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濟民:空海與最澄

2021-01-08 胡楓文化藝術

空海與最澄

文/餘濟民

除了《灌頂記》,空海的《風信帖》同樣有名,這兩件作品都與當時的另一位高僧有關。

《風信帖》由於卷首有:" 風信雲書" 四字而得名,是由三封書信構成。首封信的末尾註明是寫給「東嶺金蘭」的,「東嶺金蘭」就是當時在京都比睿山創立天台宗道場的最澄。比睿山在京都的東北所以叫東嶺,至於「金蘭」,語出自《易經·繫辭上》:"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同言,其臭如蘭。」可見空海對最澄的敬意和彼此之間的友誼如金蘭之契。

《風信帖》高29.5 釐米, 寬157.9 釐米,今藏在京都東寺。首封信寫道:

風信雲書,自天翔臨。批之閱之,如揭雲霧。兼惠止觀妙門,頂戴供養,不知攸厝。己冷。伏惟法體何如。空海推常擬隨命躋攀彼嶺。限以少願,不能東西。今思與我金蘭及室山集會一處,商量佛法大事因緣,共建法幢,報佛恩德。望不憚煩勞,暫降赴此院。此所望所望。匆匆不具。九月十一日釋空海狀上 東嶺金蘭法前謹空

空海在信裡表達了要和最澄一起弘揚佛法的熱情,以及對年長七歲的這位「佛界金蘭」的尊重。

《風信帖》有強烈的二王風格,它和《灌頂記》不同,沒有一點顏體書法的痕跡,可能就像筆者所推測的源於士人的審美還僅限於對王羲之書風的膜拜。三封書信的風貌也不一樣,首件以中鋒行筆,圓勁蒼辣,對用筆和通篇有著極強的駕馭能力。第二件字形略端莊,用筆方圓結合,注重細節,有種書寫的示範性。第三件是草書,和《金剛般若經開題》完全相似,只是在整體布局上變地舒朗,渴筆的多次使用使之更富有速度感。由此看來,空海是個風格的多面手。

《風信帖》第一封信

《風信帖》第二封信

《風信帖》第三封信

現今收藏在奈良國立博物館裡最澄所作的《久隔帖》,與《風信帖》創作時間相仿,從中可見證這兩位高僧的互動。

最澄,俗姓三津首,幼名廣野,日本近江國滋賀郡人,祖上系中國東漢獻帝後裔。他14 歲出家,19 歲入東大寺受戒後在比叡山蓋了座草庵,過著山林修行的生活。延曆十六年(797) 被選為內供奉十禪師之一,開設《法華經》講壇,以在日本創立天台法華宗為己任。於延曆二十三年作為遣唐使的一員與空海、橘逸勢一起東渡大唐,所不同的是最澄是公費「還學生」身份,而空海他們是自費「留學生」身份。「還學生」與遣唐使一起入唐,一起歸國;「留學生」通常必須在大唐滯留二、三十年,從基礎開始學起。結果,最澄在中國只待了八個半月便與遣唐使一同歸國;而空海則在大唐學了整整兩年真言密教後,才踏上歸途。

《久隔帖》高29.2 釐米, 寬55.2 釐米。行書,共十八行,因開頭語「久隔清音......」而得此名。是最澄寫給在高雄山寺(現在的神護寺)空海處修行的弟子泰範的手書。作此帖時最澄四十七歲,空海四十歲。

空海曾作「中壽感興詩」( 收錄在《性靈集》卷三) 贈給最澄,最澄因對其中的「一百二十禮佛」、「方圓圖」及「注義」等的意思不太明了,無法覆信給空海,因此委託弟子泰範了解個中大意以便唱和。信中所言及的「大阿闍梨」即是空海。

這件作品的起首兩行有明顯的晉人風神,筆畫精煉到位,確實有取法《集王聖教序》的意思,甚至會讓人想起謝安的《中郎帖》,乾淨凝練。再往下,便漸漸的信筆為體了,在我看來直到第十一行才真正進入一種渾然的狀態。這種信筆的書寫感覺,讓我聯想到蘇軾的《新歲展慶帖》的某些片段。總的說來,最澄的書法有些像中國的文人字,有韻致。

空海和最澄的書法代表書法藝術傳承發展的兩種趨勢。空海的天縱奇才使他能夠「五體兼備」,更加具有專業性,對日後「和樣」書風有著直接的影響。而最澄的書風一直潛流不息,生活化的書法,鼓勵更多的人去流利雅致的書寫。

