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教授:區塊鏈的「三元困境」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尋找區塊鏈力量第十一期:通向未來的融合技術  

把脈區塊鏈發展,坐看數字經濟雲起,由螞蟻鏈、羅漢堂、新浪財經聯合出品的《尋找區塊鏈力量》系列節目自8月6日起,每周四下午2點在新浪財經獨家首播!本期主題為「通向未來的融合技術」——區塊鏈技術與AI、大數據、隱私計算技術結合起來,就可以對於開放金融、數字醫療、可依賴的AI應用等經濟利基領域進行迅速地填補,從而為下一輪經濟升級奠定基礎。

 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教授Markus Brunnermeier:最近,我和Joseph Abadi合作研究的一項內容是區塊鏈的三元困境。什麼意思呢?三元困境指,我們希望同時擁有三個特徵,但只能擁有兩個。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三個特徵同時成立,但實際只能實現其中兩個。這三個特徵是什麼呢?三個特點是:一、獨立性,即,系統自給自足,無需要依賴系統外部因素。這是第一點;二、資源效率,即,減少資料浪費。我們看到,區塊鏈、加密貨幣以及其他基於區塊鏈的分類帳,比如供應鏈管理,這些會耗費大量電力。我們設立的協議等都會記錄到區塊鏈上,可能產生大量的電力浪費。我們希望減少電力浪費。這是第二點。  三、單個實體不能獲得租金獲取。即,避免實體獲得部分租金並從中獲益。我們希望這三點同時滿足,但做不到,只能滿足兩個。如果是集中式分類帳,就會出現壟斷。一個實體負責寫帳本,或者兩個相互競爭的分帳本。比如,某個實體負責運行一個支付系統,這個實體必須報告真實的交易數據以保持可信。因為如果失信,就會失去所有未來的租金。但必須有租金才能獲益。可以通過這一方式激勵實體保持可信。

主持人:首先請問Brunnermeier教授。我們對您最新提出的關於人工智慧管理和區塊鏈經濟學的觀點十分關注,您能否講一講您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對於將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物聯網與區塊鏈相結合來解決區塊鏈理論框架中的一些挑戰,您有何看法?

謝謝,很高興來到本期節目與大家交流。我想講講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融合,以及兩者之間有何聯繫和區別。我在身後放了一張圖表,今天想和大家談談人工智慧的治理,以及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問責。關於兩者的關鍵區別:區塊鏈的本質特徵在於記帳,即記錄發生過的事件,記錄過去做出的決定;而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旨在預測未來,或做圖像識別,即關於現在或未來的決定。我認為,這是兩者的關鍵區別。但這兩者都存在問責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人工智慧治理。

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先說人工智慧。人工智慧面臨的重大挑戰是,一切都在黑匣子中進行。你輸入信息,黑盒子處理信息,然後給到輸出信息。但很難說清楚,這些信息是怎麼處理的,誰對此負責?這主要涉及相關性或因果關係。因果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確定誰負責,「這個人負責」或「這臺計算機負責」。我們必須在法律體系中必須明確這一問責,這是一大挑戰。如果是交互式人工智慧,則挑戰更大。

比如,公司A運行一個人工智慧系統,公司B運行另一個人工智慧系統,這兩個系統交互、交易等等。問題是,如果出現事故或者出現問題,是哪個系統造成的?我們無法查看各個人工智慧系統的黑匣子內部。這是一個巨大挑戰,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一會兒進一步討論。舉兩個例子:一、自動駕駛汽車,公路上兩輛自動駕駛汽車發生車禍。我們必須確定是哪輛車的錯,誰為此車禍負責。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在經濟學和法律中將更為常見。二、算法交易,一會兒我也會講算法交易。講的是未來決策,即,預測未來會出現什麼情況,然後根據預測做出相應決策。

