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主楚懷王有多蠢?一個被同一條繩子絆倒兩次的人!

2021-02-08 讀史

文:齊三忘(微信公號讀史專欄作家)


32歲登上王位的熊槐一定沒想過,自己的人生就是個悲劇。


成為王的時候,熊槐的國家就已經很厲害了。那時的楚國,國勢達到頂峰,與先後崛起的齊秦並列為三大強國。這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也是當時物產最豐富,人口最眾多,軍隊最強盛的國家。


不同於一般以悲劇結尾的男一號,因為各種各樣的外在因素最終捨棄小我成全大我,三忘只想說,楚懷王悲劇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真的蠢。


可以說自帶男主光環的楚懷王的噩夢,就是從遇到他開始的。


張儀。

【張儀】


說起張儀,不得不先介紹一下他的出身。鬼谷子是個挺牛逼的老頭。他的徒弟裡有小心眼愛嫉妒的龐涓,也有身殘志堅的頭腦擔當孫臏。當然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的男二號,張儀。


張儀實在是個很有兩把刷子的人。

公元前328年,熊槐剛登基的時候,也是熱血沸騰渾身是勁,那時候他身邊還有一個好朋友,屈原。那一年,熊槐的腦子還用在他的家國大業上。


新楚王的登基,就意味著老楚王的新喪。一直不太安分的魏國就趁楚喪,興兵奪取了徑山地區,這一年,新楚王決定隱忍。這一次的隱忍是有效果的。新王根基不穩,自然不敢擅自起兵事。可是這一次,如果不忍,只要抓住機會,也可以成為熊槐立威的絕佳時機。這件事本無絕對的對錯,可熊槐性格上的軟弱,已可從中感受一二。


雖然沒有強硬的個性,但熊槐其實還真是個記仇的人。他倒是牢記君子報仇,十年不晚。4年之後,逮到機會,就狠狠的報復了一把魏國,派兵把徑山一帶又奪回來了,算是一雪前恥。看見了吧,這位楚王,確實是一個「記仇」的人!


總的來說,這位楚王在自己的前十年裡,還是做得不錯的。他重用屈原和公孫衍,在戰國那個亂糟糟的年代裡,撥開迷霧,清楚的認識到秦國的威脅,積極開展組織合縱攻秦的各項事宜。在公孫衍的穿梭下,楚、齊、趙、魏、韓、燕、義渠很快就形成了七國合縱攻伐秦國的局面。


作為實力最強的合縱隊成員,熊槐甚至被推舉為小組長,相信只要照著這個情形發展下去,成為「大隊長」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可偏偏就在此時,這位楚王的腦袋開始犯糊塗了。而一直沒有出場的男二號,也終於要開始他自己的戲份了!

彼時的張儀已是盛名天下的謀士。在秦國,他為相,位居百官之首,參與軍政要務及外交活動。在魏國,他也為相,天天忽悠著魏國跟著秦國玩。但張儀也有張儀的苦惱,雖貴為天下一等一的謀士,可張儀卻沒有真正幫助自己的主子秦國取得外交上的勝利。


魏國不過是牆頭小國,稍加威懾便會乖乖聽話。可齊楚不一樣,一個是老牌強國,一個是新興強國,兩國還聯手共抗秦,秦國怎能安心!國君尚不能安心,又要張儀何用?!


秦惠王十二年,秦國終於要向齊國動手了,但憂慮齊、楚兩國已經締結了合縱聯盟,只能先派張儀前往楚國遊說楚懷王。


識人不明便是楚懷王的第一蠢!熊槐聽說張儀就要來了,竟還妄想張儀會真心投靠楚國。自己便巴巴的跑去驛站,親自照料安排他的起居,就等著張儀對他進行點撥。


面對如此不恥下問的熊槐,張儀倒也不客氣。


秦欲伐齊,齊楚從親,於是張儀往相楚。楚懷王聞張儀來,虛上舍而自館之。曰:「此僻陋之國,子何以教之?」儀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裡,使秦女得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婦嫁女,長為兄弟之國。此北弱齊而西益秦也,計無便此者。」楚王大說而許之。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

張儀是沒有絲毫掩飾,赤裸裸的告訴熊槐,別和齊宣王玩啦,跟著秦國有肉吃!戰國時,各方謀士穿梭於各方朝堂之上本屬常事,你若覺得他有理,自可聽從,若覺得是廢話,也可以趕緊讓他收拾包袱滾蛋。張儀說的這些和楚國歷來之國策完全不符,可楚懷王竟然信了,還信的真真的。看在張儀許諾的六百裡土地上,當時就要背棄齊國,與秦國結好。


