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圍觀!2018高考滿分作文來了!

2021-01-08 綠楊夜話

一年一度高考忙

也就作文能夠全民參與

不信,你把明天數學的最後一條題目做一下

……

江蘇省2018年普通高考語文作文題為: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花解語,鳥自鳴,生活中處處有語言。

不同的語言打開不同的世界,音樂、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語言豐富生活,語言演繹生命,語言傳承文明。

【審題】

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語言」。現實生活中的「語言」千差萬別,繽紛斑斕。「語言」既是包羅萬象的生活元素,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具有豐富厚重的意蘊。

選了我的朋友圈看到的幾篇佳作,鬥膽做了點評。還請方家多多指正。

【佳作一】

一朵花的語言

□翁成幾個月前,回泰興到初中同學家小聚,我們一幫人在堂屋裡喝茶聊天。天剛下過雨,同學的小女兒拿著一把小鏟子在門前的菜地裡挖蚯蚓,攢了有七八條後,一起將蚯蚓埋到了院子裡的一隻花盆裡。  我平時也養些花,知道蚯蚓可以幫花鬆土,但花盆內的土壤並不多,加上蚯蚓繁殖起來速度很快,容易在盆裡造成很大的孔洞,使根系與盆土脫離,無法正常吸收水分,這看似對花的寵愛,其實適得其反,反而會傷害了花。  同學的女兒肯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許她認準了蚯蚓會給花鬆土,這樣花會長得更好。  我走到院子裡,想將這個道理講給小女孩聽。同學也跟了出來,他告訴我,小女孩叫小雨,今年6歲了,小雨患有先天性重度耳聾,聽力幾乎為零,因無法與外界溝通,小姑娘從小就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性格也比較孤僻。  我們正說著,小雨轉過身,對著我微微一笑,她如碧波般清澈的眼神裡,洋溢著淡淡的溫暖,嘴角的弧度似月牙般完美,或許,這就是天使的微笑吧!  我愣愣地站在原地好久,小雨始終專注地捧著她的花,一會兒聞聞花香,一會又將花放到耳邊,像在傾聽著什麼。笑意始終寫在她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愉悅。午後的院子裡,雨後初放的陽光灑落在地上,空氣中瀰漫著潮溼、寧靜、安詳的味道。  同學看著小雨,無奈地搖頭嘆息。我走上前,幫她將散在地上的花土掃去,我知道,小雨拘謹的內心裡,是盈著香氣的。雖然她無法用耳朵聆聽這個世界,卻可以用心聽到花傾訴的語言,她的世界是多麼乾淨而幸福啊!  和小雨的世界比起來,我們的煩惱無以復加:高跟鞋無法拯救的身高,再怎樣節食也無法甩掉的脂肪,工作的患得患失導致的間歇性抑鬱……仿佛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在經歷一場災難。  幾個月過去了,腦海裡小雨對著花託腮凝思的畫面一直難以揮去。趁著最近有空,我決定再回一趟泰興老家。  我驅車到花都匯去買了一盆茉莉花,小小的花苞一個挨著一個,過不了多久應該就會競相開放。我準備將它作為禮物送給小雨。我還特意去找了一位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學了些簡學的手語。  見到小雨,我要用手語告訴她,蚯蚓不適合放在花盆裡的道理。還要告訴她,每個花盆裡都藏了很多花的秘密,只要用心聆聽,就可以聽到它的歡喜與悲傷,聽到它的憂鬱與明媚,聽到它起床時打哈欠的聲音,甚至,聽到它熟睡時,四散開來的鼾聲……

