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三忘(微信公號讀史專欄作家)
32歲登上王位的熊槐一定沒想過,自己的人生就是個悲劇。
成為王的時候,熊槐的國家就已經很厲害了。那時的楚國,國勢達到頂峰,與先後崛起的齊秦並列為三大強國。這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也是當時物產最豐富,人口最眾多,軍隊最強盛的國家。
不同於一般以悲劇結尾的男一號,因為各種各樣的外在因素最終捨棄小我成全大我,三忘只想說,楚懷王悲劇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真的蠢。
可以說自帶男主光環的楚懷王的噩夢,就是從遇到他開始的。
張儀。
【張儀】
說起張儀,不得不先介紹一下他的出身。鬼谷子是個挺牛逼的老頭。他的徒弟裡有小心眼愛嫉妒的龐涓,也有身殘志堅的頭腦擔當孫臏。當然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的男二號,張儀。
張儀實在是個很有兩把刷子的人。
公元前328年,熊槐剛登基的時候,也是熱血沸騰渾身是勁,那時候他身邊還有一個好朋友,屈原。那一年,熊槐的腦子還用在他的家國大業上。
新楚王的登基,就意味著老楚王的新喪。一直不太安分的魏國就趁楚喪,興兵奪取了徑山地區,這一年,新楚王決定隱忍。這一次的隱忍是有效果的。新王根基不穩,自然不敢擅自起兵事。可是這一次,如果不忍,只要抓住機會,也可以成為熊槐立威的絕佳時機。這件事本無絕對的對錯,可熊槐性格上的軟弱,已可從中感受一二。
雖然沒有強硬的個性,但熊槐其實還真是個記仇的人。他倒是牢記君子報仇,十年不晚。4年之後,逮到機會,就狠狠的報復了一把魏國,派兵把徑山一帶又奪回來了,算是一雪前恥。看見了吧,這位楚王,確實是一個「記仇」的人!
總的來說,這位楚王在自己的前十年裡,還是做得不錯的。他重用屈原和公孫衍,在戰國那個亂糟糟的年代裡,撥開迷霧,清楚的認識到秦國的威脅,積極開展組織合縱攻秦的各項事宜。在公孫衍的穿梭下,楚、齊、趙、魏、韓、燕、義渠很快就形成了七國合縱攻伐秦國的局面。
作為實力最強的合縱隊成員,熊槐甚至被推舉為小組長,相信只要照著這個情形發展下去,成為「大隊長」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可偏偏就在此時,這位楚王的腦袋開始犯糊塗了。而一直沒有出場的男二號,也終於要開始他自己的戲份了!
彼時的張儀已是盛名天下的謀士。在秦國,他為相,位居百官之首,參與軍政要務及外交活動。在魏國,他也為相,天天忽悠著魏國跟著秦國玩。但張儀也有張儀的苦惱,雖貴為天下一等一的謀士,可張儀卻沒有真正幫助自己的主子秦國取得外交上的勝利。
魏國不過是牆頭小國,稍加威懾便會乖乖聽話。可齊楚不一樣,一個是老牌強國,一個是新興強國,兩國還聯手共抗秦,秦國怎能安心!國君尚不能安心,又要張儀何用?!
