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還是告別!中華映管宣告破產 大廈的崩塌與反思

2021-02-14 亞威資訊

9月19日,華映科技(000536.SZ)開盤跌停了。

今日早間,華映科技公告稱,公司從臺灣地區公開資訊觀測站獲悉,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華映管」)於9月18日晚發布重大訊息,中華映管之資產不足抵償負債,且眾多債權人競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中華映管土地、建物等各項資產,中華映管已無法繼續生產、營運;中華映管董事會於當日依臺灣地區公司法第211條規定決議申請法院宣告破產,以使中華映管員工及各債權人能依法律規定公平受償。

9月18日晚間,華映財務長黃世昌在記者說明會上稱,「華映除土地、廠房全數已遭查封外,臺灣地區桃園地方法院17日前往華映龍潭廠,進行機器設備的資產查封,華映遭法院查封的土地、廠房、機器設備各項資產,預計將遭法院後續拍賣的強致執行程序,因為無法繼續生產營運。」

要知道,21世紀初臺灣地區液晶面板產業一度形成由友達光電、奇美電子、廣輝電子、中華映管、瀚宇彩晶等組成的「面板五虎」格局。

如今時過境遷,中華映管卻被置於破產的難堪局面。

重整遭駁回,中華映管宣告破產

2010年1月,華映科技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控股股東從而變更為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華映管。

此後,華映科技主營液晶模組(LCM)產業、蓋板玻璃產業、面板產業。

截至2019年半年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華映科技7.29億股,佔總股份數的26.37%,為第一大股東。

事實上,中華映管的危機並非一時之危,而是在今年年初就顯露冰山一角。

中華映管於2018年12月13日經董事會決議通過,一度向臺灣地區桃園地方法院申請重整及緊急處分。

但是,事與願違,2019年1月31日,中華映管的重整申請遭到臺灣地區桃園地方法院駁回,此後,儘管中華映管提出抗告,但是半年後的2019年7月29日,臺灣地區桃園地方法院還是作出駁回中華映管重整申請之裁定。

重整失利後,中華映管才申請法院宣告破產。

華映科技實控權或生變,追加30億訴訟金額

很難想像,華映在十多年前,還是一家年營收千億元,並曾創下年獲利逾百億元的大公司,甚至還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映像管顯示器廠。

對於大股東的危機,華映科技在2019年半年報中早有預見性,其透露,中華映管於2019年2月12日召開董事會,認定其對華映科技已喪失控制力,中華映管與華映科技及其子公司已非母子公司關係。

鑑於中華映管提出其已喪失對公司控制權,因此公司目前控制權歸屬情況存在不確定性,後續華映百慕達所持公司股權若被強制執行,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

目前,華映科技第二大股東為福建省電子信息產業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13.73%,背後實控人為福建省國資委,第三大股東為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也是13.73%。

對於中華映管宣告破產的影響,9月19日,華映科技證券部人士表示,以公告為準。

此外,2019年半年報顯示,華映科技於2018年12月29日與華映百慕達存在其他合同糾紛事項(未完成業績承諾須向公司進行現金補償),已向福建省高院提起民事訴訟並獲得立案受理。

2019年1月8日,華映科技向法院申請對華映百慕達的財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2019年3月,公司追加大同股份及中華映管為上述訴訟案被告,並將訴訟請求變更為判令華映百慕達向公司支付業績補償款人民幣19.14億元、判令大同股份和中華映管就華映百慕達向公司支付上述業績補償款人民幣19.14億元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根據2018年度審計結果,華映科技已向法院申請將訴請金額追加至30.29億元,將聯合法律顧問儘快推動上述訴訟案。

2019年上半年,華映科技營業收入為7.74億元,較上年同期22.89億元下降66.17%;淨利潤虧損7.1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虧損4.4億元,同比下降162.34%。

為緩解中華映管事件對公司模組業務的衝擊,華映科技也在半年報中提到,公司經營團隊進一步梳理了發展戰略。

CPT市場分布

Data Source:華映法說會簡報,奧維雲網(AVC)顯示器件與系統大數據整理

事實上,華映在2018年5月份關閉了一座4.5代工廠,隨後將訂單集中在6代廠生產,還解僱了2500名員工。當時解僱的員工數量佔總員工數50%以上,僅剩下2100餘人。2018年年底,華映曾爆發了財務危機,工廠一度因為供應商斷貨而停產,之後又恢復小量生產。

隨後,華映決定等法院同意其重組後,出售4.5代工廠,保留6代廠運行。不過,在7月,法院駁回了華映的重組申請。與此同時,華映拖欠了巨額電費未繳,並被告知,若在9月2日前不繳納電費,工廠將被斷電。

