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在國外吃螺螄粉被鄰居報警稱家中有生化武器。」
「螺螄粉和出軌一樣,只有0次和無數次的區別。」
「一個想跳樓的人在跳之前點了一份螺螄粉外賣,吃完後不想跳樓了。」
今年螺螄粉成了當之無愧的網紅。關於螺螄粉的話題,網上掀起的熱議從沒斷過,已經超過10次登上了微博熱搜。
最近連肯德基用螺螄粉來吊胃口,實現「螺螄粉自由」似乎成了新一代吃貨的真真切切呼喚。
為了探究螺螄粉爆紅的奧秘,老藝術家專程打了飛的,走訪了一趟柳州螺螄粉基地。
果不其然,一到站,那股撲鼻而來的螺螄粉味成了最強的應援氣味。行了,看樣子這場螺螄粉之行真帶勁。
△柳州就是螺螄粉味了/圖蟲創意
一碗螺螄粉是如何逆襲的?
要是拍一部關於螺螄粉的成名紀錄片,它的故事可能比沙縣小吃、蘭州拉麵更曲折傳奇。從被外地嫌棄的地方街邊小吃,逆襲成全民真香網紅爆款,螺螄粉一路走來太不容易。
相比起傳承百年的小吃來說,螺螄粉其實也就數十年的歷史。如今柳州螺螄粉都已經有了廣西的地方標準,一碗「標準」的柳州螺螄粉,是以幹制米粉和螺螄肉湯料為主要原料,加入獨立包裝的辣椒油、酸筍、腐竹、花生等配料製成。
△標準螺螄粉配料要齊全/圖蟲創意
恰巧老藝術家就走訪了美吉螺螄粉工廠,看到了袋裝螺螄粉的生產全過程,包括大鍋熬湯、螺螄肉和酸筍等配料的處理。更好玩的是,我們還到了美吉酸筍基地——那有60缸每缸5噸重的酸筍,現場跟著聞臭師一起聞臭評級。
都說一碗螺螄粉的靈魂,就在於酸筍。湯粉中的筍夠不夠酸脆,夠不夠臭,決定了一碗螺螄粉的味道。
他們通過收購農民們從山上掘出的新鮮竹筍,醃在瓦缸裡自然發酵半個月,就會形成這種獨有的氣味,至於有人說一定要用山泉水浸泡,師傅們說這也並不是必要的條件。
△拍到的酸筍基地現場
最近微博上的熱搜「螺螄粉聞臭師日聞300噸酸筍年薪 50萬」,恰巧當天被我們撞上了話題的主角——螺螄粉聞臭師李永國。
李師傅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一共60缸、300噸的酸筍裡,判斷他每缸酸筍的色澤、成熟度。「當酸筍變得透明、顏色金黃,有一股廁所屎臭味的時候,就可以撈出來煮粉了。」
這並非師傅在誇張開玩笑,要知道當我湊近酸筍缸口邊時,一股迎面而來的發酵酸筍味從鼻子直擊天靈蓋,恍惚之間好像已經失去了嗅覺。
△酸筍聞臭師可不是蓋的
看到網友們發來詢問:沒有鼻炎可以來應聘嗎?我只想說,對不起,那酸爽可把我勸退了,「金鼻子」可不是人人都有。
螺螄粉真正進入大眾視野是在2012年,那年螺螄粉出現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的第一集當中,但那時候螺螄粉只是柳州的新名片,由於租金高,氣味難以控制、南方溼熱等等原因,外地開店擴張依舊困難。
走紅的真正拐點是在兩年後,出現了第一批最早嘗試在淘寶上賣袋裝螺螄粉的商家。美吉螺螄粉工廠總經理莫勤吉就是其中之一,他記得2017年美吉嘗試在線下向全國推廣螺螄粉,一直到去年,外地不少人依舊還有不少人拒絕這個味道。
直到今年,由於螺螄粉的線上爆火才徹底出圈,以至於推向了全國。美吉不僅推廣到了全國超過2萬家沙縣小吃、重慶小面等等這類外地小店,還送進了全國400所大學的食堂。
「柳州螺螄粉的走紅不是靠線下實體店,而是成為第一個依靠淘寶天貓上的袋裝螺螄粉。」莫勤吉說。
△螺螄粉工廠包裝現場
尤其是疫情爆發以來,作為宅家方便速食新品的螺螄粉,在淘寶平臺上月銷動輒數十萬,個別品牌預售期甚至長達40天,螺螄粉一度爆火到一袋難求的地步。
《淘寶上的中國城市》顯示,近10年間,柳州螺螄粉相關訂單暴漲9235倍,在2014年-2018年4年間,螺螄粉成為阿里巴巴銷售排名第一的米粉特產類商品。
對於今年爆紅成一種文化現象,莫勤吉和朋友們都覺得很神奇:「我們看過一個調研,說年輕人現在壓力大,所以更喜歡重口味產品,這可能是原因之一吧。」加上螺螄粉特殊的酸臭味具有極強的噱頭、記憶點和傳播力,滿足了更多人對這一地方特色小吃的獵奇和嘗鮮。
