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可辛的《奪冠》改名、撤檔、經歷疫情、重新定檔、提檔,一番歷經風雨,原定大年初一上映的《奪冠》,9月26日熱血上映。
主要演員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都是有口皆碑的實力派。
女排名將朱婷、徐雲麗、張常寧、惠若琪、袁心玥等親自上陣。
上映第一天,收穫820萬美元的好票房,險勝花木蘭首映日810萬美元。
豆瓣目前評分7.3分,觀眾口碑兩極分化,說好的認為是極好了,說不好的也能說出一萬個不好。
吐槽派,認為煽情過猛,強行讓人感受女排精神!
力挺派,說這是最燃的國產體育片,邊看邊流淚!
陳可辛說,《奪冠》是我拍過那麼多電影裡最難的一部戲,是他有史有來拍過的難度最大,野心也最大的一部電影。
就像偉大的中華民族一樣,曾經歷經磨難,輝煌無比,而後又經歷挫折和失敗,如今又在東方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熠熠生輝、閃閃發光。
女排對中國人很重要!那麼,中國女排精神,中國女排的成績究竟有多耀眼呢,今天和小巴一起來細數膜拜一下吧!
當時,世界排球的巔峰球隊在蘇聯及東歐國家。
60年代,日本女排強勢崛起,成為當時的top1。
再往後,來到70年代,在國際賽事中,中國唯一可以驕傲的是桌球項目。
當時國外媒體斷言「中國人不可能在大球項目上有所突破!」
但是,中國女排,在袁偉民主教練的帶領下,於1981年,以7戰全勝的好成績擊敗當時的霸主,號稱「東洋魔女」的日本隊,奪得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隊的冠軍,打破了中國三大球世界賽事「0金牌」的局面,也將70年代那句「嘲諷之至」的斷言之句,狠狠地摔在地上!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
張海迪的這句名言,是對1976~1981年女排重組,歷時5年艱苦訓練的真實寫照:
1976年重組之初,中國女排無論軟硬體都無法與蘇聯、日本等強隊抗衡,要取得勝利,唯有靠日復一日的不停訓練。
在湖南郴州的竹棚館內,地上全是毛刺,女排姑娘們,在主教練的袁偉民的帶領下,實行「三從一大」的訓練方針----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與大動量訓練。
一天十幾個小時,一年365天從無間斷,在粗糙的場地裡奔跑、跳躍、摔下、撲倒,渾身傷痕累累,重複著一天又一天汗水伴著血水的艱苦訓練。
「滾上一身土,蹭掉一層皮,苦練技戰功,立志攀高峰」的是她們訓練生活的真實場景,為國家經受一切痛苦磨練的堅強信念是她們經歷至暗時光的至強信念!
正是這樣超乎常人,憑意志戰勝艱苦條件,從不間斷的訓練,中國女排在1981年奪得首次世界冠軍後,開啟無人能敵的黃金年代。
1984年,參加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女排首次獲得奧運金牌,同時亦成為女子排球三連冠。
1985年,在日本舉辦的第四屆女排世界盃上,中國隊以3-1戰勝古巴隊,第2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辦的第十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中國隊衛冕冠軍,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個五連冠的佳績,女排歷史上第一支「五連冠」球隊誕生。
亞錦賽、世界盃、世錦賽、亞運會、奧運會,1979年到1986年間,9個冠軍,中國女排戰無不勝,無人能出其右!
這含金量巨高的9個冠軍,也鼓舞著中國人民更加奮發前進,是中國開始騰飛,在國際社會上初露鋒芒的象徵!
中國女排的輝煌來自女排運動員們每一天從不停歇的努力,但是,運動員畢竟也是血肉之身,無法一直拖著傷病為國去戰,於是,自80年代中期,老運動員們陸續退役,女排的成績也日漸滑落:
1988年,漢城奧運會,敗了。
1989年,第5屆世界盃,沒有上獎牌榜。
1990年,第11屆世界女排錦標賽,獲第2名惜敗。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第7名。
1994年,世界錦標賽,第9名。
同年,廣島亞運會,中國女排敗給韓國隊,排名跌入歷史最低谷。
中國女排進入第一個郞平時代。
在郞平「堅持信念,臥薪嘗膽」的訓練方針,秉承著「承認落後,不甘落後」的訓練心態,中國女排背水一戰,用 1年半的時間, 1995年泰國亞錦賽上, 中國女排重奪冠軍, 並於同年獲得世界盃賽的亞軍!
