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雅地欣賞電影《愛樂之城》?

2021-03-03 小墨與阿猴

在倫敦看電影是件奇妙的事。

電影票奇貴、廣告賊長、排片也很隨意。

不少人會端著啤酒或者香檳走進影院。

我們曾見過一個奶奶在陰雨的周日下午,獨自買了三場電影票,準備在這裡消磨掉一整個下午。也在跨年當晚的電影院,教店員說會了中文版的「新年快樂」。

總之,這些神奇的經歷和想要推薦給你們的片子,以後都會認真地在公眾號與你們分享。

OK,讓我們迅速進入今天正題,推薦最近瘋狂刷屏、拿獎拿到手軟、終於要在情人節上映的電影:《愛樂之城》。

溫馨提示:

下文有輕微劇透,但更多的是知識分享。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重要的是,越讀越精彩哦 (●'◡'●)ノ♥

講真,看《愛樂之城》的那天非常曲折。

倫敦試映當晚,

我和阿猴沐浴更衣,

正準備盛裝前往。

手機突然嗡嗡響,

郵件提醒說:

倫敦地鐵又罷工了!!!

於是收起高跟鞋,

踩起運動鞋,

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

一路小跑!

卡著點終於趕到電影院,

取票的隊卻有1500字作文那麼長。

我們等啊,等啊,等,

終於排到,

注意,此時離電影開場只剩兩分鐘!

工作人員鼓弄了好一會兒,抱歉地說道:

「哦,我的老夥計!我們的機器突然壞了,打不出票!」

正在我們百爪撓心、愁眉不展時,

一位熱心的管事兒阿姨湊了過來,

隨手撕了兩張紙,刷拉拉地畫了幾筆,

遞給我們:「就拿這個去檢票吧!」

此刻,我們仿佛看到,阿姨胸前的紅領巾,

正迎風飄揚!

於是,這個懷舊的夜晚,就在這獨一無二的手寫開場白中,拉開了序幕!

《愛樂之城》(La la Land, 2016)是導演達米安·沙澤勒(Damien Chazelle)的第三部作品。

他的上一部作品是《爆裂鼓手》(Whiplash,2014)。也是這部電影讓他一鳴驚人,好評如潮水般湧來,勇奪第87屆奧斯卡最佳剪輯。

談到達米安電影的成功,他的搭檔,作曲家賈斯汀·赫維茲(Justin Hurwitz)功不可沒——賈斯汀是《愛樂之城》和《爆裂鼓手》這兩部電影的作曲家。

達米安和賈斯汀是哈佛同學,一起組過樂隊,深厚的革命友情讓他們可以更好地包容、理解和創作。


△ (左:達米安、右:賈斯汀)

談到拍攝《愛樂之城》的初衷,達米安說:

「我想試著談論一下:生活和藝術,夢想和現實,能怎樣融合在一起。」


想來想去,他認為音樂是最好的表達方式,所以,才通過音樂和舞蹈拍攝了這部片子。

這個想法與賈斯汀一拍即合,他花了很久去譜寫劇中男女主角的主旋律。

於是,我們現在看到了這部純粹、浪漫、自由、明亮,讓人百聽不厭、百看不厭的電影。


飾演男主角賽巴斯汀的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為了詮釋好鋼琴家的角色,在影片開拍之前,曾花了三個月練習電影裡的鋼琴曲。

談到《愛樂之城》的音樂時他說:

「我連續三個月每天花四個小時練琴,按理說我應該不想再聽到這些歌了,但它還是如此地打動我。」


值得一提的是,《愛樂之城》一些重點歌舞片段的配樂是在曾經錄製了《雨中曲》的錄音室完成的。

所有的樂器在同一個房間錄製,人聲也是。

雖然是一種非常傳統的錄製方法,但是達米安和賈斯汀都認為這是最符合《愛樂之城》的錄音方式。

△ youtube視頻截圖

《愛樂之城》原計劃的主演並不是高司令和石頭姐。

男主角本來要用《爆裂鼓手》的主演邁爾斯·特勒(Miles Teller),女主角本來想邀請艾瑪·沃森(Emma Watson)。但邁爾斯辭演,艾瑪為了真人版《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2017)拒絕了《愛樂之城》。

