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知識才是聰明人的核心武器

2021-02-23 網際網路分析沙龍


我們生活中對於聰明的定義很模糊,例如,一個5歲的小孩子能把圓周率背到小數點後100位,會被認為聰明。但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五大三粗的爺們兒身上,不會被認為是聰明,是閒著沒事幹。一個知識競猜節目中,如果一個人連續答對多個事實性問題,觀眾會嘆為觀止。但放到生活中,這樣的知識又很難被周邊的人認可。

我們的直覺通常會把知道多少信息當作聰明,這是由於我們從類人猿進化而來,大腦還留著這樣的烙印,即認為擁有更多信息的人,能更早發現潛在威脅和食物來源,在自然界中擁有更多的生存優勢。

信息爆炸始於網際網路,也不過二十幾年,知道多少件事很難再擁有競爭優勢。你駕車二十幾年熟悉城市的每個街道,也敵不過導航APP的運算能力。即便你終生學習,也不會比維基百科知道得更多。

過去我們的學習通常是以知道更多為主,而今天需要做一些視角轉換。

心理學視角

心理學中,對於智力有兩種分類:

1.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指在不同領域運用推理的能力。可以通過智力測試中的圖像分類、數列推理來測量。之所以這麼命名,是因為流體這個詞,可以體現這是一個像水一樣流動的、過程性的智力,對應的知識例如歸納法、歸謬法、反證法、乘法、除法等,是一種推理運算的智力。

2.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指通過學習獲得的陳述性事實。這些知識就像晶體一樣結晶成一塊一塊地存儲在長期記憶中。例如我問你北極熊是什麼顏色,你立馬知道是白色,這就是一個陳述性事實。

相應的,流體智力對應的知識叫做程序性知識,晶體智力對應的知識叫做陳述性知識。

我們所說的知道多少,指的就是陳述性知識,例如圓周率小數點後的一百位、歷史事件的時間節點、具體概念的陳述性定義等。

而如何知道,就是程序性知識,例如類比推理、圖式想像、歸納演繹等。

再打一個比方,陳述性知識就像程序中的數據結構,是一種靜態的存在。而程序性知識就像算法,是一種運算過程,能將數據結構按一定的規則組合輸出新結果。

程序性知識為何越來越重要

當一個人的陳述性知識再也不可能比搜尋引擎更豐富時,程序性知識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換句話說就是:

信息人人都看得到,但看出什麼來,就因認知能力而異。

程序性知識初期當然得靠陳述性知識的輸入。例如學習騎自行車,你至少得先知道如何騎,才能開始練習騎行技能。又例如,小孩要學習乘法運算規則,至少也得先明白乘法的陳述性定義是什麼。

學習程序性知識,是一種技能內隱的過程。例如一個會騎車的人,騎車技能已經內隱到了條件反射中,成為了一種肢體的自動化運算規則。

學習程序性知識也是如此,長期的訓練會讓它像車技一樣內隱到條件反射中,不過這種反射不是肢體上的,而是認知層面的。

離開學校後,大部分人基本脫離了程序性知識的學習。因為學習程序性知識更燒腦,而人大腦有一條生存效應是:

能不用就不用,夠用就好。

如果現有的知識對工作來說已經夠用,即便只是看上去夠用,大部分人也很少主動學習。任何有效的學習過程,都會伴有認知層面的不適合和難受。如果沒有這樣的感受,即便你一天看一本書,也只是在完成一種可以炫耀的KPI而已。

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信息傳播的邊際成本趨零,而信息就像數據,如果不做解讀,沒有任何意義。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依靠信息不對稱難以建立持續性的競爭優勢,能真正建立競爭優勢的則是認知不對稱。

在構建認知能力中,程序性知識毫無疑問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程序性知識有哪些?

