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那碗早豆花,讓人難以忘記,浸到骨子裡的民俗

2020-12-24 江陽沽酒客

川南人愛吃豆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其中瀘州和富順各有千秋,但是名氣上富順顯然要大得多。就在有些瀘州人跟富順爭論到底誰的豆花在正宗好味的時候,合江人則天天都在吃它,壓根不屑於參與這兩地無聊的爭論。因為在這裡,早已經把合江早豆花融入到了民俗習慣裡了,與其說是美食,不如說是一種對古早飲食文化的虔誠。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瀘州人,又跟富順又千絲萬縷的關係的江陽沽酒客,在吃豆花飯上,雖然也是一個熱衷分子,並且寫豆花的文章都可以有好多篇,但是也不得不對瀘州屬下的合江縣在豆花飯的喜愛上,深深的鞠上一躬。因為當你了解了合江人對豆花飯的狂熱以後,你就發覺可能你這些年吃了一個假的豆花飯。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瀘州和富順大多數是把豆花當作主餐,就是說一周中午也好,晚上也罷,吃兩三次基本上算夠意思了。兩地豆花製作技藝和佐料各有各的好。但是要說天天離不了的,恐怕非合江莫屬。我們可愛的合江老鄉,把豆花當作一天的早餐,基本上天天都吃,這種古早流傳下來的習慣,美其名曰「合江早豆花」。

要說是不是只有合江才有早豆花呢?也不見的,在瀘州納溪,重慶的一些鄉鎮據說也有早豆花,但是影響都沒有合江大,在天剛剛蒙蒙亮的時候,勤勞的合江人,就開始把『點好』的豆花搬出來了,不管你說販夫走卒,還是達官顯貴,來到這裡,舀上一碗白嫩又冒著熱氣和混合著窖水(讀告,膽水點豆花後的豆花水)與豆香的味道,在添一大碗甑子飯,拿來海椒碟子一蘸,熱露露的吃上兩碗乾飯見證巴適產生了,一天都精神十足,幹什麼都有精力。

在合江吃早豆花飯的傳統習俗,還要配上喝早單碗。吃早豆花,喝早酒,儼然已經是合江古城一道獨特的飲食文化風景。那麼我們也很好奇,他們是怎麼形成這樣的習慣的呢?

沽酒客對此多了一些小小的研究,幾個好講古的合江朋友,為我道來一段緣由。因為合江城位於川黔接壤部,長江與赤水河交匯處,唐代起便成為川鹽入黔要道,商旅往來要津,常年船幫穿梭,馬幫雲集。船幫、馬幫為省做炊之勞,趕早啟程上路,早餐多在豆花館吃豆花,既方便,又省錢。因船幫、馬幫常年在溼氣較大的環境中生活、勞作,在吃早豆花時,往往會喝一點酒,以祛寒除溼,振奮精神。各家豆花館在生意競爭中不斷改進豆花製作技藝,全城豆花普遍味道好,價錢低,到豆花館吃豆花過早餐的居民逐漸增多,於是便形成了「吃早豆花,喝早酒」的社會習俗。

看來民俗文化果然跟民間習慣息息相關,正是因為這樣的歷史原因,才造就了合江早豆花在川南豆花王國裡的獨特氣質。

豆花看起來是便宜便捷的美食,其實製作工藝頗為講究,川南一代的豆花製作,一般由選豆、浸泡、磨豆漿、燒豆漿、濾豆漿、點豆花、壓豆花、煮豆花、劃豆花九道程序構成。選新鮮豆子最好,豆腐成型後有種淺綠的隱約美。

浸泡用冷水,十二個時辰以上為佳,用石磨子推磨的漿最是自然,而城鎮中受工具的限制多採用機器打磨,因而破壞掉了一些原漿的醇厚,對味道有細微影響,當然實際上如果不是特別講究,點豆花弄好了,還有佐料搭配適中,以及『甑子飯』不軟,這頓豆花飯就很巴適了,不過要是有閒情逸緻,石磨豆花依然是首選。

早餐一般吃素豆花,但是店家也有更貼心的搭配,對於比較寬裕和想改善生活的舊時代人來說,燒白,『鮓』(zhǎ)籠籠粉蒸肉、臘肉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可能對於好酒的老合江人,更能下酒。

當然到了今天,大家都可以選擇搭配,畢竟如今的生活條件不是過去多數比較拮据,然而饒是如此,豆花飯依然沒有進入奢侈領域,它始終不忘它親民的初心和本分,我想在瀘州要選擇一個既便宜,又味道巴適,還又營養價值,自己吃或者請客都不丟面子,豆花飯真的是首選了。

各位看完,這篇文章,明天早餐想去來一碗不?

