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人,屬於「佞人」,比小人還可惡,切不可深交

2021-01-18 喜文多見

啥叫「佞(ning四聲)人」?就是指那些善於狡辯、巧言諂媚的人。啥叫「小人」,就是指那些人格卑鄙的人。嚴格來說,「小人」的範疇包含「佞人」,但二者的側重點不同。

「小人」更傾向於「暗地裡」做壞事,「佞人」更傾向於「明打明地」做壞事。小人還有所顧忌,佞人是肆無忌憚。面對小人,你可以躲著走;面對佞人,你躲都躲不及。所以說,佞人比小人還可惡。

根據佞人的定義,可以把佞人分為兩種:以邪狡辯的人,巧言令色的人。這兩種人,屬於「佞人」,比小人還可惡,切不可深交。

01以邪狡辯的佞人

生活中,你會遇到這樣一種人,你明明知道對方是一套歪理邪說,但又辯論不過他;這種人就是以邪狡辯的佞人。

以邪狡辯的佞人,善於強辯狡辯,以己之長攻人之短,強詞而奪理,明目張胆挑戰眾人的底線。辨別是非差的人,往往容易被其蠱惑。

以邪狡辯的佞人,不同於胡攪蠻纏的人。胡攪蠻纏的人,屬於撒潑耍賴;以邪狡辯的佞人,則是憑一套歪理邪說懟得你啞口無言。

舉個例子,孔子時代,有個叫少正卯的人,此人也開辦私學,曾經一度把孔子的學生都吸引了過去。孔子當上魯國大司寇不久,就把此人誅殺了。至於誅殺的理由之一,就是「言偽而辯」。少正卯就是典型的以邪狡辯的佞人。

再舉個例子,某網絡大V,起初打假的時候還可圈可點,最近幾年,此人打著正義的旗號,逮誰咬誰,就連國士無雙的鐘南山都不曾放過。此人也是典型的以邪狡辯的佞人。

以邪狡辯的佞人,以邪說導人,以歪理咄咄逼人,其社會危害性還是蠻大的。一般人,碰見這種人,最好不要和他糾纏,因為你根本就不是對手。若是你身邊有這種人,也切不可深交,因為其本身三觀不正、心術不正。

02巧言令色的佞人

生活中,如果你遇到經常花言巧語而又滿臉討好的人,這種人就是巧言令色的佞人。

這種人,如果對你巧言令色的時候,你往往會誤以為他很熱情。為什麼會誤以為?因為人人都有被人討好的欲望,這是人的劣根性。只有當你看見,他對著別人也巧言令色的時候,你才覺得他很假、很做作。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嘛。

有人說,「人家給我說好聽的,又陪著笑臉,這種人有什麼不好?」那麼,我來回答你。孔子說過,「巧言令色鮮矣仁!」什麼意思?巧言令色的人是很少具備仁義之心的,反過來說,這種人往往帶著一種不可告人的目的,往往沒安什麼好心的。

舉個例子,蘇秦窮的時候,回到家裡,其嫂態度惡劣,厭煩之情溢於言表。當蘇秦攜六國相印,衣錦還鄉的時候,其嫂和家人趴在地上迎接、不敢仰視。蘇秦笑了,就問嫂子:為何前倨而後恭?其嫂爬到蘇秦的面前,陪著笑臉說:因為小叔子你現在地位尊貴,金子又多。蘇秦的嫂子後來的這種表現,不就是「巧言令色」嗎?只不過比較直白罷了。

再舉個例子,以前有個同事,每天早上上班,先把經理的辦公室打掃一遍,雷打不動(實際上,公司所有的辦公室每天有專門的保潔人員打掃)。大家都覺得他在拍馬屁,人家卻一本正經地說:為領導打掃衛生是應該的,還能鍛鍊鍛鍊身體。他在同事面前,不苟言笑;在領導面前,總是掛著一種虛心學習的表情。後來,一路高升。

巧言令色的人之所以對你巧言令色,就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一旦你失去了利用價值,他翻臉比翻書都快。還有一種巧言令色的人,無論你富貴還是貧賤,他一如既往地對你那個樣子,這只是他的習慣而已,本質上是虛情假意,你永遠指望不上。所以,巧言令色的佞人也絕不可深交。

以上就是兩種「佞人」,前一種邪裡邪氣、三觀不正、強詞奪理,後一種不走正道、虛情假意、花言巧語。這兩種人,水平高的,能把你的人生帶進溝裡;水平低的,看著讓你反胃。所以說,還是遠離這兩種佞人,切記不可深交。

