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從苦讀詩書的愚笨之人到晚清中興重臣

2020-12-22 泠江閱讀

曾國藩,湖南婁底人,是一位為官清廉,意志力不凡儒生。因為與其說他是一位重臣,我覺得 他更像一位儒家積極入世的學生。正是在他和幾位同僚的扶持下,搖搖欲墜的晚清朝廷得以繼續苟延殘喘。

想知道曾國藩對湖南近代歷史的影響有多大嗎?在湖南,有人說:「湖南的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曾國藩之前,一個是曾國藩之後。」在他之前,湖南在中國歷史上默默無名;在他之後,湖南成為全國最富朝氣的行省,湖南人在近代中國也撐起了半邊的天。

曾國藩的一生可謂是多姿多彩。少年時代,讀書愚笨,被入室行竊的小偷嘲笑。27歲入仕後,也由於是漢臣,起初不受重用。隨著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滿臣不足以重用,漢臣得以崛起。曾國藩也就這時得以施展一身抱負,登上近代中國風雲起伏的舞臺。

1.你肯定也被教育過

相信不少人在年少讀書的時候也這樣被教育過:在曾國藩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一個小偷混進了他家中,見曾國藩回來後便躲在房梁上等著曾國藩讀書後入睡。但是,那晚曾國藩並沒有將那篇文章背下來,他從三更背書背到雞鳴。小偷在房梁上耐心等待,但是天亮時,他實在忍不了了,跳下房梁。從曾國藩手中奪過,不多時,就就背完了。然後,揚長而去。故事告誡我們讀書要持之以恆。

這就是曾國藩少年時期,他只是那時諸多為了科舉而辛苦努力的學子之一。並且他的天賦著實說不上是很好。甚至可以說是愚笨。但是,他就是考中了進士,開始了自己的仕途。

2.被打得自殺的湘軍統領

在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的雙面打擊之下,清廷遭受了巨大的失敗。而入關幾百年的八旗子弟早已經不是當年叱吒疆場隨皇太極徵戰四方的驍騎了。八旗在入關後迅速衰敗下去,到了清末八旗子弟早已經沒有了戰鬥力,反而各種染上各種不良的風氣。

清廷不得已,鼓勵各地操練民兵團練。曾國藩,通過舊社會宗族,血緣關係組建了湘軍。湘軍民兵大多來自鄉野,故而精悍而老實。湘軍通過宗族,血緣組建便於管理,曾國藩同時教授一些封建倫理加以管束。故而湘軍紀律性強。但是,儘管如此,太平軍依舊強悍,在前期的戰鬥中,將湘軍打得落花流水。曾國藩也是被打得十分的自閉,一度想要自殺。曾國藩曾經被打得跳水自殺,被部下救起。

曾國藩真的其實沒有什麼天賦,不管是讀書還是打仗,他都沒有什麼天賦,但是他特別努力,還特別有自制力。曾國藩善於反省,同時能夠督促自己。比如,進士以前的曾國藩其實特別好色。考中進士之後,下定決心改變。他每天都會在日記中反省自己,並不斷督促自己。以至於最後,他成功地戒掉了好色的習慣。

在與太平軍的戰鬥中,曾國藩發明了「結硬寨,打呆仗」的打法。這種打法委實說不上高明,但是真的很有效。「結硬寨」豎起了高薔,防止對方戰馬越過進行近身戰。「打呆仗」敵來我就打,敵走我就耍。成功的耗死了太平天國。湘軍也在戰鬥中一戰成名。成為近代為數不多的悍軍。

3. 戰勝太平天國之後

曾國荃率領的湘軍最後打下了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宣告失敗。而由於曾國荃的疏忽,洪秀全之子逃脫,但是曾國荃上表說餘孽已死。後來左宗棠告發。為此,兩者之間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彼此再也沒有通過書信。

曾國藩在攻下天京後,大量裁減湘軍人員,避免被引起皇帝猜忌,同時消除皇帝戒心。在與太平軍作戰的時候,就處處受到朝廷的掣肘,軍餉總是不夠。甚至拿著令牌去解釋時有縣令刁難:「曾大人是誰啊?」攻下天京後,被授予太子太保。後來調至直隸,成為總督,

再後來在處理天津教案中失當,被輿論抨擊。「名已裂矣,亦不復深問。」就這樣走向了歷史為他安排好的人生盡頭。

4.曾國藩與左宗棠

曾國藩對左宗棠一直有提攜之恩。在曾國藩已經是朝廷命官時,左宗棠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舉人。按理來說,在官場之中,對一個人有提攜之恩,自己就是那個人的老師。但是左宗棠從不以師生之禮相處,而是以兄弟相稱。曾國藩對此也不曾計較。兩人之間,左宗棠一直對曾國藩有些輕視,而且這種輕視相對於李鴻章的委婉要公開得多。

後來,因為在洪秀全之子的問題上存在爭執。雙方斷絕書信往來。在曾國藩死後,左宗棠曾經寫過這樣的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這實際上說明了很多事情。左宗棠其實很清楚他與曾國藩之間的關係。

