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44年汗血奪冠路,5連冠,5年輸,披襟斬棘,熠熠生輝

2020-10-03 balelorszoom設計院



/////////


陳可辛的《奪冠》改名、撤檔、經歷疫情、重新定檔、提檔,一番歷經風雨,原定大年初一上映的《奪冠》9月26日熱血上映

主要演員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都是有口皆碑的實力派。



女排名將朱婷、徐雲麗、張常寧、惠若琪、袁心玥等親自上陣。



上映第一天,收穫820萬美元的好票房,險勝花木蘭首映日810萬美元。

豆瓣目前評分7.3分,觀眾口碑兩極分化,說好的認為是極好了,說不好的也能說出一萬個不好。



吐槽派,認為煽情過猛,強行讓人感受女排精神!

力挺派,說這是最燃的國產體育片,邊看邊流淚!

陳可辛說《奪冠》是我拍過那麼多電影裡最難的一部戲,是他有史有來拍過的難度最大,野心也最大的一部電影。



就像偉大的中華民族一樣,曾經歷經磨難,輝煌無比,而後又經歷挫折和失敗,如今又在東方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熠熠生輝、閃閃發光



女排對中國人很重要!那麼,中國女排精神,中國女排的成績究竟有多耀眼呢,今天和小巴一起來細數膜拜一下吧!


1953年,中國排球協會成立,中國女排進入萌芽期。


當時,世界排球的巔峰球隊在蘇聯及東歐國家。

60年代,日本女排強勢崛起,成為當時的top1

再往後,來到70年代,在國際賽事中,中國唯一可以驕傲的是桌球項目。

當時國外媒體斷言「中國人不可能在大球項目上有所突破!」

但是,中國女排,在袁偉民主教練的帶領下,於1981年,以7戰全勝的好成績擊敗當時的霸主,號稱「東洋魔女」的日本隊,奪得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隊的冠軍,打破了中國三大球世界賽事「0金牌」的局面,也將70年代那句「嘲諷之至」的斷言之句,狠狠地摔在地上!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

張海迪的這句名言,是對1976~1981年女排重組,歷時5年艱苦訓練的真實寫照:

1976年重組之初,中國女排無論軟硬體都無法與蘇聯、日本等強隊抗衡,要取得勝利,唯有靠日復一日的不停訓練。



湖南郴州的竹棚館內,地上全是毛刺,女排姑娘們,在主教練的袁偉民的帶領下,實行「三從一大」的訓練方針----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與大動量訓練



一天十幾個小時,一年365天從無間斷,在粗糙的場地裡奔跑、跳躍、摔下、撲倒,渾身傷痕累累,重複著一天又一天汗水伴著血水的艱苦訓練。



滾上一身土,蹭掉一層皮,苦練技戰功,立志攀高峰」的是她們訓練生活的真實場景,為國家經受一切痛苦磨練的堅強信念是她們經歷至暗時光的至強信念!



正是這樣超乎常人,憑意志戰勝艱苦條件,從不間斷的訓練,中國女排在1981年奪得首次世界冠軍後,開啟無人能敵的黃金年代



1984年,參加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女排首次獲得奧運金牌,同時亦成為女子排球三連冠

1985年,在日本舉辦的第四屆女排世界盃上,中國隊以3-1戰勝古巴隊,第2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辦的第十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中國隊衛冕冠軍,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個五連冠的佳績,女排歷史上第一支「五連冠」球隊誕生

亞錦賽、世界盃、世錦賽、亞運會、奧運會,1979年到1986年間,9個冠軍,中國女排戰無不勝,無人能出其右!



這含金量巨高的9個冠軍,也鼓舞著中國人民更加奮發前進,是中國開始騰飛,在國際社會上初露鋒芒的象徵!


波峰之後,見波谷。


中國女排的輝煌來自女排運動員們每一天從不停歇的努力,但是,運動員畢竟也是血肉之身,無法一直拖著傷病為國去戰,於是,自80年代中期,老運動員們陸續退役,女排的成績也日漸滑落



1988年,漢城奧運會,敗了

1989年,第5屆世界盃,沒有上獎牌榜

1990年,第11屆世界女排錦標賽,獲第2名惜敗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第7名

1994年,世界錦標賽,第9名

同年,廣島亞運會,中國女排敗給韓國隊,排名跌入歷史最低谷。


1995年,郎平臨危受命。


中國女排進入第一個郞平時代。



平「堅持信念,臥薪嘗膽」的訓練方針,秉承著「承認落後,不甘落後」的訓練心態,中國女排背水一戰,用 1年半的時間, 1995年泰國亞錦賽上, 中國女排重奪冠軍, 並於同年獲得世界盃賽的亞軍!

