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曾國藩起兵時,都發布了討伐檄文,曾國藩高明在哪裡?

2021-01-18 咖啡館說史

在古代,揭竿而起、行軍打仗都講究師出有名,名不正則言不順。

太平天國起事之前,為了號召人心,公布了一份《義軍奉天討清檄文》,它開宗明義指出「予唯天下者中國之天下,非胡虜之天下也;衣食者中國之衣食,非胡虜之衣食也;子女民人者中國之子女民人,非胡虜之子女民人也。」站在太平天國的立場上,將清朝列為外族,當作以十數萬之眾奴役中國的罪魁禍首,這樣才能屹立在道義之上。

為了達到這種目的,太平天國還刨根問底,從制度、文化、風俗,甚至身世來源上,徹底否定滿清祖先,檄文中寫道「予細查滿韃子之始末,其祖宗乃一白狐一赤狗交媾成精,遂產妖人」。

這篇充滿火藥味的討伐檄文,很直白地指出了討伐的對象,但卻存在一個致命的漏洞,那就是推翻滿清之後,該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是尊孔還是反孔?我們都知道,自西漢獨尊儒術以來,孔孟之道已經深入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血液,幾千年來,皇帝可以輪流做,但是烙印一樣深刻的孔孟思想從來沒有換過。可在太平天國看來,尊孔不足取,上帝才是主宰。「公等苦滿洲之禍久矣,至今而猶不知變計,同心戮力,掃蕩胡塵,其何以對上帝於高天乎」,其實,對中國人來說與其對上帝「負責」,不如對皇天后土、列祖列宗「負責」。

與之一樣,曾國藩起兵時,也布告了一份《討粵匪檄》,它很精準地利用了太平軍檄文中反孔孟、拜上帝的「異樣」,提出「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簡單說就是,尊奉上帝,會動了中國社會根基。

但洪秀全等人不以為然。在太平天國前期,孔孟儒學成了攻擊對象,清算很徹底,凡是太平軍所過之處,孔廟、學宮、孔子神牌以及一些孔孟典籍全部被搗毀,禁絕,為的就是打倒孔子,把「拜上帝教」扶上馬,變成立國之本。但是這種極端的做法,不但沒有收到良效,反而給太平天國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比如,當時之社會,精英層都是熟讀四書五經的知識分子,反孔孟無疑就是排斥這些人,打天下需要勇猛,但是治理天下光有匹夫之勇遠遠不夠,歸根到底要依靠社會精英。