所以,我們看到了現在的男女主角:米婭(由Emma Stone飾演)和賽巴斯汀(由Ryan Gosling飾演)。

導演在採訪中曾說道,他認為石頭和高司令是最接近經典好萊塢情侶形象的男女演員。

而《愛樂之城》的製作人也承認,他們倆在熒幕上的化學反應無人能敵。

△ 兩個人的眼睛都這麼美,也是沒誰了!!!


其實,這並不是愛瑪和瑞恩的第一次合作,他們曾經合作過《瘋狂愚蠢的愛》(Crazy, Stupid, Love,2011)和《匪幫傳奇》(Gangster Squad,2013)。

△ 《瘋狂愚蠢的愛》劇照

△ 《匪幫傳奇》劇照

△ 《愛樂之城》劇照

雖然高司令的表現可圈可點,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屬於女主角米婭的電影。

石頭姐在本片中獻出了她最美麗、活潑、靈動的演出,從唱到跳,給予觀眾無限驚喜。

還有她那如海般清澈的眼睛、雪白的肌膚以及迷人的小腿,設成屏保絕對有晚餐少吃一碗飯之功效……


如果說《愛樂之城》的主角已經足夠奪人眼球,那它的配角絕對是藏龍臥虎。


在《爆裂鼓手》裡憑藉魔鬼老師的角色,奪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J·K·西蒙斯(J.K. Simmons),在《愛樂之城》中飾演酒吧老闆Bill。

雖然出場戲份不多,但刻薄的形象相當傳神。


在影片中飾演男主角老友,並邀請他加入樂團的吉他手Keith,是由約翰·傳奇(John Legend)飾演的——他本人是R&B唱作人和鋼琴家,九次奪得葛萊美獎。


傳奇哥在電影中演唱了一首《Start a Fire》,那真是前奏一出,就準備好尖叫了……

哐哐哐,敲黑板,本文的重點來了!

能不能優雅地欣賞這部電影,就看這個Part了!

我看過《愛樂之城》導演達米安的一個採訪,他在採訪中提到《瑟堡的雨傘》給他的影響。他說:「一開始五分鐘,我在懷疑這部電影不會每一句臺詞都要唱出來吧?」但是看到最後,達米安卻被電影深深地打動了。

他說:

「It's close to my heart in a special way。」

《愛樂之城》也確實讓人想起六十年代的法國導演雅克·德米(Jacques Demy),他的經典之作《瑟堡的雨傘》(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1964)和《柳媚花嬌》(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1967),充滿了法式的詩意與甜蜜。


△《愛樂之城》劇照


△《瑟堡的雨傘》劇照)

正是因為這份對歌舞片的喜愛,《愛樂之城》有一種滲透在骨子裡的,深深的迷影情結。

所以,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整部電影裡有無數個令人驚喜的設計和彩蛋。


開場的那段高速公路上的群舞,致敬了艾倫·帕克著名的追夢歌舞片《名揚四海》(Fame,1980)。


△《愛樂之城》劇照


△《名揚四海》劇照


《愛樂之城》開場的這段歌舞封鎖高速公路拍了兩天,用了100多個歌舞演員,一鏡到底,在場面調度上讓人無話可說。

毫不誇張地說,奉獻了年度最令人難忘、最讓人指間起舞的開場。

△ youtube視頻截圖

《愛樂之城》的女主角米婭是一個夢想成為好萊塢女演員的女孩,每天不停地面試,卻因為各種各樣無奈又令人發笑的原因被打斷。

在她的房間裡,貼著一張巨幅的海報,上面是英格麗·褒曼。而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也忍不住讓人想起褒曼主演的電影《卡薩布拉卡》(Casablanca,1942):

