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去哪兒健身」難題,國務院要求各地盤活空閒地、邊角地

2020-12-27 中國政府網

高樓大廈密密麻麻,卻難以找到一塊合適的健身場地。近年來,民眾越來越注重追求健康生活,但「去哪兒健身」依然是一個難題。

9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聚焦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等議題。會議要求,各地要盤活空閒地、邊角地等資源,「規劃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向公眾開放的多功體育運動場、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球場等」。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個重要會議聚焦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問題。「一定要從國家頂層到省、市、縣、鄉、村層層抓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布局健身圈,解決群眾身邊的場地設施落地難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馮建中日前建議。

「盤活空閒地、邊角地等資源」

「順應群眾需求,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既能增強人民體質,也有利於撬動健康產業發展和消費擴大。」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

近年來,全民健身活動受到重視,相關場地設施也得到明顯改善,但是與居民「爆發式」增長的健身需求相比,我國健身場地設施總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不充分等矛盾依然突出。

記者注意到,為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國務院常務會議去年8月就曾提出加大體育場地設施供給,支持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體育設施,保障合法權益等措施。今年5月8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議題也是「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9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重點建設好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各地要盤活空閒地,邊角地等資源,規劃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向公眾開放的多功體育運動場、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球場等。」

會議還提到,簡化健身設施建設審批,新建居住小區要按規定配建健身設施,並與住宅同步規劃、建設和交付;既有小區要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建設健身設施。

據了解,空閒地、邊角地包括公園綠地、城市疏解騰退空間、老舊廠房等,被稱為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亟待重視的「金角銀邊」,也被視為打造「15分鐘健身圈」的重要資源。

記者注意到,各地在充分利用「邊角地」方面有自己的探索。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中心城區,政府改造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用於體育健身,可以為足球、籃球、遊泳等眾多運動項目提供場所。

據廣東省政協常委王禹平今年介紹,廣東探索在「綠道」模式,目前已建成連接全省21個地市的1.8萬多公裡完整、連續、可達的綠道網絡,為群眾提供了綠色健身休閒場所和人行通道。

充分挖潛利用城市公共體育健身設施

這次會議提出,加強政策協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各地可在符合相關規劃前提下,以租賃方式向社會力量供地,健身設施建成開放達到約定條件和年限後可協議出讓。充分挖潛利用城市公共體育健身設施,推動進一步向社會開放。

關於「挖潛」和「開放」,在今年5月全國政協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上,多名委員提建議稱,要創新大型體育場館運營模式,完善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體育場館設施管理和收費等配套政策,鼓勵現有場館有序向社會開放,破解資源閒置問題。

記者了解到,以學校體育設施為例,目前我國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程度還不夠,而日本98.8%的學校體育設施都對外開放,這說明我國城市「挖潛」的空間還有很大。

為何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工作進展緩慢?據悉,在許多地方,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的建設缺乏統籌規劃,未有效整合、綜合利用。

全國政協委員李有毅建議,應由區(縣)級政府牽頭,統籌教育部門、體育部門、社區委員會形成聯動機制,科學統籌推動這一工作,制定公益性收費標準,免稅並專項用於場館維護、日常管理以及購買運動意外傷害保險,解除學校後顧之憂。

針對政策落地難問題,馮建中則建議,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視角,梳理審視現行的政策法規,並由自然資源部牽頭多部門配合落實好「多規合一」。「一定要從國家頂層到省、市、縣、鄉、村層層抓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布局健身圈,解決群眾身邊的場地設施落地難問題。」他說。

推進「網際網路+健身」,支持線上運動平臺發展

此次疫情發生後,加強體育鍛鍊、增強免疫力成為社會共識,但疫情下如何「宅出健康」?

