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生是一本書》李興文

2020-12-27 網易

2020-04-16 07:24:40 來源: 北京文學

舉報

  

   人生,很豐富,很有趣,充滿著傳奇,出生的那一刻就演繹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五彩的夢幻,繽紛的追求,經歷的坎坷,生活的艱辛,愛情的甜美,成功的喜悅,內心的煩惱,憂傷的情懷拼成了一本厚重的長卷,是一本寫不完的書。

  生命裡的故事,有的剛剛開始就結束了,有的開始很美好,結局很傷感,無論那一段故事都沒有完整的,完美的。自己的故事,有的支離破碎,有的刻骨銘心,有的值得炫耀,有的值得珍藏,無論哪一種都值得回憶,值得我常常想念。

  我拿起屬於自己的筆,寫下自己的故事。在回憶中品讀,讓自己感動。很多的抱怨,很多的成就,很多的情節,有很多輝輝的日子,很多的真摯停留在這一刻。雖然不能把人生寫的完完整整,不能把故事寫的清清楚楚,但也能記錄著生命歷程的點點滴滴。

  用拙筆淡墨輕描,把輝煌的歷史足跡寫下來,把自己的燦爛時光記下來,把與你相逢那段幸福的時刻留下來,把曾經攙扶我上路的人畫下來,把我摔得頭破血流的人刻下來,讓我的人生這本書更加豐富多彩。

  人生是一本書,思想上成功的人,書的封面未必精彩,包裝亦不精美,內容卻博大精深,足以流芳千古;物質上成功的人,書的封面極其華麗,包裝極盡風採,但是它的內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書的背後,同樣包含著愛心和智慧,其內容可以更加不朽,如果沒有愛心和智慧,這就是一本除了封面,一無所有的東西。

  

  人生這本書,我自己不斷在撰寫,不斷地在充實精彩的片段。不用華麗的文筆,為自己的經歷,立一塊心碑。人生是一本書,記載著我的對你思念,就是翻閱時繚繞不絕的墨香,在朦朧的夜色裡,嫋嫋地飛向你的夢中,和你不停的在爭吵,吵過了心很疼,心很酸,留作書裡卻很甜,很美,也很溫馨。

  人生是一本書,那麼死亡就是最後的結語,靈魂飄零的最後一刻,封底的碑文只有兩行普通的字,這個世界我來了,我沒留下太多的遺憾,所謂的遺憾,也許就是與這個世界情深緣淺,匆匆的來,匆匆的走了。