而後的2000~2013,是陳忠和執教時期,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觸底反彈,斬獲冠軍。
2008~2012年:一直戰,一直輸。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戰巴西女排,排名第三。
2012年倫敦奧運會,排名第五。
中國女排經歷了5年的心酸低谷。
中國女排太渴求一個世界冠軍來鼓舞自己,重振軍心!
郞平重新回到中國女排主教練的位置上。
她說要飲膽嘗血,凝聚士氣,她告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你們需要正視過去,更需要輕裝上陣,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新一代的中國女排以郞平為核心,展開為期3年的辛苦訓練。
2015年,中國女排在世界盃賽中,3比1戰勝日本女排,這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11年之後),中國女排的第一個重量級冠軍,世界排球三大賽的冠軍。
自此以後,中國女排開啟遇神殺神,佛擋殺佛,無人能擋的奪冠之路: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在小組賽不利的情況下不斷逆襲,最終在決賽中國女排3∶1勝塞爾維亞女排,摘得金牌,時隔12年再度折桂;
2017年大冠軍杯奪魁,連續3年在世界大賽上拿到冠軍獎盃;
2019年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對戰韓國,喀麥隆,俄羅斯,多米尼加,日本,巴西等11個強隊,雙11次連勝的傲人成績,衛冕世界盃的冠軍。
血戰還屈辱,中國女排用冠軍獎盃向世界證明,我們依舊強勢。
說完了中國女排的奪冠簡史,以下,再來細數一下,為中國女排拼過命,流過汗,流過血的教練和女排姑娘們。
「五連冠」袁偉民之後的主教練們:
和電影一樣,中國女排中最大亮點是這些女排姑娘們:
1976年,由袁偉民帶領的女排隊員們在晴天發硬、雨天發潮的夯實「三合土」上,郎平、曹慧英、陳招娣、張蓉芳、楊錫蘭、梁豔、楊曉君、鄭美珠、姜英、侯玉珠、蘇惠娟、李延軍、周曉蘭、朱玲等老女排隊員日復一日地訓練,用汗水淚水血水詮釋著拼搏的意義。
飾演中年郎平的鞏俐、飾演青年郎平的白浪
陳忠和教練時期的女運動員們楊昊、王麗娜、張越紅、趙蕊蕊、劉亞男、陳靜、張萍、馮坤、宋妮娜、周蘇紅、李珊、張娜,是她們披星戴月,不辭一日的訓練,讓中國女排在雅典奧運會取得了冠軍首金。
郞平帶領著朱婷、張常寧、袁心玥、丁霞、顏妮、曾春蕾、劉曉彤、龔翔宇、惠若琪(已退役),是她們明知前方有荊棘,卻仍保持訓練,勇往無前,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著中國女排精神。
《奪冠》電影裡,女排姑娘出演自己,讓觀眾們更深切地感受到她們是如何在賽場上置之死地而後生,如何在頹勢中找到生機,她們的每一聲吶喊,與球的每一擊接觸,每一次團結協作,都在向世人展示勇敢、無畏、勇往無前的女排精神、中國力量!
「女排精神首先是愛國主義精神,這是第一位的。」
「還有就是集體主義精神,我們經歷過很多困難,都是依靠團隊的力量咬牙堅持,一步步走過來的。就像郎平指導常說的,隊裡沒有最好的個人,但是可以有最好的集體。」
女排名將朱婷如是說。
女排精神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感召力,或許是因為每個人都能從中國女排的奮鬥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女排精神能讓中國人民在黑暗中抓住點點星火,不放棄一絲希望,奮勇拼搏;在巔峰後積極調整,不倨傲於前績,無懼風雨再出發。
無論順境逆境,不論高峰低谷,永遠以昂揚向上的姿態,以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熱情,面對競技,面對生活。
新時代,女排精神熠熠生輝,永不褪色。
《奪冠》,值得一看!
————
本文圖片轉載自網絡
如有侵權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