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禪霖小築」關注我們!
轉自:老林澡堂筆記
空海大師(774-835),俗名「佐伯真魚」,密名「遍照金剛」,諡號「弘法大師」,是唐密的第八祖、日本真言宗的開祖。
大師之於日本,相當於蓮花生大師在西藏的地位及影響。大師是一名日本僧人,在大師19歲時,得授虛空藏法門,便放棄世俗學習而出家,入山修行。公元804年,大師與最澄上人赴華學法,大師拜於西安青龍寺惠果法師門下,盡得真傳。在留學兩年多以後,大師攜大量經典回到日本,甚得天皇、朝廷支持,獲賜東寺,以此為基地,又在高野山開山建寺,發展佛教,遍及全國。此外,大師亦仿照唐制興辦學校,不分僧俗貴賤都可入學,是日本最早的平民教育學院,也是最早的私立大學。
除了作為一位開山立派的高僧,空海大師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文藝家、書法家,其文學著作體大精深,是日本漢詩學的第一部著作,對後世學者影響廣遠;他的書法造詣極高,被稱為「五筆和尚」,在後世與嵯峨天皇、橘逸勢被合稱為「三筆」。
此外,大師在中國時曾與留學印度那爛陀寺的僧人交流梵文。在回到日本後,由於大師的弘揚,使得悉曇體梵文字母能完整地保存在日本。一直以來,雖然也有學術性的爭議,但一直傳說,日文中的平假名,便是大師參考梵文字母拼寫原理啟發下所發明的。
簡而言之,空海大師為日本文化發展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日本,空海大師,與修驗道的役行者(見《遍路豆知識》相關詞條)、陰陽道的安倍晴明,被並列為「史上三大天師」。此外,由於其名氣,在日本, 「大師」一詞默認是指空海大師,格言裡有「大師之名被空海所奪,太合之名被秀吉奪,三藏之名為被玄奘奪」的說法(原文是「大師は弘法に奪われ、太合は秀吉に奪わる,そしてまた三蔵は玄奘に奪わる」)。
有關大師生平,有許多小說、傳記和電影,其中包括夢枕獏小說《沙門空海》、1984日本電影《空海》、1991日本電影《曼荼羅》,及陳凱歌的《妖貓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