「 世界上有那麼多城市,城市裡有那麼多酒館,你卻偏偏走進了我這一家。」

△《卡薩布蘭卡》劇照,男女主角在酒吧相遇)

某一次甄選失敗後,米婭沮喪地回到家,同住的朋友們為了鼓勵她要帶她去Party換換心情。這時,四個American Beauty上演了一段性感又可愛的Street Dance。

這段舞蹈讓人想起一流百老匯導演鮑勃·福斯(Bob Fosse)的《錯失甜蜜》(Sweet Charity,1969)。在《錯失甜蜜》中,三個舞團閨蜜也在普通的街區上演過一場激情四射的完美演出。


△《愛樂之城》劇照


△《錯失甜蜜》劇照

《愛樂之城》裡描繪米婭和賽巴斯汀感情的段落很多,其中最成功的,是用歌舞劇這種形式,把不可言傳的曖昧、浪漫動人的戀愛以及痛徹心扉的爭吵都視覺化地表現出來了。它非常細膩又夢幻地描寫了愛情,那些淘氣、可愛、心動、默契的感覺都傳達的很好。

比如男女主角在山頂上跳的那段舞:Lovely Night Dance。

很多觀眾已經看出賽巴斯汀抱著燈柱轉了一圈的動作致敬了經典的歌舞劇《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52),在此我就不多做介紹了。


△《愛樂之城》劇照


△《雨中曲》劇照

還是這個場景,後來米婭脫下高跟鞋,兩個人跳了一段特別逗趣的舞蹈——也就是《愛樂之城》官方海報上的場景。

比起匆匆出現的《雨中曲》致敬,這段舞蹈的設計其實更讓人玩味,讓人想起30年代的一部經典愛情歌舞劇《隨我婆娑》(Shall we dance,1937)。

《隨我婆娑》的男主角是一個出色的芭蕾舞演員,不過從不是循規蹈矩的那一個。他暗自在舞鞋上釘上扣板,將踢踏舞跳得出神入化。《隨我婆娑》裡面有個段落叫《Let's Call The Whole Thing Off》,講述男主角帶女主角去溜旱冰,兩個人滑累了就坐下來聊天談情,聊著聊著就跳了起來。推薦大家去找找這個片段看,曖昧中帶著天真可愛,是相當經典的歌舞段落。

△ youtube電影官方視頻截圖

△ 《隨我婆娑》劇照

我看到也有影評人認為這段致敬了《篷車隊》(The Band Wagon,1953)。如果單看場景的話,《愛樂之城》確實更像《篷車隊》。但考慮到具體情境和情感表達,我覺得《隨我婆娑》的滑冰舞更俏皮也更幽默一些。

大家可以在觀影時自行感受~


△ 《篷車隊》劇照

電影中,賽巴斯約米婭去看由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執導,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主演的經典電影《無因的反抗》(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

看完電影,兩個人來到格裡菲斯天文臺(Griffith Observatory),這裡也是《無因的反抗》中,經典打鬥戲的實際拍攝地。

△《愛樂之城》劇照

△《無因的反抗》劇照

至於他們在天文臺裡面跳的那場與星空共舞的浪漫華爾茲,有人說致敬了《搖擺樂時代》(Swing Time,1936),不過我也看到有其它影評人寫說這段剪影的舞蹈看起來很像迪士尼的《睡美人》(Sleeping Beauty,1959)。不過不管是哪個,都把愛情萌芽時那種飛翔在天邊的喜悅用影像化的方式表達了出來,相當具有共鳴。

