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之城》,情懷還是套路?

2021-02-28 南風窗

無需贅言,想必,近日的朋友圈都已被《愛樂之城》刷屏了。

 

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熱的電影《愛樂之城》,其英文片名「LA LA LAND」,在韋氏字典裡被解釋為:an euphoric dreamlike mental state detached from the harsher realities of life", 即一種沉溺在夢境中一般的、脫離殘酷現實的精神狀態。

 

西方電影的取名向來直截了當,「LA LA LAND」亦屬此列。不過,這部電影的港譯片名——《星聲夢裡人》,不論和原文的「LA LA LAND」,抑或內地版本的《愛樂之城》比較,卻更深得我心。

 

因為不僅在粵語中「星」和「聲」二字發音相同,和開頭帶著重複音節的「LA LA LAND」異曲同工,讀來朗朗上口,而且僅用寥寥五個字便把整個故事的輪廓勾勒出來。「星」是關於夢想,「聲」是關於音樂,「人」是關於愛情。而「夢裡人」更讓我聯想到古詩《隴西行》的名句「猶是春閨夢裡人」,雖然陳陶寫的是晚唐戰亂帶來的骨肉分離,與《愛樂之城》聲色犬馬的基調相去甚遠,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預先洩露了電影的不完美結局。

 

回歸正題,《愛樂之城》只是個發生在一對普通的青年男女之間的冗長故事——一心要成為演員和編劇的咖啡師Mia(Emma Stone飾演),和對傳統爵士樂有著宗教式狂熱的酒吧鋼琴師Sebastian(Ryan Gosling飾演),相遇在五光十色的洛杉磯。他們攜手度過了猶如維瓦爾第的協奏曲般美妙的四季,卻沒能堅持到過完第二年的冬天。「別時容易見時難」,二人重逢已是五年後,彼時Mia身邊有了丈夫,Sebastian惟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感喟。

 

《愛樂之城》以睥睨眾生之勢獲得14項奧斯卡獎提名,評委們似乎更熱衷於這種輕彈淺唱的打情罵俏,多過深刻反思的宏大題材。怪不得那邊廂還在為實現諾貝爾文學獎零的突破而筆耕不輟的村上春樹,也在最新推出的小說裡摒棄了他一貫擅長的政治隱喻,返璞歸真地寫出了「莫談國事,只談風月」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畢竟像反戰、平等、女權等等宏大的題材對於普通人來說實在是過於遙遠,近期另一部成為熱點的影片《降臨》,同樣吸引了不少鐵桿粉絲的好評,但作為典型的科幻題材,觀眾更多是以一種隔岸觀火的角度去討論外星人那套構思精巧的圓形文字系統,或是故意讓觀眾對主角的命運產生誤解的「敘詭」技巧,畢竟,在現實中也沒有幾個人有過跟一群不知道比地球人高到哪裡去了的外星人談笑風生的經歷。

 

《降臨》劇照

反觀《愛樂之城》這樣平淡無奇、甚至有些老套的情節,更容易讓觀眾把自己代入到電影之中,幾乎每個人都能從這部片裡面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導演Damien Chazelle深諳此道,他竭力去渲染純粹的音樂、夢想與愛情,這都是大多數人成長路上必然經歷過、並深有體會過的東西。

 

不僅如此,為了喚起觀眾的「集體回憶」,那些根植於美國流行文化,尤其是電影文化的符號貫穿全片始終。譬如讓Mia萌生明星夢的英格麗·褒曼,她在《卡薩布蘭卡》中的迷離眼神,和主題曲中的一句「But kiss is still a kiss in Casablanca」,早已成為電影史上的不朽經典。

 

《愛樂之城》中不乏英格麗·褒曼元素

可以想像,從小浸淫在好萊塢文化中長大的觀眾,在片中的一張海報、一個招牌,甚至一字一句裡找出這些文化符號時會心一笑的愉悅,這種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心有靈犀,就好比我們在《西遊降魔篇》裡面聽到那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十幾年前《大話西遊》中至尊寶的表白:「如果要給這份愛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電影中另一個著力渲染之處便是洛杉磯的風情,從格裡菲斯公園俯瞰的萬家燈火,到與太平洋相接的碧海銀灘,再到略有起伏的公路、雕塑一般佇立的棕櫚樹、色彩斑斕的塗鴉等等,甚至連某些狹隘的小巷、外牆斑駁的舊房子,還有那個風格古怪的中國城,這一切在《City of Stars》的旋律中都毫不違和地融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地詮釋了這座星光之城。

較之毀譽參半的主演Ryan Gosling和Emma Stone,《愛樂之城》裡面的洛杉磯,本身就是表演得最靈動的主角,為自己拍了一部引人入勝的旅遊宣傳片。

 