另外舉一個例子。由於曾國藩為官清廉,他死後兒子由於生活貧困四處向人借錢,左宗棠知道後直接送了一筆數目較大的銀子給曾國藩後人。除此之外,曾國藩後代頗受左宗棠照料。

這也表明了左宗棠的品格。「不在攻下南京時錦上添花,卻在身向黃泉後雪中送炭。」

5.曾國藩對後世的影響

曾國藩救下了清廷,清廷卻救不了中國。他的努力在辛亥革命中還是被摧毀了。

曾國藩之後,湖南人走上了近代中國的舞臺。有人這樣評價: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曾國藩之後,有了譚嗣同,HX(就是跟孫中山一起打天下那位),在之後,有了開國的領導等一批湖南人。湖南人之後雄起了一百多年。這一百多年裡,許多人對湖南有著崇高的敬意。

康有為曾說:「若吾湘變,則中國變;吾湘存,則中國存。」

孫中山也說:「革命軍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像這樣戰爭,是非常的戰爭,不可以常理論。像這樣不可以常理論的事,都是湖南人做出來的。」

甚至侵華日軍將領岡村寧次也說過:「欲滅華夏,先平湖南。」

芷江受降日軍代表也說:「」打湖南比打中國的任何一個省都吃力。我們幾乎調集了在華日軍最精銳的部隊,但是,在湖南打了七年,該省七十八個縣市,到今天宣布停戰為止,我們實際佔領的只有四十四個。湖南人確實與中國其他省的人不一樣。後來我們才弄明白,這裡是清朝曾國藩湘軍的家鄉。」

