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一世為什麼會被稱為「血腥瑪麗」?她究竟殺了多少人?

2021-02-13 夜讀史書

她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統治者,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實際權力的女王;她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王后的唯一倖存的女兒,也是著名的伊莉莎白一世同父異母的姐姐——女王瑪麗一世。

你或許沒有聽過她的名字,但你一定聽過「血腥瑪麗」的威名。在酒吧裡,她是一款血紅色雞尾酒的名字,在歐洲的民間故事裡,「血腥瑪麗」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女巫,就像這個稱號一樣代表著殘忍和嗜血,攜帶著罪惡和詛咒。而她的歷史原型,就是這個瑪麗一世女王。她因為在執政的無情打壓和迫害新教徒而被稱為「血腥瑪麗」。

那麼,這個擁有著英格蘭王室高貴血統的女王為什麼會演變成民間傳說中嗜血的惡魔呢?這還要從她所生活的那個時代說起。

瑪麗出生在一個天主教和新教鬥爭異常激烈的時代。作為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王后的長女,她有幸地擁有了一個美好的童年。國王和王后很注重對她的培養和教育。在母親的薰陶下,不到5歲的瑪麗已經能夠在正式的宴會和典禮上熟練地彈奏古琴。亨利八世很寵愛這個聰慧過人的女兒,甚至在她9歲那年,破例冊封她為威爾斯女親王。要知道,這以前一向是王儲的頭銜。如果日子就這麼繼續下去的話,這個世界上或許根本就不會有什麼「血腥瑪麗」,只會有一個善良可愛的瑪麗公主。

可是天不遂人願,凱薩琳王后生的孩子頻頻早夭,求子心切的亨利八世逐漸失去耐心,兩人的婚姻陷入僵局。亨利八世開始和美貌的侍女安妮私通,並且打算和凱薩琳皇后離婚,迎娶安妮。但是在中世紀的歐洲,即使是王權有時也不得不為神權讓步。國王必須獲得教會的允準才能解除婚姻。亨利八世便以王后不能為他誕下繼承人並且接近失去妊娠能力為由申請離婚。

但是作為亨利八世的原配,阿拉貢的凱薩琳皇后可不是個普通的女人。她還是西班牙王室的公主,是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的親姑姑,她的血統甚至比亨利八世更加高貴。教皇不想得罪羅馬國王,再加上天主教的教義本來就是重視婚姻、反對離婚,因此當時的羅馬天主教會遲遲不批准亨利八世的離婚申請。

眼看著安妮的肚子越來越大,亨利八世最後決定在宗教方面另闢蹊徑,與羅馬天主教廷決裂。亨利八世在英格蘭強制推行宗教改革,奉新教(又稱「基督新教」)為國教,並將當時英格蘭主教立為新教的大主教。大主教隨即投桃報李宣布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皇后的婚姻無效,然後他順利地迎娶了安妮。而隨著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的婚姻瓦解,瑪麗也從原本高高在上的公主殿下淪落成了私生女,成為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伊莉莎白公主的侍女。

瑪麗無法接受這樣的轉變,她倔強地一再堅持稱自己是亨利八世唯一名正言順的公主而非私生女,否認亨利八世和安妮的婚姻合法性,令亨利八世大為惱火,父女關係降至冰點。她被剝奪了一切封號,逐出皇宮囚禁起來,不允許和母親見面或者通信。甚至後來,阿拉貢的凱薩琳病逝,她也不被允許出席葬禮。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瑪麗的身心都受到重創,落下了病根。

後來安妮也同樣沒有為亨利八世生下健康的男性繼承人,最終被亨利八世下令處死。隨著年歲的增長,亨利八世又懷念起與瑪麗的父女之情,於是讓她重新回到皇宮並獲得了部分繼承權,然而瑪麗心中對父親的恨意卻再也無法化解。

亨利八世去世後,他將國王的權杖交到自己年僅9歲的兒子愛德華六世手中。然而愛德華六世只在位六年就去世了。政局持續動蕩,為瑪麗創造了契機。就在愛德華六世死去九天後,瑪麗發動政變廢黜並處死了愛德華六世的繼任者簡·格雷,同年她正式加冕成為英格蘭女王,是為瑪麗一世。

瑪麗一世原本就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教徒,她憎惡父親推行的新教,因此在她掌權後立即通過了新的宗教法案,宣布恢復天主教,並且和羅馬教皇取得了聯繫。當然除了信仰之外,瑪麗一世的這一做法還有層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得到羅馬教廷的承認與支持,畢竟她的國王寶座來得並不是那麼名正言順。