而後的2000~2013,是陳忠和執教時期,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觸底反彈,斬獲冠軍。


心酸時期又5年。


2008~2012年:一直戰,一直輸。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戰巴西女排,排名第三。

2012年倫敦奧運會,排名第五。

中國女排經歷了5年的心酸低谷

中國女排太渴求一個世界冠軍來鼓舞自己,重振軍心!


2013年,郎平回歸。


郞平重新回到中國女排主教練的位置上。



她說要飲膽嘗血,凝聚士氣,她告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你們需要正視過去,更需要輕裝上陣,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新一代的中國女排以郞平為核心,展開為期3年的辛苦訓練。

2015年,中國女排在世界盃賽中,3比1戰勝日本女排,這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11年之後),中國女排的第一個重量級冠軍,世界排球三大賽的冠軍。

自此以後,中國女排開啟遇神殺神,佛擋殺佛,無人能擋的奪冠之路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在小組賽不利的情況下不斷逆襲,最終在決賽中國女排3∶1勝塞爾維亞女排,摘得金牌,時隔12年再度折桂



2017年大冠軍杯奪魁連續3年在世界大賽上拿到冠軍獎盃;



2019年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對戰韓國,喀麥隆,俄羅斯,多米尼加,日本,巴西等11個強隊,雙11次連勝的傲人成績,衛冕世界盃的冠軍



血戰還屈辱,中國女排用冠軍獎盃向世界證明,我們依舊強勢。


令人敬佩的女排教練和運動隊員們


說完了中國女排的奪冠簡史,以下,再來細數一下,為中國女排拼過命,流過汗,流過血的教練和女排姑娘們。

「五連冠」袁偉民之後的主教練們



和電影一樣,中國女排中最大亮點是這些女排姑娘們:

1976年,由袁偉民帶領的女排隊員們在晴天發硬、雨天發潮的夯實「三合土」上,郎平、曹慧英、陳招娣、張蓉芳、楊錫蘭、梁豔、楊曉君、鄭美珠、姜英、侯玉珠、蘇惠娟、李延軍、周曉蘭、朱玲等老女排隊員日復一日地訓練,用汗水淚水血水詮釋著拼搏的意義。


飾演中年郎平的鞏俐、飾演青年郎平的白浪


陳忠和教練時期的女運動員們楊昊、王麗娜、張越紅、趙蕊蕊、劉亞男、陳靜、張萍、馮坤、宋妮娜、周蘇紅、李珊、張娜,是她們披星戴月,不辭一日的訓練,讓中國女排在雅典奧運會取得了冠軍首金。



郞平帶領著朱婷、張常寧、袁心玥、丁霞、顏妮、曾春蕾、劉曉彤、龔翔宇、惠若琪(已退役),是她們明知前方有荊棘,卻仍保持訓練,勇往無前,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著中國女排精神。



《奪冠》電影裡,女排姑娘出演自己,讓觀眾們更深切地感受到她們是如何在賽場上置之死地而後生,如何在頹勢中找到生機,她們的每一聲吶喊,與球的每一擊接觸,每一次團結協作,都在向世人展示勇敢、無畏、勇往無前的女排精神、中國力量


女排精神,永不褪色


「女排精神首先是愛國主義精神,這是第一位的。」

「還有就是集體主義精神,我們經歷過很多困難,都是依靠團隊的力量咬牙堅持,一步步走過來的。就像郎平指導常說的,隊裡沒有最好的個人,但是可以有最好的集體。」



女排名將朱婷如是說。

女排精神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感召力,或許是因為每個人都能從中國女排的奮鬥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女排精神能讓中國人民在黑暗中抓住點點星火,不放棄一絲希望,奮勇拼搏;在巔峰後積極調整,不倨傲於前績,無懼風雨再出發



無論順境逆境,不論高峰低谷,永遠以昂揚向上的姿態,以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熱情,面對競技,面對生活。

新時代,女排精神熠熠生輝,永不褪色。

《奪冠》,值得一看!


