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替《愛樂之城》說句,謝艾瑪·沃森不演之恩

2021-02-15 新京報Fun娛樂

撰文:翠紅  新京報李桐

新媒體編輯:田偲妮

作為老式童話,《灰姑娘》、《白雪公主》裡平淡、乏味的傻白甜已經足夠,如果你希望在《美女與野獸》裡看到像《冰雪奇緣》裡兩姐妹那樣性格鮮明、生命張力凸顯的形象,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去失望。

  

艾瑪·沃森的演技,就是平庸感來源之一。

艾瑪扮演的美女貝兒對婚姻的態度跟她本人一樣女權主義——不愛不將就,就算將來有變成老姑娘做乞丐的危險也不低頭隨便嫁人。知性聰慧又有主見,放在當今社會也毫不違和。

  

然後呢?沒有了。

如此美麗的姑娘在屏幕上走來走去,高興、傷心、生氣,時而引吭高歌,時而暴烈騎馬狂奔,而底下的觀眾不停看手機、看手錶,有人半途退場,還有姑娘在洗手間裡大聲說:「差點睡著了……」

為什麼?

沒有生命激情,看不出對生活的強烈渴望,就像大家狂迷《哈利·波特》時貼在牆上的赫敏海報,美則美矣,銅版紙一張。

我們總算知道,一個演員可以智商高、出名早,演技卻不長。也許艾瑪該學著把推銷「主義」的聰明,實實在在用在學習演技上了。

所以告別「赫敏」後的這麼多年,艾瑪·沃森都做了些啥,讓她演技難突破,且還話題不斷……

——艾瑪小姐「赫敏」的這些年——

從殺青那天說起……

剪短髮,告別曾經的魔法世界


「赫敏」殺青的那一天,艾瑪·沃森哭得很兇。除了捨不得之外,還有一些別或許是身為觀眾的我們無法理解的情緒。畢竟,對於這一批在《哈利·波特》劇組度過了青春的小演員們來說,工作就是他們的童年,這既是他們永遠無法割捨的魔法回憶,也是他們需要用一生來擺脫的陰影。

    

△告別「赫敏」之後,艾瑪擦乾眼淚,剪了個假小子式的短髮。

這個髮型成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全球首映禮上最引人注目的元素,艾瑪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回應媒體的困惑:「為了角色,我從未像其他青少年那樣嘗試染髮和改變髮型,現在我已經20歲了,不再是一個小姑娘。我為《哈利·波特》奉獻了十年,所以我得想個法子紀念它的結束。我需要一個巨大的轉變。」

早在2007年和2008年,艾瑪就分別主演了一部電視電影《芭蕾舞鞋》和配音了一部動畫片《浪漫鼠德佩羅》——天知道她是怎麼做到在演《哈利·波特》的同時拿到全優的成績,並且還抽出時間接了其他作品。她挑項目十分謹慎:「想想還是挺滑稽的。當我籤約其他作品的時候,人們無法理解為什麼我表現得如此神經質,如此擔憂,我想這是因為我之前籤了一個合同,結果它持續了十二年。」

《芭蕾舞鞋》

走出赫敏,靠卡戴珊體驗人生


因為《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壁花少年》的導演史蒂芬·切波斯基就迷上了艾瑪·沃森:「(羅恩傷了赫敏的心,哈利安慰她的)那場戲,她哭得我心都碎了,於是我立馬意識到她身上有薩姆(《壁花少年》女主角)所具備的脆弱。」

    

為了說服艾瑪·沃森加盟自己的新片,史蒂芬向對方承諾:「這部電影會成為你職業生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你還能享受暑假,跟你最好的朋友們重聚。」艾瑪動心了,加盟了,而這部電影也絕對算得上一個不錯的開始。


《壁花少年》

電影不僅能為艾瑪補上了暑假,還為她拓展了人生。為了演好《珠光寶氣》中沉醉於紙醉金迷的盜賊,艾瑪特地翻出角色原型亞歷克西斯·尼爾斯的真人秀,研究她的肢體語言和反應。靠《和卡戴珊姐妹同行》、「小甜甜」布蘭妮的《蛇蠍美人》培養情緒。

《珠光寶氣》

到目前為止,艾瑪演過離自己最遠的角色是位不存在於《聖經》中的母親——《諾亞方舟》中的伊拉。她只好滿世界追著人家孕婦問:「我能跟你聊聊懷孕的經驗嗎?」可惜這部大製作的口碑與票房均不理想。

