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戰戰敗國損失的領土,都進了誰家的「口袋」裡
眾所周知,一戰之中,德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是同盟國的主要成員(義大利是二五仔),二戰之中日本義大利和德國是主要成員,一戰二戰過後這些參戰國都有一定程度的領土損失,但是具體都損失了哪些地方,其實才真正折射出這個世界關鍵的變化。
-
小國的悲哀:敘利亞的無奈選擇,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在這10年裡,阿拉伯世界超過100萬人因此喪命、1500萬人淪為難民,基礎設施損失近1萬億美元,哪怕是被視為成功典範的突尼西亞,失業率都已經上漲到了35%,GDP增長也自2010年以來一直停滯不前,人均GDP甚至從4000美元下降到3600美元。 而更多的國家——諸如敘利亞——還長期陷於戰亂之中,乃至只能眼看著自己的領土被瓜分、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而無能為力。
-
美國擴大了10倍的領土,為何不統一美洲,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
領土主權對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不僅代表國家領土的壯大,同時代表一個國家的顏面。自古以來領土不斷壯大的手段都是「戰爭」,哪個國家的領土眾多,表明軍事實力越強大,但是這也並非決定性因素。美國擴大了10倍的領土,為何不一鼓作氣統一美洲,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呢?
-
中國最無助的時刻,世界第四大國站了出來:中國領土一寸都不能少
中國在古代史中也曾有過鼎盛風光,有時候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在經濟和文化上絕對領先和強勢,國強自然有很多小國向其靠攏,一邊模仿一邊汲取中國文化知識,那對中國的崇拜可想而知。
-
趣談歐洲地理:歐洲面積有多小?中國加日本都幾乎等於歐洲
歐洲,歐羅巴洲的簡稱,意為西方日落之地。名字源於希臘神話中的腓尼基公主歐羅巴。歐洲東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東南以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歐洲含有哪些國家呢?
-
《火影忍者》為何五大國會允許彼此邊界縫隙中有一些小國存在呢?
但如果他們五國的領土不互相接壤,而是中間還存在著一些小國或者小的忍者村,那麼這一地區就可以成為彼此之間的緩衝帶,大大降低五大國互相之間,發生直接的衝突,或者相互由於某些事情產生摩擦,並由此引發戰爭的概率。
-
28年一項條約,歐洲賦予中國一塊「領土」,國人可以自由進出
然而,1928年一份突如其來的條約,讓中國在北極圈有了"身份證",進而在歐洲有了"領土",那就是《斯瓦爾巴條約》。分享條約斯瓦爾巴群島是位於北極地區的一個群島,斯瓦爾巴意為"寒冷的海岸",是挪威邊境最北端的陸地,是最接近北極地區的人們可以居住的地方。
-
春秋小國鄭國在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淺析弱者的生存之道
到了春秋時期大國之間為了爭霸不斷的吞併小國,鬥爭激烈,使得小國生存艱難。南方的諸侯國經過長期的生死搏鬥,最終由楚國統一。但是北方仍然分裂,有秦、晉、齊三個大國和幾十個小國存在。大國之間表面上恭敬如賓,實際上爾虞我詐,暗藏殺機。小國則夾在大國之間處境艱難,尤其是鄭國,北有超級大國晉國,南有南蠻楚國,那麼鄭國是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呢?
-
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發起,但丟棄40%領土,國土面積越來越小!
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仿佛都很「老實」,大規模的戰爭事件不再出現,曾經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發起,可是他自己卻丟棄了40%的領土,導致國土面積越來越小,這是為何呢?在這兩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國需要支付戰勝國所有消耗的費用等要求,面對這種戰敗的局面,德國前後丟掉40%的領土,國土面積越來越小,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真的是兩次世界大戰給德國帶來了沉痛的打擊嗎?1871年,德意志經過漫長的政權鬥爭之後終於取得統一,從此一個面積為54萬平方公裡的德意志帝國冉冉升起!