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本質在於記錄,記錄發生的事件。我們需要達成一項協議,各方都遵守協議。記錄分為不同方式。一種是集中式記錄,即,所有交易記錄在一個帳本上,該帳本由一家大公司持有;另一種是去中心化記錄,即,存在多個分類帳,每個人都可以在分類帳副本上記錄。此時需要一個協議,一個共識算法,規定哪些是各方達成的共識。最近,我和Joseph Abadi合作研究的一項內容是區塊鏈的三元困境。什麼意思呢?三元困境指,我們希望同時擁有三個特徵,但只能擁有兩個。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三個特徵同時成立,但實際只能實現其中兩個。這三個特徵是什麼呢?三個特點是:一、獨立性,即,系統自給自足,無需要依賴系統外部因素。這是第一點;二、資源效率,即,減少資料浪費。我們看到,區塊鏈、加密貨幣以及其他基於區塊鏈的分類帳,比如供應鏈管理,這些會耗費大量電力。我們設立的協議等都會記錄到區塊鏈上,可能產生大量的電力浪費。我們希望減少電力浪費。這是第二點。

三、單個實體不能獲得租金獲取。即,避免實體獲得部分租金並從中獲益。我們希望這三點同時滿足,但做不到,只能滿足兩個。如果是集中式分類帳,就會出現壟斷。一個實體負責寫帳本,或者兩個相互競爭的分帳本。比如,某個實體負責運行一個支付系統,這個實體必須報告真實的交易數據以保持可信。因為如果失信,就會失去所有未來的租金。但必須有租金才能獲益。可以通過這一方式激勵實體保持可信。

比如,如果使用集中式分帳本,會有很多集中式分帳本。為了得到正確信息,你需要向中心實體機構支付費用或租金。同時該機構為保持盈利會在分帳本上報告正確的交易及其他信息。再比如,工作量證明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區塊鏈,所有信息通過去中心化方式記錄,不存在中心權力機構。從這一角度來看,去中心化的優勢在於避免集權。由於沒有中心權利機構,因此需要共識算法和協調,因此產生信號。而這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即,違背了資源效率這一點。

另一個好的特性是自給自足並避免尋租獲利,除了這兩點外,我們希望滿足的另一點是避免電力的大量浪費。區塊鏈、比特幣等採用的方法是使用區塊鏈公式算法權益證明。權益證明區塊鏈依賴於系統外部獲得驗證,這違背第一點,自給自足。因此,這項研究表明,三個特點無法同時全部實現,而是只能實現二個,接下來,我們繼續討論過去、問責、記錄。記錄非常重要,我認為,記錄將自動化。區塊鏈技術會助力實現記錄自動化,但我們也知道記錄自動化的進步較緩慢。集中式帳本、集中式貨幣,在帳本上,所有信息都保存在一個單一計算機系統中,而非多個相互競爭的計算機系統,從而保證效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速度還不夠,還未達到能夠處理支付寶、微信支付或Visa支付等數百萬支付的水平。這是我們在技術方面面臨的一個挑戰,當然能源的巨大浪費也是一個挑戰。

剛才講的是關於過去的決定和未來的決定,接下來是關於人工智慧管理。面對這種黑匣子,我們要問的是,人們對這些預測、圖像識別或其他識別算法的使用應到什麼程度?算法需要公開、分布到什麼程度,以實現其他人可對其進行驗證或傳給法院?如果出現爭議,法庭能否看到算法?能否操控算法?我們可以從這些算法中學到什麼特點?這些都非常重要的元素,需要理解。所以,我認為管理和問責都是極為重大的問題,未來會凸顯。只有明確問責、明確責任分配,經濟體系才能良好運轉。

通常我們青睞「誰做決定,誰負責」的責任原則。對於人工智慧,做決定的是機器,但承擔法律責任的不能是機器,而是機器的主人。但同時,該機器的製造商也有責任,購買機器或人工智慧算法後使用該機器/算法的人也有責任。還有許多法律問題有待解決。如果責任分配不明,就存在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不利於經濟健康。人們都不喜歡不確定性,都希望責任分配明確。責任分配明確後,不確定性就會隨之消失,人們會更願意發展這一技術。