上文提到,程序性知識其實就是一種算法,這種算法可能來自邏輯學和數學中的基本運算規則,也可能來自多個學科中的概念。

例如,進化論除了可以是一種陳述性知識之外,也可以當作程序性知識來理解世界的演化過程。熵雖然是熱力學概念,但被借用到資訊理論中推演為信息熵,再大膽一點,借用思想層面可以稱之為思想熵,可推斷一個人的思想衰減程度。

還比如,顛覆式創新雖然是一個商業理論,但是在微觀的職場層面,可以用於職業發展的判斷和決策。科學方法論雖然僅存在學術研究中,但也可以作為甄選好書籍的標準。

如何獲得更多的程序性知識?

將一個陳述性概念看作程序性知識。

我們所熟知的查理•芒格,他的多元思維框架就是這樣一個程序性知識集合的模型。《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錄》中這樣說:

查理的投資方法和大多數投資者所用的較為粗陋的系統完全不同。

查理不會對一家公司的財務信息進行膚淺的獨立評估,而是對他打算要投資的公司的內部經營狀況及其所處的、更大的整體『生態系統』作出全面的分析。

它們借用並完美地糅合了許多來自各個傳統學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這些學科包括歷史學、心理學、生理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統計學、經濟學等。

查理採用『生態』投資分析法的無懈可擊的理由是:幾乎每個系統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若要理解這樣的系統,就必須熟練地運用來自不同學科的多元思維模式。

以「將一個陳述性概念當作程序性知識」去理解芒格的思維框架,就明白為什麼他倡導多學科學習了。這是為了獲得更強的運算推理能力,而非掉書袋裝逼。

程序性知識由於其不可陳述的特性,很難在人與人之間的進行對比。而當這樣的知識產生強大的現實扭曲力(簡單說,就是幫你賺了很多錢),他人又會認為你所說的程序性知識是一種事後諸葛亮。

索羅斯在還是學生時就跟隨哲學家波普爾發展自己的哲學,構建了自己的反身性原理:

在我的一生中,我制定了一個概念框架幫助我既作為一個對衝基金經理去掙錢,也作為一個政策導向的慈善家去花錢。但是,思維框架本身是無關乎錢財的,它是關於思想和現實之間的關係,而這個問題從很早開始,就已經被哲學家們廣泛地研究。

當他在金融市場中賺足了財富,將自己的思考寫出成書——

1987年,我出版了第一本書《金融鍊金術》。那本書裡我試圖解釋我金融市場操作的哲學基礎。這本書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大部分對衝基金行業內的人都讀過,商學院也在教授。但是書中的哲學爭論卻沒有給人留下多少印象,它更多被理解為一個成功生意人的虛榮心,賺了錢就幻想自己是哲學家。

在自己思想深處種植下一排程序性知識,它能解決思想和現實之間一系列的問題,賺錢只是其中之一。

聰明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程序性知識體系,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相關焦點

