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女王到血腥瑪麗 倫敦 · 電影

2021-02-26 藝術星球artplanet

四姐弟的王權爭鬥

新教天主教的交替


我們之前寫過「亨利八世和他六個王后的故事」(「閱讀原文」),並講了前三位王后各留下一個孩子,他們都在亨利八世駕崩之後先後掌權。不過今天故事最大的主角卻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女兒,也就是亨利八世的侄女簡·格雷公主,她離奇地當了九天的女王,也離奇地掉了腦袋。


簡·格雷

· 簡·格雷夫人 ·

按理來說,亨利八世逝世之後,王權更替的第一位是愛德華六世的繼位,但是今天是「電影」欄目,所以我們循例得從一部電影說起,所以跳到愛德華六世的繼位者,和他同一天出生的簡·格雷公主開始。


簡夫人(中文譯名:九日女王)電影海報

(建議wifi下瀏覽,記得全屏哦)


《簡夫人》(九日女王)預告片

這部派拉蒙影業於1986年上映的《簡夫人》,由崔佛·納恩執導,海倫娜·伯翰·卡特和加利·艾爾維斯主演。


簡夫人電影劇照

1552年,英國愛德華六世選擇王位繼承人時,攝政王約翰·達德利公爵為了奪權的目的,力主排除天主教公主瑪利,選擇簡·格雷公主繼位,並讓簡與自己的兒子吉爾福德結婚。簡與吉爾福德原本毫無感情,舉行婚禮後,被送往鄉下莊園,等待接受王位。


簡與吉爾福德的婚禮

簡與吉爾福德朝夕相處,逐漸相互了解,並產生感情。愛德華六世去世,簡舉行加冕儀式,瑪利公主逃往國外。


簡·格雷的即位詔書

16歲的簡大權在握,與達德利等進行鬥爭,元老們大為不滿。她在位九天就遭廢黜,與丈夫一起被關入倫敦塔,都鐸王朝的正統繼承人瑪麗率軍隊回國,被擁立為王。


簡·格雷夫人在倫敦塔禱告

1553年,瑪麗一世繼位,瑪麗讓簡與吉爾福德改信天主教,他們拒絕,雙雙被送上斷頭臺。


簡·格雷夫人被行刑

保羅·德拉羅什 | 1833

倫敦國家藝術畫廊收藏

影片著力於突出在位9天的簡·格雷是宮廷陰謀的一顆棋子,男性權力貪慾的犧牲品。不情願地被扶上王位,如釋重負地走下來,可以偷生卻選擇抱持著自己的信仰高貴地去死,因而被視作新教的殉教者。


簡·格雷生命的最後時光在倫敦塔度過

同樣這裡還關過伊莉莎白公主

也就是後來的伊莉莎白一世

旨在表現她的生與死,代表了那個時代英國的政治氣候和宗教熱情。但是這部電影的情節大致與史實是相符的。

(建議wifi下瀏覽,記得全屏哦)


2014年短片《簡·格雷夫人》

講訴了簡·格雷生命的最後時光

簡·格雷受了良好的啟蒙教育,當時貴族的女孩子受到高等教育是一種風氣,而簡·格雷就受益於這種風氣。她通熟拉丁語,希臘語和希伯來語,還向米開朗基羅學了義大利語。因為父親和老師的影響,她是個堅定的新教徒,並與蘇黎士的改革者約翰·亨利·布爾靈格通信。比起狩獵和聚會,簡更喜歡讀書學習,學者羅傑·阿舍姆來訪時發現她在讀柏拉圖的書,她說道:「在我父母面前,我無論是站,是坐,還是走;是吃,還是喝;是高興,還是悲傷,我都必須讀書,因為它是如此重要,如此完美,就像上帝創世一般,如果不的話我就覺得我像受到威脅,受恐嚇一般如同身在地獄裡。」


1554年簡·格雷被行刑的地方

亨利八世的兩位王后安妮·博林和凱薩琳·霍華德

也分別於1536年和1542年在這裡被砍下腦袋


倫敦塔斬首用刑具

· 愛德華六世 ·

講完倒黴捲入亨利八世三個兒女王權紛爭的簡·格雷,我們繼續回到這三姐弟身上。亨利八世逝世之後,因為事先的充分安排,所以這代單傳的唯一子嗣愛德華以9歲的年紀順利上位。