再加上電商直播這一風口的興起,疫情宅家隔離期間,淘寶發布的「吃貨宅家都在吃什麼TOP20」榜單當中,2月份螺螄粉坐上了第一把交易,超越了方便麵、自嗨鍋和自熱小火鍋。
平平無奇的柳州人
終於不再低調了
或許連柳州人自己也沒想到,這座城市讓世人記住的第一印象,會是螺螄粉的味道。
柳州本是一座工業重鎮,工業總產值佔到了廣西的四分之一,還是全國五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最高年產銷汽車超過250萬輛。儘管全國每賣出10輛車可能就有1輛是柳州生產的,但這些產品都沒帶上「柳州」的名字。
△柳州是工業重鎮/圖蟲創意
因而在相當長時間裡,柳州並沒有因為汽車享有太多知名度。低調了這麼久的柳州人,終於在城市名片上,寫下了新的城市標籤,那就是螺螄粉。
2015年,柳州市政府為螺螄粉申請了地理標誌保護,如今柳州螺螄粉已正式成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了。
這意味著,今後「柳州螺螄粉」都只能在柳州轄區生產,對維護柳州螺螄粉的品質聲譽都起到了穩固的作用。
另外,市政府還在柳州建設了上下遊產業齊全的螺螄粉產業園,還將擬申報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柳州螺螄粉電子商務產業園
截至2019年底,預包裝柳州螺螄粉註冊企業已經達到81家、200多個品牌。據柳州市商務局介紹,當前柳州螺螄粉產業已創造遍布全產業鏈的超過25萬個就業崗位,帶動了柳州市種養業、電子商務、物流、包裝等一三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上下遊供應配套全產業鏈。
不僅如此,柳州螺螄粉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柳州不少普通人的命運。
就比如前面說到的41歲的聞臭師李永國,就是柳州以種酸筍為生的農民出身,因為嗅覺靈敏,能迅速辨別酸筍的臭味等級而被美吉工廠高薪聘請。
他曾經一度想過改行,因為身上的味道別人一聞就知道是做螺螄粉的,「以前回家小孩都不願意抱我,吃飯也不和我坐一張桌子,覺得有些落寞。」現如今,他慢慢會為自己是做螺螄粉這行而感到特別自豪。
△柳州很多普通人因為螺螄粉而被改變了人生
至於美吉螺螄粉工廠總經理莫勤吉,緣起土生土長的螺螄粉情結:他早在2014年底就在淘寶上賣起了袋裝螺螄粉,成了最早一批在淘寶賣螺螄粉的商家。「我記得汽車站旁邊唯一開著的一家螺螄粉店,我每次都會拖著皮箱到店裡去吃一碗,那種味道和那個畫面,多年過去了一直都記得。」
於是他決心靠電商將螺螄粉產業從0到1做起來,幾度踩著淘寶螺螄粉爆發節點,而今他的主陣地「螺滿地」年銷售額在五千萬以上,成了淘寶螺螄粉商家銷售額的top1,同時還升級開出了5家天貓店。
現在,他又新開了一個3萬平方米的酸筍基地,準備做線上反哺線下的新嘗試了。
相比起莫勤吉作為螺螄粉創業者的先驅,皇冠螺品牌的創始人丘啟豪更年輕一些,早年從大學開始創業在淘寶賣遊戲道具,直到後來通過螺螄粉創業。
從手工作坊式轉向自動化工廠生產,從2015年開始創業,到現在一共開了4、5家旗艦店,主打的皇冠螺半年就賣了400萬包。如今的他,早已從貧困生成了年營收額超過千萬的企業家。
現在螺螄粉產業大部分都是80後的年輕人創業,而95後的年輕人,也有不少從業主播、電商運營和客服,在淘寶直播間,將螺螄粉推向更多年輕人。
△螺螄粉品牌設計也越來越新潮多元
好歡螺品牌就有一個95後組成的直播團隊,如今成了C位的95後熱愛二次元的主播阿喵,一天煮二三十碗粉都是家常便飯,還做螺螄粉奶茶混雜等黑暗料理,從0粉絲0觀看做到如今一場直播幾萬人觀看。
△目前螺螄粉電商主播大多是95後
雙十一爆倉
螺螄粉還能紅多久?