為了鞏固統治,瑪麗一世把同父異母的妹妹伊莉莎白囚禁在了倫敦塔裡。此後幾年時間裡,瑪麗一世不斷迫害新教教徒,其中就包括了大主教克蘭默。甚至有人嘲諷說「瑪麗每一次處死新教徒後都胃口大開。」這也為她換來了一個「血腥瑪麗」的稱號。不過話又說回來,瑪麗一世處死的新教教徒其實也只有300餘人,這與人類歷史上那些著名暴君動輒殺害成千上萬人相比,實在不值一提,「血腥瑪麗」這個殘酷的外號多少有點言過其實。

瑪麗一世一生深受權力的詛咒,她千方百計想把國王權杖留給自己的子嗣,可是卻始終沒能懷孕。最終在她執政五年多時間後鬱郁離世。按照繼承法,英格蘭國王之位落到伊莉莎白一世手中。

張愛玲曾經說:「如果你了解以前的我,或許你會理解現在的我。」可是比起張愛玲的童年陰影,瑪麗一世經歷的恐怕更加殘酷。她從雲端跌落谷底,從完全寵愛的公主變成一個近乎父母雙亡的孤兒,她看盡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所以她不相信任何人。

誠然,你受過的傷害不應該成為你傷害別人的理由,但如果你是瑪麗一世,你會對瓦解你父母婚姻,毀滅你的幸福,帶給你一切厄運和苦難的新教有好感嗎?更何況,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秦始皇也因為焚書坑儒而被儒生們口誅筆伐了上千年,可事實是,他已經一再給戰國的學者們機會,是他們始終不依不饒,逼得他不得不痛下殺手。而且所謂「焚書坑儒」的影響也遠沒有嚴重到毀滅經典,斷絕學術的地步。

坦白說,瑪麗一世擁護天主教廷和伊莉莎白一世後來擁護新教沒有什麼本質差別,都是出於政治目的。瑪麗要奉天主教為國教,因為天主教才承認凱薩琳皇后和亨利八世的婚姻是有效的,他們沒有離婚,那麼瑪麗一世就具備合理合法的繼承權。同樣,伊莉莎白一世要推崇新教,因為是新教的大主教親口宣布亨利八世和凱薩琳阿拉貢的婚姻無效,那麼伊莉莎白的母親安妮和亨利八世的婚姻才有可能是合法的。不同的是,瑪麗一世因為殺了幾百個新教徒而被人們稱為「血腥瑪麗」,而伊莉莎白女王殺了數千名天主教徒則因為在促進宗教改革運動中的突出貢獻而被奉為千古名君。