今年8月底,華映又宣布,重組申請又被駁回,要將餘下的2100餘名員工全部解僱,其中僅必要人員將再回聘。

其表示,「對中小尺寸顯示模組業務之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在車載顯示屏基礎上增加工控顯示屏、智慧型手機屏、平板電腦屏、筆記本電腦屏等加工,豐富產品類型。將整合模組資源,圍繞華佳彩面板資源進行配套,在華佳彩廠內建設智慧型手機屏模組生產線,提升市場反應速度;在積極推進華佳彩車載顯示屏認證的同時,公司將增加能快速上量的智慧型手機屏等產品切入市場,提高產線稼動率,待產能逐步提升後,再優化產品結構。」

「沉舟側畔幹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大陸面板廠聲名鵲起,加上來自OLED的無情衝擊,作為臺面板廠的驕傲,縱使當年光芒萬丈,最終也難逃昔盛今衰的命運。

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彼時的臺資大廠中華映管逐漸落於下風,不斷被「末代」化,直至最終宣告破產,頗有些「英雄遲暮」之感。春天一去不返!

在這凜冽的寒風中,多少人都自顧不暇!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來源:快芯網、21世紀經濟報導 、行家說Talk

相關焦點

  • 華映科技:昔日臺灣「面板五虎」中華映管申請宣告破產
    (觀察者網訊)9月19日,華映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獲悉中華映管於9月18日晚間發布重大消息,中華映管資產不足以抵償負債,且眾多債權人競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中華映管的土地、建物、設備等各項資產,中華映管已無法繼續生產、營運。中華映管董事會於9月18日申請法院宣告破產,以使中華映管員工及各債權人能依法律規定公平受償。
  • 終究還是告別!昔日面板五虎之一申請宣告破產!
    9月18日晚間,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映管」)發布重大訊息,中華映管之資產不足抵償負債,且眾多債權人競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中華映管土地、建物、設備等各項資產,中華映管已無法繼續生產、營運。中華映管董事會於9月18日申請法院宣告破產,以使中華映管員工及各債權人能依法律規定公平受償。
  • 又一大公司宣告破產!臺灣華映公司破產:顯示器產量曾排名世界前三 | 吳堅浙商頻道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同子公司中華映管(簡稱華映),日前宣布破產。臺勞動部門負責人近日表示,華映拖欠1800多名員工三個月的工資,總金額達到12億元新臺幣,合人民幣近3億元。拖欠的部分工資,將先由臺勞動部門墊償基金給付新臺幣約8億元。不論是墊償人數還是金額,都創新高,預計將在農曆新年前完成。
  • 中華映管正式進入破產重整,華映科技30億元業績補償或「打水漂」
    今日,華映科技(000536)公告稱,中華映管的「緊急處分」已屆滿且不能再延長,這意味著中華映管即將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中華映管緊急處分屆滿面臨重整今日,華映科技發布提示性公告,公司於7月29日獲悉,中華映管發布重大訊息,中華映管向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申請的緊急處分已於7月29日屆滿,緊急處分期間依法已不能再延長。這意味著中華映管即將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中華映管島內經營破產!其它臺灣面板廠卻集體回臺灣投資!
    預測趨勢走向,解讀內幕,值得關注~2019年11月22日消息,臺灣大同集團旗下面板生產商中華映管公司(華映)日前宣布破產,因其未依法支付1800多名員工的8、9月薪資,將先由臺灣勞動部門墊付約新臺幣8億元,創墊付金額及人數新高。 臺「立法院」當天審查勞動部門主管預算案,有立委關注中華映管案進度。
  • 「親爹」宣布破產,華映科技被「賴帳」近60億!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映管)於9月18日晚間發布重大信息,其已資不抵債,申請法院宣告其破產。,且眾多債權人競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中華映管土地、建物、設備等各項資產,中華映管已無法繼續生產、營運;中華映管董事會於2019年9月18日申請法院宣告公司破產。
  • 臺灣華映公司破產,拖欠1800多名員工工資,總金額近3億人民幣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同子公司中華映管(簡稱華映),日前宣布破產。臺勞動部門負責人近日表示,華映拖欠1800多名員工三個月的工資,總金額達到12億元新臺幣,合人民幣近3億元。拖欠的部分工資,將先由臺勞動部門墊償基金給付新臺幣約8億元。不論是墊償人數還是金額,都創新高,預計將在農曆新年前完成。
  • 拖欠1842員工近2億元工資,面板大廠華映正式破產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同子公司中華映管(簡稱華映),日前宣布破產。臺勞動部門負責人近日表示,華映拖欠1800多名員工三個月的工資,總金額達到12億元新臺幣,合人民幣近3億元。拖欠的部分工資,將先由臺勞動部門墊償基金給付新臺幣約8億元。不論是墊償人數還是金額,都創新高,預計將在農曆新年前完成。