相關焦點

  • 具有這三種特徵的人,多半人品不好,或許不可深交,老祖宗忠告!
    《戒世人》有云:「與邪佞人交,如雪人墨池,雖融為水,其色愈汙;與君子交,如炭入燻爐,雖化為灰,其香不滅。」其大約意思是說,一個人跟什麼樣的人做朋友,就決策了他會變為什麼樣的人。若與君子為伴,踏塵必留芬芳;但若是與小人為伴,行去必有餘臭。
  • 人到中年,有兩種朋友不可深交,即便關係再好,也要保持距離!
    人到中年,有兩種朋友,即便關係再好,也要保持距離,千萬不要走的太近,哪兩種呢?一是偽善之人,二是以自我為中心、過分在意得失的人。為什麼這兩種朋友不可深交呢?在我們傳統文化的浩瀚典籍之中,老祖宗留下很多識人鑑物的寶貴經驗,其中就有很多對這兩種人真面目的揭示,比如在清代王永彬所著的國學經典《圍爐夜話》裡面,就有這麼一段精彩論述:孔子何以惡鄉愿 ,只為他似忠似廉,無非假面孔;孔子何以棄鄙夫 ,只因他患得患失,儘是俗人心腸。什麼意思呢?孔子為什麼厭惡偽善之人?
  • 遇到這五種人,不要深交,他們都是偽君子真小人!
    行走江湖,勢必碰上形形色色的人,這裡面不是每個人都值得結交甚至深交的。小編總結了一些心得,下面五種人,遇到了一定要躲開,不可深交,否則後患無窮!一,滿臉堆笑,滿嘴抹蜜的巧言令色之徒。有一種人,不論別人說什麼做什麼,他的態度一律都是好、對、是,在人群中從來聽不到他的真心話。遇人便滿臉堆笑,甜言蜜語說得別人心花怒放,不知不覺間便飄飄然,沒了章法主意。
  • 一個虛偽自私的人,身上往往有這些特徵,不可深交
    每個正常人都存在私心,這無可厚非,有的人有底線,有的人毫無底線,於是他們成長成兩種人,有底線者為君子,無底線者是小人。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自私不是性格屬性而是一種病,心病。從心理學上來說自私的形成是由於快樂的缺失,在生活中沒有幸福感和體會不到幸福感的人往往是自私的。
  • 有這6種表現的人,多半是小人,切勿深交,以免被算計
    要想防住小人,首先得知道「具有什麼特徵的人屬於小人」,然後得學會「怎樣對待小人」。今天喜哥就和大家說一說:有這6種表現的人,多半是小人,切勿深交,以免被算計;碰見這6種人,最好敬而遠之,小心「犯小人」。1、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的意思是,此種小人喜歡勾結在一起而不必「合和」。這些小人勾結起來幹嘛?
  • 識人術:越是靠不住的人,越有這三個特徵,不可輕信,也不可深交
    具體而言,從識人術的角度講,越是靠不住的人,越是有以下這三個特徵,不可輕信,也不可深交;這三種靠不住的人,不可共事,也不可深交,否則容易吃大虧。一、疑心太重的人與人相交,貴在一個「信」字,一個人如果疑神疑鬼,總是不放心別人,那麼,他本身就是靠不住的人。
  • 心理學:遇到這4種人,切記不可深交,否則受傷的是自己!
    心理學:遇到這4種人,切記不可深交,否則受傷的是自己!提起鬼谷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以稱得上是歷史的傳奇人物,他很擅長揣摩他人的心思。在他看來社會上有幾種是不值得深交的,因為你對他掏心挖肺,說不能他還會在暗地裡陷害你,所以如果你身邊出現了以下這4種人,要趁早遠離。
  • 身邊這3種人,純屬狐朋狗友,萬不可深交,以免吃虧上當
    到底哪些人屬於狐朋狗友呢?《論語》中,孔子講到過「損者三友」,這就是典型的狐朋狗友。哪三友?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這也就是今天喜哥要和大家分享的:身邊這3種人,純屬狐朋狗友,萬不可深交,以免吃虧上當。一、友便闢便闢,就是指那些走邪道、不走正道的人。
  • 虛偽的人,都有以下這幾個特徵,不可深交
    這種披著羊皮的狼,最為可惡!虛偽,是壞人的其中一種表現,說一套做一套,表裡不一,暗藏殺機,冷不防給你致命一擊,虛偽的人,切不可做朋友,更不可深交,且看看虛偽之人的幾個明顯特徵:1,動機不純虛偽的人,不輕易幫人,但一旦幫人時
  • 沒有真性情的人,不可深交
    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明代張岱的筆記《陶庵夢憶》中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痴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其實,他的這番話就是告訴人們:沒有真性情的人,不可深交。
  • 《羅織經》提醒:這3種聰明人,不可深交,看看你身邊有嗎?
    關於這個問題《羅織經》早有提醒:生活中這4種聰明人,不可深交!老祖宗早就給我們留下了智慧,只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生活中遇到這3種聰明人,要小心不要被對方的小聰明給耍了,但是也不要抗拒與這樣的人交往。
  • 「酒品就是人品」,酒桌上這三種人不可深交,轉頭就會害了自己
