籍,都成了地鐵人手必備良書。

尤其企業管理層、總經理、總監什麼的,最喜歡這套,手上帶串大珠子,再在辦公室或者飛機上擺本《道德經》、《周易》這些書,非常有文化,極其有面子。

曾先生是專攻企業管理和管理人員的,自然更是其中大師。他平日裡行走江湖,確實還有一門時時自詡的看家本領,就是《易經》之學。他老人家,論面相從容安穩,講氣質羽扇綸巾,確實像是神通易理的大師,有一份智慧老人的氣場如影隨形。但是,他的易學素養的備受詬病,卻又是從三十多年前就開始了的。

他的易學,一般而論,從學術上講,硬傷很多,甚至都不上傅佩榮的講解更見功底。他講易,說來說去都是附會的一些處事方法、為人智慧一類,但對作為易學核心的卦符象辭之類非常隔膜,常有錯解。

比如,有易學家指出,他《易經的奧秘》講《鹹》卦,該卦辭據卦象三個陽爻凝聚有力,他的精解卻說是「人心感應,天下和諧」,完全是在《彖辭》與《象辭》中和稀泥,與卦辭主旨明顯走偏,屬錯解卦辭;

再比如,《豐》卦是陰爻佔據尊位之指,寓意女人或小人犯上作亂,文王的卦辭與周公的象辭解釋本已不同,但曾先生精解為「照察實情,用刑懲惡」,就是完全拿象辭替代卦辭含義,錯解卦辭思想,諸如此類,比比皆是。

曾先生的易學,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將《易》雞湯化燉煮,比如你為什麼和別人相處不好,為什麼鬱郁不得志,為什麼還單身,為什麼不快樂等等煩惱,他總愛輕巧地說領悟易經的道理,很多問題就可化解。這哪裡是「易」?

也就是說,一方面,曾先生雖然與人以「易學大家」的形象,也確實有他人難及的啟蒙之功,深入淺出,輕鬆幽默,讓無數原本對周易一無所知的普通人得以慢慢培養出對周易的興趣,進而親近文化傳統。

但是另一方面,他的易學功夫,在很多專究易理的人看來,是有很多問題的。作為《易經》入門可以,但要真正學好《易經》,還尚需旁涉博覽,不要草率的以為,曾先生所講就是《易》學正統吧。圍繞他的非議分歧,主要還是源自於普通大眾和專業人士的看法不一致吧。

和藹的老人

要我說,周易博大精深的,曾老先生能講的深入淺出,絕大部分人是沒有這個水平的,是了不起的成就,也有著普及的無量功德。而且他的易學講說,原本就不是要談什麼高深的學問的,他是將他一輩子的學習、積累、研究、總結,借說易雅俗共賞地傳達開來的,可以給人無限啟發。

他可能說不上是正統的學者,但「神棍」、「騙子」這樣的污衊絕對不該成立。

走進地方醫藥公司指導工作

但是,不管別人如何說,我個人覺得,曾老先生的人生是深通易理的。

去年年初,曾先生在微博發文談自己得癌症後的感想,跟一般不同的是,他始終沒有高呼克服頑疾云云,而是選擇了全面的、平和的調理,在生死面前不動聲色,保持平常心,最後安詳辭職世,這是真修行,也是真正的易學者本色。

所謂「易」者,變易之道也。 我們的古人早說過,「橫劍攻於技,以求其利,是為捭;縱劍攻於勢,以求其實,是為闔;捭闔者,天地之道也」,知變善通,聖之時者,則為易學大師。從這一點看,曾先生的一生都是智慧的。

雖然多年前,曾先生就單單靠版稅收入,就以780萬元每年的進帳,榮登國內作家富豪榜第5位,是真正是靠口談就足以稱富豪的文人典範。但是他也早有言在先,他一生不造神,不聚眾,不斂財,從沒講任何自己的學問,只是把你心裡的東西說出來而已。

告別人世前夕的曾先生

你說他是「大師」也好,是「騙子」也好,是「神棍」也好,以他的知人論世之能、冷眼看穿之智,哪裡會在意呢!

