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像一隻臘腸狗的尼莫
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在追尋新鮮事物的同時,我朋友圈有那麼一個人和其他人不太一樣,他就是上海本土品牌 JPG 的負責人小管。
平時除了忙自己的品牌和攝影工作室外,就時不時看到他會去一些很街頭很 OG 的本幫麵館。
▲JPG 小管
我有詢問「到底是什麼促使你每天再忙都會去這些店?」
小管:「即便是在上海這樣的超級城市,每天全世界的人進來,全世界的食物基本都能在上海找到,但是這些本幫麵館只屬於這個城市,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浦西是生活和商業混合在一起的,這些店都在我家門口,影棚附近。」
於是我跟著他分別去了以下 5 家不同類型的麵館,對沒錯,我連續吃了 4 天的面。但是沒關係!親自去店,親自去拍,親自去吃才是我一直以來的推薦宗旨!
中華冷麵——福烤錦花
終於有機會寫福烤錦花了,這是我在上海最愛的日料沒有之一。(先別急,這次主要介紹的可不是他家的日料,儘管日料也真的很好吃!)
福烤錦花已經在上海開了有 25 年的時間,雖然有分店,但更愛長樂路這家小小的店面,很容易被忽略,不過這才是我心中最形象的「深夜食堂」。
於是與小管相約在這吃麵,剛坐下就立馬點了被推薦的中華冷麵,在緊張和驚喜的等待間隙聽他說說關於這家店的故事。並得知:福烤錦花的中華冷麵其實是老闆自改良的日式面 + 上海面的結合版。
面端上來後我細細端詳了一番,果然樣子有點像小時候老上海夏天常吃的三絲涼麵。透透的蕎麥麵拌著少許的醬汁味道酸酸甜甜,口感涼爽,很適合在粘膩的夏天吃,如果喜歡吃芥末還可以蘸取碗邊的芥末拌入面中。
▲中華冷麵果真是夏季最受歡迎的麵食之一呀!
插播來自 Nimo 的推薦:既然到了福烤錦花店內,不如再點一份烤脆雞皮,撐開的這種。(我的最愛)
插播來自小管的推薦:隱藏菜單之烤雞肉丸子 + 兩個生青椒,把丸子放入生青椒內吃味道絕了!(不是烤青椒塞肉哦)
▲地址:長樂路 223 號(近陝西南路)
蔥油拌麵——大時代美食麵館
在上海長大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滄浪亭吧,但今天要說說店門大大招牌寫著「老滄浪亭何師傅主理」的這家大時代美食麵館,這是一家開了 20 幾年的老麵館,在新天地附近黃彼南路的一條小路上,算是鬧中取靜,很弄堂,很本幫。
第一次去時未營業,生怕人多到排不上隊第二次就選擇白天前往。果然很幸運有位坐且不擠,阿姨們特別熱情。
店面並不大,小小的四張桌子,加外側靠窗的邊座加起來最多也就可以坐 20 個人吧。
在面的選擇上,我還是走了小管的路數,點了蔥油拌麵 + 魚香肉絲澆頭。(價格挺實惠,性價比很高)。我坐在正對廚房的座位,可以邊吃邊看廚房內正火熱的做著各種澆頭和面,人不多,還能聽聽阿姨們聊天。(建議避開高峰,因為人真的會很多)
他家蔥油拌麵,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很輕鬆地拌開且不易黏在一起。魚香肉絲澆頭和我想像的很不一樣,並且沒有搶掉蔥油的香味,不鹹不淡不油膩,味道就是剛剛好。
這剛剛好的好吃程度到底如何?反正我是吃的一乾二淨。小管的評價就是很實在的四個字「增額好切」(真的好吃)!
▲地址: 黃陂南路 618 號
陽春面——逸桂禾陽春麵館
在去程路上路過了一家很火爆的店鋪,同樣是一家麵館,長龍隊伍生意異常火爆。但我的目的地可不是那家網紅店,而是往前再轉一個彎的叫逸桂禾的陽春麵館。
店門面再加上店內白色磚牆配紅色海報字,很復古。是以前辣肉絲麵的老闆所開,去的時候已經是坐滿,人氣很旺。面做得筋道有嚼勁,門口還有生面的零售小窗口,我看很多人吃完還會再買一袋回去。
可能有人要說,一碗沒有澆頭的光面能有多好吃,但是陽春麵好吃的地方恰恰不是各種澆頭,而是它的「高湯 + 豬油 + 細面」。說到豬油,想起小時候奶奶在做面和燉蛋時候也會放一勺自己熬的豬油,好懷念啊!
