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軍隊「花木蘭」燦若星河,南昌起義30女兵,大多出身黃埔

2020-09-15 兵說

作者:風千裡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毛主席

9月11日,延期了近半年的迪士尼電影真人版《花木蘭》,終於在國內各大院線上映,卻引來惡評如潮,不少影評網站的評分一路走跌。此前,受疫情影響,該片最終放棄在全美影院上映,只得改為網絡發行,因此國內院線便成了這部《花木蘭》挽回票房敗局的最大希望。

上映之際,片方更是開足馬力進行推廣。結果卻是,國內觀眾似乎並不買帳,原因也並非只是該片對我傳統文化的解讀,對木蘭從軍故事內核的理解過於生硬,而是相比於98年版獲得普遍好評的動畫版《花木蘭》,其劇情邏輯、特效和人物刻畫,實在讓人難以接受。甚至有不少觀眾看完真人版《花木蘭》後,立刻開始重溫動畫版,真人版的失敗,襯託出動畫版當年的成功。

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形象

實際上,動畫版《花木蘭》的迪士尼主創們在進行創作時,原本是希望完全捨棄掉《木蘭辭》中代父從軍的故事主線,而將其完全包裝成一個美式色彩的成功學故事,但最後他們發現,主角花木蘭在失去了「代父從軍」這個動機後,整個故事就變得十分生硬。在經過多次修改後,主創們還是將代父從軍的核心內容放了回去,98版花木蘭的故事也因此重新豐滿起來,雖然當年迪士尼對中國文化的解讀依然顯得十分稚嫩,但對《木蘭辭》中體現的中國傳統孝文化和家國情懷的尊重,成功塑造出迪士尼動畫中前所未有的「出身平民卻不以嫁給王子而改變命運」的公主形象,並迅速贏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完全觀眾的青睞,並引發了關於女性主義的大討論。

98年上映的動畫版《花木蘭》雖然摻入了不少美式要素,但因對木蘭辭精神內核的尊重,使其大獲成功


豫劇中的花木蘭形象

無論是古代從《木蘭辭》引申出來的各種戲曲、劇目、話本、小說,還是迪士尼的動畫電影,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初始動機,是誰都無法繞過的精神內核。在傳統文化中,雖然男尊女卑的社會準則被認可了上千年,但女性從軍並不為傳統社會排斥,而出於孝悌之義和家國情懷披甲出徵、英勇殺敵的女性,還會被人們所稱讚與傳頌。

正所謂「巾幗不讓鬚眉」,如花木蘭這樣的女性英雄形象,在中國比比皆是。早在商代晚期,商王武丁的側妃婦好,就曾是帶兵出徵的女將軍。西晉時期,襄陽太守子女荀灌在敵兵圍城之際,率領十餘名近衛突出重圍,搬來救兵解圍,一時傳為佳話。唐初,唐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就親自組織反隋義軍,短短數月就拉出了一支格外精幹的大軍,並屢立戰功。到了宋代,楊門女將的故事開始廣為傳頌,兩宋之際追隨其夫韓世忠抗擊金兵的梁紅玉,也成為後世家喻戶曉的女英雄。就算是到了封建禮教對女性最為桎梏的明清,還湧現出了秦良玉、沈雲英和馮婉貞這樣的巾幗形象。可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女性是可以與男性一起衝鋒陷陣、肩負起家國興衰乃至天下興亡重任的。

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前的婦好雕像

到民國時期,女性開始進入到經過近現代理念訓練和組織的新式軍隊中。北伐時期,武漢成立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並正式招收女性學員,深受進步思潮鼓舞的當地女性踴躍報名,在1926年首次招生就錄取了213名女生,這其中就有日後著名的抗聯女戰士趙一曼,這些女學生兵被統一編成女生隊,所學課程和訓練強度絲毫不遜於男學員。值得一提的是,武漢分校招收女生的計劃,曾受到來自保守勢力的極力阻撓,但在開明人士的堅持下才得以順利實施。這些軍校女生畢業後,紛紛投身轟轟烈烈的革命,成為舊中國婦女解放的領軍人物。