更慘的是,艾瑪還因此大病了一場——因為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極注重環保,片場連瓶裝水都不允許出現。「早晨五點起來我本來就特別疲倦,喝了那杯過期三個月的臭水之後,我感覺更糟了。」但當艾瑪嚮導演告假的時候,達倫卻要她把負面情緒好好運用在演戲上。艾瑪轉身向劇組抱怨:「他是在搞笑嗎?」卻換來現場一片死寂地尷尬場面。

《諾亞方舟》

在那之後,艾瑪轉向更多飽受精神折磨的角色,例如《回溯迷蹤》中控訴鬼父性侵的少女:

以及《尊嚴殖民地》中為解救男友去邪教臥底的空姐:

除了在影視作品上艾瑪·沃森沒咋閒著也沒咋出成績,愛情上好像也是……

想成為公主,未必要嫁給王子

艾瑪·沃森是絕對不會讓工作佔據她全部生命的那種女人,她要有事業,有學業,有理想,有自我,還要有愛情。雖然年少時對「馬爾福」湯姆·費爾頓那段單相思無疾而終,但這些年來她也沒閒著。

艾瑪的前男友名單可不算短,從橄欖球聯盟球員到金融家到搖滾歌手,她的選擇十分多元化:「我喜歡機智、反應快的男人,他最好善於溝通且幽默感強。我希望他是真實的,也希望他愛的是真實的我。」

橄欖球聯盟球員

愛情並不總是順心如意,即使艾瑪尋見了符合自己要求的男友,相守也比相愛要難許多。

2008年與艾瑪約過會的弗朗西斯·布勒回憶舊情時說:「我和艾瑪真心相愛過,我們有共同的愛好,朋友圈也有交集。現實中的艾瑪與銀幕中的她是截然相反的,我十分欣賞她。但短暫交往後我果斷地停止了這段戀情,因為我覺得和童星談戀愛實在不是一個好選擇。」

大家都覺得他跟「馬爾福」湯姆·費爾頓長得掛相

    

不要說他不樂意跟童星談戀愛了,連艾瑪自己也拒絕與任何名人戀愛。2014年5月,艾瑪·沃森獲邀出席威廉王子在溫莎堡舉行的募款晚會,其優雅大方的形象深受皇室成員歡迎。次年2月,媒體就傳出哈裡王子對艾瑪一見傾心,並展開瘋狂追求攻勢的緋聞。

多少人期盼著再來一段影星變王妃的童話故事,可她卻站出來否認了自己與哈裡的緋聞:「想成為公主,也不一定要嫁給王子。」

當然,艾瑪在這些年裡,還是個「話題榜常客」。

比較全民點讚的是聯合國演講,以及地鐵藏書。

紅·聯合國演講

2014年7月,24歲的艾瑪·沃森被任命為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兩個月後,她站在聯合國的紐約總部演講臺上,發表了「He For She」的演講,號召男性主動倡導社會性別平等。不同於從前許多女權主義者號召姐妹們站起來一起恨男人的言論,艾瑪·沃森主張兄弟們也為平權出一份力,因為性別歧視傷害的不僅僅是女性,男性一樣會是受害者。

   

 「8歲的時候,我就因為想執導排給家長們看的戲而被指責『太霸道』,但男孩們就不會被這麼說;從14歲開始,我就被媒體性感化;到了15歲,我的女生朋友們紛紛放棄她們喜愛的運動,只因不想顯得太壯;18歲後,我的男生朋友們已經不敢情感外露了……」

艾瑪曾說,在為這次演講緊張和自我懷疑的時候,她告訴自己,「如果不是我,又該是誰?如果現在不做,又要等到何時?如果我們袖手旁觀,可能要花上一個世紀才能實現男女同工同酬。」

    

世事艱難,但艾瑪·沃森卻證明了偶像力量的積極作用。這段演講在網上瘋傳,更有無數明星、藝人舉著HeForShe在社交網絡上發自拍,聲援艾瑪·沃森。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誇讚艾瑪道:「她曾經在電影中揮舞魔杖,我希望她也能在阻止針對婦女的暴力上施點魔法。」

    