△《愛樂之城》劇照

△《搖擺樂時代》劇照

影片的最後,薩巴斯汀彈了一首鋼琴曲,隨著音符,導演向我們展開了一種全新的假設,他們的故事像電影膠片般一幕幕展開,全是鮮花與笑容。

這最後的歌舞場景,用盡了整部電影最華麗最鮮豔的色彩和歌舞,那格外奪目而燦爛的光亮,正照進現實的無奈和欲言又止。

因為最後一段歌舞段落的前提是「假設」,也就是「Fake」,所以你會發現,在這最後十分鐘裡,這部本來就天馬行空的電影,變得更加「不設限」了。

貫穿整部電影的「舞臺感」,從收斂的舞臺聚光燈效果,變成了一場真正的劇場演出。

△《愛樂之城》劇照

說到這一段,就不得不提一下由金·凱利主演的歌舞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1951)。其中有一段近二十分鐘的舞臺場景舞蹈片段,用手繪的舞臺背景搭配龐大的真人歌舞演出,流暢動人,想像力更是讓人嘖嘖稱奇,完整看下來,簡直是歡欣雀躍,嘆為觀止。

即使以現在的眼光看,也一點不過時。要知道,這可是一部半個世紀之前的電影啊!

後來,這部精彩絕倫的歌舞片,摘得了第2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也被改編成舞臺劇在百老匯和倫敦西區上演。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劇照

總的來說,《愛樂之城》用它優雅而浪漫的風格,對現實、藝術、愛情、夢想,進行了強有力的表達。

它的節拍就是武器,舞步就是進攻,把觀眾帶進了一場視聽盛宴,一個五光十色的夢。


它讓人回想起當年的米高梅——

那個擁有107座奧斯卡小金人的米高梅,那個麾下明星比天上星星還多的米高梅。


還有那個歌舞片全勝的鼎盛年代,充斥在膠片裡的歡歌笑語與無限輝煌。

導演達米安表示,他很高興大家看到了《愛樂之城》裡的那些經典致敬。

但他希望自己所做的:

不僅僅是創造了一個畫廊,懸掛著那些經典作品。

而是把這些「新」和「舊」融合在一起,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現代化、帶有鮮明個人風格的手法表達出來。

而我,非常感謝有《愛樂之城》這部片子,因為它是那樣睿智而巧妙地,創造了新時代的歌舞劇電影。

它給了觀眾機會,去好奇、去享受、去了解。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它是今年情人節比約會更值得期待的事情。

如果你:

浪漫

感性

嚮往愛情

愛聽音樂

充滿熱情

還有夢想

熱愛生活

請,不要錯過它,《愛樂之城》。

愛心轉發,

隨手收藏!