相傳,湖南名士左宗棠就曾想要投靠太平天國,他面見洪秀全時,竭力勸說洪秀全不要提倡上帝教,不要毀禁儒、釋,以此來聚攏知識分子,但洪秀全、楊秀清完全聽不進去,他們認為拜上帝教是起事的源頭根基,不能自毀。如此一來,左宗棠只得棄之而去,最後成了曾國藩帳下的中堅力量,也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所以,從這兩份檄文來看,太平天國偏離了當時中國的大方向,雖然天下皆兄弟,人人平等的思想很超前,但畢竟難以適應大環境,很難吸引真正的人才為之效力,從這一點來說,太平天國自然是鬥不過清朝和曾國藩了。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覆滅後,慈禧下令將洪秀全分屍,為何曾國藩卻抗旨不尊?
    她聽聞這個消息也十分高興,當即就下令讓曾國藩把天王洪秀全分屍示眾,並將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押回京城。 但是,向來聽話的曾國藩既沒有將洪秀全的屍體示眾,也沒有將李秀成送回京城,最後的結果引得慈禧太后不滿,但是太后也無話可說。這也不是曾國藩故意要抗旨不尊,主要是這件事情還有很多因素影響,就連曾國藩也始料未及。
  • 為何曾國藩寧可被罵屠夫,也要殺光太平軍?洪秀全這件事做得太蠢
    清朝時期最具影響力的一次農民起義,應屬「金田起義」,當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小縣帶著一群廣西子弟帶頭對抗清廷。隨著戰勢越來越大,洪秀全的太平軍一路攻城掠地,殺到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國。清朝為了穩住局勢,就派曾國藩負責剿滅太平軍,後來曾國藩為什麼對太平軍恨之入骨,寧願冒天下大不諱受百姓責罵都要殺光他們呢?
  • 洪秀全是服毒身亡還是病死,曾國藩和李秀成的說法為何截然不同?
    洪秀全是怎麼死的,是自殺還是病死的呢?史料上對此的記載說法不一,給後世留下了一個歷史之謎。洪秀全生於嘉慶十九年(1814),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廣東花縣人。他自幼進入私塾學習,聰明過人,勤奮好學,才華出眾。他的父兄、家族吧科舉成名、光宗耀祖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 太平天國滅亡,清軍挖開洪秀全墓,曾國藩當場愣住:怎麼這重口味
    #洪秀全大家並不陌生,他是太平天天國的領袖,農民起義軍的領導者,農民起義軍在他的指揮下,橫掃大江南北,在南京定都「天國」。然而當洪秀全在南京定都以後,立刻頒發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提倡平均主義簡直是痴心妄想。單靠農民階級是無法對國家進行管理的。
  • 曾國藩最終能打敗太平天國的原因,原來是這樣的
    讀太平天國洪秀全,讀湘軍曾國藩,始終在思考:曾得到那麼多人民擁戴的洪秀全和他的太平天國,為什麼最後讓曾國藩讓湘軍給打敗了?為什麼太平軍越打越少,越打越不能打?而湘軍越打越多,越打越能打?諸多因素中什麼才是最主要的? 翻讀湘軍,除了曾國藩、李鴻章、左宗堂等人,一個湘軍將領引起我的注意,他叫彭玉麟,人稱「彭打鐵」.何謂「彭打鐵」?不徇私情,秉公執法,狠!
  • 以前我們都讚揚太平天國,反而如今,我們反過來推崇對手曾國藩?
    因為曾國藩18歲便考上公務員,所以便不用看那些科舉考試的書籍,自己有大把的時間去研究學問。 曾國藩在當官時,曾在禮部,兵部、工部、刑部、吏部都做過副部長,在官場上,他有很多的實踐經驗。 曾國藩回朝後,清廷命他去剿滅太平天國。同時,清廷還說了,要兵沒有,要錢沒有,要政策,可以給一點。
  • 盜墓賊炸開曾國藩墓,考古隊進盜洞後出來,為何下令永久封閉?
    然而1989年考古學家探測他的墓穴時卻慌忙退去,並下令永久封閉,究竟考古學家在曾國藩的墓穴裡發現了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呢?  平息太平天國運動  曾國藩出生在湖南長沙一個普通的務農家庭,家裡有兄妹九個人,他是家中的老大。
  • 古代爆款討賊檄文,罵人也罵得叱吒風雲!
    從古至今的大戰前當權者都會發布討賊檄文,無非是闡述自己發動戰爭的正當性,以及對手的無恥和殘暴。為了能抹黑對手,這些討賊檄文大多數都充滿了辱罵言語。可是偏偏有些討賊檄文卻寫得清新脫俗,字裡行間看不到粗鄙言語,卻句句都是粗鄙言語。好的討賊檄文就像是網絡爆文,跟帖者無數,就很容易形成攻心的作用,事半功倍。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著重講講其中的三篇檄文佳作,看看古人是如何運用語言藝術,把狗賊這兩個字都說得高大上的。我被你罵得偏頭痛都好了。
  •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曾國藩和太平天國的關係!
    三月,太平軍攻佔了江寧,定都為天京,洪秀全儼然建國了,太平天國的建立,勢力比曾國藩強了太多,但是正是太平天國的強勢給了曾國藩崛起的機會。九月,曾國藩經皇上批准,到衡州練兵;十一月,建衡州船廠趕造戰船。派人赴廣東購買洋炮,籌建水師,曾國藩的勢力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勢力急速膨脹,開始有了和太平天國爭雄的底氣。2,鹹豐四年二月,奉命率師出徵太平軍。兩強相鬥的時刻到來了。
  • 曾國藩抓了李秀成後,他們之間談了一個交易,對此曾國藩一直保密