  • 淺議崗位與程序性文件、支持性文件的關係
    如何從企業管理的角度,科學用工,融合不同專業職能部門內的崗位設置、職責分工、崗位或部門之間業務點對點的單線流程建立、或整合成服務或產品體系,以及關鍵或核心業務工作的標準,都需要通過管理技術,建立職能部門的管理機制。
  • 誰是聰明人,聰明人的十大特徵
    ——西塞羅   如果你具備以下特徵你很可能就是一個聰明人。一,聰明人更善於傾聽,多聽善聽更容易變聰明。傾聽是人的本能,通過傾聽來接受外界的信息;傾聽是你了解認識這個世界的重要途徑;嬰幼兒就是在傾聽中漸漸地成長起來。二,聰明人有更恰當的溝通方式。三,聰明人多角度思維。除去專業知識之外,聰明人知道很多。
  • 如何識別身邊的聰明人
    願我們都能夠成為聰明人。人都希望跟聰明人交往,做事也好,擇偶也好,聰明才智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經濟野蠻增長的時代了,過去僅憑膽大就能賺到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能賺到錢的,都是聰明人,分辨聰明人,尤其識別身邊的聰明人,對我們十分重要。
  • 才是聰明人!
    對於那些一聲不吭就離職的人,他們才是聰明人!在平常工作中這種人依舊是盡心盡力地幹著自己的本職工作,與同事關係也融洽,但突然某一天離職信就會交上去!他們是怎樣的人呢?1.一聲不吭就離職的人,是有規劃和目標的,當公司實現不了他的目標,或者不能再學習到更多有利於自身的東西,他們就會果斷離職去追尋目標學習更多的新知識!因此這類人才是最聰明的人!在職中奮鬥的人,假如你沒有能力,就不要整天抱怨,有多大能力就掙多大的錢!
  • 李詠生團隊揭示程序性壞死關鍵蛋白RIPK3在腫瘤免疫調控中的新功能—馬瑜婷、周鵬輝點評
    RIPK3是受體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家族成員之一,與RIPK1形成壞死小體,激活MLKL,誘發細胞程序性壞死。RIPK3作為細胞程序性壞死的關鍵調控分子,在炎症和腫瘤中都發揮重要作用 【3,4】。其可以促進炎症性腸病(IBD)腸道黏膜的修復,抑制炎症相關性結直腸癌的形成 【5】。
  • 10+以上男孩科普知識學習之---武器篇
    在看了一些武器的書籍後,我還會找紀錄片給展睿看,高質量的紀錄片確實讓人大開眼界,也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很多事情知道了原來還可以這樣。因為測試兵器效果的都是豬肉,所以展睿開玩笑說受罪的都是二師兄。可以作為槍迷開闊眼界、增加槍械類閱歷的圖典,讓槍迷對不同型號的槍械、瞄準鏡、彈藥瞭然於胸。
  • 刻意練習,華晨宇取得成功的核心武器,讓我們變得優秀的關鍵
    華晨宇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刻意練習,而刻意練習才是他唯一取勝的核心武器。華晨宇是如何做到呢?下面我將結合這本書,從華晨宇的學習、創作、演唱、節目中的表現來說一說,刻意練習對於華晨宇的音樂之路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 疫情之下的思考:針對事業運財運情感家運,聰明人可以做些什麼?
    能被神明指點的修行人,是有慧根的,也可以說是智者,聰明人。陳鵬解夢常說人生處處是修行,那麼,面對當前的疫情,各種「妖魔鬼怪」迭出的時期,聰明人的智慧度很高,能量也足夠大。既然是聰明人,那麼就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有價值的事。聰明人怎麼面對疫情?發國難財是讓人鄙視的。疫情之下的生存之道,卻可以釋放其智慧。
  • 聰明人會考慮這3個問題,才不會後悔辭職
    聰明人會考慮這3個問題,才不會後悔辭職職場的工作並非那麼穩定,經常能夠看到跳槽的情況發生。一般來說,員工會有跳槽的想法,自然有著某些原因的,要不就是公司跟自己的理念不合;要不就是在公司很難有發展的機會;要不就是工資上升的空間有限等等,基本上都是這幾種原因,否則很少有人會選擇跳槽。
  • 智者平和,聰明人焦慮
    智者關注長期,聰明人在意短期為什麼聰明人那麼多,但是有智慧的人卻很少?因為聰明人總是在比短期收益,而智者看重長期收益。有眼光專注長期目標,有勇氣看長期收益,有耐心去忍受短期損失的人非常少。智慧與聰明差別體現得非常明顯的是兩種場所,第一是學校,第二是股市。
