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畫質黑科技,適馬大三元集結完成

2021-02-24 左手plus

在旅行時,其實所能拍攝的題材是最多最豐富的,包括風光、人像、人文、動物等等,能不能拍到滿意的照片,不僅僅考驗攝影師的綜合拍攝能力,也要看攝影師是否帶了合適的器材。

隨著適馬這支70-200mm的發布,適馬新一代的大三元鏡頭終於集結完成。 

前陣子我去了一趟雲南麗江,這次我帶了適馬新一代的三支大三元鏡頭。只有最高檔次的恆定光圈鏡頭,才能被冠以「大三元」之名。他們兼顧光圈、畫質和便捷性。

適馬大三元鏡頭覆蓋了從14mm到200mm的焦距,並且在所有焦段下都擁有F2.8的大光圈,廣泛適用於風光、人像、人文、景物、花卉、活動等多種拍攝題材,還讓我們在旅行中可以儘可能地去拍攝到不同的題材的照片,正是因為這些優點,大三元鏡頭也成為大多數職業攝影師、攝影愛好者最先購買的鏡頭。

——徐嘉靖

 

這支鏡頭是適馬在Art系列的14mm超廣角焦段上,開發的一支超廣角變焦鏡頭。

包含三片FLD螢石級鏡片、三片SLD特殊低色散鏡片和三片非球面鏡片,其中更採用了一片大口徑的非球面鏡片,能在最大程度控制鏡頭畸變的同時,在整個變焦範圍內都能提供高素質的成像效果。

 

相比傳統的16-35mm鏡頭它具有更廣的焦段,特別當你拍攝大場景風光照片的時候,恨不得鏡頭再廣一些,來將整個美景都納入到畫面中去。

 

而且別小看了這多了2mm的焦段,越是廣的焦段,每1mm帶來的視角改變越大。

F2.8的最大光圈,讓它能夠在你旅行中遇到星空題材時,雖然光圈沒有14mmF1.8這麼大,但也能夠將它作為一支傳統的廣角大光圈鏡頭14mm F2.8鏡頭來使用。

 

除了拍攝風光,其實用超廣角來拍攝人像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不僅能夠交代更多的環境元素、超廣角帶來的誇張透視形變,還能夠起到大長腿的效果。

 

如果說旅行中你只想帶一支鏡頭、又什麼都想拍點,那麼帶上24-70mm準沒錯,因為這支鏡頭的焦段涵蓋了廣角、中焦、中長焦,這些焦段在日常拍攝中使用頻率最高的。

 

並且這支鏡頭還搭載了高效的OS光學防抖功能,提供了約4檔快門速度的強大防抖效果,這提升了我們日常手持拍攝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其實這次旅行幾乎全程我都在用這支鏡頭作為掛機鏡頭來拍攝人文照片,28mm、35mm、50mm這些人文黃金焦段,都可以在這一支鏡頭上找到。

 

我可以在不需要換鏡頭的情況下,通過旋轉變焦環獲得想要的焦段,就連馬格南攝影師也會使用這個焦段來作為掛機頭進行人文街頭題材照片的拍攝。

 

就風光來說,它也能成為14-24mm的一個不錯的補充,當你的風光場景並不需要那麼廣的焦段時,24-70mm就可以登場了。

它也能夠勝任人像題材的照片拍攝,F2.8的大光圈讓它在中長焦端也有一定的虛化能力,一般24-70mm的70mm端還會有不錯的微距能力,加上F2.8的大光圈還可以拍攝一些靜物或者花花草草的照片。

70-200mm F2.8 DG OS HSM|Sports

有人說為什麼70-200mm 不是Art系列而是Sports系列,70-200其實更加主打運動題材拍攝,更重視操縱性能以及堅固的做工。

雖然不是Art系列,但是加入了9片FLD螢石級鏡片、和1片SLD特殊低色散鏡片,讓這支鏡頭從中心到邊緣也都有極高的解析度,具有不錯的畫質表現。

 