【點評】

此文選取的角度甚為巧妙,將無聲與有聲的語言衝突用暖心化解,花有語,人不語卻有情,被打動作者試圖走進無聲的語言世界。我為作者的暖心點讚,所以要給滿分。

【佳作二】

聽背影的述說沈娟娟語言演繹生命,語言傳遞感情,只是很多時候,最動人的語言,都是無聲的,也許一個轉身的背影,就是一段最深情的表白。

大家都知道,《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講述的是他的父親在南京浦口火車站送他上學時候的情形。臨行前父親堅持要給朱自清買點桔子車上吃,然後便是催人淚下的那一幕:「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當時祖母新逝,家道中落的父親背負著沉重的家庭負擔和精神悽苦,卻還是堅持在兒子面前要演好自己剛毅堅強的一面,這也許是一個即將老去的尋常父親維護自己尊嚴最好的方式,也是父愛如山最樸實無華的表達,那個胖胖的、青布棉布、黑布馬褂的背影是一段無聲的述說,卻是一段濃到化不開的父子深情。朱自清讀懂了父親的背影。 先生筆下的《背影》成就了散文史上的傳奇,其實在雲南蒙自,滇南的一座邊陲小城,朱自清先生也曾留下了他自己的背影。 1938年,朱自清帶著西南聯大文學院的師生在此辦學,南國的冬天不嚴寒,但也有別樣的清冷,師生的生活都非常清苦,朱自清有一塊寬寬大大的麻布,就是馬車夫喜歡用來做擋風披肩的那種粗麻布,特點是便宜、厚實、擋風。風起的清晨和夜晚,先生就披著這樣的披風往來與校舍和宿舍,往來於蒙自狹窄的街道,那道狹長清瘦的披風背影,特立又獨行,孤寂又堅挺,仿佛在述說著這位西南聯大殿堂級教授身處國破山河碎的抗戰時期,那份憂國的焦慮、憂民的情懷和錚然不屈的風骨。在西南聯大史料成列館裡,一張小小的南湖邊師生合影見證了那段不一般的歷史,歲月困苦難掩文學的情懷,新詩明亮的節奏裡,有理想有信念也有遠方。如果說西南聯大在昆明的驚鴻一瞥,讓這個文化的蠻荒之地擁有了不一樣的學術風華和精神氣質,那麼蒙自城中,那片小小的南湖,也因為大師的背影,平添了延綿不息的文氣、風骨和情懷。 今年是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聽懂了嗎?這份背影的述說。

【點評】

開頭先聲奪人,直入主題。定格兩幅畫面,突出兩層主題:父親的背影訴說的是父子情深,大師的背景透出的是家國情懷。看到高考作文題,首先想到的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我為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感點讚!給滿分。

【佳作三】

想把我唱給你聽已蝶 結繩記事是算術的起源,刻於石壁的魚骨是文字雛形,交流的你呼我應。漸至語言的豐滿,飽蘸了情緒的語言是為詩,宜於吟唱的語言排序成為歌。 在歲月的長河裡,語言的面目曾經簡練到一個字能夠通假數個意思,也曾經佶屈聱牙或冗長繁複,終於,到了今天,計算機時代,二進位的龐大構架給了語言空前廣闊的平臺和自由。 白話、英語、詩歌、戲劇, 語言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多樣,語言的交流途徑卻越來越單一。微信,一個手機便打敗了一直以來傳統的所有接觸形式,無論聚餐還是約會,床上或是桌前,洛陽親友如相問,尋我你就上微信。 如果你想觀察一個人,你可以看看他的朋友圈。言為心聲,你說或者不說,你的朋友圈就在那裡。(從來不刷朋友圈的人可自動結束閱讀) 永遠不發一言的人,像松鼠收松籽,把每一顆腦海裡浮現的果實都藏得很深,深到自己都不能全然記憶。 只潛水點讚的人,像池塘裡的魚,偶爾吐幾個泡泡,不小心露了行蹤,他點讚的足跡裡,掩藏著他愛過的食物關注著的細節和在意的人。 只見工作不見生活的人,像勤勞的蜜蜂,工作是真的,嗡嗡嗡也是真的。 我個人偏愛那些細碎真實記錄生活的朋友圈更新,得窺語言的全貌,能看到雨後筍在拔節,聽到小鳥們開晨會討論哪棵杏樹可啄,對繡球在烈日下的口渴感同身受,仿佛要一起伸出筷子與他分享冒菜澆頭上嘰裡咕嚕唱著歌的炒豌豆。 桃李若不言,何以和東風?大海若不言,何以喚潮湧? 不同的語言打開不同的世界,既然朋友圈的初衷就是交流與分享,何不用最本色的語言,我把我唱給你聽? 嚶嚶其鳴,求其友聲,求而不得,侶魚蝦而友麋鹿。轉角,遇到愛。更多的無聲的語言形式的存在,就是陶淵明的南山蘇東坡的一溪雲一張琴。 醉心於工筆描摩的人,懂花間鳥的語言;留連於烤箱焙燒的人,與堅果脆黃油粒有交談;沉迷於萌寵喵狗的人,與小主子有言情的暗號秘語;至於園藝,從來是一曲四季疊韻周而復始的宏幅巨篇,春分見球根萌,夏至喜新荷生,秋深嘆楓葉醉,冬雪候菜苔升,懂每一種花語,解每一顆草根。 生命從無到有復歸虛無,語言,在時慰寂寥,去時想餘溫。 花間一壺酒,對影成三人,問的是你,答的是你,和的還是你。