男女主角漫步洛城街頭

但是,對比筆者所接觸到的洛杉磯,片中的洛城又太不食人間煙火了。筆者曾開車前去男女主角太空漫步的格裡菲斯天文臺,那天晚上,整條山道上停滿了車,特斯拉線圈和傅科擺周圍人山人海;當我站在名店林立的好萊塢大道旁抽菸,間或會有衣衫襤褸的黑人上前向你索要一根;聖莫妮卡海灘邊上的老舊的遊樂場,裡面使用的遊戲代幣上面都已長出了銅綠;城裡有數不清的藝術館,即便是毫不起眼的一間,也收藏了一屋子印象派名家的真品……

大概是限於影片的長度,導演Chazelle把絕大多數的鏡頭留給了別墅、泳池、派對,以及構圖精巧的風景,或許這樣的洛杉磯,正是他心目中「LA LA LAND」應有的樣子。

 別墅、泳池、派對

正如我們在片中看到一個經過修飾的洛杉磯,導演Chazelle似乎把大部分的心思花在如何用浮於表面的精緻包裝來喚起觀眾的情懷。相比起那些美輪美奐的小細節,《愛樂之城》在主線上卻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

 

導演宣稱以這部作品向上世紀前半葉盛行的歌舞片致敬,為此採用了古老的2.55:1比例銀幕,甚至鏡頭的色彩平衡也有意調得有些泛黃,以呈現一種久遠的年代感。遺憾的是,即便在後期製作儘可能還原成那個時代的樣子,兩位主演的平庸舞技依然難以讓當下的觀眾如臨其境地感受到歌舞片的魅力。

 

而談及夢想,《愛樂之城》也遠遠沒有導演Chazelle上一部作品《爆裂鼓手》那樣強悍的力度。男主角Sebastian言必稱要捍衛爵士樂的傳統,卻為了生計不得不加入了一個演奏電子音樂和流行音樂的樂隊,這樣的劇情已經有些勉為其難,而Mia由無人喝彩的小劇場獨角戲演員一躍成為國際影星更是足夠荒誕。難道只能說導演想要兼顧的情懷實在太多,可是限於影片的長度無法把男女主角的奮鬥史講述清楚來解釋?

 《爆裂鼓手》劇照

如果說,「夢想」在這部電影中不得不讓位於「愛情」這個主題的話,《愛樂之城》在講述愛情故事的技法上也乏善可陳。並非說這個故事不夠驚天動地,而是這段感情的開始和結束都顯得突兀。

當看到Mia在和時任男友的飯局上不辭而別,轉而向Sebastian投懷送抱的時候,我大感錯愕。而這對任性地在一起的戀人,在花了大半篇幅去做談情說愛的白日夢之後,中間僅僅隔著一個「五年後」的字幕,Mia便已嫁作他人婦。誠然,春花秋月何時了的美夢終歸要回到現實,但是這個轉折令人感覺就像一架飛機不斷地往前飛行,直到燃料耗盡不得不迫降。

 

在整部片臨近結尾時,這對戀人還一同坐在格裡菲斯天文臺旁邊深情地向對方表白「我一直都愛你」,一眨眼,陪在Mia身邊的男人已經不是Sebastian。儘管這一幕顯得很生硬,可是此刻整個放映廳的觀眾竟然出奇默契地同時發出了低沉的一聲嘆息,隱約還有稀疏的啜泣。

 

我想起從前看過那部叫《Once》的電影,同樣是文藝範的愛情片,同樣是兩個因為音樂而在一起的戀人,在錄完了他們自己寫的歌之後分道揚鑣,回到各自原來的生活裡,那一刻我真的為他們沒有在一起而感到難過。

 

正如《山河故人》裡面所說的,「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離開的。」而每一次離別都讓人悲傷,可是此刻,我們並非全然感傷於Mia結婚了,新郎不是Sebastian,我們也顧不上去留意《愛樂之城》的情節上這樣那樣的硬傷了,只是不約而同地想起來某個曾經出現在自己的生命裡,卻已不聯繫的人,與其說《愛樂之城》成功地以情懷感動了觀眾,不如說觀眾被自己的故事感動了。