這支70-200mm還集成了帶有加速度傳感器的智能OS光學防抖,和能夠全方位進行追隨拍攝的最新算法,這次行程中沒有合適的場景,期待下次有機會可以好好試一試。

 

這次我想說說70-200mm的風光用途,不少人可能會有個誤區,就是拍攝風光一定得是超廣角鏡頭,其實不然,有些目的地的風光拍攝就是需要70-200mm這一類的鏡頭。

 

通常來說,我在旅行出發拍攝之前都會提前做好功課,看看這次是否除了超廣角鏡頭之外,還需要帶上70-200mm鏡頭來拍攝特寫。比如這次拍攝麗江的玉龍雪山,這類雪山日照金山的特寫鏡頭,都需要70-200鏡頭去拍攝。

 

像之前拍攝過的緬甸蒲甘的日出日落就只能用70-200mm去拍攝,超廣角鏡頭根本都沒有用武之地。

 

對於人像題材的照片拍攝,不同於廣角鏡頭拍攝人像時對環境的更多交代,70-200mm較長的焦距、以及F2.8的大光圈這兩者相結合,能夠儘可能地摒除背景的幹擾。

我們有時候也需要用到長焦鏡頭壓縮背景的作用拉近人物和背景之間的距離,讓遠處的雪山有了近在咫尺的感覺。

如果為了旅行中攜帶器材的從簡、或者還沒有那麼多預算入手中長焦的大光圈人像定焦鏡頭,那麼70-200mm就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適馬黑科技的名聲赫赫,副廠鏡頭相對於原廠鏡頭一直是性價比的代名詞,但是適馬最近幾年的不俗表現,讓我不得不覺得這一觀念即將被打破。

媲美甚至超越原廠鏡頭畫質的黑科技表現,比原廠更加便宜的價格,讓適馬成為原廠鏡頭搭配副廠機身的夢也不再遙不可及。

他山之石 | 和1000+攝影愛好者一起突破攝影瓶頸

.