螺螄粉到底有多火?一組數據真的能讓人看呆。據柳州商務局數據,2019年柳州袋裝螺絲粉產值突破60億元。
2020年上半年,因為疫情,袋裝螺螄粉產值已經達到了49億元。目前,淘寶賣螺螄粉的商家有1.3萬家,年銷售百萬以上的有40多家。
當天我前後走訪了兩家螺螄粉工廠,都已經處在如火如荼備戰雙十一的狀態中了。尤其是他們拉在牆上的橫幅——「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用用在雙十一」「天貓雙11訂單有多厚,獎金就有多厚,鈔票厚了好過冬」……
為了衝業績,看樣子他們都要拼了。據說現在柳州2000家螺螄粉工廠都已經在雙11爆倉了,基本上都提前一個月開始為天貓雙11備貨。
△為了衝雙十一業績都拼了
「雙11預售期間一天要生產10萬包螺螄粉,為了確保貨源充足,我們和申通快遞申請了2000平米的倉庫,今年天貓雙11預計銷售額比去年翻一番。」皇冠螺的創始人丘啟豪說,今年的目標是雙11囤好20萬單的貨。
△柳州人正在萬眾一心搞螺螄粉事業
每個品牌都在想盡策略,在這個市場上尋求新突破,比如螺滿地品牌的創始人莫勤吉目前正在開發新口味,在螺螄粉口味和品類上做創新,打造更受歡迎的「番茄味螺螄粉」「酸菜味螺螄粉」等等;
而好歡螺的重點是深度挖掘存量市場,推出加臭加辣版螺螄粉滿足重口味、食量大的用戶需求。
目前他們不僅放眼國內市場,為了進一步打開局面,越來越多螺螄粉企業還看向了海外。
在李子柒的帶動下,甚至掀起了一股「外國人尋螺螄粉代購」風潮,將螺螄粉的火爆程度推向新高度。據廣西柳州海關統計數據,2020年1月至6月,經海關檢驗出口柳州螺螄粉是2019年全年出口總值的8倍。
△螺螄粉也是一種文化輸出。/嗶哩嗶哩@我是郭傑瑞
如今柳州市商務局與阿里巴巴聚划算達成戰略合作,聚划算將聯手淘寶天貓,全力孵化柳州螺螄粉產業帶,到2022年,要將螺螄粉產業打造至「雙百億」級別:袋裝螺螄粉銷售收入實現100億元,配套及衍生產業銷售收入實現100億。
袋裝螺螄粉似乎成了米粉屆的「工業革命」,如今,你要是到了柳州,就會懂得這一股這座城市濃烈的螺螄粉味,早已成了柳州的味道和第一印象。
至於螺螄粉還會火多久?你去一趟柳州嘗嘗不就知道了。想足不出戶的,就乖乖在雙十一期間做個尾款人,一包上頭,讓你做個精神打工人。
你怎麼看待柳州螺螄粉爆火現象?
鍾無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