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點讚!莒南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力爭突破畝產1200...

2020-12-22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彩 臨沂報導

「此高產攻關典型經驗很好」。這是來自袁隆平院士的點讚。

2020年11月26日,莒南縣超高產雜交水稻項目攻關工作組赴湖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向袁隆平院士匯報了莒南雜交水稻高產攻關試驗典型經驗做法,袁隆平院士給予了高度評價。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莒南縣今年試種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品種「叄優一號」,在莒南縣生長平衡,株高、穗型均勻,無明顯病蟲危害,無倒伏,表現較好。袁隆平院士同意該品種作為莒南縣2021年重點高產攻關項目,繼續擴大示範面積,力爭突破每公頃18噸目標。

自2016年起,莒南縣大店鎮四角嶺村德程農場獲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志認可,被確定為湖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雜交稻高產攻關基地,也是目前山東省的唯一一個示範基地。

新品種的試種往往伴隨著風險性和不確定性,經過五年的試驗示範和不斷摸索,莒南縣大店鎮四角嶺村德程農場場長耿洪強向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分享了「叄優一號」水稻典型經驗。

因地制宜,選用良種。莒南縣先後引進「超優千號」「叄優一號」等4個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品系進行試種,根據品種在當地的生長表現和性狀,優選出適合縣域氣候,抗病性強、產量高的品種進行大面積示範種植推廣。

院地合作,保障到位。該基地運營主體於2019年備案建設山東省農科驛站,3名山東省科技特派員派駐驛站指導基地示範項目日常技術落實,市縣配套資金60萬元,為項目實施提供資金、政策、項目、平臺全方位支持保障。

技術統一,管理規範。基地集「良種、良法、良田、良態」於一體,實施精細化管理,2016—2017年,分別取得平均畝產1013.8公斤、1027.2公斤的好成績;2019年,更是以平均畝產1147.1公斤的優異成績,創超高產雜交水稻高產攻關示範普通生態區新高。

三產融合,轉型升級。在大力發展推廣超高產雜交水稻種植的基礎上,優選縣域釀酒企業,在湖南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籌備建設釀酒專用雜交水稻基地,聯合開發糧食酒,不斷延伸雜交水稻產業鏈,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以前種植的普通水稻,畝產最多700公斤,今年農場試種了100畝『叄優一號』雜交水稻,實現了畝產1147.1公斤,我們力爭明年實現畝產1200公斤。」耿洪強說。