 近期推薦


相關焦點

  • 可靠性能 理想畫質 適馬14-24mm F2.8 Art實拍測試
    ,先後推出的多款鏡頭素質優異,讓適馬贏得了 「黑科技」 的稱號。對於佳能用戶來說 11-24/4 光圈不夠大,16-35/2.8 在部分場合下不夠廣;對尼康用戶來說,能夠享受 14-24/2.8 十分羨慕;但對於尼康用戶來說,原廠的尼克爾 14-24/2.8 已發布 10 多年未有過更新,早已老態龍鍾。所以這次適馬發布的這支鏡頭一次性滿足了兩家用戶迫切的需求。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鏡頭的規格參數和主要特性。
  • 再用適馬sd Quattro H:小眾但畫質絕贊的相機
    不出所料,35mm F1.4 DG HSM Art的確是目前所能買到的最佳畫質定焦頭之一,這枚畫質可以與原廠頭媲美的副廠鏡頭不但全開光圈畫質絕贊,而且在適馬sd Quattro H這類對焦性能並不強悍的機身上也能做到AF果斷和準確
  • 大三元標變新鏡皇 適馬24-70mm F2.8 Art評測
    正式評測開始前,小編就先為大家展示一下,適馬在本次24-70mm F2.8 Art鏡頭中用了哪些黑科技吧。雖然測試嚴苛,但我們從上圖的MTF曲線中不難看出適馬24-70mm F2.8 Art的表現還算相當不錯,無論24mm還是70mm的中心與邊緣畫質都達到了很高的數值,並且衰減情況下滑並不多。
  • 這支適馬70-200mm f/2.8 S第一感覺就是銳!
    在去年的photokina展會前夕,適馬推出了一款大三元長焦鏡頭:70-200mm F2.8 DG OS HSM | Sports,是前代產品時隔五年後的升級版。作為以出色光學質量、堅固做工以及優秀的操控性能著稱的Sports系列新成員,它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度。適馬近來推出的定焦鏡頭展現出強悍的光學素質,或許他們正在嘗試將屢獲成功的鏡頭設計移植到變焦鏡頭系列上去,這引起了我們的期待。
  • 適馬 | 70-200mm F2.8 Sports 的極致之感
    與Art系列的廣角變焦和標準變焦大三元不同,SIGMA 70-200mm F2.8 DG HSM | Sports
  • 視野即正義——佳能11-24、適馬12-24ART、老蛙12、適馬12-24II對比測評
    之前我說過由於135畫幅在大光圈鏡頭上實在是優勢太大,導致在底小於645殘幅(44×33mm)和645全幅(54×40mm)一圈的前提下,依然擁有著自動數碼系統裡最強的弱光畫質和虛化能力。但是實際上135畫幅的另一點也是這個系統的優勢之一,那就是——焦距的廣闊性。
  • 從拍照攝像對焦畫質全面評價新款無反版適馬105mm F2.8微距鏡頭!
    首先就是健身馬體積重量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適馬的特點就是又大又重,拿到這隻微距鏡頭,從感官上就不是那麼健身了,而且從重量上,原廠90mm F2.8的重量是707克,而適馬這支105mm F2.8的重量是777克,比原廠的重了70
  • 單評 | 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
    資訊 | 適馬上海影像空間開業,新24-70試鏡樣片狗哥熱評 | L卡口大/小三元齊備,松下固件更新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的包裝箱延續了適馬的一貫設計,具有相當高的辨識度。「24-70mm F2.8 DG DN」表示其為常用的24-70mm全畫幅產品,銀灰色圓形「A」標是其Art系列血統的明證。
  • 旅行新伴侶 大變焦新鏡適馬18-300mm評測
    【老朋友】點擊右上方的···分享到朋友圈*******************************************我們都知道,鏡頭是攝影創作的關鍵所在。不同的拍攝題材將決定我們需要選擇什麼類型的鏡頭。論成像,變焦不如定焦;論方便,變焦鏡頭勝過定焦鏡頭。尤其是在旅行時,一支大變焦鏡頭可以實現「一鏡走天下」功能,方便且實用。
  • 黑科技不止鏡頭 適馬發布微晶玻璃保護鏡
    2015年12月16日,日本適馬公司在其官網正式發布了全球首款高透明微晶玻璃保護鏡,相比常規玻璃保護濾鏡,適馬此次發布的高透明微晶玻璃保護鏡具備有更高的抗衝擊強度,比藍寶石玻璃擁有更好的延展性。適馬這款型號為WR CERAMIC PROTECTOR的玻璃保護鏡,濾鏡口徑覆蓋了67-105mm,可以覆蓋目前比較常見的全畫幅鏡頭,適合用戶在鏡頭安裝此玻璃保護鏡,給自己的鏡頭帶來更好的保護性。
  • 黑科技首枚大三元來襲