作者 | 自由撰稿人連亮晴

編輯 | 蒙潔華 mjh@nfcmag.com

排版 | Iris

相關焦點

  • 《情遇曼哈頓》:是劉老根鄉村愛情還是奧斯卡《愛樂之城》
    這類愛情的套路過分明顯,比之於此,我可能更喜歡劉老根大舞臺的鄉村愛情,畢竟,那裡邊還是有一丁點的真實味道的。所以,《情遇曼哈頓》的電影票不是自費購買的,別人送的,還是VIP包間,容易在觀影質量和觀影心態上更「親和」。整部電影看下來,有以下幾點看法。先說問題,有些橋段還是太老了,梗不夠味道,有拾人牙慧的意思。
  • 你們看到的《愛樂之城》可能是個假神作?
    瞄準情人節消費大潮,「2.14」當天,《愛樂之城》在中國大陸院線公映。銀幕上下,圈內圈外,《愛樂之城》都賺足了口碑。大家津津樂道於其中的歌舞片段、長鏡頭調度、迷影情懷.影片進而被推崇為復興黃金時代的傑作,導演沙澤勒甚至被視作「美國電影的可靠未來」。在這個電影如同工業流水線商品一般速產速朽的年代,我們受到了太多「爛片」摧殘,《愛樂之城》的出現的確令觀眾眼前一亮。
  • 2016最好看的電影《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中,他選中了「石頭姐」艾瑪-斯通 Emma Stone 和「高司令」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這對高顏值CP擔綱主演,也邀請來了憑《爆裂鼓手》拿到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J-K-西蒙斯加盟。
  •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口碑逆天的《愛樂之城》今天上映了,期待已久。
  • 《愛樂之城》裡的愛與夢
    愛樂之城上映前的大力宣傳以及各平臺眾口一致的好評再加上女主是石頭姐(艾瑪·斯通是我正在追的一部都市無限流小說的女主之一),姑且抱著試一試的念頭去了電影院。影片開始,《Another Day Of Sun》響起來的一瞬間,我就決定了要二刷這部片。導演在一開始就放上一個華麗的長鏡頭,足以彰顯他的誠意,或者說野心。而後來愛樂之城橫掃各大電影節的景象也認可了影片及導演的優秀。
  • 分享 電影《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中穿插始終的音樂類型,也是主角Sebastian所追求的夢想——爵士音樂,就像歌舞片這個影片類型一樣,逐漸走向死亡。《愛樂之城》是一部足夠好看的電影,只是利用流暢唯美的運鏡來展現。開場的長鏡頭尤為明顯,一段5分鐘歌舞長鏡頭直接鎮住了場,行雲流水的鏡頭配合著數次角色的更換,鮮豔的色彩和街頭文化的融入更添色不少。《愛樂之城》更是一部足夠好聽的電影,讓我人生中第一次有在影院中只是聽著影片中的原聲就落淚的體驗。在男女主角的愛情對手戲中,旋律動聽的流行樂讓影片的好聽度再上一個層次。
  • 流水的《愛樂之城》,鐵打的詹姆斯·迪恩
    又唱又跳地包攬了多項獎項後,《愛樂之城》終於跳上了中國的大屏幕。
  • 這部瘋狂刷屏的《愛樂之城》你真的看懂了嗎?
    >《愛樂之城》在狂攬7項金球獎後,又在奧斯卡上獲得了14項提名,追平了《鐵達尼號》與《彗星美人》的紀錄……情懷的加持是《愛樂之城》成為頒獎季寵兒的一個重要原因,片中有大量對歌舞片名作及其它經典老電影的致敬與模仿,怪不得那麼多影迷都對它愛得不要不要的!
  • 《愛樂之城》:此情成追憶,可惜不是你
    《愛樂之城》最震撼我的地方,就是開篇異常華麗的長鏡頭。上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長鏡頭密度大,而且技術強的電影,還是小李子封帝奧斯卡的《荒野獵人》。《愛樂之城》裡到處是迷影彩蛋,比如米婭參加派對的長鏡頭,就能讓人聯想到《我是古巴》和《不羈夜》。比起影史上的眾多著名長鏡頭,《愛樂之城》的開場段落毫不遜色。導演達米恩·查澤雷上個月剛過三十二歲,他的才華和野心,令人驚豔。
  • 愛樂之城主題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樂鋼琴曲有哪些
    《愛樂之城》電影是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艾瑪·斯通,瑞恩·高斯林,J·K·西蒙斯等主演的喜劇歌舞片。愛樂之城主題曲有哪些?其中愛樂之城男主角鋼琴曲純音樂也非常好聽,但是叫什麼名字誰唱的呢?下面小編整理的愛樂之城主題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樂歌詞BGM歌曲ost音樂單下載。一起來試聽下載吧。
