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液晶面板廠華映申請破產重整

2021-01-13 OFweek維科網

最近陷入經營權爭奪戰的大同公司,風波不斷,集團旗下曾在臺灣地區「兩兆雙星」時代名列「面板五虎」的中華映管,12月13日傍晚突然發布重大訊息,宣布將申請重整。華映聲明指出,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公司發生債務無法清償之情事,往來銀行依據授信合約權宣告違約,所有未到期借款將需立即償還,加劇華映營運資金缺口,為確保本公司營運,華映董事會通過決議,向法院聲請重整。

華映聲明稿指出,本公司與百分之百控股之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均發生債務無法清償之情事,本公司之往來銀行依據授信合約將有權宣告本公司違約,所有未到期借款將需立即償還,將更加遽本公司之營運資金缺口,且將引致全體債權人加速對本公司催討債務,致使本公司營運資金嚴重不足而被迫停產,有暫停營業或有停業之虞。

華映總處長黃世昌表示,華映為華映科技最大股東,持股26.37%,此次是華映科技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要求華映償還華映科技33億元人民幣貸款,其中已逾期貨款約人民幣20億元,並於2018年12月4日來函催告要求清償,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華映科技此舉已經導致華映100%控股子公司華映百慕達子公司向香港民生銀行5300萬美元貸款,無法順利進行展延,將於12月18日產生貸款違約,加上,華映對臺灣11家供貨商也有約1億元貨款未付,並收到供貨商寄來的存證信函。

而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則是由中國國家資產委員會成立的公司。

黃世昌指出,由於華映與上述子公司債務都有短期無法清償情況,往來銀行可依據授信合約宣告華映違約,所有未到期借款必須立即償還,這恐加劇華映營運資金缺口,最壞情況將引發全體債權人加速對華映催討債務,而使華映被迫停產,或暫停營業。

華映強調,該公司認為仍有改變營運模式,重建更生之可能;為確保員工、債權人、股東之權益,本公司董事會依《公司法》相關規定決議向法院聲請本公司重整及緊急處分。

根據華映統計,公司負債總額348億元新臺幣(約77.6億人民幣),為保障員工薪資及公司必要營運費用之支付,董事會通過與葉大殷律師籤訂二紙信託契約,信託總金額各以6億元為上限。

華映目前只有6代線、一條4.5代線是生產主力,其他4.5代線甚至只淪為實驗線的局面,為提高經營效率,華映不但早已轉型,鎖定中小尺寸面板,近年更逐步降低消費型產品比重,提高工控、車載顯示面板等利基產品比重。

由於原本屬於華映轉投資的中小尺寸面板廠凌巨科技售予日商後,不但放棄消費型產品,專注利基型產品,為活化資產,今天下午更宣布出售虧損的面板模塊廠,一方面停止虧損,一方面更可挹注獲利。

華映在2010年4月8日宣布減資新臺幣998億8923萬8690元,消除股份99億8892萬3869股,減資比率約60.6%,當時曾引起市場關注。

此外,公告還稱公司日常生產經營與中華映管關係密切,2017年度公司向中華映管及其相關方採購商品、接受勞務關聯交易佔比36.58%,銷售商品、提供勞務關聯交易佔比55.65%,中華映管重整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有重大影響。

今日開盤,華映科技一度跌幅超過9%,目前股價接近2元。實際上,公司為中華映管代工的性質加上近年巨額投入的科立視手機蓋板項目與華佳彩面板項目未按預期達產等原因,一直未被市場看好,股票價格自2015年17.18元的高點跌落至當前價位,跌幅將近90%,市值蒸發掉了550億元左右,今年以來經營甚至出現虧損,現市淨率僅0.45,系兩市非ST類股票市淨率最低的標的。

