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南斯拉夫,國內現已分裂,專家:大國的棋子,小國的悲哀

2021-01-07 網易

2020-12-25 12:13:52 來源: 薄荷糖的味道呦

舉報

  引言

  《歷史學概述》:「從世界歷史來看,國家的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且很多歷史的悲劇和趨勢,還是會不斷出現的。」在我們中國人的歷史觀中「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似乎也是一個逃不過的輪迴。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大國博弈的局面下很多小國就會淪為被利用的工具,他們最後的結果也往往不會很好,輕則政權下臺經濟崩潰,比如伊拉克、伊朗等。重則國家分裂解體,比如南斯拉夫等等。如今第二個南斯拉夫已經出現,國內四分五裂,政府卻至今無可奈何。

  01

  這個四分五裂局面十分被動的國家就是烏克蘭。關注國際局勢的朋友都知道,烏克蘭和南斯拉夫一樣,都是曾經的東歐強國。他們都擁有廣大的國土面積和眾多的人口。在歐洲各國中遙遙領先。烏克蘭曾經是除俄羅斯以外實力最為強勁的國家,他繼承了蘇聯時期大部分的核武設施,

  地區競爭力極為強大。但是現在的烏克蘭實際上已經變成了第二個南斯拉夫。

  

  ▲烏克蘭及周邊國家地區

  這是因為至二戰以後,烏克蘭在大國之間一直處於遊走狀態,在東方和西方之間搖擺不定,這直接影響到了其國內政治和經濟的發展。原本同出一門的鄰國俄羅斯對於烏克蘭的耐心越來越少,烏克蘭作為俄羅斯的門戶國家一直擁有著重要戰略意義。為了防止烏克蘭徹底倒向西方,

  讓俄羅斯陷入戰略被動的狀態,2014年烏克蘭戰爭爆發,從此烏克蘭和南斯拉夫一樣走向了分裂。

  

  ▲烏克蘭戰爭

  《現代衛報》:「烏克蘭無論是歷史、文化、經濟等領域還是地緣政治方面都和俄羅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烏克蘭戰爭爆發之際,這些都成為了俄羅斯方面可以利用的優勢」。

  首先是一直有爭議的戰略要地克裡米亞宣布脫離烏克蘭併入俄羅斯,

  其次,烏克蘭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等州也相繼宣布獨立,徹底脫離了烏克蘭的控制。

  02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結果,是因為克裡米亞等地區位置上一直靠近俄羅斯,其內部民眾也大都為俄羅斯族人,他們在民族意識和個人感情上都十分親近俄羅斯,加上烏克蘭政府多年來一直無所作為,

  這就導致了戰爭爆發後清一色的倒戈向了俄羅斯一方,這給烏克蘭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俄羅斯總統普京(圖左)

  烏克蘭危機的爆發看似是其內部問題的幾種爆發,實際上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就是美國和俄羅斯大國長期博弈的結果。這個局面和當時的南斯拉夫極為相似。還有一點這兩個國家如同一轍,那就是在國家爆發空前危機之時,其國內的領導人竟然對此毫無應對之策,

  只能放任不管或者直接寄託於聯合國出面解決。

  

  ▲代表俄羅斯軍事實力的坦克

  和烏克蘭這種沒心沒肺的做法不同,俄羅斯從一開始就是有針對性有計劃性的在進行,看到烏克蘭政府毫無作為,這讓俄羅斯方面十分欣喜。在俄羅斯的軍事力量的幹涉下,不僅僅是前文中的那幾個地區倒戈,

  整個烏克蘭的東部地區實際上都控制在了俄羅斯手中,烏克蘭被分裂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03

  烏克蘭政府備受國際輿論和國內民眾的指責,壓力巨大,但是他們沒有任何辦法改變現狀。因為國力上和俄羅斯有著巨大差距,西方世界的態度也極其曖昧,

  並非真正想幫助烏克蘭,以至於俄羅斯步步緊逼下烏克蘭也不敢真正的宣戰。

  

  ▲烏克蘭抗議活動

  其實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對此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在這件事情中烏克蘭完全是被動的,也是受到傷害最大的,這肯定會激起烏克蘭整個民族的敵視,此後也會徹底和俄羅斯劃清界限並針鋒相對。

  烏克蘭地處西歐和東歐交界處,戰略位置重要,如果今後能為西方所用,一定會有利於對俄羅斯的圍堵。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美國和西方世界眼中,烏克蘭的這點犧牲就不算什麼了。

  結語

  如今烏克蘭的局勢看上去已經穩定了下來,但這只是大國博弈較量中秘而不宣的一種妥協,因為對於大家來說目的都已經達成,這就夠了。可是對於烏克蘭來說這可謂是滅頂之災。東部廣大地區是烏克蘭的「糧倉」,它們的脫離導致國內政治、經濟一蹶不振,受苦的終究還是老百姓,今後烏克蘭何去何從,還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歷史學概述》