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推進「網際網路+健身」,豐富線上線下結合的全民體育活動,支持線上運動平臺發展,帶動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居家健身和網絡賽事活動,拉動相關消費。

實際上,在疫情發生之前,隨著運動健身成為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通過App記錄管理運動健身習慣已經在成為整個社會生活的大趨勢。

有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居民用於個人健身的消費每年以30%的速度增速,明顯高於全球的20%的平均速度。在傳統健身機構快速發展卻依然無法滿足人們健身需求的情況下,「網際網路+體育」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缺。

記者注意到,此次疫情進一步加速了體育產業線上與線下的融合,這一趨勢在體育培訓、健身休閒、場館服務等業態中尤為明顯,線上培訓、直播健身等新模式快速發展,培育了體育消費者線上的消費習慣。

為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文給各部門分工。今年2月,體育總局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曾表示,體育總局將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體育,推動電子商務平臺提供體育消費服務,支持以冰雪、籃球、足球、賽車等運動項目為主要內容的智能體育賽事發展。

「這些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的不斷增長對體育產業的發展一定會有更大促進作用。」他說。(記者 胡明山)

 

相關焦點

  • 常州市建成100個體育公園任您選 解決群眾「健身去哪兒」問題
    ,要著力解決群眾「健身去哪兒」的難題。「十三五」期間,常州市不斷加強健身設施建設,更好滿足群眾健身需求。 今天(12月24日),記者從常州市體育局獲悉,日前,常州多條跑步線路和健身公園入選2020全省最美跑步線路年度榜和最美鄉村健身公園年度榜。
  • 健身去哪兒?上海市體育局今年下了大工夫……--上觀
    2020年上海市體育局牽頭承擔了「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新建改建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截至目前,上海市今年已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條、市民多功能運動場96片、市民益智健身苑點585個,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 河南快遞員破解百年難題,浙江教授請他去講課,央視為他拍紀錄片
    數學能被稱為自然科學之父,這其中必然有他是有很深奧地意義。對於無數的莘莘學子來說,數學絕對是他們想要徵服的一門學科,但想要徵服數學當然沒有那麼容易,。而在普遍大眾人的心裡在面對無法解開的數學難題只能無奈的搖搖頭,寄希望於對數學有過更多研究的數學家與資深學者,然而在數學史中,很多解開難題的人確實平平無奇的市井中人,就好比如河南的這位,一位普普通通的快遞員卻破解了百年世界數學難題,浙大教授請他授課,央視為他拍記錄片。
  • 今年春節在哪兒過?各地最新「要求」看這裡~
    倡導在工作地過年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多地陸續發布春節期間疫情防控要求倡議留在當地過年假日期間非必要不出行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還有不少地方通過提高工資福利待遇 雲南-如非必須,儘量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昭通:中風險區返昭居家隔離觀察7天雲南多地發布疫情防控通告,提倡儘量就地過節、減少出行。昭通市對從國(境)外和國內高風險地區返昭人員,按要求嚴格執行14天的集中醫學隔離觀察,期滿後再進行7天的居家隔離觀察,期間必須接受4次核酸檢測。
  • 常州的綠化廢棄物去哪兒啦?資源再利用破解管理難題
    城市綠化中——大量的殘枝敗葉都去哪兒了?——記者探訪記處理枯枝、落葉等綠化廢棄物一直是城管園林綠化部門日常管理中的難題。記者本月13日在武進區綠化廢棄物處置中心看到,井然有序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熟練地操作著機器,綠化廢棄物經回收分選後,被初次粉碎和二次粉碎,再輸送到發酵區,進入發酵槽。在這裡,它們被添加菌劑、尿素和水,配合微生物完成發酵和脫水等。物料腐熟後,被轉運去進行篩分,製作成營養基質、土壤改良劑和有機肥。
  • 抓強「五大」建設,破解鄉村振興難題