顯然貪心就是熊槐的第二蠢。張儀這一套,屈原就不信,陳軫也不信。可是一心記掛著那六百裡的楚懷王已經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了,愣是走進了張儀的圈套裡。


(楚懷王)乃以相印授張儀,厚賂之。於是遂閉關絕約於齊,使一將軍隨張儀。張儀至秦,詳失綏墮車,不朝三月。楚王聞之,曰:「儀以寡人絕齊未甚邪?」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罵齊王。齊王大怒,折節而下秦。秦齊之交合,張儀乃朝,謂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裡,原以獻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於王,以商於之地六百裡,不聞六裡。」還報楚王,楚王大怒,發兵而攻秦。


張儀自然是騙熊槐的。他懷揣著楚國賞他的金銀財寶回到了秦國,眼見齊楚鬧掰之後,就把熊槐心心念念的六百裡,換成了六裡!這可是絕對的侮辱,一下子就點爆了楚懷王的小火藥桶。他熊槐早已不是當年登基時還需要忍氣吞聲的新主,自然天子一怒,就要伏屍百萬。


可在打仗這件事上,楚國確實不是秦國的對手。齊國再側時,秦尚有畏懼。如今楚國先行背約,齊秦竟是合勢而來,把楚國好一頓胖揍。


挨了打,楚懷王才老實了一陣子。可是報仇的念想,早已經深深埋在他的心裡。此仇不報,枉為君。


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以武關外易之。楚王曰:「不原易地,原得張儀而獻黔中地。」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張儀乃請行。惠王曰:「彼楚王怒子之負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於子。」張儀曰:「秦強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鄭袖,袖所言皆從。且臣奉王之節使楚,楚何敢加誅。假令誅臣而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原。」遂使楚。楚懷王至則囚張儀,將殺之。靳尚謂鄭袖曰:「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鄭袖曰:「何也?」靳尚曰:「秦王甚愛張儀而不欲出之,今將以上庸之地六縣賂楚,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謳者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不若為言而出之。」於是鄭袖日夜言懷王曰:「人臣各為其主用。今地未入秦,秦使張儀來,至重王。王未有禮而殺張儀,秦必大怒攻楚。妾請子母俱遷江南,毋為秦所魚肉也。」懷王後悔,赦張儀,厚禮之如故。


一心想報仇的熊槐倒是真等到了機會。秦惠王十四年,秦國要用武關以外的土地交換黔中一帶的土地。楚懷王再一次展示了他的胸懷與魄力!「我不要土地!我不願意交換土地,只要得到張儀,願獻出黔中地區。」看吧,他這記仇的小家子氣,是用不到對地方了。

張儀倒也爽快,深知躲是躲不過去了,倒也坦坦蕩蕩的自己溜達著去了楚國。他倒也沒打無準備之仗。他用當年楚王賞賜他的金銀珠寶,買通了楚王的近臣靳尚。靳尚收了人錢財,自然替人消災。他悄悄的來到了楚王愛妾鄭袖的宮殿,給鄭袖傳遞了一套至今看來都甚是高明的理論!


「鄭夫人啊!聽說秦國要用美女把張儀贖回去吶!要是秦國送來了美女,你可咋辦呀!」鄭袖一聽,這還了得!這個張儀還不得趕快送走!

於是鄭袖沒日沒夜的開始向楚懷王講情說:「作為臣子,各自為他們的國家效力。現在土地還沒有交給秦國,秦王就派張儀來了,對大王的尊重達到了極點。大王還沒有回禮卻殺張儀,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國。我請求讓我們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讓秦國像魚肉一樣地欺凌屠戮。」


已經被張儀狠狠打過一次臉的楚懷王,竟然又又又又一次不假思索的就信了……這一次,他又輕易的放走了張儀,還絲毫沒有察覺。


這次縱虎歸山的後果是什麼呢?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約懷王在武關會面。懷王不聽昭睢、屈原勸告,決定前往武關,結果被秦國扣留。3年後,熊槐憂鬱成疾,命喪鹹陽。


唉,還讓人說什麼呢?楚懷王落得這個下場,除了怨自己蠢,絕再無理由開脫。為人主者,識人不明。為人君者,識勢不清。一個被同一條繩子絆倒兩次的人,實在是讓人同情不起來啊!

