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潮網 11月26日訊(通信信息報總編輯 劉紅權)「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這句話充分詮釋了在今年這個特殊年份,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激蕩與變革。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宣告誕生!RCEP歷經漫長的八年談判歷程,對於中國和亞太地區國家來說,或將迎來難得的百年機遇。如果說加入WTO讓中國全面融入全球貿易體系,促進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那麼RCEP的籤署將促進中國雙循環經濟戰略走向新臺階,促進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挺進!
「史上最大自貿協定」有何特別?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有所抬頭的環境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是一次有力的「反擊」,體現了亞太地區國家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共同意願。更重要是,作為「史上最大自貿協定」,將使得亞太地區的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不可忽視的重要一極。
RCEP是包括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15個成員國,歷經了8年的時間談判磋商達成。
據官方披露數據顯示,2019年,RCEP的15個成員國總人口達22.7億,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均佔全球總量將近30%,具有覆蓋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等獨特發展優勢,一旦形成一體化大市場,其發展潛力和影響力將是驚人的。
據悉,RCEP自貿協定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自然人臨時流動、投資、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競爭、政府採購等多項內容。
其中,RCEP成員國之間的貨物貿易最終零關稅產品數整體將超過90%是最受關注的亮點。
另外,RCEP在原產地規則上,允許區域價值成分原則和稅則歸類改變標準兩者間二選一,對區域內企業來說更加自由靈活,體現了包容性和全面性,適合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多樣性,是一個共贏的自貿協定。
RCEP的籤署再次證明,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是符合各國發展利益的歷史大勢,維護多邊主義、堅持開放合作是應對風險挑戰、推動共同發展的正確選擇。
RCEP將帶來什麼影響?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給成員國的經濟帶來什麼影響?對全球經濟格局又將帶來什麼樣的變化?這是各界最為關注的焦點。
首先,RCEP的籤署將進一步促進亞太地區國家間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極大提升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升地區吸引力和競爭力。這在全球經濟遭受新冠疫情衝擊的現實背景下,將變得更為重要和迫切,有望促進成員國之間產能和需求的深度融合,將有力推動區域經濟整體復甦進程,也將成為拉動全球增長和復甦的重要推動力。
其次,RCEP的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將使得成員國之間形成更為緊密的經濟關係,有助於提升抵禦全球系統性經濟風險的能力,例如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這種自然因素的衝擊,一艘小船抵禦風浪的能力自然敵不過一艘巨輪。
第三,RCEP的籤署將有利於促進地區國家合作的活力和資源要素交流互通的力度。RCEP將大大激發成員國之間商品、技術、服務、人員及資本的流動和互補,有利於維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特別是應對當前疫情帶來的挑戰,將起到很好的積極作用。
第四,RCEP的籤署在全球樹立起開放合作的標杆,將為促進全球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在逆全球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現象有所抬頭的背景下,RCEP將為全球化浪潮起到很好的正向引領作用。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RCEP將促進產業的轉移,中低端的加工和製造業,如紡織品行業、電子信息組裝行業等可能將加速向成本更低的東協國家轉移;在中高端製造業上,我國也將面臨日韓電子信息產品和技術的競爭,但這也是技術融合和學習的機會。根據機構提供的數據,今年前9個月,我國對RCEP其餘成員國出口總額同比增速為2.75%,出口總金額佔比大於10%的行業主要有:電氣設備、黑色家電、機械設備和礦產資源。今年9月份,出口累計同比增速大於20%的行業主要有:鋼鐵、銅及其製品、精油製品及化妝品等。
當然,中長期來說,我國的通信產業如5G、新能源汽車、機電產品等具有技術和製造優勢的產業將迎來更多的出口機會。總體來看,國內的勞動力、技術資源、資本等或將繼續地向中高端領域、服務業等轉移,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必然趨勢。
經濟「雙循環」格局將邁上新臺階
歷史經驗證明,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是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正道,當前正在加快形成的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更是要注重內循環和外循環的互相拉動作用。顯然RCEP的籤署將使得中國「雙循環」戰略發揮更大的威力,同時也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的二次升級。
正如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RCEP的達成將有助於擴大中國出口市場空間,有助於滿足國內進口消費需要,有利於穩外貿、穩外資,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撐。同時,還將促進我國各產業更充分地參與市場競爭,提升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我國以擴大開放帶動國內創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不斷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鞏固我國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為國民經濟良性循環提供有效支撐,加快形成國際經濟競爭合作新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簡單地說,如果當前內循環的市場是14億人口的需求,那麼RCEP達成後,相當於潛在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2億,再通過各種資源要素在成員國之間流通之後,所形成的消費力將不止22億的規模。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說,RCEP的籤署將使得中國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