黃埔軍校武漢分校首屆女生隊畢業官生合影

我黨的武裝力量,則給予了那些勵志當巾幗英雄的女性提供了更多便利和保障。女兵的身影在人民軍隊成立之初就已經活躍起來。早在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期間,就有30多名女兵在起義軍中承擔救護和宣傳工作,有一部分甚至直接參與了一線戰鬥,她們大部分是來自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女生隊。後來部隊南下行軍,這些女兵跟隨大部隊,不顧疲憊地照顧傷病員,表現出極強的毅力。幾乎在同時,毛主席領導發動秋收起義時,也有不少女兵參與。廣州起義期間,第四軍軍官教導團還專門成立了由10多名女戰士組成的女兵班,在起義後期,她們受命在珠江北岸長堤的天字碼頭阻擊敵人的進攻,最終全部壯烈犧牲。

廣州起義期間,帶領女兵班奮戰到底最終壯烈犧牲的遊曦,畢業於黃埔軍校女生隊

土地革命時期,全國各地的工農武裝紛紛成立了正規建制的婦女武裝,那些曾經深受壓迫的農村婦女,終於有資格和廣大男性一道參軍革命。她們有的負責後方生產工作,有的負責宣傳和傷員救治,有的甚至和男性一樣端起槍上陣殺敵。這些婦女高漲的熱情,極大地改變了傳統女性的地位和面貌。

在各地新成立的女兵隊伍中,海南瓊崖縱隊的女子軍最為傳奇。在瓊崖根據地成立伊始,就有不少婦女登門請求參軍,相比於其他地區,海南的婦女受壓迫較小,經濟上更加獨立,而且她們吃苦耐勞的品質和英勇無畏的精神,讓她們成為革命隊伍的優質兵源。1931年5月1日,瓊崖根據地女子軍特務連成立,這是人民軍隊第一支全部由女兵組成的連級作戰單位,下轄3個排。該連的女戰士全部留短髮,頭戴標誌性的紅軍八角帽,背上背著鬥笠,手臂上套著縫有「女子軍」字樣的袖章。除此之外,她們沒有統一的制服,穿的都是顏色和形制各異的粗布裝。她們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從漢陽造,盒子炮,火帽槍,到長矛,弓弩,不一而足。

雖然條件極為艱苦,這支女兵連卻在實戰中表現出極高的遊擊戰素養,她們配合主力部隊轉戰全島,屢次成功伏擊敵軍,在1931年6月,她們在沙帽嶺支援紅三團,成功擊敗敵軍,殲敵近百人,繳獲大批彈藥,而此時距離她們初出茅廬僅僅一月有餘。不久在文魁嶺,女兵連更是首次獨立作戰,多次擊退進攻的敵軍,很快成為整個瓊崖縱隊中令人刮目相看的力量,更成為全國各根據地組織女兵力量的樣板。後來女兵特務連的故事被改編成革命樣板戲《紅色娘子軍》,更是風靡全國。

瓊崖根據地女兵形象

全面抗戰爆發後,被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抗日武裝力量中,有數量不少的女兵,八路軍有學兵隊女生區隊,新四軍有軍部直屬教導縱隊女生隊。抗戰之初,這些女兵隊伍不僅直接奔赴前線參與武裝鬥爭、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還與各根據地婦女聯合會一起,定期招收和培訓當地女青年,女兵隊伍不斷擴大。

這些女兵隊伍的學習、訓練和生活節奏全部嚴格與男兵一致,不僅要操練諸如射擊、刺殺等基本軍事技能,還要組織學習。許多參軍前大字不識、老實巴交的普通婦女,在女生隊的高強度訓練中脫胎換骨,成為素質過硬的革命軍人。在培訓結業後,她們陸續奔赴各抗日根據地,成為當地組織、宣傳、醫護和遊擊作戰的骨幹。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女兵隊經驗證明,只要方法得當,無論是前線還是後方,女兵都能夠發揮出不遜於男兵的能量。