目前公司第二大股東是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出資設立的產業基金,持股13.73%;第三大股東是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3.73%;二者均系國資,持股份額合計大於控股股東中華映管持有的26.37%,公司後續何去何從,預計會有相應舉措,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負債77.6億元熬不過寒冬…臺灣面板五虎華映申請破產重整!
    華映聲明指出,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公司發生債務無法清償之情事,往來銀行依據授信合約權宣告違約,所有未到期借款將需立即償還,加劇華映營運資金缺口,為確保本公司營運,華映董事會通過決議,向法院申請重整。
  • 負債77.6億,面板大廠華映申請破產重整!
    華映聲明指出,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公司發生債務無法清償之情事,往來銀行依據授信合約權宣告違約,所有未到期借款將需立即償還,加劇華映營運資金缺口,為確保本公司營運,華映董事會通過決議,向法院申請重整。
  • 創立47年熬不過這個寒冬…臺灣面板五虎華映負債高達77.6億元申請破產重整!
    華映聲明指出,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公司發生債務無法清償之情事,往來銀行依據授信合約權宣告違約,所有未到期借款將需立即償還,加劇華映營運資金缺口,為確保本公司營運,華映董事會通過決議,向法院聲請重整。
  • 華映科技:昔日臺灣「面板五虎」中華映管申請宣告破產
    (觀察者網訊)9月19日,華映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獲悉中華映管於9月18日晚間發布重大消息,中華映管資產不足以抵償負債,且眾多債權人競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中華映管的土地、建物、設備等各項資產,中華映管已無法繼續生產、營運。中華映管董事會於9月18日申請法院宣告破產,以使中華映管員工及各債權人能依法律規定公平受償。
  • 華映正式進入破產重整 華映科技業績補償獲賠比例或甚微
    30日早間,華映科技公告稱,中華映管向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申請的緊急處分已於2019年7月29日屆滿,緊急處分期間依法已不能再延長。
  • 【交鋒】臺灣華映公司宣布破產 ;松下宣布退出液晶面板業務;
    LG和三星將在CES 2020共同展出8K電視;3.全球最大矽基OLED生產工廠,合肥視涯建成投產;4.2019 Q3三星與LG在北美電視市場份額創新高,與中國差距拉大;5.日本JDI前高管貪汙公款5.7億日元,已被解僱;6.臺灣華映公司宣布破產 顯示器產量曾排名世界前三;
  • 大陸廠商崛起,臺灣「面板五虎」華映在臺工廠全線停工
    【文/觀察者網 谷智軒】 21世紀初,臺灣的液晶面板產業發展迅猛,一度形成由友達光電、奇美電子、廣輝電子、中華映管、瀚宇彩晶等組成的所謂「面板五虎」格局。 而如今,一些臺灣面板廠商已經風光不再,曾位列「五虎」的中華映管(下稱:華映)更是面臨至暗時刻。
  • 47年滄桑巨變,華映事件是顯示面板行業進入寒冬開出的第一槍?
    近日,顯示界最引人關注的事莫過於老牌面板廠華映的重組了。華映13日晚間宣布申請重整後,15日傳出華映在臺灣的龍潭廠與楊梅廠都無預警停工,引發上下遊廠商關切,目前此消息已得到證實,今(17)日,華映股價跌停。
  • 昔日面板五虎之一申請宣告破產!
    中華映管董事會於9月18日申請法院宣告破產,以使中華映管員工及各債權人能依法律規定公平受償。圖片來源:企業公告9月18日晚間,中華映管財務長黃世昌在記者說明會上稱,「華映除土地、廠房全數已遭查封外,臺灣地區桃園地方法院17日前往華映龍潭廠,進行機器設備的資產查封,華映遭法院查封的土地、廠房、機器設備各項資產
  • 中華映管島內經營破產!其它臺灣面板廠卻集體回臺灣投資!
    不過華映處理資產並不難,但賣40億廠房不是小數字,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做決定,加上不少買家想壓低價格,對華映來講,若賤賣的話,對股東、債權人難以交代。針對華映案,臺勞動部門表示,可由華映員工舉派員工代表送相關文件到勞保局申請墊付薪資。 同時作為華映科技的大股東股權,中華映管持有華映科技的股權再遭拍賣。
  • 中華映管宣告破產 大廈的崩塌與反思
