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2500人,僅保留6代線!臺灣面板大廠華映斷臂求生

2021-01-13 觀察者網

來源:芯智訊

3月11日,臺灣面板大廠——中華映管(以下簡稱「華映」)發布公告宣布將在今年5月進行大規模的裁員,裁員比例最高將達55.55%,涉及生產線員工及幕僚員工人數約2500人。同時,在面板產線方面,中華映管也將進行裁剪,未來將只保留6代線,專注中小尺寸面板最具經濟效益的產線,另外2條4.5代線,未來將全數出售,也不排除出租。

華映財務營運管理總部總處長黃世昌表示,目前有1條6代線、2條4.5代線,其中1條4.5代線已停產,僅供實驗線之用,未來計劃將2條4.5代線全數出售,只保留1條6代線,是生產中小尺寸面板最具經濟效益的產線。

黃世昌說,目前員工約4500人,預計裁員2000至2500人,裁員比率約44.44%至55.55%,裁員人數是依據6代線運作的人力推估,就像面板同業彩晶只有1條5.3代線,所需人力就是2000多人。

目前華映已向臺灣桃園市政府勞動局提交了大量解僱勞工計劃書,將依據勞動相關法令規定及程序辦理,且全力協助員工媒合新工作。

因整體經濟環境不佳,財務陷入困境,華映於2018年12月13日向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申請重整。依據重整計劃,需精簡事業內容,整並部分閒置產能,節省各項經銷、人事費用及營運成本之支出,以求重建更生。

自今年1月底,華映獲法院同意緊急處分,已積極提升產能,雖然原料供應無虞,但仍須按部就班,逐步提升,最終目標是維持1條6代線的穩定量產,至於已恢復小量生產的4.5代線未來也會停工。

不論法院最終裁定是否同意重整,華映的財務面臨困難必須瘦身,目前只能朝重整的方向努力,因此2條4.5代線都規劃出售,若出售不易不排除出租。

對於中國大陸面板廠新產能不斷開出,面板已出現供過於求壓力,他認為,中國大陸面板產能供過於求,主要來自於高世代面板產線,產品以屬於大尺寸的電視面板為主,6代線的主力是中小尺寸面板,影響相對較小。