《風信帖》、《灌頂記》、《久隔帖》都是圍繞空海在高雄山舉辦三次密宗灌頂時期的書法名作,也是兩位佛教大師友誼的見證。

《灌頂記》裡反覆出現的泰範,也是《久隔帖》的收信人。他原是最澄派往空海處學習的比睿山弟子,最終也成為二大師友誼的傷口。關於三者之間的關係,眾說紛紜,甚至成為史學家不願涉及的話題。我的理解是:他有著極度的進取和自尊,喜歡接受強者精神上的庇護,而一旦遇到更強大的「宿主」,他會義無反顧的選擇背叛。泰範最終作為空海的四大弟子,參與創建高尾山金剛峰寺,此後,再無消息。

《灌頂記》局部

公元822 年,最澄圓寂,諡號「傳教大師」。

公元835 年,空海入定。諡號「弘法大師」。

附錄:

在對《灌頂記》、《風信帖》、《久隔帖》三帖的考察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作品用紙的高度。它們分別為28.8CM、29.5CM、29.3CM,這種尺寸在中國的唐朝或者唐朝以前都是不多見的,基本到了宋朝才普遍使用30CM左右的紙。

經過調查發現,公元6 世紀,日本為了大批覆制佛經,模仿「唐紙」生產紙張,並開始種植造紙原料—楮樹。到8 世紀,造紙技術已經在日本普及。有說是中國傳去的技術,也有是說朝鮮,各說不一。從紙的尺寸、機理和光潔度來看,這三帖應當就是當時他們自己生產的雁皮紙。

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紙的高度非常講究,他在《致立之承奉尺牘》中寫道:「所送紙太高,但可書大字。若欲小行書,須得矮紙乃佳」。可見,那時候,紙的高度都是有定式的,拿來就用,不需要對高度作裁剪。