相關焦點

  • 四川|小城滋味:合江
    蕭易自大學起,便熱愛歷史與考古,從2009年開始,我們的足跡便從先秦遺蹟走到唐宋石刻,從漢晉壁畫到明清建築……當我讀到「合江金棺」一文時,想起了2010年在合江一起考察漢墓考古發掘的點點滴滴,最讓人難以忘卻的是早上吃豆花飯喝早酒的情形。
  • 芒種行記丨一碗豆花吸溜落肚,合江的愜意生活!
    「生活,是這裡最重要的事」在合江人看來,「耍得舒服,過得愜意」是生活中的首要大事。儘管合江人鮮少標榜自己熱愛生活,但合江人對生活的熱情早在他們的日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與都市人的行色匆匆相比,合江人的早晨要閒適得多,老一派多會選擇舞劍、打太極、跳廣場舞等方式開啟新一天的生活,年輕的合江人則以散步、晨跑居多。
  • 40分鐘的合江視頻在央視播出,這個角度看合江更美…
    這個因鹽運而生千年古縣有著怎樣讓人著迷的地方呢?一切都在播出的《中國影像方志》四川省合江篇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為人所用,隋代道教盛行時稱古安樂山,至今還流傳著張天師滿山遍畫天符樹的傳說。唐代改名為少岷山,因筆架山三峰聳立,形如筆架,清代後得名為筆架山。
  • 「豆花之鄉」稱號被這個地方搶走 「赤水豆花」路在何方?
    合江人的早餐,一碗豆花、一碟蘸水、一碗糙米飯,特別有合江味道和特色。金黃的黃豆,經過多道工序,變成嫩如白玉、美味可口的合江豆花,這道美食,已在合江風靡了上千年,也是合江的一張響噹噹的名片。
  • 世界那麼大,給我來碗豆花
    上圖這碗豆花,來自香港元朗的阿媽豆腐花店。店面很小,就在街邊,柜子上貼著很多明星來這兒吃豆花的照片,想來不會差那裡去,小傢伙是最喜歡吃豆花的,走到那看到豆花都想嘗嘗,就喊家人停下來吃碗豆花。點了豆花,還有腸粉,豆花很細很贊,不過最特別的還是腸粉。素素的腸粉上,配上咖喱魚丸,自己加點花生醬和辣椒醬,香濃的讓人意外!
  • 在海口也能吃到地道川菜!這家的豆花不得不嘗……
    老羅家豆花飯店,就是許多在海口打拼的巴蜀人心中的那口純正川味兒。豆花,是川菜裡的一股「清流」。憑藉著味道清甜、食材百搭的特點在以麻辣口味為主的川菜中佔有一席之地。在四川瀘州、富順及重慶等地區尤為受歡迎。在瀘州,幾乎每個鄉鎮都有豆花飯館。
  • 博美小吃:有一種鄉愁叫一碗豆花
    那麼,一碗平平無奇的豆花為何如此牽引著人們的食慾呢?這就要說到它那繁複冗雜卻又充滿良心的製作工序了!小時候,每每到了夏天,放學後的街頭巷尾時常會出現賣豆花草粿人的身影,那劃破蒼穹的敲碗聲,即使每天都會風雨不改的傳到我們耳朵裡,卻有一種不厭其煩的感覺。「叮叮叮,叮叮叮」,隨著清脆響亮的敲碗聲傳遍大街小巷的每一個角落,接憧而來的便是賣豆花的人沙啞洪亮的吆喝聲。從枝繁葉茂的大榕樹下,傳到每一個過路人的耳邊。「賣草粿,賣豆花啊,一碗伍角錢」…….
  • 和豆花碰撞出的「虐戀情深」……肘開!這碗豆花是我的!
    慢著敘舊的話一會兒再說容島主吃完這碗豆花唔…好滑滑哦~只需一口,島主便知:這碗豆花不簡單什麼?你問這是南方的甜豆花還是北方的鹹豆花?島主也是偶然間吃到這家店原本也只是看完電影出來隨便喝點東西進門時第一感覺是舒服店內的裝修十分簡潔大方木質桌椅、偏居家風格的椅墊
  • 羊肉泡饃與豆花泡饃
    在寶雞美食中,有兩種泡饃膾炙人口,一曰羊肉泡饃,一曰豆花泡饃。 羊肉泡饃是寶雞人最喜愛的美食之一。不信你走進寶雞的大街小巷去看一看,星羅棋布的羊肉泡饃館,一年四季食客盈門,香味四溢。特別是節假日,到了飯口,那些老字號甚至一座難求。同樣,豆花泡饃也是寶雞人的至愛。
  • 成都人吃過這些豆花,富順豆花再不是心中第一!
    豆花面-西月城譚豆花.小譚豆花-這是一家老成都人都家喻戶曉的老字號,幾乎沒有沒吃過這家的人吧。到今天為止已經是四代傳承了。不死板又不鬆散的豆花,有細微的縫隙可以把醪糟味道吸進去,簡直給人一種鬧中取靜的閒適。@勞可惜小朋友這是一碗豆花+肉醬+芝麻醬的豆花面,也是這家店的招牌,有很濃的芝麻醬味,芝麻醬使麵條也黏黏的,剛開始吃的時候覺得跟一般的川味面不太一樣,比較平淡。吃到後面,底下的調料味道才浸出來,真的太有特色了。
  • 一起幹了這碗「芝麻豆花」吧!
    在這部電影中,除了那些不可描述的鏡頭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那碗黑中帶白白中帶黑的黑芝麻豆花,而這碗芝麻豆花也是電影主題的一體現。「那好人裡有沒有壞的?」「更多!」其中白中有黑的典型代表就是「許Sir」啦,為了自己的安穩和上位,而置那些人的生死於不顧,是一種人性上的冷漠。