  《現代衛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小國的悲哀:敘利亞的無奈選擇,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在許多中國人眼裡,這仿佛是新世紀的一次「巴黎和會」,世界大國們關起門來開會,決定一個小國的命運,而這個小國只能在門外等待大國的裁決。 11年10月,這一決議草案第一次在安理會上被拿出來投票,長期不幹預中東事務、也很少在安理會上使用一票否決權的我們投出了反對票。
  • 蘇聯與南斯拉夫解體:為何蘇聯友好分家,南斯拉夫卻留下仇恨?
    1992年,巴爾幹半島大國南斯拉夫在東歐劇變後也解體,而且經歷過三次解體,最終一分為七。蘇聯其實也分為兩次解體,第一次是波羅的海三國,第二次才是1991年解體出12個國家。對比蘇聯解體與南斯拉夫解體,兩國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而不同之處,並非只有解體次數不同,解體的數量不同。因為南斯拉夫雖然也稱大國,但體量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蘇聯。
  • 南斯拉夫消失之謎?
    南斯拉夫這個已經從地圖上消失了的國家,曾經也是巴爾幹半島上的統一的大國,成為當時南歐的重要力量,以致於成為歐美和蘇聯競相拉攏的對象。然而,這個國家只存在了88年就香消玉殞了,分裂成7個獨立的國家。那麼南斯拉夫究竟為何突然消失了呢?難道是被火藥桶炸翻了嗎?
  • 曾經歐洲大國,由於兩次「站錯隊」,損失大面積領土,淪為小國
    曾經歐洲大國,由於兩次「站錯隊」,損失大面積領土,淪為小國 導語:1918年,一戰剛剛結束,英法兩國就展開了對同盟國的清算。同盟國中,德國被首先對付,英法兩國不依不饒,德國人被迫賠償了大量的土地和財富。另一方面,奧匈帝國的命運卻更加悲哀,整個國家直接被一刀切成兩半。
  • 不想當旗手的棋子,不是好炮灰——《鐵雨2:首腦峰會》
    《鐵雨2》比起上一部更加激進大膽,朝鮮半島在世界強國角力之間扮演了棋盤的角色,而朝韓雙方則是大國博弈的棋子。比起第一部的政變,第二部儼然格局更加龐大,直接通過國家最高領導人之口說出了很多大膽計劃,很多話直接寫進臺詞裡,剩下的話也比較直白地給予暗示。
  • 不想當旗手的棋子,不是好炮灰——《鐵雨2:首腦峰會》
    《鐵雨2》比起上一部更加激進大膽,朝鮮半島在世界強國角力之間扮演了棋盤的角色,而朝韓雙方則是大國博弈的棋子比起第一部的政變,第二部儼然格局更加龐大,直接通過國家最高領導人之口說出了很多大膽計劃,很多話直接寫進臺詞裡,剩下的話也比較直白地給予暗示。
  • 不想當旗手的棋子,不是好炮灰——《鐵雨2:首腦峰會》
    《鐵雨2》比起上一部更加激進大膽,朝鮮半島在世界強國角力之間扮演了棋盤的角色,而朝韓雙方則是大國博弈的棋子。比起第一部的政變,第二部儼然格局更加龐大,直接通過國家最高領導人之口說出了很多大膽計劃,很多話直接寫進臺詞裡,剩下的話也比較直白地給予暗示。第一部《鐵雨》裡,影片還藏著掖著沒有給北半島最高領導人一個正面鏡頭,到了第二部裡則完全沒有這些顧忌。
  • 南斯拉夫內戰簡史
    如今國人早已不滿足主流國家蜻蜓點水似的旅遊,以歐洲遊為例,英法德意等國早已被國人玩爛,如今人們已經把目光聚集在那些非主流的國家,認為那些隱藏在歲月荏苒之中,人聲鼎沸之外的小國,才是更為美麗的世外桃源。我所加入的旅遊群之一——妖精環球旅行,其中最為活躍的群友就是悠遊豬豬歐洲旅行社,他們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巴爾幹半島旅行項目,塞爾維亞更是他們的重中之重。
  • 南斯拉夫解體一分為七,為何6個國過得不好,唯獨一個過得舒服?
    蘇東劇變後,南斯拉夫解體比蘇聯解體要慘烈的多,不僅有無休止的戰爭,而且還埋下諸多民族仇恨。反感蘇聯解體,卻是一種和平方式下解體的。 南斯拉夫解體後,一分為七,在7個獨立後的國家中,哪個國家過得最好呢?從巴爾幹半島的現狀來看,大部分國家過的都不好。
  • 最憋屈發達國家,國內有三個小國,趕不走也滅不掉,至今無可奈何
    而這在世界範圍內,體現也是非常明顯,無論強國還是弱國,基本上不可能容忍國土的分裂。尤其是國土上還有其他的國家,這也是世界範圍內國家都是統一國家的主要原因了。而下面這個國家,堪稱最憋屈的發達國家,國土內有三個小國,趕不走也滅不掉,至今無可奈何。這個國家就是義大利。義大利是南歐亞平寧半島國家,雖然在世界名聲不怎麼樣。但是無可否認,義大利一直都是歐洲的強大國家,僅次於英法德等。
  • 三號突擊炮的遠房表弟,匈牙利茲裡尼突擊炮,二戰小國的悲哀
    被毀的茲裡尼2突擊炮對於匈牙利孱弱的工業生產能力來說,茲裡尼符合其生產條件,整體性能均衡,生產相對簡單,但是1943年的匈牙利就已經是強弩之末,國內搜羅一切資源組織裝備的生產,在投降前不過生產了茲裡尼2突擊炮茲裡尼突擊炮是匈牙利在二戰中的無奈之作,身處大國爭鬥漩渦中的匈牙利被迫捲入戰爭,然而自身實力與大國又懸殊太大,無力反抗只好勉強堅持戰鬥,儘可能高效地利用手頭為數不多的作戰資源
  • 美國不遠萬裡轟炸南斯拉夫,為何眼皮底下的古巴、委內瑞拉沒事?
