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的電影都帶著他的個人風格,這些風格在他後來的作品中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我們看到他的這幾部電影不管在想法,還是選材上,一直都保持著滿滿的王家衛式的電影風格,他最優秀的還是比較擅長愛情題材類型的拍攝,所以他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阿飛正傳》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個性以及他們對愛情的態度,及各自都有自我的認識與執著的一面。這部電影裡面對旭仔這個男主角的分析是淋漓盡致的,他是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個人,他對這個世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不願意做一個懦弱的人。他在這種思想鬥爭中苦苦掙扎。旭仔從來就是一個對愛情不負責任的人,他對一些事情根本就不在乎。他這種灑脫的性格,也讓他能夠面對這個世界更加有信心。他的這種裝作很堅強的樣子就像是自欺欺人。
電影中有兩個女人對旭仔有著愛的執著,一個是悲慘結局—分手了,但她依舊不放棄,還是每天在樓下等她,另一個卻是死也不放手,一直都深愛著旭仔,儘管旭仔對他沒有感情,但她覺得只要能夠待在旭仔身邊就是最幸福,最滿足的。她們兩人都深愛著旭仔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她們都愛得一樣刻骨銘心。
《阿飛正傳》裡的每一段愛情,很多都是不對等的。總是一方愛得多一些或者一方愛得少一些。這樣不平衡的愛,時間久了便會出現問題。
王家衛拍攝的愛情電影裡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時間。在《阿飛正傳》這部電影裡,旭仔用「一分鐘的朋友」讓在他身邊待過的每一個女人都把他很好地記住了。可能是因為旭仔心裏面還是有著這種補償的心態,當年他被親生母親拋棄,這種孤獨寂寞無助感一直深深影響著旭仔。
《阿飛正傳》裡最有特色的就是影片當中出現大量的時鐘,時鐘滴答滴答的聲響,像是在提醒人們人的生命在一點一滴消失了。愛情是美好又短暫的。如果用時間的長短來衡量愛情的深淺,彼此之間越愛分開之後就會越恨,彼此在心中的記憶就會越深,留給彼此的時間就會越長。
王家衛鏡頭下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很有特點的,最令人驚訝的就是扮演他的養母潘迪華,以喝醉酒出場,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她曾經也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女人。但也存在著很多的遺憾。她的過往還是很令人好奇的,她與旭仔的關係讓人捉摸不透,有點像愛情、也有點像親情同時也像一種自私,他們之間都渴望得到理解,並且坦誠以待。可是事與願違,最後兩人卻總是矛盾很多、最後還是分開了。
她了解旭仔的性格特點,因此遲遲不肯透露自己就是旭仔的親生母親。她擔心跟旭仔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感情,不想就這麼白白浪費了。她更加希望自己能夠永遠陪在旭仔的身邊,關心他,照顧他。只想跟他有著更多的交流和溝通,以此來彌補自己作為母親的一種失職。
《阿飛正傳》中的人物的形象體現在他們的一言一行中,通過這些事情的發展,可以感到到每一個人的心理變化。電影中有一段情節是旭仔請求養母告訴他親生母親的下落。
在這段對話中,不僅可以看出旭仔和養母的關係,也感受到兩人之間複雜的情緒。旭仔為了養母暴打第三者,其實心裏面想的是為了維護這個家的完整,而他嘴上卻說是為了報復養母才這樣做的。
養母也一直都沒有告訴旭仔他的親生母親的下落,為的就是不讓旭仔傷心難過。於是她寧願做一個壞女人,也要把這個秘密隱藏起來。旭仔和養母都是表面上看起來瀟灑隨意,但內心卻是充滿著飽滿的深情。
旭仔雖然不要蘇麗珍,但他從未違背「一分鐘朋友」的約定。他就是那隻無角的鳥,有情卻不得已離開,歷盡艱辛,最後才承認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每個年齡階段,看完王家衛的電影都會有不同的心靈體會。回憶是很美好的,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故事人物之間的情情愛愛,愛而不得,這些都是人們內心裏面最真實情感的表達。愛情是處處都存在著,只是有時候彼此之間愛的分量有多有少。誰愛誰多一點,誰就恨得多一些。
愛是虛無縹緲的,有是有上一分鐘還愛著,下一分鐘就不愛了。愛是所有人的權利,我們不能夠剝奪,只能順其自然,兩人互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