相關焦點

  •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提升我國區塊鏈標準體系的國際話語權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胡繼曄教授在最近召開的區塊鏈學術研討會上說,面對當前國際數字金融領域的發展形勢,我國在數字經濟領域如果要一直保持引領性發展,我們一定要積極參與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制定。
  • 李國權VS火幣朱嘉偉:區塊鏈打造數字經濟未來社會
    10月27-28日,「無限未來——2020年區塊鏈大航海時代」行業峰會暨火幣集團七周年線上峰會正式舉行。峰會圍繞行業先行者的觀察,產業區塊鏈研討,數字資產價值判斷,區塊鏈應用發展趨勢等多個角度,對區塊鏈技術未來的發展契機與挑戰進行了探討。
  • CECBC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吳桐受邀成為伏羲智庫兼職研究員
    7月17日,伏羲智庫邀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商務部CECBC區塊鏈專家會副主任、數字經濟商學院院長、區塊鏈及數字經濟領域知名學者吳桐,受邀在伏羲書院主講「大國博弈視角下的數字貨幣和區塊鏈」主題講座。伏羲智庫創始人李曉東教授、秘書長孫永革女士以及智庫區塊鏈相關人員參會。會議結束後,吳桐博士正式受邀兼職伏羲智庫研究員。
  • 黃永彬出席中國人民大學首屆區塊鏈學科建設國際會議
    此次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前沿學科交叉融合培育平臺、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數學學院、未來法治研究院、物理系、商學院、金融計算與數字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東擔任會議主持,中國市場信息調查業協會區塊鏈委員會秘書長黃永彬受邀出席。
  • 高奇琦|人工智慧治理與區塊鏈革命|探索薦書
    高奇綺|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院長、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作者簡介 高奇琦,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院長、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SaiphSavage:供應鏈管理將是區塊鏈技術發揮全部潛力的領域
    本期嘉賓:Saiph Savage 西維吉尼亞大學金融學教授、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客座教授區塊鏈技術特點強、用處廣金融界:您認為未來五年商業服務將發生什麼變化?您認為區塊鏈技術對電子商務有什麼影響?我們了解到,加密貨幣是區塊鏈技術最早的應用之一。您認為這個應用程式完美地反映了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嗎?您認為區塊鏈技術的其他應用場景包括哪些?
  • 新加坡推出區塊鏈貿易與連接(BTC)網絡,助力中小企業拓展區塊鏈應用
    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USS)與Enterprise Singapore(ESG)合作推出了區塊鏈貿易與連接(BTC)網絡——一個一體化的平臺,使區塊鏈和其他技術能夠一起運作。這項計劃得到了國家研究基金會的支持。區塊鏈貿易與連接網絡允許與多模式全球供應鏈公司、數字交易平臺和技術專家進行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創新和測試。
  • 華人女教授的區塊鏈項目Oasis Network獲得3億投資幣價兩月漲53%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低調的Oasis Network(Rose)Rose不單單創始人厲害無數光環閃耀:計算機安全教母、清華建校百年來十大才女投身區塊鏈創業...華人女教授Dawn Song 為Oasis Labs的創始人兼CEO,中文名宋曉東。
  • 格萊美全明星團隊推出區塊鏈音樂版權項目TUNE
    編輯:鉛筆盒近日,由格萊美大獎獲得者與音樂製作人組成的全明星團隊,正式推出區塊鏈音樂版權項目TUNE,該消息一經傳出便已刷爆娛樂圈。因為,這是目前為止位數不多的直接由明星藝人發起的區塊鏈項目。我們知道,區塊鏈在版權保護和Token數字資產應用,與娛樂圈有著天然的相性。因此,目前做娛樂區塊鏈項目的團隊並不在少數。
  • 區塊鏈+追星:華晨宇給他的粉絲分發了20000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雕像
    如今,隨著社會進步,隨著科技發展,區塊鏈技術將為華語樂壇帶來許多不一樣的進步和發展。最近,華晨宇首先運用區塊鏈技術,通過VeChain區塊鏈,發布了20000個NFC小雕像,以在華晨宇粉絲之間分發。而限量版的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發布,已使用SNKr Mine應用程式或Mars Space Station應用程式進行了驗證。
  • 普林斯頓大學介紹