 紅·地鐵藏書黨

2016年1月6日,艾瑪在推特上發起了一個女權讀書會,後被命名為「我們的共享書架」,演藝界不少名人加入其中,粉絲們也在社交網絡上歡呼雀躍。「作為聯合國婦女署的一員,我儘可能多地閱讀手頭上關於兩性平等的書籍和文章,它們或有趣,或鼓舞人心,或傷心,或發人深省,令我難忘。我決定成立一個女權讀書會,分享正在學習的東西,也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她為讀書會選的第一本分享書籍是《我的人生道路》,來自於美國女權主義者、記者和社會政治活動家葛羅莉亞·斯坦能,她在書中回憶和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和行動,被英國《衛報》評為「具有啟發性」。至今,艾瑪已經在讀書會的網站上分享了40本書,包括《紫色》《染血之室》《我在伊朗長大》《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等。

    

讀書會成立後不久,艾瑪便聯合「地鐵書流」發起了一次特別的讀書分享活動,不同於「地鐵書流」往常將書籍留在座位上推薦給下一位乘客的習慣——艾瑪·沃森在倫敦地鐵裡藏了很多本民權活動家馬婭·安傑盧的自傳《媽媽和我和媽媽》,等著路人們去角落裡翻找。這個活動像極了兒時的尋寶遊戲,艾瑪通過自己親手寫的紙條鼓勵大家找書,同時也建議乘客利用時間讀書。

當然也有爭議四起的話題。

黑·身體誰做主


2015年,艾瑪·沃森回憶起當時在聯合國這段歷程,卻不僅僅是激動。據她自己說,這次演講過去不足12小時,她就收到許多威脅,聲稱要釋出一批她的豔照:「我知道他們在虛張聲勢,根本沒有所謂的豔照。我相信還是有許多人並不把男女平權運動當一回事,如果他們的目的是嚇得我退出,那麼這麼做只能起到反效果。我很憤怒,並且會更堅定。」

    

一語成讖。雖然當年被用來威脅艾瑪的「豔照」從未見過天日,但前不久就在艾瑪當空中女飛人在世界各地宣傳《美女與野獸》期間,黑客還是將她的私密照放到了網際網路上。CAA的發言人第一時間站出來強調這些照片並非裸體照,艾瑪也在採訪中回應稱將訴諸法律。


而就在這批試穿內衣的照片在網上被瘋傳前不久,《名利場》雜誌2017年3月刊的內頁上印著半露酥胸的艾瑪·沃森。英國talkRADIO的主播茱莉亞·布魯爾在推特上諷刺她:「艾瑪·沃森成天念叨著女性主義和男女同工不同酬,還困惑為什麼沒人認真對待她的訴求,結果這就上趕著袒胸露乳。」艾瑪毫不客氣地回擊:「女性主義是關於自由、平等和解放,跟我的胸部又有什麼關係?我搞不懂。」

    

另一廂,碧昂絲的粉絲們又站出來翻舊帳,攻擊她「虛偽且雙標」:「2014年你說碧昂絲把自己歸為女性主義者,卻又在鏡頭前擺出供男人意淫的裸露畫面。現在你也這麼幹,倒為自己開脫說女性主義是關於自由選擇。」

   

艾瑪·沃森只得將自己2014年那篇訪談曬出來,以求公判。「雖然專輯MV非常男性視角,但這是她(碧昂絲)自己的選擇,也是她在彰顯自己的性別力量」。

黑·自棄奧斯卡 

《美女與野獸》上映前,很多人說,曾一度懷疑演藝生涯的艾瑪·沃森終於要擺脫「赫敏」的光環和陰影了。

    

但誰也沒想到,早一步上映的《愛樂之城》會活成那樣,拿下14項奧斯卡提名。媒體開始翻舊帳——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最初相中的女主是艾瑪·沃森,本來要同她一起跳踢踏舞的男演員是邁爾斯·泰勒,但這兩位最終都選擇了退出,艾瑪·斯通和瑞恩·高斯林才加盟的。關於這次易角,外媒中流傳這一種說法:「邁爾斯·泰勒要價太高,嫌200萬美金的酬勞不夠,要600萬;艾瑪·沃森太事兒,要求所有的排演都要安排在倫敦,即使劇組想盡辦法迎合她的要求,她仍然覺得不滿意。」

    