提前祝大家

情人節約會順利

(●'◡'●)ノ♥


相關焦點

  • 分享 電影《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中穿插始終的音樂類型,也是主角Sebastian所追求的夢想——爵士音樂,就像歌舞片這個影片類型一樣,逐漸走向死亡。《愛樂之城》是一部足夠好看的電影,只是利用流暢唯美的運鏡來展現。開場的長鏡頭尤為明顯,一段5分鐘歌舞長鏡頭直接鎮住了場,行雲流水的鏡頭配合著數次角色的更換,鮮豔的色彩和街頭文化的融入更添色不少。《愛樂之城》更是一部足夠好聽的電影,讓我人生中第一次有在影院中只是聽著影片中的原聲就落淚的體驗。在男女主角的愛情對手戲中,旋律動聽的流行樂讓影片的好聽度再上一個層次。
  • 看「愛樂之城」必須解鎖的幾種「姿勢」
    當然還有更早的一批人,在國外看完首映後,便激動地把這部電影「扒」光了。作為電影迷來說,或多或少都能看出來《愛樂之城》埋下了不少梗,致敬了不少經典老片。如果深扒起來,絕對是個大工程。如果你想優雅地欣賞它,請看這篇。《愛樂之城》是導演達米安·沙澤勒的第三部作品。他的上一部作品是《爆裂鼓手》。也是這部電影讓他一鳴驚人,好評如潮水般湧來,勇奪第87屆奧斯卡最佳剪輯。
  • 《愛樂之城》:每部電影都是電影史
    第一次看《愛樂之城》,是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去年的三大國際電影節開幕片,柏林是科恩兄弟的《凱撒萬歲》,坎城是伍迪·艾倫的《咖啡公社》,威尼斯就是達米安·沙澤勒的這部《愛樂之城》。有意思的是,這三部美國電影都跟好萊塢有關,關注的是娛樂業的人,再有就是都涉及到這個行業的歷史。可流行文化的歷史到底有什麼價值呢?《愛樂之城》也設置了這樣的問題。
  • 如何評價電影《愛樂之城》(LaLaLand)?
    答|百度派 @蒙奇D路飛《愛樂之城》這部影戲裡大概有一個被很多觀眾馬虎失的隱含主題。這個隱蔽主題,叫做「入魔」。為什麼這麼說呢?你和我從《愛樂之城》裡一種很分外的處理懲罰伎倆提及——你是不是好反覆在電影裡望見一幕很分外的情況?你望見全天下的光都消散了,天下上末了那一道光灑在主角們的身上。
  • 《愛樂之城》關係到電影存在的最根本意義
    大家對此片的讚譽與解讀眼花繚亂,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整理《愛樂之城》如何致敬好萊塢經典,沉醉於這部電影的復古情調;還有一類則被電影中所描繪的愛情深深打動,不斷抽絲剝繭這段愛情亦唯美亦遺憾的原因,再從中得出些實用的人生經驗與情感雞湯。
  • 失焦:美國電影《愛樂之城》簡評
    不言而喻,《愛樂之城》這部剛剛獲得7項金球獎提名、14項奧斯卡獎提名的電影,是目前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範圍正在熱映的一部準好萊塢式的歌舞類型片。不過,所幸的是,靠這種對普羅大眾、普通老百姓還算有效的堅持就是勝利的接近笨拙的方式,目前本片還榮譽加身,那麼,不言而喻,而今美國電影藝術評審之水準之低、學術之墮落,由此可見一斑。總之,作為一部當代歌舞類型片,《愛樂之城》這部影片在支撐該種類型片的歌舞方面完全失敗,在不憑藉歌舞而以其他方式來支撐敘事的方面,本片也俗不可耐而毫無新意。
  •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座真正的「愛樂之城」——電影《愛樂之城》影評
    現在才評論《愛樂之城拋開電影手法和故事劇情的表現,這才是潛意識層面的心靈共鳴。所以,不可遏制的傷感,其實來源於觀眾的心靈深處。這就是《愛樂之城》給人一種「亦正亦邪的即視感」的原因。電影沒有告訴我們,生活的四季、未來的命運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選擇的代價值不值得也只是純粹的個人感觸。
  • 2016最好看的電影《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的故事背景設置在美國的洛杉磯Los Angeles。導演達米安-沙澤勒說:「我想拍一部屬於洛杉磯的電影,那裡有一些懷有不合時宜的夢想的人,還有一些為夢想孤注一擲的人。」《愛樂之城》中,他選中了「石頭姐」艾瑪-斯通 Emma Stone 和「高司令」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這對高顏值CP擔綱主演,也邀請來了憑《爆裂鼓手》拿到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J-K-西蒙斯加盟。
  • 愛樂之城英文名為什麼叫La-la land......
    電影《愛樂之城》的英文名叫「la la land」,很多影迷都不理解《愛樂之城》為什麼叫la la land,la la land有什麼含義嗎