    普林斯頓大學(英語:Princeton University),又譯普林斯敦大學,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是美國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
  • 賦能實體 鏈改未來——中國首屆區塊鏈技術和產業應用盛大召開
    5月16日,賦能實體 鏈改未來——中國首屆區塊鏈技術和產業應用高峰論壇於深圳正式召開,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及相關各界嘉賓專業人士出席,共同探討新時代下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的發展與未來區塊鏈技術逐漸顛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鏈改賦能實體經濟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 共票經濟理論國際考察·東京站 | 日本金融科技與區塊鏈行業發展最新動態
    早在2017年,就被允許使用區塊鏈等金融技術用於核心交易基礎設施。在結束對日本交易所集團和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考察之後,楊東教授率領考察團走進一橋大學的如水會館,與日本區塊鏈協會與日本金融科技(Fintech)協會的有關專家學者和律師等日方代表就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法律風險與監管、前景展望等多方面進行交流。
  • 能源區塊鏈研究|能源區塊鏈推動智慧能源社區發展
    數字貨幣和區塊鏈重新佔據了新聞頭條。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前景仍舊不是很明朗,這種情況和當年網際網路的情況類似,它們對於人們來說都是新興事物。區塊鏈是一個加密的點對點帳本,用於信息記錄,且無需第三方參與,所以區塊鏈能夠助力能源等面向去中心化發展的行業。Guidehouse Insights在其報告中調查了能源和技術行業參與者運用該技術的情況。
  • 天德科技參與中國區塊鏈生態聯盟標準制定
    >為推進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的健康發展,構建良性的區塊鏈生態體系,中國區塊鏈生態聯盟秘書處審議批准了在賽迪(青島)區塊鏈研究院等單位的標準立項申請,於近日正式組織成立了《區塊鏈平臺基礎技術要求(暫定名)》和《區塊鏈企業服務能力一般要求(暫定名)》團體標準編制工作組。
  • 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2021年區塊鏈應用即將爆發
    本屆高交會上,2020年創新設計百強榜《院士專家推優計劃》中的「區塊鏈技術與應用設計類項目20強」(下稱「區塊鏈20強」)正式亮相。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輪值主席、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表示,區塊鏈只有真正在產業場景中落地才能彰顯其內在價值,2021年區塊鏈應用即將進入大爆炸時代。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的示範性應用紛紛湧現。
  • 區塊鏈共識是什麼?區塊鏈是什麼通俗解釋?什麼叫區塊鏈?
    區塊鏈共識是什麼?區塊鏈是什麼通俗解釋?什麼叫區塊鏈? 來源:chanye.18183.com作者:遊民老趙 時間:18-06-22 分享到: 區塊鏈是什麼通俗解釋?
  • 「對區塊鏈行業不能一刀切」 專家學者杭州縱論區塊鏈應用發展
    5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在杭州舉行的區塊鏈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對區塊鏈行業不能一刀切。本次論壇以「創新驅動,連結未來」為主題,旨在深入探討區塊鏈技術在眾多行業中的實際應用,以及區塊鏈技術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機會和挑戰。來自政府相關部門、高校、金融機構、行業協會、企業的代表及關注區塊鏈人士共千餘人參加了論壇。
  • WBO首個MBA區塊鏈產業方向的產學研聯盟:SHU MBA 國際區塊鏈實驗室...
    2020年7月25日,上海大學MBA戰略合作發布會暨數位化平臺—雲課堂啟動儀式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同時世界區塊鏈組織 (World Blockchain Organization,WBO)首個MBA區塊鏈產業方向的產學研聯盟:SHU MBA 國際區塊鏈實驗室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由東方衛視主持人於飛主持
  • 區塊鏈平臺:一條鏈一統天下?(二)
    藍狐認為,真正理解這一點對我們理解區塊鏈的本質很重要,尤其是區塊鏈的價值投資者和創業者們,到底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正確的姿勢擁抱這個全新的世界?本文作者Lior M.Messika試圖用一個大視角來展示區塊鏈的困境和發展,本來源於hackernoon,由藍狐筆記社群paul翻譯。本文是續文,上一篇參考《區塊鏈平臺:一條鏈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