冀中抗日根據地婦救會的女幹部

參加軍事訓練的抗日根據地女民兵

早在東北淪陷後,在白山黑水之間也活躍著抗聯女兵英勇抗敵的身影。曾經畢業於黃埔軍校女生隊的趙一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1935年,趙一曼任東北抗聯第3軍第2團政委,一個女性能夠擔當團政委一職,這在當時的世界絕對是罕有的。當年11月,第2團被日偽軍包圍,為掩護主力突圍,趙一曼身負重傷被俘,日軍對她進行慘無人道的嚴刑逼供,但她始終寧死不屈,最終在次年8月從容就義。

要知道,日本人對女性地位極為輕視,女性只被允許參加醫護隊,而女性和男性一樣扛起槍械奮勇殺敵的畫面,對於日軍而言是無法想像的。趙一曼表現出的大義凜然,讓日軍極為震撼。

兩年以後,在日本關東軍在松花江下遊對抗聯進行圍剿時,抗聯西徵部隊中的由冷雲領導的數十名女戰士和大部隊一起奮勇突圍,最終僅剩的8人被日軍追到烏斯渾河畔,在彈盡糧絕之際,這8名女戰士義無反顧的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全部壯烈犧牲,這就是悲壯的「八女投江」。在抗戰之初,東北抗聯的3萬名將士中,女兵就有688人,她們用汗水,鮮血和生命向世人證明,女性同樣有著抗擊外辱、共赴國難的覺悟與擔當!

在抗大學習的八路軍女兵學員

1944年,整裝待發準備奔赴抗日前線的八路軍女戰士

隨後,歷經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到對越自衛還擊戰等數次戰爭,女兵在軍中的地位不可撼動。這些革命時代的巾幗英雄,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女性的解放樹立了樣板。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相關焦點