  人生耕作一部書,獨坐屏前墨卷舒。三言兩語銜幽夢,亦有甜來亦有苦。

  =======================

  作 者 簡 介:李興文,內蒙古通遼市人,退休教師。熱愛文學,曾出版《夢飛來》散文集。平日以真實、自由的筆墨,舒發感情,陶冶情操,借景抒情,以情達意,託物言志,孤芳自賞。在文字中行走低吟,在紅塵中縈懷溫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星二代闖禍鬧上警局 李興文被兒封鎖心寒
    記者李欣容/綜合報導李興文25歲兒子李堉睿半夜潛入新莊IKEA,做出許多脫軌行徑,業者憤而提告,李興文曾在節目上說,只要兒子做錯事就會罰他寫心經,但兒子不想讓他看到私生活,臉書將他封鎖,讓他感嘆不知自己哪裡做錯,然而不只李興文,曾經還有許多星二代也都鬧出不少風波,佔上新聞版面。
  • 臺灣演員李興文為長子闖宜家搗亂致歉,吳宗憲回應是我就買下宜家
    李興文有兩個兒子,唯25歲的大兒子李堉睿最難管教,經歷了兩輪風波之後,李興文也只能承認教子無方。說起來,這已經不是李興文的長子第一次犯事。2018年年底,李堉睿就曾經在社交平臺上直播秀出一整罐的違禁藥品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也備受譴責,當時李興文對外公開道歉,並且表示會嚴厲譴責兒子,甚至還強調會讓兒子抄心經自我反思。
  • 王建民健康形象因小三事件潰堤 李興文投資偶像賠慘(圖)
    據報導,王建民在記者會中語帶哽咽,坦承這起婚外情,表示在2009年手術後,心情非常沮喪,陷入人生低潮,感覺到無助與絕望,在2年前認識第三者,犯下了人生中的重大錯誤。這段婚外情維持了8個月,在罪惡感的煎熬下,主動提出分手,但對方仍以各種方式要求複合,並揚言投書媒體。
  • 情懷決定人生格局——讀楊曉升散文隨筆自選集《人生的級別》
    書是楊曉升散文隨筆自選集《人生的級別》(2020年9月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厚厚一冊書,像秋天濃烈的色彩,既斑斕炫目又華章紛呈。 「散文寫作是眾多文學體裁中最自由、最隨性的文體。散文從來就是作者內心最清晰的映象,是作者思想和情感最真實的結晶,是作者生命和人生旅途中最珍貴的記錄。所謂文如其人,最直接最真實的印記,恐怕也非散文莫屬。」
  • 從《林清玄散文精選》中得到的人生感悟
    林清玄,臺灣著名散文家,他的寫作之路可謂是少年即大放異彩。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30歲前得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35歲入山修行寫成「身心安頓」系列,40歲完成「菩提系列」,作為一個文人來說,這些成就於一生足以夠矣。
  • 《半局——張曉風散文精選》:寫給年輕人的人生解答書
    曉風的散文淡然平和,兼具知性與深情,內在深沉廣闊,富於哲思,兼具濃厚的文化情懷。代表作有《地毯的那一端》《步下紅毯之後》《再生緣》《玉想》等。余光中稱其文筆「揚之有豪氣,抑之有秀氣,而即使在柔婉的時候,也帶有一點剛勁」,是「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內容簡介】    生活就像一條河流,後浪推前浪,不斷逝去,又不斷湧來。
  • 甘肅任免韓顯明、李興文、朱濤、王雅秋、張斌強、朱平祥等職務
    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韓顯明任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興文任甘肅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免去其甘肅省公路航空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職務;朱濤任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李國清任甘肅省景泰川電力提灌管理局副局長
  • 一本書是如何寫出來的?
    01一本書最少需要多少萬字才能出版?市面上大部分出版書的字數要在15萬字以上,20萬字是很正常的一個字數。這樣的書,再配上詳細的目錄,是出版喜歡出版的書。一篇文章大概需要1500字來講清一件事情,按照一本書20萬字,也就是需要寫134篇文章。這樣計算下來,是不是覺得自己離出書遙遙無期?村上春樹從29歲開始寫作,到現在,始終保持每年出一本書的節奏,目前為止已經連續出了40多部作品。
  • MADMEN之人生一本書
    這本書給我的思考,一直影響到現在。雖然現在真正在讀書上花的時間少了,但我還是會利用每晚睡前、周末懶散時光以及出差坐飛機的時間,逼自己一個月看一本書,即使是娛樂性比較高的東野圭吾的書。我最近在看張超英先生的口述歷史《宮前町九十番地》。他是「富三代」,其父張月澄先生是研究臺灣近代歷史文化的抗日人士。張超英先生出生在日本,求學於香港,又居住過上海,還在上海喝了人生中的第一口可口可樂。
  • 《倒帶人生》,它是怎樣的一本書!