    全國各地貧困地區逐漸脫貧離不開對產業發展的支持與投入,產業發展賦能農業工程,農業工程推動產品提質增效,產品增量帶動貧困群眾經濟收入穩增長。為此,因地制宜找準產業發展存在的短板問題,實施「一對一」幫扶至關重要。產業模式老套,加大創新形成生產新模式;技術落後,引進強企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針對不同問題制定「一對一」策略,確保精準服務、有效幫扶。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築牢鄉風文明。
  • 南通光明社區:鄰裡管家自治園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
    日前,南通市崇川區紫竹苑小區的居民吳阿姨高興地說道。紫竹苑小區屬於業主委員會自治小區,一直沒有安裝門禁,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疫情暴發讓小區業主們意識到應該要進行封閉式管理。為老小區安裝智能門禁正是近期虹橋街道光明社區黨委鄰裡管家自治園項目推行落地的一件民生實事。
  • 河南快遞小哥餘建春,用新算法破解世界難題,創舉流傳海外引熱議
    今天,救生圈就來介紹一位快遞小哥破解世界難題的故事。精通數學的快遞小哥餘建春出生於河南省一家貧苦家庭,他幼年時期就失去了父母,跌跌撞撞讀完了職業高中後,上了鄭州牧專,讀的是畜牧專業。畢業後,他進入一家物流公司,成為一名普通的包裝工。
  • 江西破解難題 積累「興國經驗」
    > 更新時間:2020年07月09日 08:56:57 江西破解難題    ——建制度,破解組織協調難題。興國縣試點著重從強組織、明責任、嚴管理等方面加強部署,充分發揮制度作用。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專門成立了試點領導小組;二是明確責任分工,宣傳、財政、公安、統計等部門和試點鎮、村居各司其職;三是嚴抓工作管理,建立幹部包村居、每日報告、工作晨會三項制度,並成立事後上戶驗收組,確保綜合試點數據真實可靠。    ——抓統籌,破解「兩員」選聘難題。
  • 湖南首個地方體育標準出臺《健身步道配置指南》解決「健身去哪」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寧莎鷗)為進一步推進湖南瀟湘健身步道規範化建設,明確湖南省瀟湘健身步道工作範圍及建設標準,統籌部署湖南全省範圍內各地區健身步道規劃建設工作內容,在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今日,省體育局出臺了三個規範性建設標準:《健身步道配置指南第1部分
  • 各大平臺打響順風車「搶位戰」 監管難題有待破解
    不過,針對如何界定順風車的合乘分攤出行成本現在其實不太容易,如何認定「車主不以盈利為目的」也是一個難題。交通運輸部管理幹部學院教授張柱庭認為,首先,順風車平臺收取信息費後具有盈利屬性是毫無疑問的,因此平臺應當將其盈利屬性告知公眾,不能打著公益旗號進行盈利。
  • 文亞男:「三個維度」破解公權力「內卷」難題
    近日,朋友圈被中紀委機關刊發的《警惕公權力「內卷」現象》一文刷屏,文中的現象值得我們深切地關注和思考。筆者認為,公權力的「內卷」猶如機器「空轉」,百害而無一利,必須高度警惕,可從三個維度破解公權力「內卷」的難題。
  • 「四經普」紮實推進 國務院經普辦要求各地做好數據審核認定
    目前,國務院經普辦要求各級普查機構做好單位認定和數據審核工作,並將對各地普查機構上報的普查數據進行審核。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指出,要堅決抵制幹預普查數據的行為,嚴格保守普查對象的個人信息和商業秘密,深入企業、個體經營戶等普查對象查實情、報實數,確保普查對象、普查數據不重不漏。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及其負責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在普查數據上造假作假。
  • 打通「最後一公裡」 智慧健身等著你
    長沙市政協副主席、市體育局局長李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我們還將新建20個以上智慧社區健身中心,進一步滿足市民群眾多樣化智能化的健身需求。」  「去哪兒健身」仍是難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對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健身開始成為很多人生活的「必需品」。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民健身將迎來新一輪熱潮。
  • 全國各地相繼推行政策 共同解決「三點半難題」
    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晚,時間差帶來的「三點半難題」,一度讓各方頭疼,本版於2017年4月對此進行過連續報導。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鼓勵各地各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家長需求,探索實行彈性離校時間,提供豐富多樣的課後服務。