相關焦點

  • 中國式管理學之父曾仕強,他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你認識他嗎?曾仕強(1934年8月28日-2018年11月11日),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一生致力於弘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說是為了中國文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嘔心瀝血。做出了許許多多的貢獻,是常人所不可及,比不上的。除了優秀,天秀,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形容他了。
  •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今年真的是有毒的一年,在2018年裡,中國相繼去世了太多老百姓喜愛的人,我從無滿臉驕氣,卻總有一身傲骨的李敖;滄海一聲笑,風骨永留存的常寶華;這一次,再無下回分解的單田芳;告別時,我希望身邊擺滿話筒的李詠;飛雪連天難尋射白鹿,笑書神俠無處倚碧鴛的金庸;靚絕五臺山,世間無倩影的藍潔瑛。11月11日,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
  • 國學大師曾仕強14歲那年親歷的靈異事件
    曾經有一位國學大師就說自己曾經親眼見過鬼,這是怎麼回事兒呢?這位國學大師就是曾仕強,他曾經在14歲的時候親眼見過一個非常奇怪的東西,曾仕強將自己的這一段親身經歷用來作為對人們學習國學的啟發。一、曾仕強遇見「鬼」的經歷那一年曾仕強才不過14歲,小小年紀的他說懂事卻也不盡然,內心還是對一些不明物體存在著一些害怕。
  • 向管理學之父致敬
    興航晨語一一(11月11日、星期三)      今天是彼得·德魯克逝世15周年紀念日,作為世界公認的「管理學宗師
  • 中國姓名學大師排行榜,2018中國姓名學大師排行榜
    中國姓名學大師排行榜,2018中國姓名學大師排行榜;中國十大起名大師排名,周易起名大師排行榜,國內權威起名大師排名,中國當代易學大師排名,當代易經起名大師排名;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我們的新一代總書記如是說!
  • 什麼是國學,是漢語,還是詩,詞,怎麼國學大師如牛毛,聞所未聞
    為了區別於這些外來的學術思想,就把我們中國傳統思想學術文化叫做國學。實際上,從上古以來到現代傳入中國的西方事物都可以叫做西學。但是,主要是指明朝後期從歐洲或者美國等地傳入我國的學術思想。相對於這些從西方傳入的學術文化思想,稱我國的本土的學術思想叫做國學。
  • 香港改名大師在哪裡找-改名字最著名大師與靠譜的十大姓名學專家
    事實上,改名在娛樂圈並不算新鮮事,其一,若那些沒有好作品的藝人,其二,假如找不到明星改名大師在哪裡、給明星起名的大師都有誰、給明星改名字的高人都是誰,無論怎麼改名,都紅不起來。顏廷利與周易權威專家無量子道長,在易學領域真可謂是呼風喚雨、馳騁江湖,他們與香港著名易學風水高手李居明先生在一起的話,那麼在易學界就會被公眾尊稱為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周易三劍客』,同時,作為山東濟南的易經周易學泰鬥十大人物求前大師顏廷利、湖南長沙的著名權威最靠譜的道家最厲害的人物無量子道長,以及中國臺灣的周易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曾仕強教授與香港赫赫有名的易學大師李居明先生
  • 曾仕強:很多企業家不講本分的東西,偏要講做人做事的大道理
    聯想到馬雲等一些企業家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曾在朋友圈廣為流傳,被很多人奉為珍寶,如今再讀曾教授的話,發現真是引人深思。胡雪巖(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順官, 字雪巖,出生於安徽徽州績溪,13歲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 曾仕強:世上真的有鬼嗎?如果碰到了怎麼辦?我14歲那年親身經歷過
    「鬼神」經歷大多出自於民間,但一個被譽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的管理大師曾仕強卻吐露了他所經歷的靈異事件,他公開表示:在14歲那年的晚上,他遇到了「鬼」。一、深夜提水「撞鬼」,勇於對峙嚇退「惡鬼」曾仕強於1934年出生在福建省的一個家庭中,自幼聰慧好學的他對中國的儒家思想頗感興趣,雖然他非常敬畏老祖宗的「易經」思想,但曾仕強內心卻始終不相信世界上真有鬼神存在。直到經歷了1948年的那個夜晚後,他的思想發生了轉變。
  • 旁觀者:現代管理學之父管理大師德魯克的回憶錄
    今天,第一管理學派給大家分享一本書——《旁觀者:管理大師德魯克回憶錄》。作者彼得·德魯克:現代管理大師,對世人貢獻卓越,影響深遠,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之父」。2002年6月20日,美國總統宣布彼得·德魯克成為當年的「總統自由勳章」的獲得者,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 吳曉波:中國為何沒有「管理學大師」?
