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是沒有共振前,右圖是共振4次以後的狀態。
這位女士駝背很厲害,等駝背好一些時,才發現腰椎前傾厲害。頸椎塌陷,在共振15分鐘後就看見立起來了。她每次共振10分鐘或者15分鐘。第4次共振結束後,她感覺腰立起來了,站在旁邊,和周圍的人一比,一下高出一截。
這樣的效果,是不是不亞於自己吭哧吭哧拍打半天,還痛得滋哇亂叫的?
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種共振的氣場:
這樣的拍打,是不是1個小時都不多呀?
還有小朋友版的哦!
6拍1準確地說,應該是共振。多人拍,多人共振。因為它不是要拍出痧,拍出某一點的瘀堵,而是利用多人整齊的節奏產生最有效的共振,去激活身體五臟六腑的頻率,讓氣跑起來,血流起來,人體很快得到最好的修復(脊柱的變化說明這一點)。
6拍1最早應該來源於臺灣拍友們的創意,後來我們在上海的拍打活動中開始實踐、總結,發現共振效果非比尋常。看來,這種多人的共振,可以有效地推動身體一把,讓身體去完成修復,大大縮短拍拉的時間,令健康早日到來。
「在物理學中,『共振』早已不是一個新鮮東西。然而在生物學和醫學中,共振還是個新鮮話題。在被『粒子圖像』和『化學身體』統治了上百年的西醫界及藥物之中,『共振』是絲毫不起作用的角色。」(《人體看不見的彩虹》P136)「共振的神奇功能之一是可以把非常小的、微不足道的能量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積少成多,辦成了我們所想不到的大事,這是共振的一大秘密武器。」(《人體看不見的彩虹》P136)其另一功能是傳遞能量、傳遞信息,而拍打拉筋的功能,正是通過其簡單重複的振動刺激身體,令體內各種器官、生物體的各種頻率與之產生共振,從而積累能量、傳遞能量和信息。
最後,我們再來看兩位體驗者的分享:
1. Wj分享:
剛開始接觸「多拍一」時,有些不以為然,覺得這個共振力度、節奏好像對病灶起不到什麼作用,不如點對點的來得「直接」。偶爾看見一位駝背朋友共振前後兩張照片的對比,十幾分鐘的共振拍打後,原先彎曲的背部明顯平整了許多。
進一步學習了解後知道,這是用被拍者能接受的力度,多人同一節奏柔拍一人的多個部位,意在力的「滲透」,幫助被拍者加速氣血流動,幫助彎曲的部位撐直。參與「多拍一」的體驗後,更是目睹了多次的「奇蹟誕生」:脊柱彎曲的變直了,塌陷處鼓起了,腫脹的症狀減輕了……輕拍、柔拍居然有這麼大的威力,由此愛上了「多拍一」。
現在「多拍一」的同時加上了「調心」,施拍者靜心拍,被拍者靜心體會、接受,更是美妙的享受哦。感謝拍打拉筋,使我們的健康之路越走越好。
2. 凡夫俗子(這是一個男生,什麼都不知道就被我們拉上6拍1共振):身心合一的享受
對於拍打,我一直有點小「恐懼」,認為是「自虐」,不願接受別人拍打。
在靜觀中心,我「鬥膽」地體驗了一次同頻共振(6拍1)的拍打。老師的放鬆引導,使我心理上消除了緊張,六位拍友同頻率的拍打,經歷了由刺痛,到發麻,再到發熱,是一種無法用言語描述的享受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一是心理引導對被拍者很關鍵,引導老師用語言指導放鬆配合拍打,逐漸消除了我的「小恐懼」;二是同頻率的拍打產生共振,同頻率拍打能使拍打者和被拍者身心合一形成磁場,心理、身體融為一體;三是拍打專心,手法力道一致性,才有良好的體驗,拍者和被拍者都能消除雜念,做到身心合一、動靜合一、同頻共振、享受拍打。
好啦,快樂6拍1就這麼簡單,有沒有效果,您試了就知道。否則說再多,都想不明白,一試就有感受了。一起來感受快樂的6拍1吧!
李素安教練口述
劉英教練整理
2020年9月21日
入群學習拍拉,請加客服1571110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