    但是適馬最新推出的這支24-70mm F2.8 DG鏡頭鏡頭從規格上看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如果你在期待什麼F2恆定大光圈,那肯定會失望的。總體來說,這應該算得上適馬近年來推出的不那麼「適馬」的鏡頭了。在規格方面它採用19片14組的鏡頭結構,具備9片光圈葉片,最近對焦距離37cm,82mm濾鏡口徑,自帶防抖功能。那麼這支「常規更新」的Art系列全畫幅表變鏡頭有什麼亮點呢?請看這篇評測文章。
  • 適馬12-24mm Art DPReview測評
    16mm-24mm的全開畫質有下降,在F8的時候達到最佳銳度。邊角畫質很不錯,但會隨著焦距的變長而下降。色散:  適馬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好,在整個變焦範圍內色散基本都不可見,收縮光圈基本沒有什麼變化。暗角:  適馬這支新鏡在整個變焦範圍內的暗角控制能力讓我們震驚,即便是全開,暗角也很少。
  • 適馬20mm f/1.4 Art測評二:蔡司Loxia 21mm VS 適馬20mm Art
    不過,先說好,受制於一些難以避免的諸如使用時間、卡口不一致等測評限制,這並不是一次真正嚴謹的直接對話。而且另一方面,我手中的兩支鏡頭都是與正式銷售版本有所區別的測試版,所以最終版本在畫質上可能會有進一步的改進或者調整。
  • 大三元鏡頭與小三元鏡頭,萌新攝影分享指南!
    首先這個推薦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請及時關閉它,以免打擾到您:萌新在學習攝影,體會攝影樂趣的同時,或多或少都會聽說過各家的旗艦大三元鏡頭與看家的小三元鏡頭,買不買先放一邊,至少在各家粉絲中,怎麼也要知道一二,這樣在同行或者同好聊天之中,也不會露怯,那麼什麼是大三元什麼是小三元呢?
  • 適馬|雕刻光線的手藝人
    SIGMA中文名」適馬」,是一家1961年創立的光學公司,主營製造及銷售單反/無反相機、緊湊型數位相機、可更換鏡頭、及其他光學設備。如果你喜歡攝影,或者接觸過攝影器材,那麼適馬這個品牌你一定不會陌生。適馬的全畫幅產品從廣角8mm F3.5 EX DG CIRCULAR FISHEYE一直到長焦APO 800mm F5.6 EX DG HSM都有相應的焦段可供選擇,全系列鏡頭產品擁有多達84款之多,同時還為Super35畫幅以及大畫幅的電影攝影機提供專業的電影鏡頭產品高達23款型號。
  • 帶上適馬去旅行,適馬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使用感受
    也正是這支優秀的大光圈定焦鏡頭,讓我重新認識了適馬的實力。2012年之後的適馬鏡頭,可以說打破了我們傳統認識上副廠鏡頭的印象。「造」動的適馬「任性」地研發製造鏡頭,大有趕超原廠之勢。其中,當屬Art系列鏡頭最引人注目。從最早的35mm到今年發售的14mm F1.8星空大殺器,正是由於這種大舉進攻的姿態,使得適馬鏡頭的高性價比在原廠面前已越來越得以顯現。
  • 大三元小三陽鏡頭大匯總,看完你還玩攝影嗎
    然而萬八千一支的價格讓人瑟瑟發抖,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買不起原廠大三元小三元怎麼辦,如何說服自己放棄原廠情懷,大聲的告訴世界:適馬、yes!騰龍、yes!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下大三元和小三元:大三元指的是各大廠家三支最大光圈為F2.8的變焦鏡頭,他們的焦段覆蓋了廣角端到長焦端,基本滿足大多數場合的拍攝需求。
  • 索尼 & 適馬 24-105 F4 MTF測試報告
    適馬24-105mm f/4 DG OS HSM ArtMTF24mm中心畫質很棒,邊緣差不少,不過每一隻5倍變焦鏡頭的邊角畫質都不怎麼樣,沒啥意外的。Canon 24-105mm f.4L IS II24mm作為一支5倍變焦的鏡頭,適馬在這裡的中心畫質令人驚訝。極限邊緣畫質的區別不大,其餘部分的畫質差距應該能用肉眼察覺。
  • 單評 | 適馬14mm F1.8 DG HSM Art
    TIPS:適馬已經將旗下所有可互換鏡頭歸納成為Contemporary、Art、Sports 三大產品線。其中Art 系列鏡頭,以最高水準光學性能和藝術表現力為前提而精心打造,追求極限畫質。正如我們這裡的適馬14。
  • 適馬40mm f/1.4測評(LensTip)
    筆者在之前的Photokina就有關注這支體積巨大的鏡頭,按照適馬一貫的傳統,大就是強♂,大就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