【點評】

這篇的角度比較新穎,解讀的是朋友圈這種最時尚的語言,而且觀察仔細,頗有心得,妙語連珠。為這份女作家的縝密心思給個滿分。

【佳作四】

我愛「揚州話」

朱亮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句方言拉近你我他」。小時候我一口濃重的「鹽城話」,被小夥伴們背後稱為「小蠻子」,而他們講的揚州話有時我也聽不懂,什麼「我不嘎去」、「甩大落子、」「小老卵」……隨著時間的推移,「揚州話」己逐漸取代了兒時的鄉音,並且我還暗暗地喜歡上了「揚州話」,聽一曲小揚劇,比看電影還過癮,家中收藏的「李開敏、汪琴、李政成、蘇春芳、周小培、楊國斌」等名角的磁帶至少有幾十盒。 我不是文史專家,但我知道揚州方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揚州方言既有南方話的特點,它完整地保留了《切韻》系統的入聲,又有北方話的蹤影,古全濁聲母今讀清音。正因為揚州方言有這樣的根基,因而它歷來為國內外語言學家所重視。曹雪芹在他的巨著《紅樓夢》中,揚州話時隱時現,妙趣橫生。揚州評話及揚劇也是以揚州方言為基礎,不斷拓展與創新,深受揚州人的厚愛。 揚州話雖然沒有江南人的軟綿,也沒有北方人的京腔,它是一方水土孕育出一方文化,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充滿了風趣、幽默和智慧。有時外地人聽的一頭霧水,而揚州人心領神會,捧腹大笑。如一句「乖乖隆的咚,」是揚州話中經常用到的一個嘆詞,卻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這是正宗的揚州話的標誌,許多影視明星來揚州都從這句話先學起。七十年代末,我在南京上學,從校園眾多南腔北調中,一聽到「六角錚錚的」、「沒有說項」、「玩的」、「來絲呢」等口語,就知道這是揚州老鄉同學。宿舍裡的同學時常學我的口音,如晚上熄燈睡覺,漣水的盧海志同學詼諧地說:「你到哪兒充軍去了?還不快挺屍」,逗得大家樂開了懷。揚州話中的一個「吃」字,就有多種語言表達,如「順、拖、醫、甩、蒲、逗、國、卡、猜、搭手、搗嗓子……」 我們揚州方言具有濃鬱的地方情結,畢竟親不親,家鄉親! 當你出差或旅遊在外,陡然聽到一句純真的「揚州話」時,一股濃濃的鄉情會油然而升。記得2007年4月一個明月高照的晚上,當我們一行在雲南麗江古街道上閒逛時,居然在熙熙攘攘的遊客中,聽到一句:「這小城蠻波俏呢?」頓時就好象千裡之外遇到了知音,如同駕駛員看到了「蘇k」揚州車牌號。雙方很快就搭訕起來,果然不出所料,遊客是市區東花園人,那種感覺,不在外是不會體驗出來的,真想與老鄉弄老酒「拗」了。 揚州方言浩如煙海,聽起來有滋有味。一個鄉還有幾種方言,老城區涵蓋了揚州正宗的方言。朋友你若是到揚州來遊玩,不妨去揚州的古巷走一走,品嘗一下揚州正宗的美食,聆聽市民正宗的揚州話,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領略揚州特色。 為什麼揚州電視臺每晚《今日生活》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主持人馬偉、王小小一口純樸的揚州話,拉近了與聽眾的距離,足見揚州話的藝術魅力。 我愛揚州!我愛「揚州話」!