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

相關焦點

  • 廣東佛山一老人被拴著鏈子的狗在街上絆倒,頭部著地,觸目驚心!
    8月17日,廣東佛山一老人被狗繩絆倒摔地身亡。老人同村親友稱監控中女孩拉著狗出來,大狗追逐小狗時,女孩拉不住鬆手了,隨後老人被狗繩撂倒。親友稱,牽狗女孩只有十來歲,不是狗主人,見狗可愛才把它牽出來玩。#受害者親友講述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過程##老人被狗繩絆倒摔地後身亡。
  • 楊穎對賈玲說「蠢」,「蠢」的到底是誰?不會說話有多尷尬
    蔡康永在《奇葩說》中總是以溫柔的視角看待問題,如沐春風的感覺,讓人很輕易的就被說服,也因為會說話,出版了一本《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在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說話就像弓箭,張弛有度才是更好的選擇。」「會說話」不僅是蔡康永保護自己的一把弓箭,也是他友好度的標籤之一。
  • 《平凡的榮耀》最蠢的人,被罵兩次還拎不清,曲忠輝不會放過他
    對於很多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直屬上級是什麼樣的人, 對個人發展影響很大。男主角孫弈秋能夠一路成長,除了個人努力,遇上吳恪之是一種幸運。而同期的郝帥就很不幸了,遇上了笑面虎殷盛超,表面上笑容親切,其實各種搶你功勞,讓你背鍋。
  • 從未有一個電視劇一次集中這麼多的蠢女人
    看過的朋友們應該發現了,劇中除了王鷗飾演的女一號吳稼琪智商在線之外,其他的重要女性角色全都一個個蠢到匪夷所思。餘歡水是一個悲慘的中年社畜,所遇所見的人,誰都去踹一腳。就像黃渤說的,當你弱的時候,身邊全是壞人,當你強大的時候,身邊全是好人。
  • 晚清的官場有多蠢?
    他曾認為西班牙葡萄牙這些西方國家,都是「史所未聞,籍所未載,荒誕不經,無過於此」,也就是全是洋人編出來嚇唬人的,真實世界裡根本不存在。還對美國的國名大加嘲諷:「美國有什麼可「美」的?美國有什麼可「利」?」這麼個心高氣傲的老先生,就沒有瞧得上的人,還真有——啟秀。
  • 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這次,我想網暴這12歲的女孩
    看到那麼大一姑娘,在經過絆倒老人身邊兩次,兩次都漠然走開,不由得讓人感覺這個姑娘的冷漠。 對生命的漠視,去時只顧著追狗,狗比人的命還重要? 走時聽到旁人跟她說老人是因為她的狗而出事的,結果突然跑了起來,連一開始關心的狗都顧不上了。
  • 愚民之蠢乃國家之禍
    在中國各朝各代的歷史上,都有著數不盡的愚民之蠢,甚至於蠢到令人扼腕的地步。最近在一個抖音節目上,就看到了一段有關嶽飛父子被害之時的萬民歡慶的故事。這個節目主要說的是,當時嶽飛父子被害之時的南宋,並非大家想像的百姓是如何為嶽飛鳴不平,而是舉國歡慶,真的如朝廷說的是為國家除了一大害,而百姓並不知道災禍正逼近自己。
  • 一個人蠢往往不是蠢在論點,而是在論據
    論點這東西,往往是沒有高低上下之分的。你覺得華山劍宗好,我覺得華山氣宗好;你覺得田伯光很可愛,我覺得田伯光是罪犯;你覺得郭靖很了不起,我覺得郭靖很討嫌,都可以。論點,很多時候並不存在哪一個高級,哪一個低級。甚至說,你的論點離經叛道,和多數人的印象不一樣,聽上去很荒謬,那也可以。
  • 有《大國崛起》的讀後感嗎?
    以史為鑑,可知興衰------ 讀《大國崛起》有感中國古代有這樣的一句話:「以史為鑑,可知以興替。」這是唐太宗的一句話。中華名族2000多年的歷史中,以史為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近期,與這本書同名的歷史節目《大國崛起》,短短12集,卻歷時三年。一放送便得到了巨大的轟動和觀看熱潮,足以看出國人也非常在意全球的大國以及中國的發展命運。
  • 吳佩慈有多蠢?
    後來吳佩慈也跟風出書談保養,有不少驚人之舉,例如說要保養自己的某個部位,稱那裡也是粉紅色的。能當明星的人,如果曾經有過比較好的曝光度,如果不是作死,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而吳佩慈呢,很奇怪,她就是覺得嫁人比較重要。