參考資料:《歐洲中世紀貴族》、《都鐸王朝》

相關焦點

  • 「血腥瑪麗」---瑪麗一世悲慘的一生
    瑪麗一世出身高貴,她的祖父亨利七世開創了都鐸王朝,她的父親亨利八世則是英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國王,她的外祖父外祖母裴南迪與伊莉莎白則締造了西班牙,她的丈夫菲利普也是西班牙國王,她的公公查理五世是羅馬帝王……總之,她是血統極為高貴,真正的女王。然而,她卻有個和她高貴出身極為不相稱的稱號——血腥瑪麗,這是怎麼回事呢?
  • 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為何被稱為血腥瑪麗?還成了女巫的代名詞?
    它的根源,卻是一位頗有悲劇色彩的歐洲女王,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1516年,瑪麗出生,她的父親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母親是凱薩琳王后,她也是凱薩琳皇后生育後長大的唯一一個孩子,前面有三個兄長和一個姐姐都夭折了。亨利八世對這個女兒很疼愛,9歲的時候,就將往往是王儲頭銜的威爾斯親王的封號給了瑪麗。
  • 「血腥女王」瑪麗一世:紅桃皇后原型人物,統治殘暴卻是可憐人
    可惜連續幾次小產,最終才生育了瑪麗公主。從小瑪麗公主就不得寵,在成長道路上遭遇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此後因為子嗣問題,凱薩琳王后驟然失寵,亨利八世居然愛上了侍女安妮·博林。這段婚姻惹怒了羅馬教皇,但即使冒天下大不為,亨利八世也要迎娶佳人。小編認為瑪麗一世後來被稱為「血腥瑪麗」,根源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瑪麗公主父母感情失和,母親早過世又得不到父愛,造就了她敏感多疑的性格。
  • 瑪麗一世因殘酷鎮壓新教徒得到「血腥瑪麗」的稱呼
    英格蘭都鐸王朝著名君主亨利八世死後,他的長女瑪麗一世得到樞密院支持,廢黜了簡·格蕾郡主的王位,成為了英國歷史上首位真正意義上的女王。 瑪麗一世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登基後宣布復闢天主教在英格蘭的地位,並且以鐵腕手段對付新教。她在位期間,300多名人被活活燒死,不計其數的新教徒流亡海外。
  • 血腥瑪麗
    ) 」隨後,鏡子裡就會出現一個女人的臉,她就是血腥瑪麗,你可以問她問題,不過她不一定會回答你。血腥瑪麗並不是單獨指某個人或者某隻鬼,而是鏡子裡出現的女人的群體名稱,遇到的血腥瑪麗就好像是抽扭蛋一樣,全憑緣分。運氣好的話,血腥瑪麗會回答你的問題,回答完就會消失。運氣不好的話……或許下一次出現在鏡子裡回答別人問題的,就是你了。
  • 血腥瑪麗&童貞女王
    那是女人還位輕言微的時代,她們雖然貴為女王,但是因為女性的身份,處處被掣肘,那頂皇冠戴起來,比男性繼承人不知沉重了多少。鏡頭轉回到現代,當你徜徉在泰晤士河邊,在塞納河左岸,在萊茵河畔,在米蘭,在巴塞隆納,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裡的一個切合你心意的酒吧裡,不知道你有沒有碰巧品嘗過這樣一款雞尾酒,它的名字叫Bloody Mary(血腥瑪麗)。
  • 因母親未再生育,英國第一位女王瑪麗一世,終進化成「血腥瑪麗」
    瑪麗的父親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在確認瑪麗的母親凱薩琳,不能再生育之後,他終於爆發了。亨利八世太想要個兒子了。並且,在亨利八世看來,脆弱的女性統治者會引起內亂。 因此,亨利八世下定決心準備再娶一個媳婦兒。但是,英國天主教不允許一夫多妻,而且也不允許亨利八世離婚。這一下把亨利八世鬍子都氣歪了。
  • 血腥瑪麗的傳說的,現實比鬼怪還可怕!
    血腥瑪麗是西方著名的都市傳說,被稱作致命的召喚儀式,她的形象通常是一位浴血的女孩,傳說召喚成功後,就能夠問血腥瑪麗三個問題,然而得到答案後也要付出代價
  • 驚悚:血腥瑪麗傳說的來源,現實比鬼怪還可怕!
    血腥瑪麗可是西方著名恐怖傳說,流傳在民間的起源至少有50種不同版本,至於召喚方式……嗯,就不多說了(之前有多篇圖文介紹過哦),在這寒冷的夜裡總會感覺毛毛的。血腥瑪麗被稱作致命的召喚儀式,她的形象通常是一位浴血的女孩,謠傳儀式成功後,就能夠問血腥瑪麗三個問題,然而得到答案後也要付出代價,沒錯,正是獻上你的命。
  • 血腥瑪麗:她一生所為,是否擔得起此等惡名?