————

本文圖片轉載自網絡

如有侵權即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女排》即將上映,致敬女排輝煌30年!
    《奪冠》。這個小故事是以電視中的中國女排姑娘們戰勝強敵奪得冠軍為契機,講述了冬冬和小美之間純潔美好的友誼。韓昊霖小朋友的演技十分亮眼,「其他人都在歡呼,只有他在哭」的那一幕,著實讓不少人既開心又有些心疼。
  • 《奪冠/中國女排》,鞏俐與黃渤主演,2020年優秀的劇情影片
    1978年中國宣布改革開放,沉睡的中國社會正發生著歷史性的轉折,此時美國隊的主教練塞林格已經將計算機技術運用到了美國隊的比賽和訓練當中,對中國隊的運動員和教練可謂了如執掌,而此時的中國隊教練還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然而這一切並不足以打擊戰火熊熊立志要 「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中國女排,在艱苦的歲月裡,她們用刻苦的訓練,展示了奪冠的決心和特有的女排精神。
  • 《奪冠》上演,女排精神激發復興動力
    無論是熟悉那一段歷史的人,或者未曾經歷過中國三大球唯一衝冠激動人心時刻的年輕人,都能從影片的娓娓敘述中產生共鳴。情感共振、心理碰撞,難免產生代入感,有了共同語言與共同感受,電影《奪冠》火爆順理成章。女排是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女排精神是中國精神譜系中的重要組成和寶貴財富。
  • 中國女排《奪冠》最全素材彙編,素材解讀+女排精神+金句+標題+時評...
    永不言敗、永不放棄、永遠拼搏,是女排精神的真實寫照。 2004年,雅典奧運會,成為奪冠熱門的中國女排面臨重重困難:為中國女排奪得2003年世界盃的主力功臣趙蕊蕊受傷缺陣,中國女排亦在較早前的世界女排大獎賽宣告衛冕失敗。 不過,中國女排在比賽中越戰越勇,最後殺入決賽。
  •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定檔國慶 鞏俐黃渤等主演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排領銜主演的,原定於春節上映,後因疫情而宣布撤檔。影片於2018年在福建漳州啟動,許多場景均原汁原味地再現了當年的場景,真實再現了中國女排幾十年來的拼搏歷史。電影《中國女排》的一大亮點是,包括朱婷在內的中國女排許多現役隊員,真實出鏡自己。在此前發布的宣傳視頻和海報裡,朱婷表示:「拍戲這段回憶可能兩年三年之後會忘記,但是經過一次重現,再經過一次屏幕的留存,你會永遠記住這一刻。」
  • 原名《中國女排》的排球電影為什麼更名《奪冠》?
    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為什麼突然改了名字?這讓觀眾和球迷們一頭霧水。其實,仔細想一想,如果這部電影真的冠名「中國女排,」會不會是缺少了很多東西,中國女排真的只有奪冠嗎?如果只有奪冠,那麼從1988年至2000年的歷史怎麼寫?從2008年至2015年的歷史怎麼寫?如果只有奪冠,那麼這部電影冠名《奪冠》就再合適不過了。
  • 中國女排亞運會奪冠 郎平:這枚金牌非常特別
    (雅加達亞運會)中國女排亞運會奪冠  郎平:這枚金牌非常特別  中新社雅加達9月1日電 題:中國女排亞運會奪冠 郎平:這枚金牌非常特別  中新社記者 邢翀  決賽中戰勝泰國女排,對於參加雅加達亞運會的中國女排14名隊員來說,這是她們第一次獲得亞運會冠軍,但對於與亞運會有著很深淵源的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而言
  • 奪冠上映,鞏俐黃渤攜手中國女排,演繹震撼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電影,是講述中國女排精神,由陳可辛指導的劇情運動片,《奪冠》。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女排精神和傳奇經歷。
  • 幕後臺前—評電影《奪冠》演繹中國女排精神
    2020年9月25日電影《奪冠》全國公映26日帶著父母一家人去觀賞了這部年代衝擊感很強的中國體育題材電影。一、《奪冠》翻看著三十多年的中國女排「相冊」的臺前幕後影片從回首1979年漳州排球基地的影像講起,貫穿中國排球史的興衰與榮辱,以
  • 《奪冠》中國女排:若吳剛飾演陳忠平,形象比黃渤更貼切
    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這介紹還是很讓人心血澎湃的。我們不能否認郎平在中國女排上的巨大貢獻,從1981年的女排冠軍開始,郎平可以說是中國女排的"靈魂人物"一樣存在。
  • 被《奪冠》燃哭!女排姑娘們真實的樣子,這下終於暴露了
    電影選取了三場經典賽事:1981年世界盃,以郎平為代表的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冠軍;2008年舉國關注的中美對戰,郎平任美方教練;以及2016年中巴大戰,朱婷成為新晉大魔王,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中國女排歷經5局苦戰,先後戰勝巴西、蘇聯、南朝鮮、美國和古巴,首次殺入決賽,對陣號稱「東洋魔女」的東道主日本隊。