愛德華和父親亨利八世及母親珍·西摩王后

因為愛德華的出生,亨利八世終於有個王子可以繼承大統了,所以當時的英格蘭「舉國歡騰,教堂內吟唱起《讚美頌》,城裡點燃篝火,慶祝著愛德華的誕生」。


愛德華六世

愛德華受洗時,由瑪麗公主擔任教母(信奉天主教的瑪麗公主給新教的弟弟擔任教母這點編輯還是持懷疑態度的)、伊莉莎白公主塗抹聖油。


漢普頓宮重演愛德華王子受洗一幕

愛德華即位時,由於尚未成年,英格蘭實由攝政議會治理。亨利八世時期,英國國教會雖然脫離了天主教會,但他始終沒有宣布廢除天主教教義或儀式。愛德華首度將新教定為英格蘭國教,廢除彌撒和神職人員的獨身制度,並在英格蘭實施義務兵役。這次改革是由坎特伯雷大主教託馬斯·克蘭麥設計,他所編著的《公禱書》亦沿用至今。


彩繪玻璃上的愛德華六世加冕遊行

1553年,愛德華得知自己的生命已到末期後,與議會擬定了「繼承案」,試圖阻止國家再度落入天主教勢力。愛德華任命他的表親珍·格蕾為王位繼承人,將他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一世和伊莉莎白一世都排除在外。


愛德華六世的傳位遺詔

· 瑪麗一世 ·

愛德華六世死時年僅15歲,沒有任何子女。而根據第三部王位繼承法,瑪麗公主將登基成為英格蘭女王,但愛德華並不希望王位落入姐姐瑪麗手中,深恐她將復闢天主教。因此他決定把瑪麗從王位繼承權的名單上剔除。但由於他不可能只奪去其中一位姐姐的繼承權,所以連信奉新教的伊莉莎白也一併失去王位的繼承權。但是愛德華欽定的王位繼承人簡·格雷只當了九天的女王。


瑪麗公主和伊莉莎白公主回到倫敦

因為擁護瑪麗公主的人比擁護簡·格雷的人更多:一方面是由於瑪麗公主母親—凱薩琳王后的悲慘命運,廣受許多人同情而成為助力,當年瑪麗公主的母親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現在都成為她登基最佳的後盾;另一方面,簡·格雷的公公諾森伯蘭公爵和他的支持者則兵敗如山倒。簡·格雷被推翻後,瑪麗則成了新女王。


瑪麗一世 | 安東尼·摩爾

雖然瑪麗深知簡·格雷本無爭奪王位之心,但後因新教勢力蠢蠢欲動,企圖再次擁立她為女王而迫不得以把簡·格雷處決,之後瑪麗以鐵腕手段,鎮壓人民,並靠宮廷鬥爭剷除異己。瑪麗一世加冕後已是37歲了,因此她希望儘快找到合適夫婿以生下儲君,以免王位落入其信奉新教的妹妹伊莉莎白手中。當時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向她建議與他的獨生子菲利普,即後來的菲利普二世結婚。


菲利普二世

兩人首次見面兩天後便舉行了婚禮。可是,菲利普與瑪麗結婚純粹是基於政治利益考慮。再且,女王與西班牙人的婚姻並不受英國國民的普遍歡迎。


1554年印刻著菲利普和瑪麗的錢幣

由於瑪麗一世堅持嫁予西班牙王子菲利普二世,國內新教徒藉口再起暴動。暴動被鎮壓後,雖然伊莉莎白堅持自己沒有參與起義,但瑪麗認定伊莉莎白就是個深藏不露、心腸惡毒的女人,所以伊莉莎白仍然被監禁於倫敦塔兩個月,隨後則被軟禁。


倫敦塔又迎來了一位王室

伊莉薩白公主在此被囚禁二個月

瑪麗一世心狠手辣,心腸狠毒,正是早年不幸的生活,造成了她對新教的怨恨心理和暴戾脾氣。為了復興天主教,有不少的新教徒領袖被處決(特別是被燒死)。。宗教迫害持續了四年,死亡人數難以統計。由此後人以「血腥瑪麗」來指代瑪麗一世。