△國內媒體翻譯自外媒的報導

邁爾斯對此堅稱被潑髒水,而艾瑪的回答則顯得避重就輕了:「《美女與野獸》可不是那種我隨隨便便就能進組開拍的電影,我知道要有騎馬訓練、舞蹈訓練,以及三個月的聲樂訓練,我知道我必須得呆在倫敦認真地完成它們。所以,你知道了,由於檔期的衝突,我就沒法演《愛樂之城》了。」

    

可惜,無論艾瑪怎麼解釋、辯駁,善意地恭喜《愛樂之城》獲殊榮,人們似乎認定了她在此次易角事件中扮演了一個反派。這之後,艾瑪·斯通因此拿下了奧斯卡影后,艾瑪·沃森卻稱絕不會因此而後悔,因為她從兒時起就是《美女與野獸》的超級粉絲,在得到這個角色後,「那個六歲的我飛到天花板上,炸成煙花。」

最後,還有一些小花絮分享:

★艾瑪在2013年拿到了瑜伽和冥想教練的認證。

  

★錯過了2014年的奧斯卡名利場晚宴,因為她在酒店睡著了……最後晚餐只吃了披薩。

★迪士尼籌劃《灰姑娘》的時候找過艾瑪,她拒絕了。

好吧,我是艾瑪小姐的顏粉,但也真心祝願她在不久的未來,演技能如她的臉一般好得全民公認。畢竟這次的《美女與野獸》裡把美女貝兒演得像洪興十三妹一樣的局面,真是太尷尬了……

(戳圖片可閱讀)


明星「丟書大作戰」,一個「丟」字就已經輸了

↓↓

輸入以下關鍵詞查看精彩內容

華晨宇丨周筆暢丨吳亦凡丨楊冪丨鄧超丨蔡康永丨蔣欣丨陳妍希丨胡霍cp丨張天愛丨許魏洲丨滿江丨黃景瑜丨孫紅雷丨黃軒丨白敬亭丨宋 茜丨吳奇隆丨TFboys丨李宇春丨劉詩詩丨袁姍姍丨俞飛鴻丨易烊千璽丨金晨丨唐嫣丨江疏影 丨鍾漢良丨SNH48丨吳優丨彭于晏丨井柏然丨陳偉霆丨馮紹峰丨朱茵丨劉燁丨楊洋丨趙雅芝丨張一山丨大張偉丨範偉丨羅晉丨 Angelababy丨馬思純丨陳學冬丨徐璐丨趙麗穎丨王鷗丨舒暢丨李榮浩丨張藝興