  • 《黃埔女兵》在上海開機 繆婷茹苦練四川發音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騰訊娛樂訊 近日,由中視精彩傳媒集團製作的30集民國偶像電視連續劇《黃埔女兵》於10月7日在上海順利開機。
  • 人民軍隊歷史上有過兩位總司令、三位總政委,你知道他們是誰嗎
    廣州起義中,我軍首次打出了工農紅軍的旗號,而葉將軍,則被任命為紅軍總司令,這是人民軍隊歷史上的首任總司令,有著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如果不算非正式的總司令葉將軍,那麼朱老總就是人民軍隊歷史上唯一的總司令,是紅軍之父,是人民軍隊的傑出革命元勳。  1945年,朱老總六十歲大壽(虛歲),組織上在延安楊家嶺禮堂給他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生日會。這次盛會的規模相當大,主席親自致辭。在我黨的歷史上,這是第一次舉行這麼大的生日會,也是唯一一次,就連主席的生日,都沒開過生日會,可見朱老總在人民軍隊中的崇高威望。
  • 全民國防教育日,說說從歷史深處走來的那些「花木蘭」
    從此,中國古代的女英雄皆有了同一個代稱「花木蘭」。「巾幗」是古代婦女的頭巾和髮飾,故而巾幗英雄也成為女性英雄的代名詞。雖說「戰爭讓女人走開」,但翻閱史書,國難之下,從不乏巾幗英雄的颯爽英姿。環顧世界,希臘傳說中有悍勇的亞馬遜女戰士,法國有民族英雄聖女貞德;中國古代的四大巾幗英雄更是家喻戶曉,其中人們最熟悉的當屬花木蘭。古人畫作中的花木蘭形象。
  • 《乘風破浪的姐姐》落幕:節目不夠完美,但30+姐姐已燦若星河
    這個夏天,因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因為《三十而已》,讓社會重新審視「女人30+」概念,讓30+的女人重新認識了自己,找到了自信,看到了希望。姐姐邊秀,邊努力;大眾邊樂,邊思考。這正是社會娛樂應該有的樣子,應該傳遞的正能量。
  • 何柏華:南昌起義戰地玫瑰
    在這張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女生合影中,我們已經無法辨認誰是何柏華。這些年輕的面孔,在戰火中淬鍊成中國革命的花火,她們的革命精神,歷經九十載歲月流轉而刻骨銘心。為適應北伐形勢需要,黃埔軍校分校在武漢成立,並且首次招收女生學員。1927年1月,何柏華考入了這所學校,成為一支30多人的女生大隊的一員。著名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就是女生大隊中與何柏華朝夕相處的同學。  「考入黃埔軍校,是何柏華革命道路中的關鍵一步,也是她參加八一南昌起義的緣由。」
  • 燦若星河的女孩名,眼裡有光芒
    在我們的生活中,名字不僅是我們對外交往的一個符號,而且還對自身的發展有著潛在的影響,所以,名字對我們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特別是對於女孩來說,名字更能彰顯出一個人的氣質,因此,接下來獵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燦若星河的女孩名,不知道你最喜歡哪一個名字呢?
  • 南昌起義的偉人們!總理、元帥、大將……
    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成為一支強大無敵的軍隊,它有足夠的力量來保衛我們人民祖國的安全和保衛遠東與世界的和平。中國人民有了這樣一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所武裝起來的軍隊,這是中國人民的幸福與光榮。
  • 《花木蘭》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評迪士尼影片《花木蘭》
    《花木蘭》由迪士尼電影出品、劉亦菲主演。電影描寫了《花木蘭》自幼習或,長大後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馳騁沙場奮勇殺敵,危難中救山皇帝,立下大功,獲得封賞。電影說的是唐朝皇帝,而《花木蘭》是南北朝詩歌中的英雄。若想了解《花木蘭》就得從詩歌《花木蘭》開始。
  • 《花木蘭》為何差評不斷?看看電影中對《木蘭詩》的翻譯就知道了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史,燦若星河,這條文化長河既是文學取之不盡的寶藏,又是藝術用之不竭的源泉。即便是生活在科學發達的現代,我們依舊嚮往那些不同時空的傳統文化。比如最近,十分火熱的好萊塢電影《花木蘭》便取材於漢樂府詩歌《木蘭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很早的時候我們就背過這首詩,此詩的產生時代不晚於南朝陳,據文史專家分析,詩中描述的戰爭,應當是北魏與柔然之間的戰爭。
  • 《花木蘭》——萬裡赴戎機
    當皇帝下令境內每個家庭必須有一位男丁應召出徵,抵禦北方來犯者入侵,出身軍戎之家的長女花木蘭,挺身而出,替病痛纏身的父親應徵入伍。她女扮男裝化名「花軍」,一路歷經磨練,駕馭自己內心的力量,激發真正的潛能。通過這段傳奇歷程,她將成為一名光榮的勇士,不僅贏得國家的認可,更博得父親的驕傲。
  • 花木蘭女扮男裝,徵戰沙場12年,為何沒被認出?
    關於花木蘭,我們都不會陌生,因為她是我國歷史上知名度極高的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事在《木蘭辭》中有記載,歷史中也確有其人。不過,關於花木蘭的話題,熱議最多的並非花木蘭的容顏,更非她代父從軍的勇氣,而是她女扮男裝,徵戰沙場12年,居然沒被識破的原因。影視劇中的花木蘭,大多是年輕貌美的演員,不論是五官還是身材,作為觀眾一眼就能看出是女扮男裝。