秦惠王十二年,秦國終於要向齊國動手了,但憂慮齊、楚兩國已經締結了合縱聯盟,只能先派張儀前往楚國遊說楚懷王。
識人不明便是楚懷王的第一蠢!熊槐聽說張儀就要來了,竟還妄想張儀會真心投靠楚國。自己便巴巴的跑去驛站,親自照料安排他的起居,就等著張儀對他進行點撥。
面對如此不恥下問的熊槐,張儀倒也不客氣。
秦欲伐齊,齊楚從親,於是張儀往相楚。楚懷王聞張儀來,虛上舍而自館之。曰:「此僻陋之國,子何以教之?」儀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裡,使秦女得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婦嫁女,長為兄弟之國。此北弱齊而西益秦也,計無便此者。」楚王大說而許之。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
張儀是沒有絲毫掩飾,赤裸裸的告訴熊槐,別和齊宣王玩啦,跟著秦國有肉吃!戰國時,各方謀士穿梭於各方朝堂之上本屬常事,你若覺得他有理,自可聽從,若覺得是廢話,也可以趕緊讓他收拾包袱滾蛋。張儀說的這些和楚國歷來之國策完全不符,可楚懷王竟然信了,還信的真真的。看在張儀許諾的六百裡土地上,當時就要背棄齊國,與秦國結好。
顯然貪心就是熊槐的第二蠢。張儀這一套,屈原就不信,陳軫也不信。可是一心記掛著那六百裡的楚懷王已經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了,愣是走進了張儀的圈套裡。
(楚懷王)乃以相印授張儀,厚賂之。於是遂閉關絕約於齊,使一將軍隨張儀。張儀至秦,詳失綏墮車,不朝三月。楚王聞之,曰:「儀以寡人絕齊未甚邪?」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罵齊王。齊王大怒,折節而下秦。秦齊之交合,張儀乃朝,謂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裡,原以獻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於王,以商於之地六百裡,不聞六裡。」還報楚王,楚王大怒,發兵而攻秦。
張儀自然是騙熊槐的。他懷揣著楚國賞他的金銀財寶回到了秦國,眼見齊楚鬧掰之後,就把熊槐心心念念的六百裡,換成了六裡!這可是絕對的侮辱,一下子就點爆了楚懷王的小火藥桶。他熊槐早已不是當年登基時還需要忍氣吞聲的新主,自然天子一怒,就要伏屍百萬。
可在打仗這件事上,楚國確實不是秦國的對手。齊國再側時,秦尚有畏懼。如今楚國先行背約,齊秦竟是合勢而來,把楚國好一頓胖揍。
挨了打,楚懷王才老實了一陣子。可是報仇的念想,早已經深深埋在他的心裡。此仇不報,枉為君。
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以武關外易之。楚王曰:「不原易地,原得張儀而獻黔中地。」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張儀乃請行。惠王曰:「彼楚王怒子之負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於子。」張儀曰:「秦強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鄭袖,袖所言皆從。且臣奉王之節使楚,楚何敢加誅。假令誅臣而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原。」遂使楚。楚懷王至則囚張儀,將殺之。靳尚謂鄭袖曰:「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鄭袖曰:「何也?」靳尚曰:「秦王甚愛張儀而不欲出之,今將以上庸之地六縣賂楚,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謳者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不若為言而出之。」於是鄭袖日夜言懷王曰:「人臣各為其主用。今地未入秦,秦使張儀來,至重王。王未有禮而殺張儀,秦必大怒攻楚。妾請子母俱遷江南,毋為秦所魚肉也。」懷王後悔,赦張儀,厚禮之如故。
一心想報仇的熊槐倒是真等到了機會。秦惠王十四年,秦國要用武關以外的土地交換黔中一帶的土地。楚懷王再一次展示了他的胸懷與魄力!「我不要土地!我不願意交換土地,只要得到張儀,願獻出黔中地區。」看吧,他這記仇的小家子氣,是用不到對地方了。
張儀倒也爽快,深知躲是躲不過去了,倒也坦坦蕩蕩的自己溜達著去了楚國。他倒也沒打無準備之仗。他用當年楚王賞賜他的金銀珠寶,買通了楚王的近臣靳尚。靳尚收了人錢財,自然替人消災。他悄悄的來到了楚王愛妾鄭袖的宮殿,給鄭袖傳遞了一套至今看來都甚是高明的理論!
「鄭夫人啊!聽說秦國要用美女把張儀贖回去吶!要是秦國送來了美女,你可咋辦呀!」鄭袖一聽,這還了得!這個張儀還不得趕快送走!
於是鄭袖沒日沒夜的開始向楚懷王講情說:「作為臣子,各自為他們的國家效力。現在土地還沒有交給秦國,秦王就派張儀來了,對大王的尊重達到了極點。大王還沒有回禮卻殺張儀,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國。我請求讓我們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讓秦國像魚肉一樣地欺凌屠戮。」
已經被張儀狠狠打過一次臉的楚懷王,竟然又又又又一次不假思索的就信了……這一次,他又輕易的放走了張儀,還絲毫沒有察覺。
這次縱虎歸山的後果是什麼呢?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約懷王在武關會面。懷王不聽昭睢、屈原勸告,決定前往武關,結果被秦國扣留。3年後,熊槐憂鬱成疾,命喪鹹陽。
唉,還讓人說什麼呢?楚懷王落得這個下場,除了怨自己蠢,絕再無理由開脫。為人主者,識人不明。為人君者,識勢不清。一個被同一條繩子絆倒兩次的人,實在是讓人同情不起來啊!
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