相關焦點

  • 愛樂之城《Mia and Sebastians Theme》
    LaLaLand愛樂之城《愛樂之城》講述了愛情故事發生在洛杉磯主人公Mia(艾瑪·斯通裝飾)和塞巴塞巴斯汀(瑞恩·高斯森林裝飾)在遇到愛情之前一直在追求看似不可能夢想的故事,Mia希望Mia能夠完成一次不間斷的試聽,能夠順利成為演員,塞巴斯汀塞巴塞巴斯汀斯汀他喜歡傳統爵士樂,並渴望為其開一家爵士餐廳
  • 很多人說《愛樂之城》過譽了,為什麼它還是成為了奧斯卡的大贏家?
    很多人都說《愛樂之城》有點過譽了,但這就是查澤雷和他的小夥伴們一起,寫給好萊塢的絕美情書。——影片裡的這句話說出了很多年輕人偏執於夢想的心聲,曾經的沙澤勒也想成為one of the Greats。為了在《愛樂之城》裡彈鋼琴,毫無演奏基礎的高司令苦練3個月,力求每一個音符都到位,所以劇組連「手替」都不用準備;他和女主角石頭姐一起學習踢踏舞、爵士舞……這就是他們對夢想的尊重。
  • 《愛樂之城》致敬米高梅 重新定義歌舞片?
    《愛樂之城》將於12月2日北美「頒獎季」上映,不過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的觀眾可以在8月31日率先鑑賞本片,因為《愛樂之城》已被選為今年威尼斯電影節開幕電影,並且將角逐金獅獎。1 給洛杉磯的一封情書《愛樂之城》的英文原名「La La Land」在英語中是一句俗語,當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如入無人之境的時候,人們就會說:看啊,他已進入了「啦啦之地」。
  • 為什麼說《愛樂之城》得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縱使這樣,我依然會充滿自信的說:《愛樂之城》不會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哪怕它是整個頒獎季最熱的電影,它更可能得的是——「最佳導演」。我敢這麼捨得一身剮的胡說八道,也是做過功課的。還記得裡面那句歌詞麼:「殺人可以是一門藝術」。發現什麼沒有?幾乎沒有純愛情作品!上一部奪得大獎的愛情類電影是1998年的《莎翁情史》(說實話這部作品真是有些名不副實,當年頒出來就有人說是黑箱,反正我是不太認它)奧斯卡的評委平均年齡60多,是一群早已失去浪漫情愫的中老年人。
  • 為什麼奧斯卡《愛樂之城》廣受讚譽
    這部引人入勝的電影《愛樂之城》由瑞恩·高斯林和艾瑪·斯通主演,自然受到熱烈的討論和讚賞,他也帶來了波在電影頒獎季的趨勢。踢踏舞和歌唱的結合展現了愛情的故事,將他們的愛與洛杉磯市在一起結合起來。爵士樂主題在古老的好萊塢魅力中,完美地運用了洛杉磯最具標誌性的位置作為電影背景。
  • 從迪斯尼童星到全民男神:《愛樂之城》之瑞恩•高斯林
    2004年憑尼古拉斯·斯帕克斯著作改編的愛情片《戀戀筆記本》一炮而紅,擁有帥氣外型、超強電力的瑞恩·高斯林,一直都是全球女孩心目中的夢中情人,不過其魅力之所以可以延燒至今,靠的絕對不只是一張帥臉,回顧過去作品《亡命駕駛》《瘋狂愚蠢的愛》,到今年的《愛樂之城》等足以被稱作經典的作品,瑞恩實力派的演技、絕佳的選片品味,才是真正讓粉絲為他瘋狂的關鍵。
  • 《愛樂之城》,情懷還是套路?
    無需贅言,想必,近日的朋友圈都已被《愛樂之城》刷屏了。而「夢裡人」更讓我聯想到古詩《隴西行》的名句「猶是春閨夢裡人」,雖然陳陶寫的是晚唐戰亂帶來的骨肉分離,與《愛樂之城》聲色犬馬的基調相去甚遠,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預先洩露了電影的不完美結局。
  • 《愛樂之城》,一個巨大的回憶磁場
    我看了一下豆瓣上的我標記「想看《愛樂之城》」的時間,還是將近一年前。那會兒,我可能剛看完伍迪·艾倫的《無理之人》,順道去瞧了一眼石頭姐的新片,一下子就愛上了《愛樂之城》的海報。後來,又十分積極地羨慕了一回那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看了全球首映的朋友。只是沒想到它會成為這樣一部在金球獎七提七中的殘暴電影。
  • 分享 電影《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中穿插始終的音樂類型,也是主角Sebastian所追求的夢想——爵士音樂,就像歌舞片這個影片類型一樣,逐漸走向死亡。《愛樂之城》是一部足夠好看的電影,只是利用流暢唯美的運鏡來展現。開場的長鏡頭尤為明顯,一段5分鐘歌舞長鏡頭直接鎮住了場,行雲流水的鏡頭配合著數次角色的更換,鮮豔的色彩和街頭文化的融入更添色不少。《愛樂之城》更是一部足夠好聽的電影,讓我人生中第一次有在影院中只是聽著影片中的原聲就落淚的體驗。在男女主角的愛情對手戲中,旋律動聽的流行樂讓影片的好聽度再上一個層次。
  • 很想看《愛樂之城》,又擔心看完就分手?
    本文儘量不劇透請小心閱讀屏幕上打出「The End(劇終)」時,唯一讓人感到意外的,大概就是只有全場亮燈、觀眾起立,