-
156年前的一場大戰幾乎讓一南美小國亡國,如今仍舊被迫一夫多妻
南美洲是受兩次世界大戰影響最微弱的地區,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主要在亞歐大陸。因此南美洲,北美洲基本上都沒有受到任何戰火的摧殘。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南美洲曾經爆發了一場可以稱之為南美洲之戰的巴拉圭戰爭。
-
蘇聯用兩倍的土地去和芬蘭交換領土,為何芬蘭堅決不同意
文/寂寞的紅酒蘇芬戰爭是1939年底在歐洲北部爆發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戰爭的起因是蘇聯打算和芬蘭交換領土。為了讓芬蘭接受自己的方案,蘇聯提出用和芬蘭接壤的奧涅加湖西北5000平方公裡土地換取芬蘭邊境的2000平方公裡的土地。
-
俄羅斯大部分領土在亞洲,卻為何自稱歐洲國家?專家:地圖放大看
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其領土範圍橫跨歐亞兩個大陸,但是也正是由於這個地理位置,令俄羅斯如今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它到底算是歐洲國家還是亞洲國家呢?如果單純按地理位置來算,俄羅斯有全國總面積75%左右的領土位於亞洲,另外25%位於歐洲。那麼這樣,看來俄羅斯應該是個亞洲國家。
-
捷克是歐洲的一個彈丸小國,為何敢叫板世界大國?
捷克位於歐洲的中部,面積約7.8萬平方公裡,國家總人口約1060萬,近幾年人口增長率為負。從領土面積上比較,捷克還沒有重慶市大。在歐洲屬於名副其實的小國,而且還是一個不靠海洋的內陸國,並與德國、奧地利、和波蘭接壤。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
-
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合集(共12集)
由於國土面積、人口等天然不足,17世紀末,荷蘭逐漸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權。但直到今天,荷蘭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蘭人開創的商業規則依然在影響世界。第3集 走向現代(英國·上)英國通過光榮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完成了向現代社會的轉型。
-
第二個南斯拉夫,國內現已分裂,專家:大國的棋子,小國的悲哀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大國博弈的局面下很多小國就會淪為被利用的工具,他們最後的結果也往往不會很好,輕則政權下臺經濟崩潰,比如伊拉克、伊朗等。重則國家分裂解體,比如南斯拉夫等等。如今第二個南斯拉夫已經出現,國內四分五裂,政府卻至今無可奈何。 01 這個四分五裂局面十分被動的國家就是烏克蘭。
-
在領土問題上四處出擊,南亞地區大國「印度」的抱負與野心
1962的後遺症影響,當年一戰失利,導致印度大國顏面無存;印度這個國家,在體量上完全可以成為地區大國,而且擁有著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數量(馬上趕超我國),國內整體人口還屬於年輕化的狀態,這波潛在的人口紅利讓印度未來潛力無限,同樣的在從英國殖民者中獨立以後,印度還享受著英國宗主國帶來的「紅利」,那就是起始點不錯的工業化進程
-
曾經的中國弱到什麼程度,連這個小國都能割佔我們領土!
這個小國就是尼泊爾。尼泊爾的「野心」中國有個成語叫夜郎自大,啥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在近代中國的西南邊陲,尼泊爾就曾經擔當過「夜郎」這樣一個角色。到了1814年,尼泊爾與英屬印度邊境發生了領土糾紛,英屬東印度公司為了報復,發動了侵略尼泊爾的戰爭。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英軍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尼泊爾軍隊,迫使尼泊爾求和。雙方於12月籤訂《蘇高利條約》,尼泊爾將錫金(包括大吉嶺)、庫馬盎、加瓦爾在內的將近三分之一的領土割讓給了英屬印度。
-
這個擁有300萬人口的小國,二戰時期打敗蘇德兩國,如今很發達
縱觀國際社會的規則,往往是大國欺負小國。諸如歷史上的那些大帝國,他們就是通過不斷的吞併小國家來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二戰時期,實力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當屬德國和蘇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個大國曾敗在一個小國家的手下。
-
完全擁有內海的三個領土大國
由此可見,一國專有的內海是與國家的陸地領土有著相等法律地位的海域。那麼哪些國家完全擁有內海呢?第一個,加拿大。加拿大位於北美洲,瀕臨三個大洋,海岸線長達24萬公裡,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加拿大海洋資源豐富,擁有一個遼闊的內海,名為哈德孫灣。這是一個北冰洋深入北美大陸內部的大海灣,位於加拿大東北部。東北經哈德孫海峽與大西洋相通,北與北端水道與北冰洋溝通。
-
東歐小國立陶宛夜郎自大,叫囂力挺臺灣當局,成攻擊中國急先鋒
這個小小的東歐彈丸小國近來對華出口暴增36%,可以說是捧著中國的碗,一邊還要給碗裡撒沙子。這種小丑國家在地球上太微不足道了,但總喜歡抓住一切機會弄點響聲讓世界知道它的存在。公然跟一個大國作對,可不是明智之舉。希望立陶宛不要再這麼下去,如果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恐怕後果會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