    在英語中血腥瑪麗Bloody Mary是女巫的同義詞。這個充滿貶義的詞,來自英格蘭第一位真正的女王,瑪麗一世。學生時代老師解釋這個單詞的時候,只說這個女王殺人如麻,人們才給她取個這個綽號。當長大自行翻閱書籍,看遍瑪麗一世的成長曆程和登基後的所作所為,不禁發出疑問:「瑪麗一世一生的所作所為,是否擔得起此等惡名?」提起瑪麗一世,大多數人都認為她是一個失敗而令人恐懼的女王。
  • 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王:死於被斬首的瑪麗一世
    世稱為「血腥瑪麗」的英格蘭瑪麗一世《狄更斯英國簡史》在評價這位女王時這樣說:」這樣的事跡讓後世對她最大的印象便是「血腥瑪麗」的代號。由於稱號相同,後世經常將英格蘭的這位「血腥瑪麗」同本文的主角瑪麗·斯圖爾特混淆起來。執政不久,短命的英格蘭瑪麗一世便病逝,其一同在王室長大的妹妹伊莉莎白·都鐸坐上了英格蘭國王的位置,稱號為「伊莉莎白一世」。
  • 九日女王到血腥瑪麗 倫敦 · 電影
    瑪麗公主和伊莉莎白公主回到倫敦因為擁護瑪麗公主的人比擁護簡·格雷的人更多:一方面是由於瑪麗公主母親—凱薩琳王后的悲慘命運,廣受許多人同情而成為助力,當年瑪麗公主的母親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現在都成為她登基最佳的後盾
  • 瑪麗一世英國首位女王
    從登基的那一刻開始,瑪麗一世就致力於恢復天主教的信仰,英國國內掀起大肆迫害新教徒的運動。      瑪麗一世的統治充滿血腥和恐怖,她統治的5年裡,僅僅倫敦城就有114名男人、女人、孩子被燒死。甚至,瑪麗一世還將信仰新教的妹妹伊莉莎白關進倫敦塔,這位後來著名的「童貞女王"差點被處死。
  • 英國第一任女王—「血腥瑪麗」的悲情
    由於她自身對天主教的狂熱和性格偏執,她以公正宗教的名義,殺害了許許多多與她持有不同宗教政治觀念的人;在她統治的五年時間裡,整個國家充斥著混沌和恐懼。 瑪麗.都鐸出身於1516年,她是亨利八世和其第一任王后凱薩琳阿拉貢唯一倖存的孩子。瑪麗三歲開始學習拉丁文,舞蹈,王后凱薩琳阿拉貢專門聘請西班牙有名的詩人藝術家為瑪麗做藝術顧問,受到優質教育。
  • 「血腥瑪麗」告訴你,童年陰影有多可怕...
    在平定了簡格雷的「叛亂」之後,1553年10月1日,瑪麗正式加冕成為英格蘭的女王,是為瑪麗一世。瑪麗一世時期,英國恢復了天主教的統治地位。然而宗教紛爭始終沒有停止,瑪麗依然受到各方的威脅,如果不先下手為強,簡格雷就是自己的下場,因此瑪麗開始大開殺戒,嚴厲打擊異教徒。瑪麗一世甚至坑殺了超過300個新教徒,得到了「血腥瑪麗」的稱號。
  • 血腥瑪麗:擁有恐怖傳說的雞尾酒
    ——血腥瑪麗!說說到血腥瑪麗,估計不少朋友都知道,估計對於那個「血腥瑪麗」的靈異遊戲更是如雷貫耳吧……那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恐怖一把!  有這樣一種雞尾酒,甚至會用新鮮的芹菜和胡蘿蔔加以點綴。看起來詭異另類,實際則相當健康。作為不得不喝的一款重口味雞尾酒,今天就讓我們聊一聊血腥瑪麗,這款雞尾酒的前世今生。
  • 英格蘭的「血腥瑪麗」: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位女王?
    這場政治事件的最大受害者是她可憐的外甥女格雷郡主——一位年僅17歲的少女。她先是被關進倫敦塔,後被秘密處死,在位僅九天,史稱「九日女王」。諾森伯蘭和他的支持者也走上了斷臺頭。瑪麗的統治以一場血腥的政治衝突拉開了序幕。英國沒有女人不得繼承王位的法律,早在12世紀,英王亨利一世的唯一女兒瑪蒂爾達就差點登上王位。
  • 血腥瑪麗的恐怖傳說
    「血腥瑪麗」原來是一個鬼魂的名字,也是西方一種通靈遊戲,非常受少女們的歡迎。想要作這種通靈遊戲,只需要獨自走進一間黑暗的浴室,在鏡子與自己之間點燃蠟燭,然後對著鏡子默念三遍「I believe bloodymary(我信仰血腥瑪麗) 」就能召喚到「血腥瑪麗」。據說,召喚者無一例外地追隨血腥瑪麗到了那一個世界,沒有人知道召喚當時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血腥瑪麗又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的。
  • 血腥瑪麗的傳說
    但是你也要答應他所有的要求,但是她的要求到目前為止卻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因為玩過這個遊戲的人全部都死了,據有關的統計在國外每年因為血腥瑪麗這個遊戲而死的人都有上千個,但是還是有人不顧危險的去玩,因為什麼都阻止不了人們的貪婪。
  • 《諾弗蘭物語》血腥瑪麗配方一覽 血腥瑪麗配方是什麼
    導 讀 諾弗蘭物語血腥瑪麗配方是什麼?諾弗蘭物語血腥瑪麗配方材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