  • 中華映管宣布重整 控股子公司華映科技實控人或變更
    )均發生債務無法清償事情,往來銀行依據授信合約將有權宣告華映違約,恐發生營運資金嚴重不足而被迫停產,因此向法院聲請重整及緊急處分。大陸華映科技及其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在今年12月4日催告華映清償,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導致華映百分百控股的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向香港民生銀行的5300萬美元貸款無法順利展延,將於12月18日產生貸款違約。
  • 華映正式進入破產重整 華映科技業績補償獲賠比例或甚微
    這意味著中華映管即將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中華映管緊急處分屆滿面臨重整雖然華映科技已於去年對所欠債務中應收款項27.91億元全額計提壞帳準備,但是以中華映管目前資不抵債的局面來看,30億的業績補償款在破產清算後能獲得的賠付恐怕是鳳毛麟角。
  • 臺灣華映破產欠薪 墊償金額及人數創新高
    來源:央視原標題:臺灣華映破產欠薪 墊償金額及人數創新高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同子公司中華映管(簡稱華映),日前宣布破產。臺勞動部門負責人近日表示,華映拖欠1800多名員工三個月的工資,總金額達到12億元新臺幣,合人民幣近3億元。
  • 臺灣液晶面板廠華映申請破產重整
    最近陷入經營權爭奪戰的大同公司,風波不斷,集團旗下曾在臺灣地區「兩兆雙星」時代名列「面板五虎」的中華映管,12月13日傍晚突然發布重大訊息,宣布將申請重整。華映聲明指出,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公司發生債務無法清償之情事,往來銀行依據授信合約權宣告違約,所有未到期借款將需立即償還,加劇華映營運資金缺口,為確保本公司營運,華映董事會通過決議,向法院聲請重整。
  • 誰來接手華映科技?
    去年9月宣布破產的中華映管,時至今日依然給曾經借殼上市的華映科技(*ST華映)留下不少麻煩。因大股東華映百慕達(中華映管全資子公司)將所持有的華映科技股權進行質押借款,但債務到期並未履行支付義務。隨著中華映管的破產,債權方渤海信託將債權提交法院申請執行立案。
  • 《鋼的琴》:直到大廈崩塌
    他當然知道,但是他還是要去做,做個堂吉訶德,管別人怎麼說他荒誕,而且還找了一群人跟他一起去做,不稀罕憐憫。他生氣時罵淑嫻太現實,但其實他們是最不現實的一群人,連孩子都知道要選有錢的媽媽,而他們卻單純為了自己的那股勁而活,什麼也不聽,像犟牛一樣衝著目標跑,誰給他說這條路走不通也不管,誰都拉不回來,誰怕誰,我就是要跟命抬槓。
  • 瀕臨退市的華映科技經營回暖 下半年殊死一搏能否絕地反擊?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宋婕 陳鋒 北京報導自去年9月大股東臺灣企業中華映管破產後,華映科技(*ST華映,000536.SZ)至今仍深陷債務泥潭中。就目前形勢來看,福建省國資委擬接盤,或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上半年公司虧損收窄,似乎形勢在向好的方向轉變。
  • 華映科技2019年預虧20億~30億 1.3億股將重新拍賣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3月1日,華映科技(000536,SZ)發布《關於公司股東所持部分股份將被重新司法拍賣的公告》(以下簡稱《拍賣公告》)稱,寧德中院將於2020年3月30日10時在阿里司法拍上重新拍賣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百慕達
  • 華映破產 拖欠8億工資
    昨日,據《聯合晚報》報導,中國臺灣的中華映管日前宣布破產,直接造成了共1842名勞工工資被拖欠,拖欠工資總金額達到了8億新臺幣,合計1.84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1年5月,是世界最重要的顯示器製造廠和島內「面板五虎」之一。它是臺灣早期研發視訊產品關鍵零組件顯像管的重要廠商,曾有「顯示器黃埔軍校」之稱。
  • 負債77.6億,面板大廠華映申請破產重整!
    華映聲明指出,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公司發生債務無法清償之情事,往來銀行依據授信合約權宣告違約,所有未到期借款將需立即償還,加劇華映營運資金缺口,為確保本公司營運,華映董事會通過決議,向法院申請重整。
  • 從臺灣華映公司破產看顯示器產業轉移
    中華映管公司全稱為「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臺灣大同集團,成立於1971年5月,是全球最重要的顯示器製造廠和臺灣「面板五虎(友達、奇美、廣輝、華映以及瀚宇彩晶)」之一,其顯示器產量曾位列全球前三位,也曾經一度是全球最大的彩色CRT廠。
  • 負債77.6億元熬不過寒冬…臺灣面板五虎華映申請破產重整!
    華映聲明指出,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公司發生債務無法清償之情事,往來銀行依據授信合約權宣告違約,所有未到期借款將需立即償還,加劇華映營運資金缺口,為確保本公司營運,華映董事會通過決議,向法院申請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