  • 昆明一天只賣200碗的豆花米線,老闆是個神人
    今天,小編來到有一條小資而有歷史內涵的街道,據說這裡藏有三寶小吃,排隊的人從街頭排到街尾。你肯定猜到是哪裡了,對的,就是翠湖隔壁的錢局街!你以為的昆明人不怎麼吃餅,實際上排隊街頭排到街尾。其實小編從沒吃過的話,真的無法腦補梅乾菜扣肉怎麼做成餅?然而這個餅的嘎嘣脆和他的傳奇味道都是很多人排隊的理由。
  • 你好,合江!
    1月20日,江津、永川、合江三地融媒體中心邁出了前所未有的一步:三地融媒體中心共同籤署合作協議,並在江津開展首次聯合採訪行動。
  • 南方朋友第一次見到「鹹味豆花」,只是嘗了一口,一下買了5碗!
    吃過豆花的人都知道,這豆花的味道跟豆腐十分的相似,但它又比豆腐要嫩上許多,在有些地方豆花還有一個別的名字,那就是很多人都感到十分親切的三個字:「豆腐腦」。前幾天一位朋友來到我這邊遊玩的時候看見了一個賣鹹味豆花的小攤,因為從小在南方長大,從來沒有見過鹹味的豆花,看見之後朋友的第一反應是疑惑,仿佛在說著「這樣的豆花真的能吃嗎?」。最開始朋友是拒絕品嘗的,架不住老闆的熱情勸說,輕輕的試吃了一口,本以為朋友會覺得口感很不習慣,沒想到他當下就買了5碗,還說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豆花,要帶回酒店慢慢品嘗。
  • 豆花西施
    原創 閒譚編輯 平叔閒譚豆花西施作者 ▏劉建軍一大早,農貿市場新開張的那家豆花店就排起了10多米的長隊,而這個時候離做好豆花至少也得等15分鐘。難到就沒有看到外面已站成了長隊?男的大概也明白了女人的眼神,朝她憨憨的笑了笑。這時,站在我前面的女孩突然一驚一乍的冒了一句,「好美的豆腐西施喲!」實際上,我站在人群裡,兩隻眼睛早已停留在她那漂亮的面孔上了。她的確很美,那種美給人一種自然清新,乾淨脫俗,有別於那種帶有風塵的雕琢。即便她站立在那裡,也就像空山幽谷的蘭花,而流露出一種淡淡的馨香。
  • 「早味居」豆花泡饃送一線——記扶風縣愛心人士張斌萬元泡饃送一線
    縣中醫醫院負責人,拉住張斌經理的手激動的說:」感謝張經理奉獻愛心,感謝愛心協會的組織,送來這麼好的豆花泡饃,我代表全院醫護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早味居」豆花泡饃始創始於1990年,是寶雞千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知名品牌,經過三代人30年的艱苦奮鬥,從過去一間鄉鎮小店發展成為一家集餐飲管理、加盟連鎖、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知名餐飲公司。
  • 武隆特色美食:泉水豆花
    一碗豆花,讓食物牽動情懷  提到豆花,說起豆花飯,武隆人都倍感親切,因為這是一直陪伴武隆人的美食,也更是一種習慣。  「豆花製作不在於複雜,而在於細節。」在江口鎮黃桷樹村黃桷樹農家樂,一大桌子土菜中,最令食客中意的還是那碗白嫩嫩的豆花。
  • 活水豆花
    夏秋之際,當豆莢飽滿變黃,摘一把放進鍋裡,只需放上一點鹽煮熟,就成了香噴噴的毛豆角,絕對是當季最佳佐酒小吃,就上冰鎮啤酒,讓人根本停不下來。豆子曬乾後,舀一筒放到鐵鍋裡一炒,噼裡啪啦一陣爆響之後,滴上幾滴菜油,和上一勺鹽,就成了小孩子們最愛的炒豆了。記得小時候農村沒什麼零食,但每家小孩衣服荷包裡必定都是有一把炒豆的,不時扔兩顆到嘴巴裡,嚼得咯嘣響,滿嘴生香。
  • 一碗好豆花飯的三大秘訣,缺一樣這碗豆花就不好吃了!
    豆花本身是第一位的。不過,豆花要做好,並不是高科技,在下就多次在家裡自己點豆花。一定用土黃豆,泡夠時間,豆漿機磨出豆漿。過濾這個環節很重要,過濾得越細,豆花會越細嫩。然後慢慢加膽巴水(農貿市場有膽巴賣),邊加邊輕輕用勺子把膽巴水在豆漿裡面刨開,待肉眼可見豆腐花出現後即可。
  • 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今天,整碗河水豆花面
    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今天,整碗河水豆花面 2020-10-12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