▲其實我不吃蔥,但是陽春麵的蔥味道不是特別濃,只有淡淡的清香,不油膩且清爽,不去蔥也能接受。
除了老上海傳統陽春麵(小陽春)外,小管推薦他家的黃醬也很不錯。可惜去的時候晚了,已經售完。所以吃麵要趕早,晚了就只好帶著遺憾回去咯!
於是點了麻油榨菜和辣醬,麻油味香卻不是太油。
夏天來吃麵,就一定要點他家的赤豆刨冰,超大一杯,我面已吃完都還沒有喝完,阿姨還特別貼心說要給我打包。刨冰沒有加任何糖精,那種甜味是赤豆本身的甜,充分攪勻後,還能喝到桂花的香味。有刨冰吃的夏天才是真正的夏天啊!
▲地址:吉安路 290 號
麻醬拌麵——味香齋
我就問:誰能抵擋麻醬呢?麻醬 + 拌麵更難抗拒了吧!曾經有人說過雁蕩路的味香齋就是大家的大眾情人,物廉價美味道好說的就是他。
店鋪小小的,桌子層次不齊的擺放著,各個年齡段顧客都有,人多之時還可以拼桌。
小管說:「癮」上海話叫「念頭」,想起來就要吃,同桌爺叔就住在馬路對面,小時候 1.2 元 一碗,吃了 50 多年了,他才是老法師。
麻醬拌麵 + 小牛湯一定是店內的標配,因為光吃麵會幹,搭配的小牛湯很講究,勺子一舀還有大塊的牛肉,大鍋燉煮 4-5 個鐘頭,雖然只加上咖喱粉和蔥姜,但味道足夠鮮美,有小時候的味道。
▲地址:雁蕩路 14 號(近淮海中路)
大腸面——心樂麵館
上海吃大腸面的麵館真的不少,但要吃就推薦去心樂麵館,即便現在開了多家分店,並且環境有換新,但味道還和 30 多年前一樣。聽名字就覺得很開心啊,就像心樂麵館說的那樣「給我一碗面的時間,給你開心與快樂」。
剛進店就赫然發現一塊大牌扁上寫著「海上第一腸」,雖然我不吃任何內臟,更不吃大腸,但大腸面作為店內的招牌,那確實要必點一下來嘗嘗。
面端上後發現大腸處理得很乾淨,配著濃油赤醬,鹹甜適中;大腸不屬於脆的那種,但很 Q 彈有嚼勁,主要是沒有異味。
小管曾經讓一些不吃大腸的朋友試過,都覺得不錯,和我的想法達成了一致哈哈。再配上一碗番茄蛋湯,回味無窮。
特別推薦這家的炸豬排,賣相好是理由之一;裹著炸至金黃色麵包糠的豬排,更偏日式,驚喜之處是搭配的醬料並不是日式美奶滋而是傳統上海辣醬油。
除了大腸面外,還另點了一份龍蝦麵,這屬於面屆的新產物吧,夏天的小龍蝦搭配 30 年的本幫面,這種 Mix 的感覺很特別,不是「內臟愛好者」的朋友想來心樂麵館也可以試試哦!
▲地址:進賢路 120 號
之前有看到說這些老麵館都只收現金,於是我就揣著兩張毛爺爺準備去探店。到店發現爺叔阿姨們早已使用上了在線支付。
十幾年,幾十年下來,雖然大家都已跟上時代進步的節奏,但不變的還是那個可以經受時間考驗,最 OG、最上海、最生活的味道。
雖然面真的是再尋常不過的東西,但卻吃的特別滿足。就像小管說的「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好玩有趣的東西,Steppyplus 都想以潮流的手法將它們實現,雖然它是一個月餅人,但它的玩味性不會隨著中秋節過去而減弱,永遠沒有保質期。」
¥YTOZbeoevUq¥
(複製上方淘口令,打開手機淘寶即可進入產品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