    今年年初,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公布《倒帶人生》(Stuart: A Life Backwards,以下簡稱《倒帶》)簡體中文版封面,即刻引來眾多網友圍觀。大家驚呼,它終於來了!多數中國讀者知道這本書,緣起於本書同名電影,這部豆瓣評分8.7的高分電影讓很多人自此愛上了湯姆·哈迪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不少人買過臺譯,甚或英文原版,即便兩版都價格可觀。
  • 賞讀 | 人生,就像一本書
    文 | 雅致 ·  主播 | 王濤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 編輯 | 一白有人說:人生是一本書,封面是父母給的,內容是自己寫的,厚度由本人決定,精彩程度可以自己創造。就像有人說的:事在人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順其自然是一種達觀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種高超的入世智慧,淡泊寧靜是一種超脫的生活態度。
  • 把你的人生寫成一本書,是悲劇還是喜劇
    如果真得要寫成一本書,那我們也只能邊演邊寫,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是怎樣的。在人生這個舞臺上,我們一直在自編自導自演,而且沒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如果你能看淡人生,那麼你的這本書肯定是以喜劇收尾;反之,如果你放不下一切,那你會活得很累,自然談不上開心快樂。
  • 你的人生需要一本書來感動自己
    《平凡的世界》是很普通的一本書,路遙不像莫言他老人家寫的那樣「熱血沸騰」,書中更沒有桀驁不馴的英雄雖然這本書的結局大多以悲劇收場,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多少快樂,但是大多數人說這是一本好書,很多人都把這本書放在身邊一讀再讀,為什麼呢?因為它的確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 一本書 一座城 一棵樹
    編者按:一本書,可能是我們認識接納一個地方最柔軟的媒介。陝北青年女作家楊瑞的新書《我喜歡故鄉本來的樣子》,帶大家領略她的家鄉——原生態的陝北,這裡不僅有自然美景,還有歷史浸潤的人文之韻。
  • 泰州作家陳社散文集《走過》榮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
    著有散文集《坦然人生》、雜文集《不如簡單》、小說集《井邊》、新聞評論集《過猶不及》、文藝評論集《向平凡致敬》、長篇紀實散文《留學,到德國去》(與陳丹丹合著)等9本書。獲《中國作家》優秀散文獎、中國當代散文獎、江蘇優秀散文獎、江蘇電視金鳳凰獎、江蘇理論作品獎、江蘇戈公振新聞獎、《雨花》優秀小說獎、冰心散文獎等獎項,入選《江蘇文學五十年》《中小學生閱讀文庫》《中國新文學大系》等選本。
  • HI,你最近在讀的一本書是什麼?
    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寧夏日報客戶端自本日起至4月30日,面向廣大市民徵文「我最近在讀的一本書」,如果您熱愛讀書,我們期待您將您近期讀過或在讀的一本書推薦於讀者,將您的所想所感分享於我們,讓我們一同在書香中品生活、讀人生。
  • 人生一本書之001:一個生命的誕生
    2021年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分之一,而我的計劃還沒有開頭,去年曾經信誓旦旦,計劃在2021年用一年的時間完成自己回憶錄的寫作,可到了現在,還沒有一個初步的構思,甚至連基本的自信都沒有。真的沒有自信。比起別人,我何德何能?人家沒寫,我憑什麼寫?因為有成就,人家才會關注,你寫了給誰看?
  • 散文:人生味道(上)
    那種穿越歲月流光的激昂悽美,那種蒼涼悲壯的人生況味,使我至今感覺恍若隔世,難以釋懷,陡生蘇軾「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慨嘆。時過境遷,如今再寫,感覺江郎才盡,恐怕是再也寫不出這類詩詞了。較之於一位家境優裕以咖啡喻人生之苦比擬的朋友,他那種「為賦新詩強做愁」的偽裝苦,自與我的真情苦有天壤之別,當然不可同日而語。如果說還有人生濃釅的辣,那便是回到家鄉從政後的變故。
  • 專訪|簡媜:散文豈是一本起居注而已?
    對於自己的散文寫作,簡媜自述:「我對於文類的態度是比較自由的,基本上不會受到束縛。我的腦海裡並沒有存著一個念頭說:散文就應該要寫幾千字,寫到幾千字就好了;或者說散文裡不能寫對話,散文裡不能有情節;或是散文裡面就應該明白曉暢,不能用詩意的語言……我沒有這種觀念。簡媜在前言中寫:「我們置身人生火宅內,焉能避免亂石崩雲情節;路塌了,事破了,人怒了,一牽動就是半身傷。
  • 散文:悟透是歲月,經歷才是人生
    ↑↑↑點擊上方藍字散文雜談,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