  • 揭秘|奧斯卡十四項提名《愛樂之城》背後的中國「設計師」
    周石星表示,《愛樂之城》是一部有關愛和夢想的電影,2月14日帶上自己愛的人一起去影院感受這部獲獎佳作,把這份愛帶回家,你所愛的人和愛你的人的夢想會在新的一年一個一個的實現。這部難得的電影神作在確認引進以來就備受影迷關注,而鮮為人知的是,在這部奧斯卡大熱之作《愛樂之城》背後有一個重要的中國「設計師」——電廣傳媒影業。
  • 《愛樂之城》,一個巨大的回憶磁場
    我看了一下豆瓣上的我標記「想看《愛樂之城》」的時間,還是將近一年前。那會兒,我可能剛看完伍迪·艾倫的《無理之人》,順道去瞧了一眼石頭姐的新片,一下子就愛上了《愛樂之城》的海報。後來,又十分積極地羨慕了一回那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看了全球首映的朋友。只是沒想到它會成為這樣一部在金球獎七提七中的殘暴電影。
  •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座真正的「愛樂之城」——電影《愛樂之城》影評
    現在才評論《愛樂之城這就是《愛樂之城》給人一種「亦正亦邪的即視感」的原因。電影沒有告訴我們,生活的四季、未來的命運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選擇的代價值不值得也只是純粹的個人感觸。而《愛樂之城》之所以經典,是很好地複製了生活的滋味:所有的浪漫和美好終將成為過往,那再次相逢時的四目相對和回眸一笑,就是對失落最好的補償。同時表示,我知道《愛樂之城》中有很多「致敬」的橋段,但那些「深意和妙處」不足以打動我。打動我的真正原因是:每部引起軒然大波的電影背後都有人性的靈魂在,因為誰都無法真正在繁星下面活得自在,所以「遺憾」才是人生永遠的主題。
  • 專訪《愛樂之城》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在剛剛結束的英國電影學院獎上,《愛樂之城》再次毫無懸念地拿下最佳影片的獎項。至此,所有重要前哨戰的最佳影片皆被《愛樂之城》收入囊中。而這一切的最大功臣,都要指向一個人——達米恩·查澤雷。而《愛樂之城》,僅僅是這位年僅32歲天才導演的第三部長片,他的上一部作品《爆裂鼓手》曾在奧斯卡斬獲三項大獎。
  • 乾貨 【愛樂之城】幕後全解析
    《愛樂之城》拿了14項奧斯卡提名,追平了《彗星美人》和《鐵達尼號》的成績,之前還破了金球獎的紀錄。
  • 我就是那個感性中二的俗逼,我很喜歡《愛樂之城》
    一開始還是默默流淚,之後就是摘下帽子捂著臉痛哭了,因為旁邊還坐著其他朋友,實在不想被發現,感覺太丟臉了。結果偷瞄了一下,發現他也在抹眼淚。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不僅是我一個人的問題,突然有點如釋重負。那大概是12月的事吧,當時正在為了幾部國產票房大片各種跟網友和粉絲互懟,搞得心力交瘁。所以,能在那時候看到《愛樂之城》這樣的電影實在是特別美好的事情。
  • 很多人說《愛樂之城》過譽了,為什麼它還是成為了奧斯卡的大贏家?
    很多人都說《愛樂之城》有點過譽了,但這就是查澤雷和他的小夥伴們一起,寫給好萊塢的絕美情書。其實今年奧斯卡的爭奪異常激烈,為什麼《愛樂之城》還是抱走了6個小金人?故事還要從這個散發著獨立精神與異域風情的小夥子說起。▼
  • 愛樂之城《Mia and Sebastians Theme》
    LaLaLand愛樂之城《愛樂之城》講述了愛情故事發生在洛杉磯主人公Mia(艾瑪·斯通裝飾)和塞巴塞巴斯汀(瑞恩·高斯森林裝飾)在遇到愛情之前一直在追求看似不可能夢想的故事,Mia希望Mia能夠完成一次不間斷的試聽,能夠順利成為演員,塞巴斯汀塞巴塞巴斯汀斯汀他喜歡傳統爵士樂,並渴望為其開一家爵士餐廳
  • 如何優雅地欣賞電影《愛樂之城》?
    談到《愛樂之城》的音樂時他說:「我連續三個月每天花四個小時練琴,按理說我應該不想再聽到這些歌了,但它還是如此地打動我。」△ youtube視頻截圖《愛樂之城》原計劃的主演並不是高司令和石頭姐。但邁爾斯辭演,艾瑪為了真人版《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2017)拒絕了《愛樂之城》。
  • 為什麼奧斯卡《愛樂之城》廣受讚譽
    這部引人入勝的電影《愛樂之城》由瑞恩·高斯林和艾瑪·斯通主演,自然受到熱烈的討論和讚賞,他也帶來了波在電影頒獎季的趨勢。踢踏舞和歌唱的結合展現了愛情的故事,將他們的愛與洛杉磯市在一起結合起來。爵士樂主題在古老的好萊塢魅力中,完美地運用了洛杉磯最具標誌性的位置作為電影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