  • 「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牽狗女子迅速離開」,官方最新通報
    8月17日,廣東佛山順德杏壇鎮羅水市場前發生一起事故,一名老人被一隻「脫韁」大白狗的狗繩絆倒,頭部著地後昏迷,而牽狗女子帶著狗狗離開現場
  • 曾經歐洲大國,由於兩次「站錯隊」,損失大面積領土,淪為小國
    曾經歐洲大國,由於兩次「站錯隊」,損失大面積領土,淪為小國 導語:1918年,一戰剛剛結束,英法兩國就展開了對同盟國的清算。同盟國中,德國被首先對付,英法兩國不依不饒,德國人被迫賠償了大量的土地和財富。另一方面,奧匈帝國的命運卻更加悲哀,整個國家直接被一刀切成兩半。
  • 女子在火車站被行李箱絆倒 15 天后去世:不是誰比誰年齡大就有理了
    從視頻中就可以看出,劉女士當時是背對王女士,對於王女士倒著逆行這一現象完全不知情,這就根本堵死了故意用行李絆倒他人之說。同樣都是老太太,不是誰比誰年齡大就站到了有理一方的。 假如你在火車站拉著繩子到處走,哪怕你沒看到人,也不是故意拌人,還是正常排隊中,人被你的繩子絆倒死亡我都覺得這肯定是有責任一方。
  • 楊穎玩遊戲吐槽賈玲「蠢」,賈玲的反應亮了!不會說話有多尷尬
    ,最後賈玲也加入指認大軍,說楊穎是「臥底」,沒有「上帝視覺」賈玲只能靠自己的判斷去指認,她選擇站隊也是可以理解的,沒想到卻被楊穎吐槽:玲姐,不要攪,到時候剪出來,就知道自己有多蠢!也許是她的無心之言,但不免讓人感到不舒服。還在一期節目中,一位嘉賓提出要模仿鹿晗的舞蹈。此時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場上的關曉彤。關曉彤一臉的尷尬,這時候賈玲默默走到關曉彤的面前,對所有人說:「提到鹿晗,你們看我幹什麼?
  • 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千萬別放過那個「孩子」!
    天真孩童,軟萌貓狗,都是人見人愛的存在。但最近一樁新聞,卻是由兩個小可愛釀成的慘劇。8月18日,廣東佛山杏壇鎮通報「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事件。白狗與一隻無主之狗,奔跑追逐,女孩拉拽不住。數秒後,白狗的牽引繩將一名老人絆倒在地。88歲的老人,好端端走在路上,卻被一根遛狗繩絆倒,直挺挺,頭著地。而遛狗女孩,見老人倒地後轉身逃離現場,有路人喊話勸阻,女孩反而加速跑開。根本沒看老人一眼,更不要說停下腳步,採取急救措施。
  • 靠「大國情結」,印度能成為下一個中國嗎?
    同樣的發展中國家、同樣的人口大國,這個相信輪迴的「精神國度」不一心搞發展,卻總是在後方對中國動手動腳。只靠著「大國情結」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嗎?相對優越的基本要素溫飽,是一個國家最基礎的保障。聯邦制的體制下,印度各邦有更獨立的政策和權力,由於民族多語言多,各邦有不同的法定語言,個別族群強大的邦。這很大地阻礙了民族融合。印度現在保持著社會大體的穩定,很大原因是靠著印度教,它在精神層次上給人們創造了一個聯繫點。欠缺的控制力。印度教是千千萬萬教派信仰融合而成的代表。
  • 香港的暴徒到底有多蠢
    他們何嘗有一點為民主或者革命獻身的精氣神。我們看看孫文,秋瑾,黃興,毛潤之,周翔宇,瞿秋白……這些革命者,或者再看看魯迅,梅汝敖,朱自清,錢玄同,聞一多……這些民主人士,文人學子,他們哪一個不是英姿勃發,浩然正氣溢於眉宇之間?何嘗會有佔中三犬與亂港五毒那般的諂媚猥瑣之態。
  • 《忍之國》戰爭,平兵衛與大國
    環境就更虛了,一堆人打打殺殺,打完一起搬死人再一起去開會。對啊,就是一群要錢不要命的人唄,之前電影對於麻木啊欲望啊什麼的刻畫還少嗎?早習慣了。這種心態讓我漸漸有點倦意。直到影片中一個很點睛的鏡頭出現,一群人熙熙攘攘抬屍體收拾武器,平兵衛站在人群中,憤怒失望陌生的看著他們。這個鏡頭給我印象很深,到完全看完電影仔細回憶才有了一些猜想。
  • 真正的「蠢人」,往往有四種「自作聰明」的行為,反而容易得罪人
    這個世界上,有聰明人,自然就有「蠢人」,可悲的是,很多「蠢人」偏偏喜歡自作聰明,比如,在為人處世中,許多人的一些行為,看似聰明,其實很容易得罪人,是愚蠢的表現。具體而言,為人處世,真正的「蠢人」,往往有以下四種「自作聰明」的行為,反而容易得罪人,看看你中招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