相關焦點

  • 日本空海大師《風信帖》超清鑑賞
    書法課程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不可一日無此君 白雲飄逸浮秋空 ——日本空海大師《風信帖》超清鑑賞
  • 最澄的天台宗建築與空海的真言宗建築
    神護寺本坊在奈良時代接近尾聲時,誕生了兩位僧侶——最澄與空海,分別生於756年(天平神護二年)和774
  • 電影《妖貓傳》中的日本僧人空海法師的傳奇人生!
    其中電影中的日本僧人空海法師,是真實存在的,俗名佐伯真魚,灌頂名號遍照金剛,諡號弘法大師,在日本文化史上的地位極為崇高,類似於孔子、老子之於中國。日本人念誦南無遍照金剛,也許比念南無觀世音和南無阿彌陀佛還多。
  • 《妖貓傳》外的美少年白居易和空海,是影響中日茶道的一代潮流IP!
    ▲ 美少年版白居易和空海廢話不說,我們先看白居易。他的問題比較簡單,因為中國人都讀過他的《長恨歌》和《琵琶行》,但是老白對日本的影響不一定有人知道——他是日本平安時代(也就是電影《妖貓傳》設定的背景)的嵯峨天皇最熱愛的大詩人,是天皇觀察中國的橋梁。
  • 唐代的空海大師日本人說現在還活著,到底是怎麼回事
    日本平安時代前期名僧,日本佛教真言宗(又稱東密)開山祖師,空海15歲學《論語》等漢文書籍,18歲入大學。後來思想逐漸傾向於佛教,24歲著《三教指歸》,敘述他的宗教體驗和一心向佛的思想。這部書是他出家的宣言。他接觸密宗後,開始念誦《大日經》。
  • 《妖貓傳》之外,原來你是這樣的空海
    終於來到嚮往中的繁華都市長安的空海,想必會各處參觀佛教寺院以及道觀、景教、回教的寺院等,完全沉醉於文學、詩歌、書法等充滿魅力的大都市的文化以及唐朝的周全招待。過完年的貞元二十一年(805)一月二十三日,在位長達二十六年的德宗駕崩,隨後舉行了順宗的即位儀式。二月初,空海為大使代筆給來到唐朝的渤海國皇太子寫信,可以看出,自抵達長安以來,空海幾乎一直與大使一行同行。
  • 典藏專輯 真言足跡:日本、中國、臺灣的空海大師
    佐伯直戶主位於正六位上,因此就出身而言,空海應是可入學的。然而為何空海至18歲仍可入學,目前無明確記載,多數說法認為與阿刀大足在京中的努力有關。空海與舅父所在的平城京中,有許多著名寺院。根據高野山所編《弘法大師年譜》記載,15歲的空海除了在大學學習儒家經典之外,亦前往諸寺研習佛典,特別是大安寺、西大寺。
  • 《妖貓傳》裡的那位空海大師,到底在長安做了什麼?
    在大學寮期間,空海受到一位僧人指點,接觸到佛學,並對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在阿波國大瀧山、土佐國室戶崎等地進行修行。在20歲時,空海正式在大和石淵寺出家,兩年後在奈良東大寺受戒,得法號"空海"。空海像空海信仰佛教密教,信仰的對象為大日如來佛,按照密教教義,此佛為佛法的直接體現,而將其它教派信仰的釋迦牟尼佛視為他的化身。
  • 大唐驅魔人——空海大師
    *染谷將太扮演的空海大師,臉上總掛著迷之微笑,電影《妖貓傳》劇照在日本,沒有人不知道空海。提起「大師」,人們想到的也只有空海。有句老話,「弘法奪『大師』之名,秀吉奪『太閤』之名,玄奘奪『三藏』之名」,這個弘法就是空海大師的諡號,他還有一個密號叫遍照金剛。日本人念誦南無大師遍照金剛的次數,甚至比觀音菩薩和阿彌陀佛加起來還要多。
  • 日本的空海,書道的悲哀
    我們先來看空海的書法墨跡。空海書法《風信帖》▼有了這樣的師承名分,於是就想當然的認為日本空海書法是「妥妥的二王一路」。但是稍微有點頭腦的人肯定會持懷疑態度:憑什麼這麼一說就是二王傳人?看看空海遺留下來的墨跡,似乎還真是很有點二王書風的味道。空海書法《忽披帖》▼
  • 空海大師和真言宗
    轉自:老林澡堂筆記空海大師(774-835),俗名「佐伯真魚」,密名「遍照金剛」,諡號「弘法大師」,是唐密的第八祖、日本真言宗的開祖。大師之於日本,相當於蓮花生大師在西藏的地位及影響。此外,大師亦仿照唐制興辦學校,不分僧俗貴賤都可入學,是日本最早的平民教育學院,也是最早的私立大學。
  • 過去1200年,空海大師還在人間?
    兩年後,空海回國傳播密教,並於816年,在和歌山縣高野山開創了密宗道場「金剛峰寺」,建立了根本大塔、金堂等唐式建築。當時,金剛峰寺屬於京都東寺所管,823年詔賜京都東寺為密教永久根本道場,「東密」名稱即由此而來。
  • 在電影妖貓傳中,空海和楊玉環可能是前世今生?
    仔細回想一下,電影的很多內容好像默示了空海就是楊玉環轉世的!關於空海是否楊玉環前世,電影中似乎也有幾點提示,首先楊玉環與空海年齡相似,兩人相貌也極其相似,這兩點不免讓觀眾產生聯想,然而電影中也有很多細節,空海和白居易一同去找楊貴妃的秘密時,見到當時為楊玉環編織上吊綢布的宮女,空海一眼就認出了她。
  • 《妖貓傳》裡的空海大師,在長安到底做了什麼?
    長著小正太的臉還帶著一對小眼神兒的倭國驅魔僧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個名為沙門空海的留學僧史上實有其人沙門空海又被尊稱為弘法大師他是日本佛教密教真言宗的創立者對於日本佛教的意義相當於達摩祖師對於中國佛教 演員染谷將太扮演的空海
  • 空海神話如何誕生:日本第一高僧傳說的虛構史
    在空海在世時,完成的建築僅有多寶塔一座、講堂一座、僧坊一座而已。承和二年(835)空海圓寂,埋骨高野山。在弟子真然主持下,高野山堂塔繼續營造,終於落成。然而此後,高野山的運營越發困難,十世紀初就已經陷入荒廢狀態,天曆六年(952)、正歷五年(994)的火災更使得山上建築焚毀殆盡。這以後,山上幾乎已經沒有僧侶居住了。
  • 《妖貓傳》裡的佛系青年空海苦尋的「無上密」究竟是什麼?
    原標題:《妖貓傳》裡的佛系青年空海苦尋的「無上密」究竟是什麼? 公元774年,空海出生在讃岐國多度郡屏風浦(現日本香川縣善通寺一帶),自幼聰慧,十五歲離家赴京入大學寮專攻明經科,熟讀儒學經典,為日後在長安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