    這個小國很多人並不熟悉,其實他就是南斯拉夫的「遺孤」,是跟中國一起挨過打的兄弟。 說到這,我突然想起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美國為什麼總喜歡轟炸萬裡之外的國家,比如南斯拉夫、利比亞、伊拉克。可是古巴、委內瑞拉這些反美國家,明明就在美國眼皮底下,卻一直活蹦亂跳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燈下黑?」
  • 二、每周影鑑——《鐵雨2:首腦會談》,小國視角下的大國關係
    標題內容已經體現,它是以小國的視角來敘述的劇情,落在東方大國的網友眼裡,難免有些格格不入。,見證了大國之間的較量博弈。夾在美帝和東方大國之間的「大韓民國」,進退維谷、左右為難。這些,都反映了,夾在大國之間的小國們的掙扎和無奈。負面評價:國小、心窄、眼短,於小國角度看問題,有太的局限性。它看到的東西,往往是片面的,有時甚至很狹隘。例如:在三方會談期間,很明顯美帝是完全沒有誠意,僅是為了面子和形象而來。而韓國總統,在自己國家趨炎附勢的情況下,居然還再勸說朝鮮領導人也要仰人鼻息。那麼,這樣的會談有何意義?
  • 捷克斯洛伐克:曾是世界七大工業國,實力遠超日本,因何走向分裂
    捷克是繼蘇聯和南斯拉夫之後,第三個解體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兩個國家在1918年合併,又在1992年分離,攜手走過了74年風雨,在二戰後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成為東歐最發達的國家,那麼曾經的東歐強國,為何選擇和平分手呢?
  • 波赫戰爭-西方策動下的分裂勢力有多可怕?
    當歐洲安全理事會通過決議,希望維護南斯拉夫統一時,德國終於跳了出來,總理科爾叫囂:「應當讓南斯拉夫人民自由決定自己的命運,歐洲必須支持他們的努力。」德國在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都設有情報機關,這兩個共和國從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整個過程和計劃,德國一清二楚,並且參於了計劃實施。
  • 德國人為何一定要搞垮南斯拉夫?為了當老大可以說不擇手段
    雖然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和西方的關係一直不錯,和西方相處得也比較融洽。南斯拉夫反而和蘇聯的關係不是非常和睦,南斯拉夫是唯一一個沒有加入華約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由於拒絕和蘇聯人合作,和蘇聯人在很多領域有衝突,南斯拉夫甚至被蘇聯視為「眼中釘」。在整個冷戰期間,南斯拉夫和西方的關係要明顯好於蘇東集團。
  • 兩個拼湊起來的「超級大國」,一個解體成15個國家,一個也已告急
    現如今我國走過了太多的不易,逐漸在國際上站穩腳跟,直起腰板成為了一個超級大國,這些都離不開我們民族的歷史沉澱,但一些國際上的其他超級大國則正好與我們相反他們沒有太過長久的國家歷史,而是臨時拼湊出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拼湊起來的」超級大國」,一個解體成15個國家,一個也已告急了。
  • 越南:不甘願做別國棋子!
    這樣的分裂是越南不願意看到的,這個國家雖然實力不夠強大,卻也希望自己能夠獨立。美國當年被殖民統治時,是用戰爭換來的自由,中國在歷史上的割裂時期也是在戰爭之下結束的,越南想要統一南北且有獨立的政權,戰爭便是必不可少的。
  • 東歐小國立陶宛夜郎自大,叫囂力挺臺灣當局,成攻擊中國急先鋒
    這個小小的東歐彈丸小國近來對華出口暴增36%,可以說是捧著中國的碗,一邊還要給碗裡撒沙子。這種小丑國家在地球上太微不足道了,但總喜歡抓住一切機會弄點響聲讓世界知道它的存在。公然跟一個大國作對,可不是明智之舉。希望立陶宛不要再這麼下去,如果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恐怕後果會很嚴重。
  • 歐洲4個力挺中國的國家,真誠希望中國強大,個個都是鐵哥們
    今天,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力也居世界前列,國力蒸蒸日上,全球影響力大幅增長。不難想像,在不遠的將來,我國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大國。歐洲的四個小夥伴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也是非常高興的,他們都非常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因為他們與中國的關係非常親密,中國的發展可以讓他們分到一杯羹,能夠為自己國家的發展發揮很大的作用。因此也希望我們的國家能繼續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