他直言,八德廠的4代線、3.5代線都在前些年出售給凌巨科技,現有的2條4.5代線還是有機會找到買家。

相關焦點

  • 昔日臺灣面板大廠華映凋零 拖欠電費大幅裁員
    昔日名噪一時的臺灣顯示面板大廠,中華映管如今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據悉,工廠目前拖欠巨額電費,工廠將遭斷電,未來或將無法生產。此前華映已經大幅裁員2500人,如今員工爆料近期華映將啟動大量解僱員工計劃,目前逾2100名員工預計只留50人下,等於公司 97% 員工都將遭解僱。
  • 華映科技斷臂求生、扣非淨利仍為負 董事長坦言首要任務保殼摘帽
    華映科技曾過度依賴於控股股東在境外業務,導致2018年底原控股股東臺灣中華映管進行破產重整後,華映科技整個業務模式沒有辦法運轉。面對華映科技困境,大股東電子信息集團??指派林俊2018年底到華映科技任職,任職常務副總經理。2019年2月,林俊??接任董事長。
  • 【交鋒】臺灣華映公司宣布破產 ;松下宣布退出液晶面板業務;
    LG和三星將在CES 2020共同展出8K電視;3.全球最大矽基OLED生產工廠,合肥視涯建成投產;4.2019 Q3三星與LG在北美電視市場份額創新高,與中國差距拉大;5.日本JDI前高管貪汙公款5.7億日元,已被解僱;6.臺灣華映公司宣布破產 顯示器產量曾排名世界前三;
  • 華映破產 拖欠8億工資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1年5月,是世界最重要的顯示器製造廠和島內「面板五虎」之一。它是臺灣早期研發視訊產品關鍵零組件顯像管的重要廠商,曾有「顯示器黃埔軍校」之稱。由於在財務面操控的失誤,今年3月,華映宣布裁員2500人(相關報導華映:再解僱1900名員工),佔全廠4500名勞工的一半以上,是臺灣面板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在島內引起震動。今年9月,華映的土地、廠房、機器設備各項資產均遭法院查封,無法繼續運營生產,因此申請破產。
  • 負債77.6億,面板大廠華映申請破產重整!
    華映總處長黃世昌表示,華映為華映科技最大股東,持股26.37%,此次是華映科技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要求華映償還華映科技33億元人民幣貸款,其中已逾期貨款約人民幣20億元,並於2018年12月4日來函催告要求清償,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華映科技此舉已經導致華映100%控股子公司華映百慕達子公司向香港民生銀行5300萬美元貸款,無法順利進行展延,將於12月18日產生貸款違約,加上,華映對臺灣
  • 拖欠1842員工近2億元工資,面板大廠華映正式破產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同子公司中華映管(簡稱華映),日前宣布破產。臺勞動部門負責人近日表示,華映拖欠1800多名員工三個月的工資,總金額達到12億元新臺幣,合人民幣近3億元。拖欠的部分工資,將先由臺勞動部門墊償基金給付新臺幣約8億元。不論是墊償人數還是金額,都創新高,預計將在農曆新年前完成。
  • 大裁員之後,華映欠款超過臺幣500萬的供應商名單完整揭露
    面板廠華映(2475-TW) 近日宣布大舉裁員2,500 人,此舉被外界解讀,華映是為了斷尾求生;據了解,包括土銀、華銀、合庫等債權銀行,今年以來陸續針對華映與綠能等放款,提列備抵呆帳損失。其實,在裁員事件爆發前,臺灣地區11家銀行就是第一個苦主。
  • 臺灣液晶面板廠華映申請破產重整
    最近陷入經營權爭奪戰的大同公司,風波不斷,集團旗下曾在臺灣地區「兩兆雙星」時代名列「面板五虎」的中華映管,12月13日傍晚突然發布重大訊息,宣布將申請重整。華映總處長黃世昌表示,華映為華映科技最大股東,持股26.37%,此次是華映科技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要求華映償還華映科技33億元人民幣貸款,其中已逾期貨款約人民幣20億元,並於2018年12月4日來函催告要求清償,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華映科技此舉已經導致華映100%控股子公司華映百慕達子公司向香港民生銀行5300萬美元貸款,無法順利進行展延,將於12月18日產生貸款違約,加上,華映對臺灣
  • 臺灣華映公司宣布破產 顯示器產量曾排名世界前三
    原標題:臺灣華映公司宣布破產,其顯示器產量曾排名世界前三[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大同集團旗下的華映公司日前宣布破產,臺當局將先為其墊付工資。島內媒體稱,這是臺灣史上墊償金額最高、人數最多的案件。
  • 傳中華映管即將分拆 臺灣面板五虎只剩友達、群創?
    有消息人士對《手機報》透露,華映即將分成為三部分,其中L1A將由凌巨接管,另外一條線L1B將交給華興,產線L1則由華佳採接管。「股東大會完會先裁員。續聘的優先,再來7、8、9月休無薪假。」該人士指出股東大會完股票就會下市了,「李學龍會先接管華映總經理,然後開始處理華映」。需要指出的是,該消息並未得到華映方面的證實。
  • 負債77.6億元熬不過寒冬…臺灣面板五虎華映申請破產重整!