    對歷史不熟悉的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人,但是,大家一定知道洪秀全。其實,李秀成和大家熟知的洪秀全一樣,都是太平天國裡的核心人物。洪秀全是領導人,而李秀成應該算是後起之秀。他出生在廣西一個貧苦家庭,早年受了不少苦。之後,加入到了太平天國,由於其作戰勇猛,不懼危險,升職很快。此外,在天京事變發生後,太平天國損失慘重,一大批將領死在了動亂之中。
  • 曾國藩:從苦讀詩書的愚笨之人到晚清中興重臣
    1.你肯定也被教育過相信不少人在年少讀書的時候也這樣被教育過:在曾國藩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一個小偷混進了他家中,見曾國藩回來後便躲在房梁上等著曾國藩讀書後入睡。但是,那晚曾國藩並沒有將那篇文章背下來,他從三更背書背到雞鳴。小偷在房梁上耐心等待,但是天亮時,他實在忍不了了,跳下房梁。從曾國藩手中奪過,不多時,就就背完了。
  • 曾國藩與左宗棠的智慧——明鬥暗合
    歷朝歷代都有血淋淋的教訓,作為中興之臣的曾國藩與左宗棠又怎會不知。曾國藩比左宗棠年長1歲,作為湖南老鄉很早便已相識。二人走向巔峰都得從鎮壓太平天國,掌握兵權說起,並且也在太平天國覆滅之時交惡,走向對立。鹹豐元年正直太平天國初期,曾國藩回家為母奔喪,受朝廷命令與湖南巡撫一同辦理團練,至此名震中外的湘軍誕生了。
  • 曾國藩與左宗棠鬧矛盾,是在給滿清皇室唱雙簧嗎
    左宗棠極受時人推崇,潘祖蔭甚至在奏摺中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可見左宗棠在士人心目中的分量不輕。左宗棠三十八歲出山,曾國藩對他有薦起之功,兩人淵源不淺。平定江南時,左宗棠率楚軍屢建奇功,在軍事上襄贊曾國藩,對後者助益極大,曾國藩也對左宗棠屢加褒獎和不斷舉薦。
  • 清軍攻入天京後,發現洪秀全府中的一張大床,曾國藩:你不亡誰亡呀?
    清軍攻入天京後,發現洪秀全府中的一張大床,曾國藩:你不亡誰亡呀? 作為一名95後,我何其幸運出生在這樣一個和平發展的年代,看過很多關於戰爭的電視劇,想想那個時候的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卻還要拼盡全力去打仗,就連晚上睡覺也睡不安穩。你們知道嗎?
  • 假如此人不死,曾國藩滅不了太平天國,連湘軍都要搭進去!
    ,他僅僅是一個煤炭工人,由於自幼家貧,沒有讀過多少書,楊秀清只能從事著當時社會上最低賤的工作,遭受著不公與欺壓,但是楊秀清卻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物,雖然目不識丁但是卻足智多謀,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之所以讓東王節制其他各王,連地主韋昌輝、知識分子石達開都要聽從他的指揮就是因為楊秀清的智謀讓洪秀全頗為欣賞。
  • 曾國藩的牙被打掉了?
    而且軍隊平時分散在各地,如果哪裡有戰事,則臨時抽調士兵及將領,造成兵不識將,將不知兵,勝則搶功,敗不相救的局面。受命辦理團練以來,曾國藩日夜思慮,深知如果想徹底剿滅太平軍,普通的民間團練根本無濟於事,他要創辦一支百鍊精兵,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
  • 曾國藩官至二品大員,為何突然要去辦團練?曾國藩:靠山倒了
    曾國藩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但曾國藩兄弟五人,個個都頗有才能,這絕對算是罕見的;曾國藩是通過科舉考試踏足官場的,公元1838年時,曾國藩第二次參加會試,成功登第,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可以說很不顯眼;但他卻在機緣巧合下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
  • 曾國藩後人曝光史料中可能有答案
    當時,曾國荃得知李秀成被俘後非常的興奮,他極力希望曾國藩能將李秀成殘忍處死,畢竟李秀成擊斃了很多清軍將領。但曾國藩不會這麼看,當時的曾國藩希望李秀成能寫出太平天國的內部情況,為清軍下一步行動提供可靠參考資料。面對曾國藩的一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李秀成動搖了。李秀成並沒有選擇"為信仰而獻身"。
  • 曾國藩1853年被趕出長沙與左宗棠毫無關係
    [摘要]駱秉章見曾國藩被凌辱得差不多了,別真的給整死了,他才從一牆之隔的巡撫衙門發布命令讓兵亂士兵回營了。「英雄徵服世界,聖人徵服自我」,我自己編句話「影帝雖可騙人,無法蒙人一世」。1851年,洪秀全發動太平軍起義,曾國藩雖然上書《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直指鹹豐帝過失,但也是曾國藩知道鹹豐這個人是個想做事的人——哪個想天下太平的皇帝不想平滅農民起義?不想聽真話?所以,曾國藩的作為並沒有逃出「揣摩上意」的範疇。(2)左宗棠強大的人脈關係,讓其成為湖南人才的核心最後一個原因就是被駱秉章教訓。
  • 曾國藩篡改《李秀成自述》此處被發現,其欺世瞞天之欲,昭然若揭
    曾國藩整理的《李秀成自述》又由九如堂刊刻行世,為後來的歷史工作者留下了一份至為寶貴的太平天國研究資料。由於《李秀成自述》刊刻版已經經過的曾國藩刪改,史學工作者都急切想看到原稿的本來面目。……以上刪改,都是一些細枝末節,但有一處篡改,卻是貽害無窮,導致包括《清史稿》在內的許多權威史書都沿襲其說,成為了深入人心的「偽歷史」!即《李秀成自述原稿》中交待天王洪秀全之死,是這樣記述的:「四月將初之候,斯時我在東門上,天王斯時已病甚重,四月廿一日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