【點評】

不「選」失之空泛,不扣失之「跑偏」,審題不難把握,立意見出高下。但是,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位身患病的文友,也是我的同鄉。他在飽受化療之苦的時候,還積極參加同寫高考作文活動,可見他對生活的熱愛。從這個角度說,我也給他滿分。

相關焦點

  • 2018高考滿分作文《酒》,全篇隻字未提「酒」,卻讓老師為之感嘆
    幾乎每年高考語文科目結束之後,作文的討論度都會非常高,因為語文不比其他科目,即便是已經畢業很多年的人,都可以參與進來。還可以根據語文作文的題目,跟著吐槽一下。那麼什麼樣的作文,老師會給滿分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往年的高考滿分作文吧。 2018年全國唯一滿分作文《酒》 這篇文章的作文是位於黑龍江省的考生,並且在當年被保送到了清華大學。不過讓很多人知道她還是因為她的高考作文,因為在2018那一年的高考,全國只有她一名考生語文作文得了滿分。
  • 高考剛結束,「滿分作文」上市了?背後藏著怎樣的產業鏈?
    有網友向記者反映,高考剛結束,就有商家開始售賣「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這些作文從哪來,合規嗎?背後有哪些產業鏈?記者進行了調查。現象:高考剛結束,「2020滿分作文」就上市了在購書網站上搜索「高考滿分作文」關鍵詞,會立即彈出2.8萬多個相關結果,其中不乏「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
  • 高考滿分作文有哪些共同點?看到卷面就懂了,網友:是我也給滿分
    在高考的滿分作文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不管你的文章寫得有多好,但如果你寫的字不標準,不整潔,那麼你的作文仍然得不到滿分。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高考滿分作文的共同點就是文章寫得好加上字寫得好,兩者缺一不可。
  • 媒體人評高考滿分作文:好作文不應該只能「生活在樹上」
    ▲滿分作文截圖。文 | 子兮浙江某考生的一篇高考作文因為被打了滿分而引起熱議,題目是《生活在樹上》。包括陳建新在內的作文審查組老師一致給出高評,他們認為,「把此文打成滿分,不僅是給予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數,也是展現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但是在不少人看來,這篇作文就是「不好好說話」。包括職業作家在內的許多寫作者,也大都不認可這篇滿分作文,尤其不贊同將此文拿出來做範例進行宣傳。
  • 高考滿分作文「在樹上」,公共表達需要下樹說話
    近日,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輿論熱議。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但大量網友質疑文章「矯揉造作」,也有北京大學教授、普林斯頓的博士等對這篇文章進行了批評。
  • 高考閱卷老師偏愛哪種字體?滿分高考作文曝光,老師:不忍扣分
    但對於學生來說寫字的好壞,直接能拉倒分數的分值,所以在高考滿分作文中,字跡根本不亞於印表機,相比較「印刷體」,最終才得到閱卷老師的喜愛!什麼樣的作文最對閱卷老師的胃口,能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拿到高分呢?老師閱卷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作文的字體,當這樣的字體出現在閱卷老師面前時,會讓老師感到眼前一亮,也就更有興趣和耐心繼續看作文。當老師發現這篇作文的文採也相當不錯的,那麼高分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最後,卷老師審批幾百份作文,早就疲勞了。如果此時出現兩份內容一模一樣的試卷,一份字好看的 一份字醜的。
  • 2020高考已在路上,100個滿分作文標題送給你!
    常言道,「花香蜂自來,題好一半文」,「看書看皮,看文看題」。的確,好的標題恰如善睞之明眸,盼兮之美目,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能使讀者怦然心動。簡捷醒目有文採的標題能快速攫住閱卷人的目光,為自己的作文贏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拿下第一個得分點。好的標題,要符合兩個標準:一,生動形象,富有文學意味;二,言簡意賅,能包孕文章主題。簡言之,既要突出中心,又要帶有文採。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官方回應:停止其高考評卷工作
    記者檢索發現,在噹噹、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多本由陳建新主編的高考作文輔導書在售。其中,由陳建新擔任主編之一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一書,從審題、立意、語言、文體四個角度對高考作文進行全面解構,書籍附錄中包含部分其他省市考場滿分作文點評及2016年至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真題。該書於2019年12月第1次印刷,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定價59元。
  • 2018全國滿分作文《酒》,全篇沒一個酒字,卻把酒表現得淋漓盡致
    每年高考作文都是全國人民最為關注的題目,數學、英語、文綜、理綜離那些早已畢業的人們太過於遙遠,想參與也聽不懂看不懂,只有作文能跟著湊湊熱鬧,像2020年高考作文「齊桓公和管仲」,人們可能已經忘了這篇文言文,但是一聽這個題目就知道有多難,也能跟著一起吐槽高考作文。