    「酒品就是人品」,酒桌上這三種人不可深交,轉頭就會害了自己文/無計讀書古語云:「三杯和萬事,一醉解千愁。」當我們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情,愁雲滿面的時候,方知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何以解憂?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可以喝完酒就變成至交好友的,有的人在酒桌上和你稱兄道弟,現實中就背信棄義,乃是真小人也。在酒桌上這三種人我們一定要遠離他,酒場上逢場作戲可以,絕不可深交,否則就會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一.一直勸酒,逼人喝酒的人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 鬼谷子的忠告:具有這三種特徵的人,多半人品不好,不可深交
    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老先生在數千年前就寫下了一些識別人心的話語,並特別指出,以下3種人,切忌不可深交,因為他們的往往心術不正,容易招來災禍。若是與他們為友,最易將自己拉入泥潭。第一種人:臨人以色,高人以氣,勝人以言者,不可深交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和善是很重要的,在你和一個人相處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如果對方特別傲慢,總是喜歡爭鋒相對,這樣的人就不要和他深交了,身邊有些人也是有本事的人就越有城府,越是在乎表面上的輸贏的人,這種人很是膚淺,肚子裡也沒有墨水。這樣的人我們要趁早遠離。
  • 《水滸傳》的忠告:喜歡說這三種話的人,往往都虛偽,最好別深交
    因此筆者才說,喜歡說這三種話的人,往往都虛偽,最好別深交。 這又是為誰著想? 同樣,吳用不也是這樣嗎?張口就是,兄長為了眾兄弟著想,為眾兄弟好,所以我提議,咱投降大遼!竟然要去做漢奸了——這難道真是為誰在著想嗎? 因此才說,總喜歡把這句「為你著想,為你好」掛在嘴邊,說著這種聖人般話語的人,往往是虛偽小人,不可深交。
  • 有這4個特徵的人,會招來黴運,不可深交
    大部分人都喜歡積極上進,一諾千金的人,而討厭那些出爾反爾,背信棄義的小人。你是什麼樣的人,看你周圍的朋友就知道了。有這4個特徵的人,會招來黴運,不可深交,遇到要遠離!嘴巴刻薄的人。我從來不相信刀子嘴有豆腐心,那些嘴巴不饒人,嘴裡不說好話的人,內心是比較陰暗的。有的人就是看不得別人的好,例如:同事買了一件衣服,她會說,這料子一點都不好,你還花了那麼多錢,一樣的衣服在地攤上幾十塊一大把。同事本來買了一件新衣服高高興興地,給她這麼一說,什麼興致都沒有了。
  • 《水滸傳》:這幾種人,不可深交
    翻遍《水滸傳》,這幾種人,千萬不可深交。投機之人在水滸傳中,軍師吳用是一個典型的投機分子。 吳用本是一個不起眼的教書匠,既無功名,也無大的才學。 既然什麼都沒有,那便圖個富貴吧。 《論語》有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與人相交,當心存大度,以狹隘之心對人,終歸是局限了自己。 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 只有寬容大度,才能與人長久相處;只有胸襟寬廣,才能讓人心服口服。
  • 曾國藩識人術:這九種人不可深交,敬而遠之才是上上策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第一功臣,雖然他天資平庸,但最終位極人臣,除了他的個人奮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項能力,那就是善於識人和廣交益友。曾國藩認為交友要「推誠守正,委曲含宏,而無肆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佔人半點便宜。不可輕取人財」。曾國藩給子孫的家書中,告誡子孫這九種人不可深交,應斷絕來往,否則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害了自己。
  • 老梁:經常有4種表現的人,多半是「卑鄙小人」,不值得深交
    他們或是損害他人利益,或是違背朋友道義,往往不值得深交。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常常帶有著偽裝性,我們很難從一個人的外表和語言中,判斷其真實的想法。唯有通過更加細緻的觀察,才能窺探一些人的真面目。著名的媒體評論人老梁曾說,小人從來沒有統一的性格,他們最擅於掩飾自己,常常讓人難以察覺。
  • 遇到有這3個特徵的人,避而遠之,不可深交
    導語:人這一生中,會經歷很多事情,遇到很多人 無論是在校園還是步入社會,我們都避免不了和別人打交道。然而世事難料,人心難測,我們該如何去辨別身邊遇到的人呢?今天就來聊一聊,鬼谷子的辯人之術:遇到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千萬不可深交。
  • 楊奇函「割袍斷義」: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就看這3點!
    管寧和華歆是兩種人,前者不為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所惑,而後者,則沒那麼純粹。兩者價值觀不一樣,自然會漸行漸遠。但楊奇函顯然不是管寧,也不是君子,君子不會落井下石,也不會踩人一腳。說割袍斷義還真是太過抬高自己。而且管寧只是割席斷交,沒有拿著大喇叭喊,華歆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