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湖南婁底人,是一位為官清廉,意志力不凡儒生。因為與其說他是一位重臣,我覺得 他更像一位儒家積極入世的學生。正是在他和幾位同僚的扶持下,搖搖欲墜的晚清朝廷得以繼續苟延殘喘。
想知道曾國藩對湖南近代歷史的影響有多大嗎?在湖南,有人說:「湖南的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曾國藩之前,一個是曾國藩之後。」在他之前,湖南在中國歷史上默默無名;在他之後,湖南成為全國最富朝氣的行省,湖南人在近代中國也撐起了半邊的天。
曾國藩的一生可謂是多姿多彩。少年時代,讀書愚笨,被入室行竊的小偷嘲笑。27歲入仕後,也由於是漢臣,起初不受重用。隨著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滿臣不足以重用,漢臣得以崛起。曾國藩也就這時得以施展一身抱負,登上近代中國風雲起伏的舞臺。
1.你肯定也被教育過
相信不少人在年少讀書的時候也這樣被教育過:在曾國藩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一個小偷混進了他家中,見曾國藩回來後便躲在房梁上等著曾國藩讀書後入睡。但是,那晚曾國藩並沒有將那篇文章背下來,他從三更背書背到雞鳴。小偷在房梁上耐心等待,但是天亮時,他實在忍不了了,跳下房梁。從曾國藩手中奪過,不多時,就就背完了。然後,揚長而去。故事告誡我們讀書要持之以恆。
這就是曾國藩少年時期,他只是那時諸多為了科舉而辛苦努力的學子之一。並且他的天賦著實說不上是很好。甚至可以說是愚笨。但是,他就是考中了進士,開始了自己的仕途。
2.被打得自殺的湘軍統領
在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的雙面打擊之下,清廷遭受了巨大的失敗。而入關幾百年的八旗子弟早已經不是當年叱吒疆場隨皇太極徵戰四方的驍騎了。八旗在入關後迅速衰敗下去,到了清末八旗子弟早已經沒有了戰鬥力,反而各種染上各種不良的風氣。
清廷不得已,鼓勵各地操練民兵團練。曾國藩,通過舊社會宗族,血緣關係組建了湘軍。湘軍民兵大多來自鄉野,故而精悍而老實。湘軍通過宗族,血緣組建便於管理,曾國藩同時教授一些封建倫理加以管束。故而湘軍紀律性強。但是,儘管如此,太平軍依舊強悍,在前期的戰鬥中,將湘軍打得落花流水。曾國藩也是被打得十分的自閉,一度想要自殺。曾國藩曾經被打得跳水自殺,被部下救起。
曾國藩真的其實沒有什麼天賦,不管是讀書還是打仗,他都沒有什麼天賦,但是他特別努力,還特別有自制力。曾國藩善於反省,同時能夠督促自己。比如,進士以前的曾國藩其實特別好色。考中進士之後,下定決心改變。他每天都會在日記中反省自己,並不斷督促自己。以至於最後,他成功地戒掉了好色的習慣。
在與太平軍的戰鬥中,曾國藩發明了「結硬寨,打呆仗」的打法。這種打法委實說不上高明,但是真的很有效。「結硬寨」豎起了高薔,防止對方戰馬越過進行近身戰。「打呆仗」敵來我就打,敵走我就耍。成功的耗死了太平天國。湘軍也在戰鬥中一戰成名。成為近代為數不多的悍軍。
3. 戰勝太平天國之後
曾國荃率領的湘軍最後打下了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宣告失敗。而由於曾國荃的疏忽,洪秀全之子逃脫,但是曾國荃上表說餘孽已死。後來左宗棠告發。為此,兩者之間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彼此再也沒有通過書信。
曾國藩在攻下天京後,大量裁減湘軍人員,避免被引起皇帝猜忌,同時消除皇帝戒心。在與太平軍作戰的時候,就處處受到朝廷的掣肘,軍餉總是不夠。甚至拿著令牌去解釋時有縣令刁難:「曾大人是誰啊?」攻下天京後,被授予太子太保。後來調至直隸,成為總督,
再後來在處理天津教案中失當,被輿論抨擊。「名已裂矣,亦不復深問。」就這樣走向了歷史為他安排好的人生盡頭。
4.曾國藩與左宗棠
曾國藩對左宗棠一直有提攜之恩。在曾國藩已經是朝廷命官時,左宗棠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舉人。按理來說,在官場之中,對一個人有提攜之恩,自己就是那個人的老師。但是左宗棠從不以師生之禮相處,而是以兄弟相稱。曾國藩對此也不曾計較。兩人之間,左宗棠一直對曾國藩有些輕視,而且這種輕視相對於李鴻章的委婉要公開得多。
後來,因為在洪秀全之子的問題上存在爭執。雙方斷絕書信往來。在曾國藩死後,左宗棠曾經寫過這樣的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這實際上說明了很多事情。左宗棠其實很清楚他與曾國藩之間的關係。
另外舉一個例子。由於曾國藩為官清廉,他死後兒子由於生活貧困四處向人借錢,左宗棠知道後直接送了一筆數目較大的銀子給曾國藩後人。除此之外,曾國藩後代頗受左宗棠照料。
這也表明了左宗棠的品格。「不在攻下南京時錦上添花,卻在身向黃泉後雪中送炭。」
5.曾國藩對後世的影響
曾國藩救下了清廷,清廷卻救不了中國。他的努力在辛亥革命中還是被摧毀了。
曾國藩之後,湖南人走上了近代中國的舞臺。有人這樣評價: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曾國藩之後,有了譚嗣同,HX(就是跟孫中山一起打天下那位),在之後,有了開國的領導等一批湖南人。湖南人之後雄起了一百多年。這一百多年裡,許多人對湖南有著崇高的敬意。
康有為曾說:「若吾湘變,則中國變;吾湘存,則中國存。」
孫中山也說:「革命軍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像這樣戰爭,是非常的戰爭,不可以常理論。像這樣不可以常理論的事,都是湖南人做出來的。」
甚至侵華日軍將領岡村寧次也說過:「欲滅華夏,先平湖南。」
芷江受降日軍代表也說:「」打湖南比打中國的任何一個省都吃力。我們幾乎調集了在華日軍最精銳的部隊,但是,在湖南打了七年,該省七十八個縣市,到今天宣布停戰為止,我們實際佔領的只有四十四個。湖南人確實與中國其他省的人不一樣。後來我們才弄明白,這裡是清朝曾國藩湘軍的家鄉。」
諸如此類,不再陳述。
而這一切都是從曾國藩開始的。在他之前,湖南人默默無名;在他之後,中國近代不可一日無湖南。
#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