「血腥瑪麗」雞尾酒

今天「血腥瑪麗」也是一款由伏特加、番茄汁、檸檬片、芹菜根混合調製而成的頗受歡迎和流行的雞尾酒飲料。

· 伊莉莎白一世 ·


還是公主時候的伊莉莎白畫像

瑪麗一世生前也未能誕下子女,在她歸西之後,伊莉莎白順利地接替同父異母姐姐而成為女王,並在一個非常好的內閣的幫助下開始了統治。


伊莉莎白一世的加冕

伊莉莎白一世登基之後,首先採取的行動之一就是建立英國新教的教堂,她成為教會最高領袖。人們原以為伊莉莎白會結婚生子,以延續都鐸王朝。但她沒有,儘管有很多人追求她。隨著她的年齡漸長,伊莉莎白因為其她一生未婚,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當時有不少人通過畫像,遊行和文學作品謳歌她。


伊莉莎白一世金幣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伊莉莎白的統治被稱為「伊莉莎白時代」,也被稱為「黃金時代」。這個時代英國戲劇得到了空前繁榮,出現了像威廉·莎士比亞和克里斯多福·馬洛這樣的劇作家。還出現了像佛朗西斯·德裡克這樣的第一個環航地球的英國探險家。並且在她的統治下英國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今天美國的維吉尼亞州也正是以她「貞潔女王」的稱號來命名的。