  • 美國將向阿聯出售武器
    美國將向阿聯出售武器12月9日,美國參議院,未能通過兩黨參議員推動的兩項反對決議!並沒能阻止美國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出售230億美元的武器,這項交易已經得到了川普政府的批准。第一項程序性措施,未能在46-50表決中取得進展,第二次程序性措施,未能推進47-49次表決。
  • 上海修理工秀流利倫敦英語刷爆網絡:唯有知識才是行走天下的武器
    在第一道筆試關,節目組特意邀請易烊千璽擔當監考官,作為年輕偶像,他不僅要現場督促各位考生應答,還要以自己的經歷來言傳身教,傳遞正能量,他對後輩們的期待是「首先品質要好,然後才是實力」。03.不要再說學歷、知識無用了,這才是你行走天下的武器央視選秀告訴我們,偶像更要有文化;機修小哥讓我們知道,主動學習永遠不晚,不要再說學歷、知識無用了,它們才是你行走天下的真正武器。
  • 聰明人,三件事不問,五句話不說
    不問三件事世上事千頭萬緒,冗雜萬千;世上事又簡單明了,枝葉分明。不說五句話言語輿論是最厲害的武器,瓜田李下,三人成虎,很多時候閒言閒語傳來傳去就被被當成真理。聰明人不說閒話,也不在意閒話。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 古訓:聰明人,三件事不問,五句話不說
    真正的聰明人鳳毛麟角,多的是自作聰明的愚人。 亦舒也曾說「聰明人,無謂爭意氣」。 對於聰明人來說最大的智慧,就是管住自己的嘴,懂得什麼話不能說,什麼事不能問。
  • 武器進化知識科普:火繩槍和火門槍的區別
    今天跟大家談一下【武器進化知識科普:火繩槍和火門槍的區別】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但是一般認為,火繩槍才是近現代步槍的鼻祖,而不是火門槍。火繩槍對武器發展史如此之重要,主要是歸功於其槍機結構。火繩槍最早把機械聯動裝置引入熱兵器當中,這為後來熱兵器發展提供了一個整體的設計思路。後世人設計了好幾代的新式火器,例如轉輪打火槍、燧發槍、擊發槍等,其實無非機械操控裝置不同而已。由此看來,火繩槍可謂功不可沒。
  • 武器進化知識科普:最早的機槍
    今天跟大家談一下【武器進化知識科普:最早的機槍】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按照百度百科給出的廣義定義,「機槍」可以用來泛指可連發槍械。
  • 【夜讀】越是聰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在我眼裡,燕子就是和嚴歌苓一樣的「聰明人」。她們的聰明,就在於沒有方向之前,只管努力;有了方向之後,只管堅持。聰明人都知道,唯有日積月累的沉澱,才能帶來蓄勢待發的靈感。沒有捷徑可走時,就把尋找捷徑的精力用來默默前進。2錢鍾書也說過一句: 「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 普通人研究方法,而聰明人研究規則,聰明人用的博弈論是什麼樣?
    要說不一樣的知識,據說是聰明人才用的東西叫「博弈論」。 簡單講就是一群聰明人,在一定規則之下,如何選取最有利自己的策略進行競爭。 平時之所以覺得博弈論高深,是因為傳統博弈論都是研究什麼策略最高明。 實際上日常的博弈論並沒有那麼遙遠,我們平時遵守的規則,已經是相互競爭和妥協的產物。
  • 《天才瑞普利》,可怕的不是聰明人,可怕的是心思慎密的聰明人
    影片一開始,雷普利身穿借來的普林斯頓的校服演出,富商漢尼拔.堅尼以為雷普利與自己的兒子同校同級才向他提出去歐洲尋回兒子的請求對小人物來說,怎樣擺脫地下室醃臭的腐敗味道才是人生的第一使命就是這樣的一部影視作品,讓我們知道他們的不容易,也讓我們懂得了他們背後的心酸,可怕的不是聰明人
  • 心理學:會「裝糊塗」的才是聰明人,看破不說破,這才是高情商
    這個世界上,聰明人太多了,然而,最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是善於裝糊塗的人。事情往往複雜多變,要每一件都搞得清楚太累,徒增煩惱,聰明人就是懂得裝糊塗、不搞得太清楚太清楚的人。裝糊塗利於生存張經理是一名「妻管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