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的哀慟,永恆的喜樂
《馬太福音》 5: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馬太福音》 5: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這裡的哀慟,是為何呢?
是從【虛心】而來。
『虛心』在原文指的是:心靈的貧窮,靈性的破產。
也可以指靈性的貧乏,認識到自己與上帝關係的疏遠,發現自己靈裡的缺乏,不足。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的虧欠,認識到自己的罪惡,敗壞。
只能為自己的罪極度的傷心、哀哭切齒。
看到自己的醜陋敗壞,為自己的罪憂傷哀慟。
當我們對神的國覺醒
才會看到自己是多麼絕望
哀慟,是看到地獄驚恐的結果
也是悔改的真實表現。
為自己哀慟,為罪哀慟,為時代哀慟。
沒有對天國的覺醒。
就不會有哀慟。
當一個人認識耶穌的聖潔,就照明自己的汙穢。
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我們看到自己的不配,發現自己的敗壞,認識到自己的醜陋,等待的只有審判和絕望。
如此認識的人,有福了。這樣的認識,正說明在聖靈的光照下,否則,仍舊活在黑暗瞎眼當中。
因為,在這裡,有一個前提條件是:耶穌在對他們講道。
言下之意就是:你們遇到了我,就有了希望。
所以,當一個人悔改在神的面前,以認識耶穌基督,是有福的人。
當時,他們並不認識,耶穌基督就是拯救。並且,他們找不到拯救,被法利賽人的義自欺,迷惑,活在黑暗無光的靈性生活中。所以,當他們看到基督真光來到的時候。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只要認識到自己靈性的貧窮,因著認識耶穌就有福了。
所以耶穌說:哀慟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安慰
在地上沒有安慰
這個安慰,是從神而來的安慰
也可以說,是得著神,得著神的救恩,被神所接納
只要真實的悔改就被神所赦免。
『哀慟』,就是極度的傷心,極度,哀求。
沒有人喜歡哀慟,也沒有人願意遭遇傷心和絕望。
一個擁有萬貫家財,衣食無憂、
以今生為自誇,以世界、自己為榮耀和滿足的人是不會哀傷痛哭的。
哀慟往往屬於那些受到傷害,絕望無助的人。
但這裡的哀慟,卻是生命的拯救。
地上的哀慟,憂愁,是叫人死,給人帶來愁苦。
在基督面前的哀慟,卻是引領人悔改。
一個沒有為自己哀慟的人,仍舊活在自義,滿足,對自己的肯定當中。
不會為自己哀慟的表現,就是剛硬,自以為義,這樣的人仍在固執,驕傲當中。
不懂得為自己反思,就不會看到需要主的拯救,也不會厭惡自己。
《約翰福音》 12:25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只有真正的為罪,為自己痛悔,才會帶來真正的覺醒。
《路加福音》 18:9 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
《路加福音》 18:10 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
《路加福音》 18:11 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 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
《路加福音》 18:12 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路加福音》 18:13 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 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路加福音》 18:14 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稅吏的哀慟,得到了安慰。
彼得為自己所作所為,痛哭,正視自己的敗壞,就得到主的憐憫。
《路加福音》 22:61 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路加福音》 22:62 他就出去痛哭。
地上的歡樂只是暫時,是令人陷入更大的痛苦。而在基督裡的哀慟,卻是真正的喜樂與平安,靈性的覺醒和光明。
願我們時常在哀慟當中,就必得著真正的安慰。
為時代,為服侍,為心思意念,為所做所行,在基督的光照當中反思自己,痛悔仰望,需要主的拯救和憐憫,時常依靠在主裡面。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二一4)。
《以賽亞書》 61:1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註:或作「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
《以賽亞書》 61:2 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 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