伊莉莎白一世的雕像

一生未婚的伊莉莎白自然也沒有子女,她的死結束了都鐸王朝。死後,信仰新教的伊莉莎白和信仰天主的瑪麗葬在了一起。


瑪麗一世和伊莉莎白一世

在西敏寺的合葬墓


生前的是非功過

只任由後人評說

編輯 / jun

點擊「閱讀原文

了解簡·格雷老舅的故事

「亨利八世導演的宮心計」

更多精彩內容

敬請訪問

藝術情懷 | 個性旅行 | 唯美生活

QQ群: 173081765

* 國內投稿及合作郵箱:hi@artvoi.com

* 海外投稿及合作郵箱:hello@artvoi.com

相關焦點

  • 血腥瑪麗&童貞女王
    鏡頭轉回到現代,當你徜徉在泰晤士河邊,在塞納河左岸,在萊茵河畔,在米蘭,在巴塞隆納,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裡的一個切合你心意的酒吧裡,不知道你有沒有碰巧品嘗過這樣一款雞尾酒,它的名字叫Bloody Mary(血腥瑪麗)。這是一款世界流行的雞尾酒,甜、酸、苦、辣四味俱全,富有刺激性,可增進食慾。
  • 英國第一任女王—「血腥瑪麗」的悲情
    (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1516-1558)瑪麗.都鐸是英國歷史上最遭歷史學家詬病和民眾憎恨的一位君主。在愛德華即將逝去之時,他深刻意識到他所面臨的危機,他死去後,瑪麗是下一個王位繼承人,但是因為宗教立場不同的原因,如果瑪麗繼任,他努力推進的新教改革將付之東流,於是他便在坎特伯裡大主教克蘭麥的支持下任命瑪麗的表親簡·格雷為王位繼承人。不過事與願違,1553年7月19日英國議會廢黜了簡·格雷的王位,並擁立瑪麗一世為女王,簡·格雷成為了英國歷史的「九日女王」。
  • 英格蘭的「血腥瑪麗」: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位女王?
    1553年7月10日,簡·格雷在諾森伯蘭的操縱下繼位,同時,瑪麗在薩福克的弗雷林漢姆城堡也宣布自己為女王。在國家分裂的危急時刻,作為國家權力中樞的樞密院臨陣倒戈,拋棄了諾森伯蘭公爵,宣布支持血統更近的瑪麗,諾森伯蘭公爵應聲倒臺。瑪麗是勝利者,她在支持者的簇擁下開進倫敦,走上權力的巔峰,在她心裡,這是上帝對她二十年不公命運和虔誠信仰的報償。
  •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1887年建立於英國倫敦,得名於英王喬治五世之妻瑪麗王后,1915年被吸納為倫敦大學聯盟成員、是一所享譽世界的公立綜合研究型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位列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114位 [2] (2015年位列第98位 [3]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10位 [4] (2016年位列第98位 [5] )這裡是英國最大的國家健康信託(NHS)巴茨健康以及倫敦醫學與牙醫學學院的發源地。
  • 血腥瑪麗
    血腥瑪麗並不是單獨指某個人或者某隻鬼,而是鏡子裡出現的女人的群體名稱,遇到的血腥瑪麗就好像是抽扭蛋一樣,全憑緣分。運氣好的話,血腥瑪麗會回答你的問題,回答完就會消失。運氣不好的話……或許下一次出現在鏡子裡回答別人問題的,就是你了。
  • 瑪麗女王:英國歷史上最美的悲情女王
    一說起歐洲的歷史,很多人都會感覺非常混亂,英國歷史也是如此,他們很多的國王、女王經常還用同一個名字,什麼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再到五世、六世、七世、八世,這也是造成人們覺得混亂的原因。在這兒說明一下,我們這兒說的這位被處死的瑪麗女王不是那位「血腥瑪麗」,而是另一位瑪麗女王。 西方有一種很烈很烈的雞尾酒叫Bloody Mary,是用番茄汁加上伏特加調製的,這種酒稱為「血腥瑪麗」,這個酒就是因為「血腥瑪麗」女王而得名。「血腥瑪麗」應該算是這位被處死的瑪麗女王的表姐,所以她們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
  • 英國史上第一個正統女王瑪麗的血腥一生,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
    按照規定,瑪麗應為下一任繼承人。但是諾森伯蘭公爵和樞密院卻宣布第三順位繼承人簡·格雷繼承王位。這就是著名的「九天女王」,九天後,在群眾的聲討聲中,簡·格雷倒臺,瑪麗登上了本就屬於她的王位。作為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徒,瑪麗女王一上臺,就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 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為何被稱為血腥瑪麗?還成了女巫的代名詞?
    它的根源,卻是一位頗有悲劇色彩的歐洲女王,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1516年,瑪麗出生,她的父親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母親是凱薩琳王后,她也是凱薩琳皇后生育後長大的唯一一個孩子,前面有三個兄長和一個姐姐都夭折了。亨利八世對這個女兒很疼愛,9歲的時候,就將往往是王儲頭銜的威爾斯親王的封號給了瑪麗。
  • 「血腥女王」瑪麗一世:紅桃皇后原型人物,統治殘暴卻是可憐人
    「血腥女王」瑪麗一世:紅桃皇后原型人物,統治殘暴卻是可憐人相信很多看過《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讀者,對電影中的「紅皇后」和「白皇后」印象深刻
  • 瑪麗一世因殘酷鎮壓新教徒得到「血腥瑪麗」的稱呼