    華映總處長黃世昌表示,華映為華映科技最大股東,持股26.37%,此次是華映科技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要求華映償還華映科技33億元人民幣貸款,其中已逾期貨款約人民幣20億元,並於2018年12月4日來函催告要求清償,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華映科技此舉已經導致華映100%控股子公司華映百慕達子公司向香港民生銀行5300萬美元貸款,無法順利進行展延,將於12月18日產生貸款違約,加上,華映對臺灣
  • 47年滄桑巨變,華映事件是顯示面板行業進入寒冬開出的第一槍?
    2009年華映入股閩東電機,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整並大陸的模塊廠,並且更名為華映科技,成為首家在A股成功借殼上市的面板廠;2015年透過華映科技宣布在福建投資6代廠華佳彩,而華佳彩2018年正式投產,卻碰上中小尺寸面板沒有旺季的一年,讓集團營運雪上加霜。近年來臺灣面板廠大多是縮減資本支出,儘量保留現金在手,華映旗下還有一座4.5代廠停工,卻仍然在大陸建新廠,也讓集團的財務更加惡化。
  • 臺灣華映破產欠薪 墊償金額及人數創新高
    來源:央視原標題:臺灣華映破產欠薪 墊償金額及人數創新高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同子公司中華映管(簡稱華映),日前宣布破產。臺勞動部門負責人近日表示,華映拖欠1800多名員工三個月的工資,總金額達到12億元新臺幣,合人民幣近3億元。
  • 從臺灣華映公司破產看顯示器產業轉移
    中華映管公司全稱為「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臺灣大同集團,成立於1971年5月,是全球最重要的顯示器製造廠和臺灣「面板五虎(友達、奇美、廣輝、華映以及瀚宇彩晶)」之一,其顯示器產量曾位列全球前三位,也曾經一度是全球最大的彩色CRT廠。
  • 創立47年熬不過這個寒冬…臺灣面板五虎華映負債高達77.6億元申請破產重整!
    華映總處長黃世昌表示,華映為華映科技最大股東,持股26.37%,此次是華映科技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要求華映償還華映科技33億元人民幣貸款,其中已逾期貨款約人民幣20億元,並於2018年12月4日來函催告要求清償,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華映科技此舉已經導致華映100%控股子公司華映百慕達子公司向香港民生銀行5300萬美元貸款,無法順利進行展延,將於12月18日產生貸款違約,加上,華映對臺灣
  • 臺灣華映公司破產 曾是全球第三大顯示器廠商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22日 消息:11月22日據《聯合晚報》消息,臺灣華映公司日前正式宣布破產,媒體稱華映公司今年8月和9月工資迄今未依約支付,共1842名員工被積欠工資約12億元新臺幣。
  • 大陸廠商崛起,臺灣「面板五虎」華映在臺工廠全線停工
    【文/觀察者網 谷智軒】 21世紀初,臺灣的液晶面板產業發展迅猛,一度形成由友達光電、奇美電子、廣輝電子、中華映管、瀚宇彩晶等組成的所謂「面板五虎」格局。 而如今,一些臺灣面板廠商已經風光不再,曾位列「五虎」的中華映管(下稱:華映)更是面臨至暗時刻。
  • 【60秒半導體新聞】曾經全球前三,如今宣布破產--臺灣華映公司宣布破產/追趕中國!川普希望蘋果幫助美國研發5G網絡基礎設施
    曾經全球前三,如今宣布破產--臺灣華映公司宣布破產(環球科技)臺灣大同集團旗下的華映公司日前宣布破產,臺當局將先為其墊付工資。島內媒體稱,這是臺灣史上墊償金額最高、人數最多的案件。臺灣《聯合晚報》20日稱,華映公司8月和9月的工資迄今未依約支付,共1842名勞工被積欠工資,「勞動部」墊償基金將先墊付,粗估金額約8億元新臺幣,最遲明年春節前發給員工。
  • 臺灣華映公司破產,拖欠1800多名員工工資,總金額近3億人民幣
    視頻截圖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1年5月,是世界最重要的顯示器製造廠和島內「面板五虎」之一。它是臺灣早期研發視訊產品關鍵零組件顯像管的重要廠商,其顯示器產量曾為全球前三,並因此將臺灣推向「顯示器王國」的世界舞臺。2018年,中華映管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其淨值為負數。
  • 中華映管宣告破產 大廈的崩塌與反思
    要知道,21世紀初臺灣地區液晶面板產業一度形成由友達光電、奇美電子、廣輝電子、中華映管、瀚宇彩晶等組成的「面板五虎」格局。如今時過境遷,中華映管卻被置於破產的難堪局面。重整遭駁回,中華映管宣告破產2010年1月,華映科技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控股股東從而變更為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華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