相關焦點

  •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晚稻品種「叄優一號」畝產911.7...
    【新華社長沙11月2日電】11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其中晚稻品種為第三代雜交水稻。  在今年疫情和災情的多重衝擊下,這樣的測產結果來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 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兩季實現畝產超1500公斤
    11月2日,湖南衡南雙季晚稻試驗示範基地傳來消息:由袁隆平院士團隊培育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測產結果公布,晚稻平均畝產達到911.7公斤。
  • 原標題: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30.76公斤 除了紀錄還有這些重要意義
    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晚稻品種「叄優一號」911.7公斤,超過了1500公斤的預期目標。比數字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這次測產充分展示了第三代雜交水稻更加契合實際生產的特點,從而有利於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應對極端天氣 它表現優異  去年10月,在同樣的地塊,這次測產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品種「叄優一號」取得了畝產1046.3公斤的成績。
  • 雙季超級稻畝產3061.52斤 實現禾下乘涼夢
    「叄優一號平均畝產911.7公斤!」 11月3日,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組組長謝華安院士在新聞發布會上高聲宣布,標誌著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3000斤。 這是袁隆平團隊在履破超級稻單產700、800、1000、1149公斤等世界紀錄後再次創造的新紀錄,也意味著袁老「一畝地可以養活五個人」的目標已經實現。
  • 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激動得飆英文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
    面對遠超預期的測產結果,袁隆平院士在現場激動地表示:「excited、要得!」 現場 袁老等了三個小時,看到結果連說「excited」 2日上午,位於清竹村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試驗示範基地,綿綿陰雨沒有擋住人們收穫的熱情。
  • 袁隆平超級雜交有機水稻在陽江陽春試種成功,畝產超過600公斤!
    金秋時節,稻穀飄香,時下正是晚造水稻收穫時節。筆者獲悉,由袁隆平院士團隊在陽江陽春春灣鎮自由村高村自然村試驗種植的超級雜交有機水稻進入成熟期,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   筆者在高村超級雜交綠色有機稻試驗田看到,該片試驗田面積31畝,主要種植有「湘兩優900」和「超優千號」兩個品種,是袁隆平團隊在廣東省的第一個試驗示範基地。
  • ...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
    【袁隆平團隊雙季稻畝產超過3000斤】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此前,袁隆平院士及其團隊研究的雜交水稻屢破水稻單產紀錄。
  • 袁隆平的兩個夢:禾下乘涼,水稻種遍全球
    但三系法的成本非常高,袁隆平又開發出了兩系法雜交水稻,該項目在1987年被列入國家863計劃。經過9年努力,在1995年兩系雜交水稻開發成功。兩系雜交水稻比三系雜交水稻能增產5%~10%。截至2012年,累計推廣量竟然達到4.99億畝,增產稻穀110.99億公斤,增收271.93億元。但袁隆平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開始研究新的水稻——超級稻。
  • 袁隆平的兩個夢想是什麼?一想「禾下乘涼」,二是覆蓋全球夢
    勳章背後,是袁隆平院士50多載對雜交水稻研究的執著,對國家糧食安全的守護,對「願天下人都有飽飯吃」初心的堅守。雜交水稻育種從三系法發展到兩系法,再推進到第三代雜交水稻,一次次不斷創造高產紀錄當年曾親眼目睹飢餓的折磨,一直令袁隆平對吃飯問題看得比天重。
  • 袁隆平:期盼雜交水稻種到全世界
    &nbsp&nbsp&nbsp&nbsp面對面丨袁隆平:期盼雜交水稻種到全世界 &nbsp&nbsp&nbsp&nbsp他把雜交水稻種到沙漠,種到鹽鹼地;他把雜交水稻種到非洲,種到全世界。
  • 瞭望|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
    就在11月2日,他的團隊再創紀錄——屬於第三代雜交水稻的晚稻品種在不利天氣下依然表現不俗,使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他安靜地坐在跟測產現場連線的會議室,皮膚黝黑,穿著一件有些寬大的黑色西裝。如果不是不斷有人向他匯報、祝賀,怎麼看都不像是印象中的科學家。
  •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7):袁隆平
    記者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15日在河北省矽谷農科院超級雜交稻示範基地,通過了該省科技廳組織的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 瞭望專訪|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
    就在11月2日,他的團隊再創紀錄——屬於第三代雜交水稻的晚稻品種在不利天氣下依然表現不俗,使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他安靜地坐在跟測產現場連線的會議室,皮膚黝黑,穿著一件有些寬大的黑色西裝。如果不是不斷有人向他匯報、祝賀,怎麼看都不像是印象中的科學家。
  • 袁隆平院士要在黃埔建這樣一個公園,千畝錦田將成為又一個網紅打卡...
    2月26日,袁隆平院士選址、謀劃和題名的「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以下簡稱「隆平公園」)在廣州市黃埔區啟動建設,一期項目大吉沙島水稻公園水稻種植工作全面啟動。昔日江心「孤島」將升級為現代都市田園,千畝稻田育下良種,帶動當地鄉村產業全面振興。
  • 袁隆平不僅培育出雜交水稻,還領養「美短虎斑貓」,這隻貓幸福了
    袁隆平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很多人都對他的成就感到佩服,卻忘記了袁隆平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在生活中也有養「寵物」的需要。所以袁隆平在培養出雜交水稻後,還領養了一隻「美短虎斑貓」。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 袁隆平超級稻雲南基地連續4年平均畝產超1100千克
    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蒙自示範基地。雲南日報近日,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壩鎮的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蒙自示範基地裡,專家組對第二代「超優千號」進行測產,最終測產結果為畝產1134.6千克,實現連續4年平均畝產超過1100千克。
  • 由袁隆平謀劃、題名!大吉沙島將建成水稻公園,今年有望迎來項目第...
    隆平公園是珠江國際慢島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打造成為集農業、旅遊、文化於一體的現代田園綜合體,由袁隆平院士親自選址小e在現場會上了解到,隆平公園一期工程主推大吉沙島水稻公園建設,目前已開始水田耕種準備工作,今年將完成大吉沙島1340畝優質水稻種植,預計今年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袁隆平沒有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這個話題,之所以會存在這麼大的爭議,我認為根本還是在於以下兩點:第一,很多人不知道中國工程院的成立背景,所以單方面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便能同時成為科學院和工程院的雙院士身份。
  • 中國最北海岸6‰耐鹽鹼海水稻試種成功,平均畝產超三百公斤
    光明日報11月5日消息,近日,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團隊「雙季超級稻測產破世界紀錄」的消息令國人振奮,11月4日,在我國北方遼寧盤錦,又傳來一條好消息: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團隊6‰耐鹽鹼水稻篩選種植獲得初步成功,平均畝產300公斤以上,這意味著,「海水稻」在我國北方廣闊的鹽鹼土地上初步具備了推廣意義和價值
  • 袁隆平團隊雙季稻晚稻畝產911.7公斤,網友熱議:好了,我今晚又有...
    虎撲11月2日訊 11月2日,袁隆平團隊迎雙季稻畝產3000斤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破紀錄!#袁隆平團隊雙季稻晚稻畝產911.7公斤#】今天,#袁隆平團隊迎雙季稻畝產3000斤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