    今日早間,華映科技公告稱,公司從臺灣地區公開資訊觀測站獲悉,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華映管」)於9月18日晚發布重大訊息,中華映管之資產不足抵償負債,且眾多債權人競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中華映管土地、建物等各項資產,中華映管已無法繼續生產、營運;中華映管董事會於當日依臺灣地區公司法第211條規定決議申請法院宣告破產,以使中華映管員工及各債權人能依法律規定公平受償
  • 昔日臺灣「面板五虎」風光不再 華映股權拍賣能否換個好婆家
    3月1日,華映科技發布《關於公司股東所持部分股份將被重新司法拍賣的公告》稱,寧德中院將於2020年3月30日10時在阿里司法拍賣上重新拍賣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百慕達)持有的華映科技約1.3億股股票。
  • 【困境】債務問題尚未解決 華映高層又生動蕩;華映停產後,明年第二季度面板價格有望回升;三星手機正在走下坡路 OLED面板扛起大梁
    1.華映工廠何時復工?未來變數大,難以預期集微網消息,華映由於負債達348億元新臺幣而申請重整後,疑似沒有與供應商協調而引發了供應商的恐慌,直接停止向華映供應製程必備的氮氣,這也直接導致了華映的龍潭廠和楊梅廠無預警停擺。
  • 昔日臺灣面板大廠華映凋零 拖欠電費大幅裁員
    昔日名噪一時的臺灣顯示面板大廠,中華映管如今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據悉,工廠目前拖欠巨額電費,工廠將遭斷電,未來或將無法生產。此前華映已經大幅裁員2500人,如今員工爆料近期華映將啟動大量解僱員工計劃,目前逾2100名員工預計只留50人下,等於公司 97% 員工都將遭解僱。
  • 臺灣面板大廠華映斷臂求生
    來源:芯智訊 3月11日,臺灣面板大廠——中華映管(以下簡稱「華映」)發布公告宣布將在今年5月進行大規模的裁員,裁員比例最高將達55.55%,涉及生產線員工及幕僚員工人數約2500人。同時,在面板產線方面,中華映管也將進行裁剪,未來將只保留6代線,專注中小尺寸面板最具經濟效益的產線,另外2條4.5代線,未來將全數出售,也不排除出租。 華映財務營運管理總部總處長黃世昌表示,目前有1條6代線、2條4.5代線,其中1條4.5代線已停產,僅供實驗線之用,未來計劃將2條4.5代線全數出售,只保留1條6代線,是生產中小尺寸面板最具經濟效益的產線。
  • 「親爹」宣布破產,華映科技被「賴帳」近60億!
    21世紀初臺灣地區液晶面板產業一度形成由友達光電、奇美電子、廣輝電子、中華映管、瀚宇彩晶等組成的「面板五虎」格局。如今時過境遷,「臺灣地區面板五虎之一」大股東中華映管卻被置於破產的難堪局面。,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映管)於9月18日晚間發布重大信息,其已資不抵債,申請法院宣告其破產。
  • 中華映管正式進入破產重整,華映科技30億元業績補償或「打水漂」
    今日,華映科技(000536)公告稱,中華映管的「緊急處分」已屆滿且不能再延長,這意味著中華映管即將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中華映管緊急處分屆滿面臨重整今日,華映科技發布提示性公告,公司於7月29日獲悉,中華映管發布重大訊息,中華映管向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申請的緊急處分已於7月29日屆滿,緊急處分期間依法已不能再延長。這意味著中華映管即將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華映重整危機,是體質問題還是面板業寒冬警訊?
    )、綠能昨日夜間突然宣布雙雙宣告重整。加上考量公司改變營運模式仍有重建更生之可能,因此透過申請重整與相關程序保障勞工權益及所有債權人的利益,尋求發展契機。根據華映的財報顯示,截至2018 年第三季,華映累計虧損來到 639.18 億新臺幣,流動負債更是超過流動資產高達 139.11 億新臺幣,顯示出財務狀況已相當吃緊。
  • 「大面板+小模組」戰略顯成效 華映科技業績扭虧多款產品亮相高交會
    作為全球重要的面板顯示部件專業製造商華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華映,以下簡稱華映科技)本次作為參展商帶來了公司多款產品,公司董事長林俊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在高交會展示的項目,以金屬氧化物的產品為主,涵蓋小尺寸以及中尺寸。
  • 從臺灣華映公司破產看顯示器產業轉移
    中華映管公司全稱為「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臺灣大同集團,成立於1971年5月,是全球最重要的顯示器製造廠和臺灣「面板五虎(友達、奇美、廣輝、華映以及瀚宇彩晶)」之一,其顯示器產量曾位列全球前三位,也曾經一度是全球最大的彩色CRT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