諸如此類,不再陳述。

而這一切都是從曾國藩開始的。在他之前,湖南人默默無名;在他之後,中國近代不可一日無湖南。

#曾國藩#

相關焦點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還有種說法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本期盤點為大家介紹他們的功與名!曾國藩十九世紀中國最受人敬仰、最偉大的學者型官員曾國藩(1811年-1872年),宗聖曾子七十世孫。
  • 曾國藩的智慧: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曾國藩,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是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更有人推崇他為千古第一完人。但是你可能想不到,這位晚清重臣在創業初期卻也並非順風順水。面對士氣正盛的太平軍,曾國藩新編練的湘軍完全不是太平軍的對手。1954年秋,曾國藩帶領湘軍在九江、湖口一帶,與太平軍年僅24歲的翼王石達開第一次交手,就被打的在地上摩擦,毫無還手之力。看著辛辛苦苦創建剎那間灰飛煙滅,曾國藩是羞怒交加,水尋死,辛虧被隨從救起,方才撿回一條命。
  • 被誤解的李鴻章:晚清重臣,偉大的外交家,子孫後代個個人中龍鳳
    "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當盡其在我,以待事會之來。" 能說出這種人生感悟的人,大概其一生的經歷都不是普通人能相比的。 這期間的屈辱在中華民族的身上刻下了沉重的痕跡,與各國列強籤訂了數十款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條約,這期間總是少不了一個人的身影,他就是被當下戲稱為"背鍋俠"的晚清重臣李鴻章
  • 晚清重臣李鴻章,人到40歲的逆風翻盤,這2點值得我們去學習
    所以,很多人會焦慮不安。但其實,這種焦慮是社會的一種「病態」,歷史中有多少人是在中年之後奮起直追,最後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李鴻章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晚清重臣,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中國第一支海軍等等,甚至被當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 中興名臣曾國藩一生兩摯友,朋友不在多而是精
    曾國藩對於近代中國的影響力我想是不容置疑的,憑藉出色的軍事、政治能力,他成為了晚清時期的中興名臣。到了近代,包括諸多政治家、軍事家都以曾國藩作為自己心中的「偶像」。其一生除了在政治和軍事領域有所造詣之外,個人的修身齊家之法也被後世津津樂道。那這樣一個人,他的朋友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就來說一下曾國藩一生的兩位摯友。
  • 晚清四大中興名臣裡,為何只有張之洞沒有獲得爵位?
    晚清四大中興名臣,指的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一生最大的功勞,是參與攻滅了太平天國。為了獎勵曾國藩,清廷將他封爵為一等毅勇侯,世襲罔替。在晚清中興名臣中,曾國藩的爵位最高。左宗棠一生最大的功勞,是率部萬裡西徵,收復了面積達100多萬公裡的新疆,創造了晚清中國領土失而復得的奇蹟。為了獎勵左宗棠,清廷將他從一等恪靖伯晉升為二等恪靖侯。
  • 曾國藩: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生只有這2件事靠得住,太深刻
    其實人這一生什麼外在的東西全是靠不住的,唯一能靠得住的就僅有自己。曾國藩被稱作「晚清中興4大名臣」,受到後人很高的的評價。他的天資駑鈍,起初7次科舉不中,但踏入仕途後10年七遷,連跳10級,官至二品,成為「官場不倒翁」,還被後人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他告誡過自己的弟弟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的一生僅有2件事靠得住。
  •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曾國藩遭到的猜忌
    曾國藩是晚清重臣,被稱為「中興第一名臣」。他率領湘軍打敗了太平軍,鎮壓了持續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由於曾國藩是漢臣,他始終受到朝廷的猜忌,兩者之間的矛盾一度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曾國藩作為清朝第一位掌握兵權的漢臣,他所承受的壓力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
  • 「打卡4」曾國藩學習「三字訣」,丹尼爾的反覆練習,笨但高效
    但,當你天賦並不出眾,如何才能達到高效學習,成為晚清名稱曾國藩、知名心理學家丹尼爾·威林厄姆這樣的佼佼者呢? 我為什麼在這裡將曾國藩和丹尼爾作為標杆呢?因為二人在學習方面的天賦同大多數普通人處於同一水平,甚至低於普通人。曾國藩和賊讀書的故事!
  • 一起感受廬江這位晚清重臣之襟懷
    一起感受廬江這位晚清重臣之襟懷 2020-06-12 0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賴輝東《論語史鑑》:晚清「一品宰相」曾國藩!
    孔子曾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看來「忠信」易得,但「好學」難求。尤其是終身堅持不懈的人更是難得。 古今完人— 曾國蕃歷史上,很多人為了表達對「曾子」的無比崇敬,或者出於對子女的某種寄託,為子女取名為「三省」,或者「省身」,如陳省身(美籍華裔數學大師)。
  • 曾國藩留給後代5句話,百年未出一個敗家子,原因就在這裡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而他的一生也做到了無數文人都夢寐以求的成就——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曾國藩不僅自己一生成就斐然,對後代的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曾國藩家族兩百年來,共有兩百多個後代,不但沒有一個敗家子,還出現很多人才,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經八代而不衰」。
  • 曾國藩告誡:人的一生,如果想受人敬重,需要做到這三「不」
    曾經有幸看過《曾國藩全書》中的一句話: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簡單來說就是:人的一生,如果想要受人敬重,就要做到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曾國藩,作為晚清重臣,位居高位,在清王朝就沒有誰能比得過他。
  •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字,掛在我辦公室50年,讓我一生順風順水
    曾國藩一看,恍然大悟,這句話的前半句,是在講做事成事之道,後半句則是在講為人處世之道。自己以前為官處事太過剛強,不知變通,因此也碰了很多壁,如今他明白了:「大柔非柔,至剛無剛」。在想通後,曾國藩的病也慢慢好起來了。
  • 曾國藩:成大事者,與天資和努力無關!學會這3點,人生無限光明
    曾國藩的故事,流傳甚廣,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無論是在軍事還是政治領域,曾國藩都可以算得上佼佼者,甚至在識人這方面,他也頗有經驗,李鴻章這位晚清重臣就是他一手提拔的。曾國藩的一生,從一開始似乎就走出了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
  • 曾國藩:真正智慧的人都懂「三不鬥」,可避免災禍,福氣不請自來
    曾國藩從一介布衣到晚清重臣,後人稱他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和孔子、王陽明並稱「兩個半聖人」,如此看來,曾國藩的成就是相當輝煌的了。在社會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名聲好,在君子的骨子裡,更是異常注意自己的名聲,並且君子當有成人之美的度量,對於別人正在做的事,不打擊破壞,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受人尊敬,才是一位真君子。曾國藩在出任兩江總督的時候,招募了有「三聖七賢」之稱的幕僚作為自己的智囊團。
  • 如何從面相識別「正邪」之人
    識別一個「是正是邪」、「是好是壞」、「是奸是忠」,達成一個共識點,相人的眼睛和鼻子就可以得出答案。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湘軍首領曾國藩, 除了這些名號,他還是歷史有名的相學大師,著有《冰鑑》一書。書裡有詳細記載識他識人之術要點,如李鴻章,早年做過曾國藩的幕僚,還有左宗堂,沒有他的推薦,也成就不了他的後世偉大。
  • 鳳凰大視野紀錄片《近人曾國藩》(全10集)
    鳳凰大視野紀錄片《近人曾國藩》(全10集)導演: 鳳凰衛視有限公司 / 鄧純 / 張徵編劇: 鄧純主演: 李鴻章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暫無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普通話/國語上映日期: 2009-02-02片長: 30分鐘/集*10又名: 近人曾國藩豆瓣評分:8.4中國近代工業化建設的首倡者
  • 家風故事匯 | 有志有恆 心正文正——曾國藩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普通家庭,通過不懈的奮鬥,成為晚清政治舞臺上的重要人物。曾國藩為開闢中國近代化道路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他與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被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1811年,曾國藩出生在湖南湘鄉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他的祖父非常重視子孫的教育,在祖父的嚴格要求下,父親曾麟書的書讀得非常紮實。曾國藩從5歲開始就隨父親讀書,受家庭的薰陶,有著非常強烈的進取心。
  • 曾國藩三次戒菸,前兩次都失敗了,最後一次用了個笨辦法讓人叫絕
    作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曾國藩,頭上總是掛著「完人」、「官神」的光環,但其實曾國藩並非一開始就是「完人」,年輕時的他也有很多不良嗜好,比如好色、愛抽菸。大家應該都知道,想要把煙戒掉真不是件容易事,這一點曾國藩深有體會,他在十四五歲時就開始抽菸,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染上了菸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