  • 美國影視音樂-《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的主題音樂《City of Stars》先後獲得第7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和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該曲的創作者賈斯汀·赫爾維茨(Justin Hurwitz)表示,他是從一種感性的角度出發來構思該曲,使其旋律在充滿希望的同時也蒙上了一層憂傷。為了更好地貼合電影《愛樂之城》的故事背景,該曲也在大小調之間來回切換,對應著故事中主角在洛杉磯的起起伏伏。
  • 專訪《愛樂之城》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在剛剛結束的英國電影學院獎上,《愛樂之城》再次毫無懸念地拿下最佳影片的獎項。至此,所有重要前哨戰的最佳影片皆被《愛樂之城》收入囊中。而這一切的最大功臣,都要指向一個人——達米恩·查澤雷。而《愛樂之城》,僅僅是這位年僅32歲天才導演的第三部長片,他的上一部作品《爆裂鼓手》曾在奧斯卡斬獲三項大獎。
  • 《愛樂之城》,情懷還是套路?
    無需贅言,想必,近日的朋友圈都已被《愛樂之城》刷屏了。 西方電影的取名向來直截了當,「LA LA LAND」亦屬此列。不過,這部電影的港譯片名——《星聲夢裡人》,不論和原文的「LA LA LAND」,抑或內地版本的《愛樂之城》比較,卻更深得我心。
  • 愛樂之城《Mia and Sebastians Theme》
    LaLaLand愛樂之城《愛樂之城》講述了愛情故事發生在洛杉磯主人公Mia(艾瑪·斯通裝飾)和塞巴塞巴斯汀(瑞恩·高斯森林裝飾)在遇到愛情之前一直在追求看似不可能夢想的故事,Mia希望Mia能夠完成一次不間斷的試聽,能夠順利成為演員,塞巴斯汀塞巴塞巴斯汀斯汀他喜歡傳統爵士樂,並渴望為其開一家爵士餐廳
  • 愛樂之城電影原聲歌曲主題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樂所有歌曲歌詞MV
    《愛樂之城》是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艾瑪·斯通,瑞恩·高斯林,J·K·西蒙斯等主演的喜劇歌舞片。該片講述一位爵士樂鋼琴家與一名懷揣夢想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於2016年12月16日在美國上映。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愛樂之城電影原聲歌曲主題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樂所有歌曲歌詞MV,供大家閱讀!
  • 隨筆 《La La Land愛樂之城》觀後感
    2月13日23:59分,上海影城的午夜場電影《La La Land(愛樂之城)》,我的眼睛哭得像兩顆桃。影院裡好像沒有誰比我抽泣得更厲害。
  • 走進《愛樂之城》的色彩世界
    電影則常常利用色彩的這種心理聯繫,讓觀眾在電影中獲得情感認同。電影《愛樂之城》則在色彩運用這方面做到了極致,既利用了傳統,也有自己的創新,在細節上精益求精。《愛樂之城》(La La Land)是一部於2016年上映的美國歌舞愛情浪漫喜劇片,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和編劇,由瑞恩·高斯林和艾瑪·斯通主演,該片講述了一位爵士樂鋼琴家與一名懷揣夢想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
  • 單簧管美樂 電影《愛樂之城》配樂《Another Day of Sun》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上方藍色文字關注我們☝】 《愛樂之城》是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艾瑪·斯通,瑞恩·高斯林,J·K·
  • 電影愛樂之城歌曲有哪些? 主題曲《City of Stars》歌詞賞析
    不少網友看完電影《愛樂之城》之後,大讚裡面歌曲很好聽。據悉,電影《愛樂之城》講述一位爵士樂鋼琴家與一名懷揣夢想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裡面重複播放的主題曲《City of Stars》的歌詞是什麼?怎麼翻譯?
  • 映世窗No.11 | 電影《愛樂之城》
    請打開今天的小窗口#11《愛樂之城》瓜君推薦指數:🌟🌟🌟🌟🌟斬獲14項奧斯卡提名一起來看看艾瑪與高司令演繹的愛情故事      1988年11月6日出生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美國女演員。2016年,主演了電影《愛樂之城》。
  • 《愛樂之城》:對比經典歌舞片,如何做到繼承和創新
    在20世紀60年代後,好萊塢歌舞片慢慢走向低谷,直到21世紀《紅磨坊》、《芝加哥》、《愛樂之城》等歌舞片的出現,我們似乎又看到歌舞片重新振興的希望。其中,《愛樂之城》更是獲得奧斯卡14次提名11個獲獎的好成績。影片講述一位爵士樂鋼琴家與一名懷揣夢想的女演員,兩人從相遇到相愛後互相扶持,卻經歷事業一系列分歧後選擇分開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