    但仍有一個問題至今無法解開:在中國企業陸續登上國際舞臺的今天,一些「中國模式」開始引發世界各地的關注和學習。但是中國的商學教育卻並沒有達到相應的認可高度,在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當中,至今也沒有誕生所謂的「管理學大師」。放眼觀察,中國眾多新行業、新模式蓬勃興起的繁榮圖景,同時也是一個泥沙俱下、野蠻生長的現實圖景。
  • 曾仕強:你只需問他這一個問題
    但是中國式管理之父,國學大師曾仕強說,這件事情其實很簡單,如何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壞心眼,只需要問他一個問題就能知道答案!請問:呼吸之道究竟是呼氣重要還是吸氣重要?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曾仕強說想要識別一個人究竟是心善還是心惡,你只要問他一個問題就是"你覺得呼吸知道,是呼氣重要,還是吸氣重要?"曾仕強分析說,回答吸氣重要的人,需要小心一點。因為這句問話先說出了呼氣,選擇吸氣重要的人是經過思考後,排除了呼氣才選擇的吸氣。這更加證實他的真實本性。
  • 曾仕強《愛情與婚姻》講座全集
    曾仕強《愛情與婚姻》經典語錄1.
  • 曾仕強:我一直以為易經就是算命看風水,直到身體出問題才懂得
    但是因為它的玄妙,很多人始終將它視為是一本算命的書籍,但是隨著現代對於國學的關注,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人人漸漸發現,《易經》的內容,並非迷信,它反而已經將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走都講解的非常細緻。說到《易經》,便不能不提著名的國學大師曾仕強,他曾經多次在演講中提到過,多虧《周易經》救了我,不然可能早就沒命了!
  • 曾仕強:《易經》全篇只講了這「3個字」,但很多人都沒搞懂!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小到沒有裡面,夠小了吧!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其實,整部《易經》,只講到3個字而已。著名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熟讀《易經》後總結了3個字的成功格言:「上」、「止」、「正」。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曾仕強,是我國的國學大師,曾著有《胡雪巖的啟示》、《中國式管理》等書籍,最讓大家熟悉的,就是曾仕強教授曾在《百家講壇》講解易經的奧秘,吸引了大量的國學愛好者。而有很多人學習易經半途而廢,覺得易經並不準確,其實他們是沒有讀懂易經。
  • 南懷瑾到底是國學大師還是文化騙子?
    在眾多追隨者眼中,南懷瑾是一位通古曉今、學富五車的大師,「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在反對者眼中,南懷瑾的形象截然相反,他「不懂國學」,打著「偽國學」的幌子,講著張冠李戴「讓人哭笑不得」的文化。
  • 從國學大師到萬人唾罵,被北大才子趕下臺的於丹,到底經歷了什麼
    國學指的是對中國學術的簡稱,大師則是指的在學問或者是藝術上有很深造詣的尊稱。國學大師說的就是學問在國學研究範圍內出類拔萃的人,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國學大師也不僅看的是學問,還要看人品和道德,也就是說看他的文品和人品是否一致。像章太炎、錢鍾書就是近現代的國學大師,而現代有一個人曾經也被認為是國學大師。
  • 中國著名建築房產家居風水大師排名榜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娛樂星聞就會知道,有很多明星買樓,或求子都會找到風水大師,尤其是香港明星更是常常爆出相關新聞,可見現在的風水大師多麼的吃香,像是在首都北京,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錢人扎堆之地,相信風水的有錢人也更多,這也催發了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風水師傅,所以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國內的風水大師有哪些
  •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這10個管理法則,領導者不吃飯也要讀3遍!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認為:企業就要抓好1個重點、2個前提、3個管理和4個心態,才能打造狼性執行力!1個重點:拿結果執行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取預想的結果,任何一個組織,均是以結果為導向來衡量員工的價值。沒有結果,你的勞動就沒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