  • 中華民國「八一」南昌起義
    臨時中央決定了3件事,即:發動秋收起義和南昌起義,確定召開中央緊急會議。這個緊急會議就是著名的「八七會議」。會議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舉行。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總方針,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選舉了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以翟秋白、李維漢、蘇兆徵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八七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轉折點,中國革命從此開始了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 迪士尼《花木蘭》口碑崩了?歷史上的花木蘭,到底是什麼樣?
    但咱們今天來談談關於花木蘭的歷史故事。(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花木蘭,不姓「花」花木蘭的故事>木蘭代父從軍,她所加入軍隊,是北魏國家的軍隊。而木蘭很可能只是一個符號,一個代表女性參與打戰的符號。當時鮮卑族保留了部分母系氏族的傳統,女性地位可是很高,對於部分女性,她們有軍隊指揮權也很正常。要知道唐朝皇室就有鮮卑血統,平陽公主既不仰望父親兄弟,也不仰望丈夫兒子,一樣還是建立與領導強大軍隊,對唐朝建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古代女兵替父從軍,在軍中有何作用?想不到還有這麼多特權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很多關於巾幗英雄的故事,比如西漢農民起義姐妹花呂母、遲昭平,北朝時期,替父從軍的花木蘭,以及隋朝冼夫人、唐朝平陽公主、宋朝梁紅玉等等。她們在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且永垂青史的女兵人物。俗話說的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戰爭一旦發起,國家危急關頭就總會有人站出來,無論男女,在國家大義面前都是渺小的一員。我們都是花木蘭是男扮女裝替父從軍的,因此一開始,大家並不知道她是女性。
  • 人民軍隊歷史上十大生死攸關的關鍵事件,哪一件影響最深遠
    第一: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人民軍隊肇基之事件。這次起義佔領了南昌城,沉重打擊了粵贛軍閥的囂張氣焰。南昌起義餘部後來在朱老總的指揮下,歷經千辛萬苦,百折不撓,終於通過湘南起義發展壯大,並最終與秋收起義部隊合組紅四軍,成為人民軍隊歷史上最為榮耀的一個番號。
  • 4.8分的《花木蘭》為什麼國人不買迪士尼的單?
    近期迪士尼拍攝的電影《花木蘭》在國內各大影院上映了,網絡上對於這部電影眾說紛壇,在這裡,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六老師說的一句話,「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電影裡的人物造型,穿著服飾,有些地方國人大多接受不了。
  •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兵
    謝冰瑩(1906-2000年) 原名謝鳴崗 她出身大家族父親是縣立中學校長 年幼時,謝冰瑩的性格酷似男孩,生性倔強 曾為了要上學讀書,絕食三天 迫使家人同意她進入私塾 還曾三次逃離父母包辦的婚姻 1926 年,當時在女校讀書的她 毅然決然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
  • 朱德同志是如何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八一南昌起義中擔當什麼角色?
    朱德之後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八一南昌起義之後,根據計劃,起義軍於8月3日陸續撤離南昌,南下廣東,準備同廣東的農民起義軍匯合,進軍廣州,佔領整個廣東。取得共產國際的援助,重新北伐。十月初,起義軍在廣東潮州汕頭地區失敗。保存下來的部隊一部分轉移到廣東海陸豐地區,同農民軍會合。其餘部分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移到湘南地區開展遊擊戰爭。
  • 評電影《建軍大業》的激情敘述:壯歌人民軍隊的誕生
    原標題:壯歌人民軍隊的誕生(作品品鑑) 在這樣的歷史情勢下,沒有人民的軍隊和武裝,就無法抗擊反動派的進攻——這是革命遇到的最嚴重的危機。   第二個大段落主要展現了南昌起義的過程,同時還展開了從南昌起義第一槍到秋收起義之後和農民革命相結合的革命道路的求索。在危急關頭,年輕的共產黨人開始了武裝的革命對武裝的反革命的殊死抗爭,打響了反擊反動派的第一槍。這是人民軍隊的源頭,也是武裝鬥爭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