  • 被《奪冠》燃哭!女排姑娘們真實的樣子,這下終於暴露了……​
    電影選取了三場經典賽事:1981年世界盃,以郎平為代表的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冠軍;2008年舉國關注的中美對戰,郎平任美方教練;以及2016年中巴大戰,朱婷成為新晉大魔王,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中國女排歷經5局苦戰,先後戰勝巴西、蘇聯、南朝鮮、美國和古巴,首次殺入決賽,對陣號稱「東洋魔女」的東道主日本隊。
  • 趙薇力挺《奪冠》,歷史最好票房5.4億的陳可辛能否「奪冠」?
    今日(9月25日)電影《奪冠》正式上映,打響今年國慶檔影市第一槍,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奪冠》《我和我的家鄉》《急先鋒》《姜子牙》等四部原計劃在2020年春節檔上映的影片均安排到了2020年國慶檔上映,再加上勵志創業青春電影《一點就到家》,今年的國慶檔可謂是「強片雲集」,這讓憋足勁的影市一觸即發。
  • 高考作文素材:中國女排《奪冠》最精選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中國女排《奪冠》最精選素材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這種精神無疑將激勵億萬中國人《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在1981首奪世界冠軍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的歷史,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 史海鉤沉:88年中國體育兵敗漢城,也包括中國女排
    漢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共計運動員299人,比洛杉磯奧運會的225人增加74人,運動員人數的增加並沒有帶來獎牌的同步增加,反而是大幅下滑,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共收穫金牌15枚,名列獎牌榜第4,而漢城奧運會則僅有5枚金牌入帳,獎牌榜只排名第11位。必須注意的是,漢城奧運會首次將兵乓球設為正式比賽項目,中國兵乓球隊獲得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冠軍,如果刨除這2枚金牌,那麼同比洛杉磯奧運會則是大滑坡。
  • 2019年,中國女排奪冠後,受邀參加國宴,宴會食物規格讓人意外
    然而,就在近20年的時間裡,中國的競技體育可以說是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大競技體育項目的發展,為中國的體育事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其中,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簡稱中國女排)為體育事業做出的貢獻可以說得上是有目共睹的。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女排開啟了一個新的排球時代。
  • 一年又一年 女排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
    【新聞隨筆】  作者:王東  39年前的這一天——1981年11月16日,對於中國體育而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的戰績首次摘得世界盃桂冠。中國女排的這次勝利,不僅完成了歷史性的突破,也開啟了女排「五連冠」的黃金時代。  中國女排的崛起與改革開放同步。
  • 中國女排,不止於「奪冠」|郎平|陳忠和|奧運會|馮坤_網易訂閱
    今年5月17日,中國女排前隊長馮坤、惠若琪以及名將徐雲麗,代表中國女排捧回了「2019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的獎盃,並在頒獎典禮上,和現場的觀眾一起喊出這句話——去年9月,中國女排以全勝戰績問鼎世界盃冠軍,這也是中國女排第10次榮膺世界大賽冠軍。
  • 被《奪冠》燃哭,中國女排值得
    想要把「中國女排」搬上螢屏,陳可辛的野心實在不小。女排40年,任何一個時期都是不容忽視的存在,於是,陳可辛選取了三個時間節點來記錄。但是,女排精神究竟是什麼?頑強戰鬥,勇敢拼搏。從上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的現在,中國女排40年,每一步都身體力行的踐行著什麼是頑強戰鬥,勇敢拼搏。
  • 從電影《奪冠》被爭議看到國人對中國女排的強烈情感
    ,海報的主體部分是女排姑娘球網前的颯爽英姿群像,只在右下角標示了影片名字,並且在「奪冠」兩個大字之上用小一號字體寫有「原名中國女排」作為提醒。奪冠《奪冠》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女排對陣美國女排的比賽現場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