  • 2016最好看的電影《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的故事背景設置在美國的洛杉磯Los Angeles。導演達米安-沙澤勒說:「我想拍一部屬於洛杉磯的電影,那裡有一些懷有不合時宜的夢想的人,還有一些為夢想孤注一擲的人。」        《愛樂之城》的人物設定有著好萊塢歌舞片典型的溫存。
  • 《愛樂之城》資源
    E5%AD%97[www.lbldy.com].mp4|2008026333|A727578DEE1DC514A0F835C1675C9E79|h=4A63H62WAADV37LPERE63YA2BR6SOHCJ|/ 網盤連結:http://pan.baidu.com/s/1i5soIeL 密碼:dmxx             分享一部高分電影《愛樂之城
  • 大家說 《愛樂之城》這次能拿下多少奧斯卡
    最近被大家討論得最熱的《愛樂之城》獲14項提名,追平《鐵達尼號》和《彗星美人》的紀錄這次想讓大家聊聊,你覺得《愛樂》可以拿到多少獎,會14提14中麼?上周末的【大家說】欄目中,我們收到了大家對於《愛樂之城》的大量留言。因為在周一的推送中實在放不下,所以我把部分朋友的留言放在了今天。
  • 《愛樂之城》的音符是怎樣落在地上的
    ‍‍-------撰稿:達琳;審核/排版:仙女麥麥-------很多觀眾在節目上線後表達了對《愛樂之城》這首歌的喜歡,我們借著這個機會,和Lee A進行了一個深度的採訪,聊聊觀眾對Lee A好奇的問題和《愛樂之城》這首歌背後的故事。
  •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座真正的「愛樂之城」——電影《愛樂之城》影評
    現在才評論《愛樂之城這就是《愛樂之城》給人一種「亦正亦邪的即視感」的原因。電影沒有告訴我們,生活的四季、未來的命運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選擇的代價值不值得也只是純粹的個人感觸。無論你願不願意,沒有人能堅持到最後。因為,夢想就是漸行漸遠,而現實並不總是滿足期盼。生活的真正滋味,其實難以言說。而《愛樂之城》之所以經典,是很好地複製了生活的滋味:所有的浪漫和美好終將成為過往,那再次相逢時的四目相對和回眸一笑,就是對失落最好的補償。同時表示,我知道《愛樂之城》中有很多「致敬」的橋段,但那些「深意和妙處」不足以打動我。
  • 乾貨 【愛樂之城】幕後全解析
    」2.類型片中的歷史淵源而這一切的電影技術,都是源於沙澤勒拍攝《愛樂之城》的一個初衷,就是向自己熱愛的經典歌舞片致敬。從編舞到場景,從角色造型到鏡頭設計,各種細節不勝枚舉。前段時間,西班牙剪輯師Sara Preciado做了一段《愛樂之城》和經典電影對比的混剪,已經比較豐富到位了。
  • 愛樂之城|想一起變成更好的我們
    鯨魚前兩天就看了刷屏的《愛樂之城》,到今天還沉浸在劇情裡。最近一直在苦練Ukulele彈唱片中的插曲《City of Stars》,無奈技藝不精,最近也沒大把時間錄視頻,所以暫不能和文章一起推出。努力努力努力,爭取儘快錄好彈唱視頻分享給大家。以下是觀影后的一些個人小想法,歡迎更多的朋友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體會。作者|XxxXxu鯨魚
  • 詹妮弗·勞倫斯曾想演《暮光之城》?那些差點換人的經典電影角色
    不過當時他想演的其實不是邪惡弟弟,而是雷神哥哥,他甚至還在試鏡前先練了身材,但試鏡過程中,卻被告知他更適合演反派洛基!而抖森也確實完美的詮釋了洛基這個角色,只能說導演選的好!你能想像《愛樂之城》男女主角都換人演嗎?
  • 《愛樂之城》《爆裂鼓手》《登月第一人》都咋剪的?
    戴米恩說是從一個電影拿出一個鏡頭來達到效果。幾年以後,所有的剪輯都說不不不,這是不對的。這種方法在後來的《愛樂之城》《登月第一人》裡也用到了。但在《愛樂之城》裡,他想要另一種風格,不再是緊張的粗劣感覺,而是舒緩浪漫、帶有夢幻氣質。導演老是說《愛樂之城》是寫給洛杉磯、好萊塢的一封情書,而我和導演也把它看作一部寫給剪輯的情書。
  • 失焦:美國電影《愛樂之城》簡評
    不言而喻,《愛樂之城》這部剛剛獲得7項金球獎提名、14項奧斯卡獎提名的電影,是目前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範圍正在熱映的一部準好萊塢式的歌舞類型片。不過,所幸的是,靠這種對普羅大眾、普通老百姓還算有效的堅持就是勝利的接近笨拙的方式,目前本片還榮譽加身,那麼,不言而喻,而今美國電影藝術評審之水準之低、學術之墮落,由此可見一斑。總之,作為一部當代歌舞類型片,《愛樂之城》這部影片在支撐該種類型片的歌舞方面完全失敗,在不憑藉歌舞而以其他方式來支撐敘事的方面,本片也俗不可耐而毫無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