  • 2020山東高考滿分作文
    2020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斷採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緊急行動。  人們居家隔離,取消出訪和聚會;娛樂、體育場所關閉;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學校開學有序推遲;公共服務場所設置安全「一米線」。
  • 近十年高考英語作文滿分金句
    最近很多同學都和學姐說在英語作文上感到很吃力,總是寫不好,每次都因為作文而沒有達到理想分數(>﹏<)學姐其實遇到很多這樣的同學,其實對於學姐來說,英語作文是個積累的過程,像語文作文一樣,要不斷去積累好詞好句,才能拿高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 官方回應:評卷程序無任何問題
    爭議中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老到和晦澀同在」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隨著2020年高考閱卷工作的結束,在公眾號上率先推出「高考作為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正是當日推出的這篇滿分作文。文章稱這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高考作文不是自媒體文章,不需要人人看懂
    01 這幾天,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被噴得不行,看遍網絡評論,沒有一個給說好話的。 其實大家都沒抓到點子上。 這篇作文,確實讓人看不懂。
  • 2018年的高考作文,全國唯一的一偏滿分作文,題目叫做酒
    高考作文題目液體之火讓你若夢醒飄飄欲仙,讓天地顛倒讓世界旋轉,把人類歷史澆灌的跌宕起伏,將琴棋書畫渲染得五彩斑斕,醉了劉伶狂了詩仙,張揚了曹孟德。滿分作文
  • 「龍門陣」這篇晦澀的高考滿分作文撕扯著朋友圈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光是在第一段中考生就使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典故和生僻字。對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其後兩位老師均給了55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高考日語滿分作文秘訣,第五檔和第六檔差在哪裡?
    很多同學羨慕高考日語滿分作文的同學,但是要想高考日語作文拿滿分,我們首先要知道高考日語高分作文是什麼樣子。今天第六時限老師就以高考日語作文範文為例帶大家一起看看高考日語作文的第五檔和第六檔(最高檔)的差距在哪裡。
  • 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中國知網顯示,浙江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小學師生,直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教育類報刊社。
  • 浙江滿分高考作文引爭議,人大教授:鼓勵和尊重個性化
    浙江省今年的滿分作為叫《生活在樹上》,據浙江教學月刊介紹,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看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被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先來看看浙江高考作文的要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下面來看看這篇滿分的作文。
  • 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中國知網顯示,浙江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小學師生,直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教育類報刊社。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高考錄取通知書堅持本人籤收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閱卷組長:得分「恰如其分」3. 素質教育向應試教育低頭?二、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閱卷組長:得分「恰如其分」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雜誌社通過官方微信,將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對外公開發布。文中稱,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該滿分作文一經公布,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觀點明顯分為兩派,一部分人認為該文章晦澀難懂,不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不應該給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