    英格蘭都鐸王朝著名君主亨利八世死後,他的長女瑪麗一世得到樞密院支持,廢黜了簡·格蕾郡主的王位,成為了英國歷史上首位真正意義上的女王。 瑪麗一世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登基後宣布復闢天主教在英格蘭的地位,並且以鐵腕手段對付新教。她在位期間,300多名人被活活燒死,不計其數的新教徒流亡海外。
  • 因母親未再生育,英國第一位女王瑪麗一世,終進化成「血腥瑪麗」
    而連同信仰一起拋棄的,自然還有那不能再生育的瑪麗的母親凱薩琳以及瑪麗。 就這樣,瑪麗從備受溺愛的長公主成為了灰姑娘。從此刻開始,瑪麗一路朝著「血腥瑪麗」的方向進化。而這一切,竟是因為其母親不能再生育。 「血腥瑪麗」到底是如何進化的?
  • 瑪麗一世為什麼會被稱為「血腥瑪麗」?她究竟殺了多少人?
    ——女王瑪麗一世。你或許沒有聽過她的名字,但你一定聽過「血腥瑪麗」的威名。在酒吧裡,她是一款血紅色雞尾酒的名字,在歐洲的民間故事裡,「血腥瑪麗」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女巫,就像這個稱號一樣代表著殘忍和嗜血,攜帶著罪惡和詛咒。而她的歷史原型,就是這個瑪麗一世女王。她因為在執政的無情打壓和迫害新教徒而被稱為「血腥瑪麗」。那麼,這個擁有著英格蘭王室高貴血統的女王為什麼會演變成民間傳說中嗜血的惡魔呢?
  • 血腥瑪麗:擁有恐怖傳說的雞尾酒
    ——血腥瑪麗!說憤怒的群眾將已經快70高齡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抓住,群情激憤之下,大家將她活活燒死在她自己的浴室中,並且封掉了古堡才終於終結了這一可怕的詛咒。  血腥瑪麗的第二個形象是16世紀中葉的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瑪麗當政時,為了復興天主教而迫害了一大批新教教徒。人們就把她叫做「血腥瑪麗」。
  • 亨利八世的兩個硬核「私生女」 : 血腥瑪麗和童貞女王
    亨利八世的兩個「私生女」——英國歷史上著名的瑪麗一世(血腥瑪麗Bloody Mary)和伊莉莎白一世(童貞女王),遺傳了暴君亨利八世的基因,也是挺剛的:一個遺臭萬年,Bloody Marry也成為「女巫」的同義詞;另一個深受英國人民愛戴,被稱為「榮光女王」,以她名字「伊莉莎白」命名的時代被視為
  • 血腥瑪麗:她一生所為,是否擔得起此等惡名?
    在英語中血腥瑪麗Bloody Mary是女巫的同義詞。這個充滿貶義的詞,來自英格蘭第一位真正的女王,瑪麗一世。學生時代老師解釋這個單詞的時候,只說這個女王殺人如麻,人們才給她取個這個綽號。為了維護天主教的信仰,她把300多個新教徒送上火刑架;對於同父異母的妹妹伊莉莎白,她感情複雜,嫉妒之下又把送進倫敦塔;為了討丈夫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歡心,她一度把英格蘭當做討好的籌碼,卻始終和丈夫貌合神離。她坐在王位上五年,把英格蘭進入一個「恐懼和血腥」的年代。只是,這是她人生的全部嗎?
  • 「血腥瑪麗」告訴你,童年陰影有多可怕...
    上次我們一起聊了都鐸王朝「一場因離婚而引發的血案」——殺妻狂魔亨利八世的故事,在留言中,有讀者希望接著說一說「血腥瑪麗」的故事的評論,被贊到靠前的位置。除了外表不夠靚女,瑪麗還以「血腥」留名青史,在著名的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紅女王」,據說原型之一就是血腥瑪麗,「砍掉他(們)的頭」也是紅女王和血腥瑪麗共同的口頭禪。
  • 「血腥瑪麗」---瑪麗一世悲慘的一生
    瑪麗一世出身高貴,她的祖父亨利七世開創了都鐸王朝,她的父親亨利八世則是英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國王,她的外祖父外祖母裴南迪與伊莉莎白則締造了西班牙,她的丈夫菲利普也是西班牙國王,她的公公查理五世是羅馬帝王……總之,她是血統極為高貴,真正的女王。然而,她卻有個和她高貴出身極為不相稱的稱號——血腥瑪麗,這是怎麼回事呢?
  • 血腥瑪麗的恐怖傳說
    「血腥瑪麗」原來是一個鬼魂的名字,也是西方一種通靈遊戲,非常受少女們的歡迎。想要作這種通靈遊戲,只需要獨自走進一間黑暗的浴室,在鏡子與自己之間點燃蠟燭,然後對著鏡子默念三遍「I believe bloodymary(我信仰血腥瑪麗) 」就能召喚到「血腥瑪麗」。據說,召喚者無一例外地追隨血腥瑪麗到了那一個世界,沒有人知道召喚當時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血腥瑪麗又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的。
  • 血腥瑪麗與伊莉莎白女王的不婚之謎!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
    血腥瑪麗與伊莉莎白女王的不婚之謎!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上初中的時候曾經看過一部網絡小說,是以英國都鐸王朝為背景的,這個作者十分熟悉英國的歷史和一些名人典故。這部小說算是我的英國史的啟蒙。這本書主要是講的是有一個女生去參加了一個調查組,調查倫敦塔的鬼魂事件,但是居然好死不死的穿越了,還是穿越到了英國都鐸王朝的超級殺妻狂魔亨利八世的年代,女主還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皇后安妮博林,所以女主為了自保,就想盡一切辦法改進這裡的法律條款,當然結局還是好的。
  • 《簡·格雷的死刑》:第一位英國「女王」 為何慘遭斬首?
    《簡·格雷女士的死刑》 1833年 布面油畫 246cm×297cm 英國國家美術館簡·格雷(Lady Jane Grey),即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王,在位僅僅是可憐的九日。說實話,「女王「這一表述或許並不嚴謹,但她確確實實是登上了王位,被動的,並在半年後被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